- +1
別再戲說民國了,聽歷史學者認真負責地談談民國
在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唐小兵看來,現在很多讀者對歷史尤其是晚清民國史有興趣,但人們對歷史的了解往往被《XX那些事兒》、《戲說XX》等“消費歷史”的作品占據。
今年1月,華東師范大學副教授唐小兵所著《與民國相遇》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2月16日,唐小兵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霸诋斚轮袊?,很多人在文化空間遇到的是粗制濫造的、含糊的、淺薄的甚至錯亂的東西。我覺得歷史學者有一種文化責任,把自己的學術成果轉化成公共文化的來源,在過往歷史和當下現實之間構成一種內在的有生產性和撞擊感的對話。”
2月16日,唐小兵在華東師范大學閔行校區涵芬樓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澎湃新聞:已有的有關民國的作品非常多,你會如何分類?
唐小兵:寫民國的書,這一二十年來幾乎長銷不衰,但里面是一種魚龍混雜的狀態。有的職業寫手沒有接觸過最原始的日記、報刊、書信、回憶錄或檔案文獻,也沒有消化過一流歷史學家的研究成果,只是憑借一些二手資料和道聽途說,再發揮想象,用語煽情,套上這個時代所呼吁的某種價值觀,不斷刺激讀者腎上腺素的分泌。
當然,也有讓我深受觸動的作品。比如夏濟安教授早在1960年代所著但仍未被超越的關于左翼文化人和左翼文學研究的經典《黑暗的閘門》、錢理群教授的《1948:天地玄黃》……什么樣的作品可謂經典?它不是為了迎合受眾或某種立場而作,即便時間過了這么久,它依然能為我們提供一種對歷史和人性的洞察。
還有一種民國書寫是主要來自學院體制以外或者跟學院保持相當距離的學者的歷史寫作,比如早年謝泳所撰寫的《逝去的年代:中國自由知識分子的命運》、邵建的《瞧,這人:日記、書信、年譜中的胡適(1891-1927)》 以及范泓、陳遠等人的作品。這批人于1990年代中后期崛起,以體制外的身份來書寫民國的歷史。許多讀者覺得專業論著太高深了,戲說歷史又不可信,因而這群人的作品一時洛陽紙貴。
但在我觀察里,這部分歷史寫作也有一點問題,就是十年前這群作者對學院體制有很強烈的疏離甚至敵視,過于抱團取暖就難免有點自我封閉化。我認為學院體制內外的寫作者應該有更多的互動,但這在目前很難。
澎湃新聞:近兩年對民國研究的熱度有所減退,你怎么看?
唐小兵:對那些粗制濫造的“戲說民國”之作,我當然覺得不必多。我想馬上會有人評判說我這是“精英主義”,但我的基本理解是:一方面專業知識人應該具有公共意識和文化責任,但另一面我仍然認為知識分子有一種知識責任——抬高這個社會“觀念的水位”,讓民眾對中國社會各種議題的復雜性有更好的感知、理解和容忍力。
那種原來把民國說得很好,這會又說得一無是處的言說,所折射出來的極端思維方式,我覺得就是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人們很容易去擁抱一個對象,也很容易去反對一個存在,并以此來獲取某種虛假的確定感和真理在握的權力欲。
其實民國是一個參照體系而已,它當然不是一個黃金時代。由于它正好處于古今中西之爭的轉折時代,各種異質性文明體系碰撞,以及在這種文明沖突、融合和競爭中所成長的個人和群體相遇。
人們對民國的追尋實際有兩個層面:一是追尋中國于晚清民國時期從西方引入的思想資源,尤其是新文化運動后民主、自由、平等、開放和多元的價值理念;二是追尋民國知識分子在其人生過程中所展現的人格。民國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過去”,這個“過去”還和我們“當下”存在非常復雜的關聯。一方面,它既是中國二十世紀后半葉一些現象的歷史根由,另一方面,它在中西古今相遇中形成的思想價值資源,在今天仍然是有意義和借鑒價值的。
所以民國史和民國書寫無論是升溫也好,降溫也罷,或者恒溫也行,我們首先要進入歷史,就像學者孫歌所言,用非政治、非歷史的方式去理解20世紀中國,無異于南轅北轍盲人摸象。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說過:“當過去不再照耀未來,人類的心靈會在茫然中游蕩。”你說中國有多少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真的了解晚清民國的真實歷史?我想大多數人是沒有的,這當然不僅僅是讀者的責任,也是文化界和知識界的一種缺位,專業歷史知識若不能轉化成為公共觀念和社會記憶的來源,那么它就矮化甚至抹煞了其本來可能產生的價值。
此外,我們對復雜性的認知和體驗,并不意味著我們要進入——“你講民國好,我講民國不好,那各說各的不就好了”?我認為這是一種虛假的多元主義,價值觀念沖突有時候也是一種形成連帶感的特殊方式。一方面你要對問題的復雜性有感知力,但另一方面你不要回避和模糊歷史問題真正的聚焦點。
《與民國相遇》澎湃新聞:你比較關注民國文人的交往圈子。
唐小兵:胡適有個圈子,林徽因有個圈子,金岳霖有個圈子,沈從文也有自己的文化圈,然后不同的大圈小圈環環相扣,有時交替重疊,有時各自獨立,他們的空間相對來說是比較自由和多元的。
金岳霖、林徽因這些人,他們既有在西方的留學背景,又不失中國傳統的文學和藝術底蘊。一群人喜愛昆曲,一群人暢談詩詞,一群人品鑒中國山水畫,他們的日常生活世界和他們的學術世界是能夠相通的,甚至彼此砥礪的。
羅志田教授講,經典時代的讀書人能夠把經典內化,轉化成自身的趣味和品位,成為舉手投足之間能夠展現出來的一種神采。一個社會里如果要有健康多元的文化,往往這個社會里的個人要有一種集體學習的能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