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0連板后大股東高位套現,龍津藥業還能“妖”多久?
出品|大摩財經
近期“妖股”龍津藥業(002750.SZ)能風光多久?市場一直期待一個答案。
1月10日,剛剛經歷一個跌停板的龍津藥業收漲2.72%,報18.1元,最新市值72億,滾動市盈率已經高達450倍。
受益于近期的中藥板塊上漲紅利,核心產品注射用燈盞花素被列入集采,龍津藥業自2021年12月20日開始一輪上漲行情,連續開出10個漲停板。
隨之而來的是大股東高位套現。1月6日,龍津藥業控股股東及實控人拋出了一份減持計劃。其中控股股東群星投資計劃自1月27日起在半年內減持不超過3%股份,實控人樊獻俄擬減持不超過0.19%股份。截至當天,群星投資持有龍津藥41.38%股份,樊獻俄持有0.77%股份。以1月6日收盤價計算,大股東將通過減持套現2.5億。
大股東“不講武德”在高位套現,龍津藥業次日應聲跌停。但從股價表現上來看,再度進入上漲區間的龍津藥業讓投資人仍然對其抱有信心。也讓市場關心,這家成立26年仍固守于燈盞花產品的老牌藥企成色如何?
似曾相識的局面
龍津藥業前身是樊獻俄于1991年成立的昆明群星制藥廠,1996年樊獻俄聯合港資立興實業組建了龍津藥業,并在2015年3月登陸A股,核心產品為注射用燈盞花素,主要用于治療中風及后遺癥,冠心病,心絞痛等。
大股東高位套現、股價跌停后復蘇,這個局面對于龍津藥業來說似曾相識。2019年初,龍津藥業搭上工業大麻風口,曾經在11個交易日內開出9個漲停板,被視為行業龍頭之一。隨后,群星投資和樊獻俄突然宣布減持1%,隨之而來的是龍津藥業持續一個月的高位震蕩,此后開始了近三年的漫長下跌,直到近期市場炒作中藥情緒高漲,龍津藥業股價才達到接近三年前的水平。
龍津藥業本輪上漲的直接利好是其核心產品注射用燈盞花素中“集采”中標。12月23日,龍津藥業公告10瓶裝25mg規格的注射用燈盞花素擬中選“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
不過,進入集采也讓龍津藥業的利潤大幅壓縮。在集采談判中,注射用燈盞花素報價從228元/盒降至75.31元/盒,藥品價格降幅高達67%。每瓶藥劑的價格降至7.53元的“跳樓價”,每毫克價格僅有0.3元,在同行業中處于低位。
近期披露的集采中標情況顯示,湖南恒生制藥擬中標的5瓶裝50mg規格的注射用燈盞花素,最終報價119.98元,每毫克約0.48元;神威藥業5瓶裝20mg規格的注射用燈盞花素,每毫克約0.35元。
2021年12月以來,中醫藥行業利好政策密集發布,監管層明確將適宜的中藥和中醫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加之疫情影響,帶動中醫藥板塊集體大漲。
同時,近期中藥材、中成藥的漲價也助推了中藥板塊的上漲情緒。受疫情、極端天氣、物流、監管等多重因素影響,中藥原材料近兩年價格持續上漲。部分頭部藥企也因此發布藥品漲價通知,其中同仁堂的安宮牛黃丸2021年12月初價格提升至860元/盒,漲幅接近10%;華潤三九、太極集團、九芝堂等知名藥企也相繼宣布部分產品漲價。
市場分析認為,龍津藥業近期的股價大幅上漲,大概率借助板塊上漲的東風。單從業績表現來看,龍津藥業近年來不是太令人滿意。
業績承壓
兩票制改革落地,讓藥品代理商話語權降低,藥企有更多定價權,出廠價提升營收會相應上漲,但藥企也需要承擔相應的渠道建設,銷售費用的增加也推高了藥品成本,壓縮了藥企利潤。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建立收支平衡就成了藥企發展的關鍵。但從2017年起,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和用藥安全問題逐漸凸顯,用藥安全成為主要監管方向,醫保支付嚴格限制,由此導致中藥注射劑銷量持續下滑。
反映在龍津藥業身上,其王牌產品注射用燈盞花素2016年銷量達到3569.66萬瓶,此后逐年下滑,2020年銷量僅有1287.32萬瓶。
折射到業績上,是龍津藥業近年來利潤持續下滑。2017年、2018年,龍津藥業營收3.04億和3.36億,同比均保持兩位數上漲,但歸母凈利大幅下滑分別僅有3516萬和1387萬,同比下滑均在六成以上。
2019年,龍津藥業由盈轉虧,當年歸母凈虧損2311萬。2020年受益于管理費用下降、疫情帶來的稅收優惠及政府補助加大等因素,龍津藥業實現扭虧,當年歸母凈利潤達到1181萬,但扣非后仍虧損253萬。
市場分析認為,雖然集采中標讓龍津藥業保住市場份額,但急劇下降的藥品價格,給本就微薄的利潤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龍津藥業創始人樊獻俄已經70歲,2020年12月已經卸任總經理職務,僅擔任上市公司董事長。目前,龍津藥業總經理為樊獻俄46歲的女兒樊麗娟。龍津藥業并未披露樊麗娟此前制藥行業的工作經歷,僅表示其自2016年進入上市公司在基礎崗位任職,于2020年底正式接下總經理重任。
2021年前三季度,龍津藥業營收5.94億、歸母凈利657萬,同比分別大漲261.23%和187.68%。雖然業績漲幅明顯,但是龍津藥業主打的燈盞花產品已經被“后來者”云南生物谷藥業超越。國盛證券研報顯示,生物谷在燈盞花藥品領域市占率已經達到53.3%,明顯領先于龍津藥業。
除此之外,龍津藥業在仿制藥方面的轉型也不順利。龍津藥業自2019年向仿制藥領域發力,不僅與無錫金慧盛科技、上海戎譽生物醫藥共同成立仿制藥研發平臺,還與印度Intelliscend藥品研發公司、CBC印度公司簽訂仿制藥研發合作協議,將研發項目“外包”給印度公司。2021年龍津藥業看好通化金馬(000766.SZ)前總裁姬彥鋒“多年醫藥從業經驗及多元化的資源平臺優勢”,與其成立合資公司,但到目前為止龍津藥業并未拿出仿制藥的研發成功,新藥何時面世也沒有公告。
關聯交易之爭
業績壓力之余,龍津藥業最重要的兩大股東之間,也有著矛盾的陰霾。
截至去年三季末,龍津藥業控股股東群星投資及實控人樊獻俄合計持有42.15%股權,二股東立興實業持有20.524%股權。
2017年11月,龍津藥業為打通核心產品燈盞花注射液上游產業鏈,收購了三七科技旗下燈盞花種植和燈盞花藥業100%股權,相應股權交割在2019年7月完成。
這筆交易其實是一筆關聯交易,龍津藥業第二大股東立興實業的實際控制人曾繼堯,與三七科技副董事長曾立品為父子關系。同時,曾繼堯子女曾立華和曾立偉間接持股三七科技。
2019年,收購企業并表后,因業績不佳導致龍津藥業當年計提商譽減值2434.16萬,直接導致當期由盈轉虧。
2020年6月,龍津藥業在收到云南證監局責令整改決定后,于2020年7月將此前一直隱匿未發的交易《補充合同》披露,這份補充合同里,交易雙方約定了股權交割之日前的損益由三七科技承擔,庫存燈盞花素在股權交割日之前直接抵付三七科技借款、抵付超出部分由三七科技回購等條款。
這份補充合同披露后,雙方對其是否有效反復拉鋸。2020年法院裁定該《補充合同》無效后,龍津藥業多次上訴,直到2021年11月,該案被法院裁定發回重審,至今未有下一步結果。
龍津藥業藥業雖然盼來了訴求多時的重審,但后續結果還有很大不確定性。而且持續三年的合同拉鋸,也讓市場和投資人對于龍津藥業的經營和管理能力畫上一個問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