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成都廟會鑒寶90%是贗品,有人當場砸了有人當場捐了
2月4日下午,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香葉軒,備受大家熱捧的一年一度大廟會專家鑒寶活動再次如約而至。
收藏家和業余愛好者們紛紛攜“寶”而來,看這人頭攢動的氣勢你就知道鑒寶大會有多受歡迎。
市民們都早早領取號牌排隊等候,手上拿著報紙包裹的字畫卷,毛毯包裹的器皿,甚至有用布袋裝來的大件……鑒寶大會之所以年年紅火,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專家坐鎮!現場文物鑒定專家在瓷器、字畫、玉器、錢幣、雜件等方面都各有所長,眾多藏品在他們的“火眼金睛”下立辨真偽,但這也讓每年鑒寶大會成為一場讓人哭笑不得的“悲喜劇”。
比如去年鑒寶大會上,下面這位大爺就因為怒摔寶貝上了頭條。
從1973年就開始搞收藏的66歲的成都人張澤清老人退休后一直定居在云南昆明,這次專門趕回成都來,還背來了六樣寶貝,現場被專家評價其中一件瓷器是贗品后,他當場將該件瓷器摔成一地碎片!大爺想必是出了一口惡氣,放狠話“收藏交學費很正常,需要磨練眼光”,以示自己在收藏路上誓言走到底的決心。不過像大爺這么坦蕩的人也并不多,去年有一位大媽帶了起碼上十件東西,卻沒有一件被鑒定為真的……
更有收藏者表示——早知道就不來了啊!
2012年的鑒寶大會上,來自青白江的徐明全一亮相就備受關注。
他的藏品成色古舊,頗有歲月流金之色。“曾經有人出價16萬買我的3個盆,我都沒同意!”徐明全對自己的藏品充滿信心,這次來鑒寶只是想聽聽專家解讀,上一個雙保險。
不過,萬萬沒想到,經過鑒定后,蘇欣、甘曉兩位專家皆表示徐明全的藏品是近現代仿品,價值在百元左右……
所以啊,鑒寶需謹慎,提前準備好速效救心丸也是必要的。
這次2017鑒寶大會也有不少“悲喜交加”的故事。其中有一位慷慨的收藏者在專家鑒定他的一件藏品為宋代文物時,當場大筆一揮,宣布要捐給博物館!
2月4日下午兩點不到,便有數十位市民帶著寶貝來到現場。這其中有竹雕的羅漢像、有“清代銀元”、各種瓷器、青銅,甚至“馬家窯陶器”……
每位藏友言及藏品,無不充分自豪,相信手中的都是真品。然而鑒寶開始,現場漸漸變成一場“打假大會”。
打假1:“清代銀元”
專家:批發價8元一枚
當一位姓胡的大爺小心翼翼拿出30枚用膠紙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清代銀元”,錢幣專家袁愈高一言不發鑒定完,語重心長地告訴他:“以后不要再花冤枉錢買了,都是贗品,市場上批發價8元一枚。”
袁愈高告訴記者,這位胡大爺收藏的“清代銀元”,號稱是慈禧太后70大壽時鑄造的,“事實卻是想像出來的臆品。慈禧太后只在60大壽時鑄造過銀幣,現在這種銀幣價值超過百萬元,但這位藏友的銀幣根本不含銀,仿制做工相當粗糙。”打假2:“古玉鐲”
專家:都是新玉
另一位大媽李世明,把自己多年珍藏的玉鐲、瑪瑙戒指等拿到現場鑒定,結果幾枚玉鐲都被鑒定為新玉。老太太相當失望,“我以為是古玉還能管點錢,打算拍賣了去資助學生的。”
打假3:“馬家窯陶器”
泥是膠水沾上去的
鑒寶現場,一位女士用手提包裝了一件碩大的“馬家窯陶器”,請求專家單獨鑒定。結果專家們一過手,便紛紛直言“又是一件贗品!”
四川博物院副院長甘曉邊鑒定邊為收藏者傳授鑒定知識,“馬家窯的彩陶距今5000多年,那時候的陶器燒制技術相對落后,叩擊聲音略顯沉悶,但這件陶器叩擊聲音相當清脆;陶罐上的泥摳不掉,顯然是用膠水沾上去的,真品上的泥手一抹就掉。僅僅這兩點,就證明這是現代的仿品。”并不都是假的:宋代真品現身,收藏者當即捐出川觀君在現場看到,收藏愛好者們送去鑒定的“寶貝”,有90%以上都是假文物。因此,當成都的收藏愛好者茍邦寧聽專家確認自己的一件茶盞燒制模具真的是宋代文物只是經濟價值不高時,當場宣布要捐給博物館。
那么到底怎樣才能當一個理智藏家呢,在鑒定結束時,川觀君也專門采訪到了鑒寶專家,為藏友支招如何避免買到假文物。專家呼吁:不具備專業知識就別掏錢!
民間古玉鑒賞家喬馨德介紹,“下手收藏之前,一定要多學習,不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就不要買。另外收藏也不要太雜,不能錢幣、字畫、瓷器全面開花,畢竟一個人的專業知識有限。”
甘曉則表示收藏一定要用閑錢,這樣即使買到贗品,也不影響正常生活。他還提醒大家不要有撿漏的奢望,畢竟天上不會掉餡餅。
川觀君也打聽到,目前長期民間文物鑒定渠道有兩個:
一為每個月最后一個周六下午在草堂西市古玩城,有文物鑒定專家為收藏愛好者免費鑒寶;
二為人民公園旁邊的四川省文物總店,可以付費鑒定,價格為100元每件,出具鑒定證書的為500元每件。
所以,收藏需謹慎,掏錢之前大家先做好功課很重要喲!
(原題為《成都大廟會鑒寶90%是贗品,宋代真品現身,藏家大手一揮:捐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