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刊文談網絡評分:莫讓“一星運動”傷害文化共融
12月14日,豆瓣官微發布了一則平臺公告,說明對兩部網劇“水軍”刷分的治理行動,并附上其企業創始人在較早前的一封致用戶公開信,以此重申豆瓣社區維護評分中立原則的立場。網絡刷分或逐漸興盛的“一星運動”皆是不同文化圈之間互動引發的話語競爭,豆瓣并不是第一家向用戶發布評分治理公告的互聯網企業,我們不應簡單地視之為一次企業危機公關事件,須重視類似網絡話語偏向背后形成的文化構境、時代癥候及糾偏對策。
今年6月以來,中央網信辦開展“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各互聯網平臺穩步推進建立言論發布和管理的長效機制,共同推動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精神家園。但網絡評分極化行動何以一再發生?排異情緒如何替代理性辯論成為網絡話語偏向的生成方式?筆者認為,網絡文化生態的特殊性在于,個體交往需求使碎片化的網絡社會再結構化,進而形成圈層化的社會交往,擁有相同文化身份的用戶在網絡交流中被逐漸分化為具有層級結構的小團體,并按照其固有的行為模式在網絡平臺進行集體文化展演。圈層內的文化能動構建并維護了話語規則與行為秩序,但圈層外的文化能動一定程度上沖擊和解構了公共文化場域的規則和秩序。
早在2013年,豆瓣網讀書版用戶就因對圖書“虛假宣傳”而自發掀起了“一星”抗議行動,這逐漸發展為用戶一種慣用的話語實踐模式。評分原本就是一種簡化的情緒表達,比評論更易于聚合集體性的贊否態度,“一星”所隱含的負面情緒在圈層沖突中更易于影響群體情緒偏向,進一步推動群體的極化信息的再生產與擴散,導致輿論自糾偏機制失靈。以豆瓣社區為例,由于社會化閱讀、觀影盛行,用戶分享閱讀、觀影體驗構成了網絡社區的服務主旨,亦搭建出主創者、出品方與用戶的對話渠道。但與此同時,網絡評分作為一種化約公式,對用戶的購書或觀影意向產生重大影響,造成出品方在營銷上過于依賴用戶評分與口碑推薦。在缺乏多元評價體系的市場內,網絡評分不再能體現作品的真實質量,公共性、獨立性原則一再失守。
近年來,多個圈層沖突事件告訴我們,群體情緒的對抗性進一步拉大不同圈層之間的認知鴻溝,相似的互動模式更加劇了不同圈層的排異性,致使文化的平等交流演變為簡單粗暴的流量比拼。用戶質疑平臺與文化工業合謀,評分機制成為可貨幣化的商業數據,平臺與用戶關系被異化為數據生產關系。數據灰產業引發數據泡沫,不僅體現在網絡社群中的數據溢出,還對實體經濟產生干擾,最終將波及整體社會生態。網絡控評引發了文化癥候的流動,于網絡社會而言更易造成社會認同弱化等問題。
誠然,“水軍”治理既不能對網絡評分一封了之,也不能寄望平臺方能破除數字化社會的結構性問題。
文化作品的網絡評分極化事件或許已經預示了公共說理的道德失序風險。如今,不同網絡領域“偽公共性”的評分機制以及危機事件頻頻觸發,不僅需要網絡社區平臺優化評分糾偏機制,更亟須廣泛的社會關注與協同治理。一方面,法治健全與網民的媒介素養教育要兩手抓,在網絡社區加強自治規范的傳播與動員,引導網民正向、理性、平等地評分與發言,積極構建雙向信任的產消關系;另一方面,網絡評分信任危機的化解離不開政府、社會機構等多方協同參與,政府應當督促平臺方將公眾評分與商業模式的關系前臺化、透明化,聯合科研機構和行業協會等作為獨立第三方監督并審核網絡評分的算法責任,樹立數字社會中的人文主體性,平衡技術主導的平臺邏輯。對媒體而言,在主張文化傳播的“破圈”作用上,應該著重發揮其在圈層生態中的中介作用,引導社會討論從群體獨白走向可相互理解的認知,促成基于公共交往規范的理性對話。
(作者系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