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時代浪潮打向中年《讀者》
來源 | 時代文藝創作
主筆 | 吳君
你上一次購買《讀者》雜志是什么時候?中學?大學?剛畢業?不知不覺中,這份陪伴70后、80后、90后整個學生時代的心靈讀本已經40歲了。曾幾何時,《讀者》收錄的優美、雋永、充滿正能量的文字是語文老師指定的美文模板,更成為大小考試中的作文閱讀命題,而如今的00后對《讀者》的美文不再感冒,從大街小巷消失的報刊亭進一步擠壓了《讀者》的生存空間。邁向不惑之年,《讀者》的中年危機其實早已來臨。
壹
蘭州《讀者》走向世界
1981年,《讀者文摘》由胡亞權和鄭元緒兩人在蘭州六平方米的工作室創辦,首份出版的《讀者文摘》印了3萬份。到年底,這份知識性強、新穎的文摘雜志印發量突破9萬份。發行兩年后,1983年《讀者文摘》總印刊數已經突破90萬。1993年第七期,《讀者文摘》正式改名為《讀者》。2006年,《讀者》雜志月平均發行量898萬冊,居中國期刊排名第一,亞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期刊排名第四。到了2019年5月,《讀者》雜志累計發行超過20億冊。
貳
A股上市迎來高光時刻
2015年12月10日,讀者傳媒正式登陸資本市場。根據公告,讀者傳媒首次公開發行新股6000萬股,發行價9.77元/股,募集資金5.86億元,發行市盈率19.85倍。除去保薦及承銷費等相關發行費用8225.5萬元,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為5.04億元。
成功實現“中國期刊第一股”之夢的讀者傳媒,一時風光無限。2015年底,公司上市之初,讀者傳媒股價連續迎來16個漲停;2016年1月7日,其股價最高漲至78.5元/股。此時的《讀者》雜志在讀者傳媒這顆大樹下,就像一朵“溫室里的花朵”,盛開到極致。
叁
時代浪潮打向中年《讀者》
然而,花無百日紅。在移動互聯網的大浪潮下,紙媒被打得滿地飄零。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微信公眾號等電子閱讀方式走入尋常百姓家,而短視頻的流行則打爛了傳統閱讀的最后一片瓦。當人們習慣了碎片化的“奶頭樂”,便再也提不起沉浸式閱讀的興致。
2006年4月《讀者》的月發行量創下中國期刊發行量新高1000萬,之后一路下滑,到2018年跌落至487萬份。即使為數不多的報刊亭中仍有《讀者》的一席之地,卻鮮有興沖沖奔向報刊亭的讀者。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新媒體的沖擊之外,原材料成本上漲也讓傳統紙媒倍感壓力。2018年5月,成品紙市場掀起一股漲價潮,從5月1-4日,全國有32家紙廠宣布漲價,各紙種漲價幅度在每噸100-300元不等。2018年6月27日,讀者傳媒發布公告,稱自2018年第15期起(2018年7月15日上市),《讀者》《讀者》(校園版)雜志提價3元,定價變為9元/冊。
和發行量同步滑坡的還有《讀者》的營收。據招股書與財報顯示,自2013年讀者傳媒實現凈利潤1.62億元之后,盈利持續下滑,至2018年已低至0.40億元,五年間縮水75.31%。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也顯露出了它的無情。截至2021年12月21日,讀者傳媒收于5.37元/股,較2016年最高點已跌去93%。讀者傳媒的最近一份研報更新于2017年8月,此后再無機構關注。
肆
擁抱新媒體能否渡過中年危機
為了不成為時代的眼淚,在閱讀媒介的變遷中,《讀者》其實并不遲鈍,很早就實現了雜志內容電子化。2012年中下旬,《讀者》的官方APP就登陸了蘋果應用商店。但最近幾年,數字版的《讀者》遭遇了增長瓶頸,根據讀者傳媒財報的數據,2015 年,數字版《讀者》月均發行 82 萬冊,同比增長 84%。2016年,均發行 137.7萬冊,同比增長 68%。然而到了2017 年,月均發行量不升反降,僅有132 萬冊。
單純的雜志電子化不能救《讀者》,影視投資成為另一項重要布局。2012、2013年讀者傳媒先后斥資8000萬參與投資了7部唐德影視制作的電視劇,從讀者傳媒的公告來看,其中6部劇收回成本并有總計1390萬的投資回報,但投資1000萬元的《廣州十三行》卻沒了音訊。
影視投資折戟,《讀者》押注新媒體。據讀者傳媒2021年11月22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讀者”微信公眾號粉絲總數已近700萬,在人民日報客戶端發布的人民號影響力總榜榜單中,“讀者”多次蟬聯總榜、媒體類雙冠軍;讀者新媒體賬號在喜馬拉雅平臺人文熱播榜位列榜單TOP1,訂閱人數569.2萬,點擊量9.8億,“讀者”在其他互聯網平臺用戶和粉絲數及閱讀量均穩步增長。在有聲資源結合網絡閱讀模式、電臺模式以及大眾閱讀、在線教育等領域,開拓出“讀者讀書會”、“讀者新語文”、“讀者電臺”和“讀者蜂巢”等矩陣式有聲產業生態,新媒體展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同時,在創新閱讀服務模式,建設書香社會方面,公司積極參與“讀者小站”“讀者鄉村文化驛站”“讀者書房”建設,致力于書香社會建設的“點·線·端+全民閱讀”的“讀者方案”落地實施。
在各項新業務的共同發力下,2019年起,讀者傳媒的營業收入、利潤逆勢上揚,2020年《讀者》發行量回升至520萬冊(含數字版),連續兩年實現正增長,位列國內期刊第一名、海外期刊第三名。
紙媒式微的年代,中年《讀者》努力開拓著自己的“第二春”,Z時代的年輕人會不會給它一個機會?
責編|張丹
投稿郵箱|2733628454@QQ.COM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