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天氣轉冷消化道易出血 消化科醫生:嗜煙酒者須警惕
俗語說“大寒小寒,冷成冰團”,進入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在寒冷的刺激下,不僅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消化道系統疾病也會增多,如消化道出血。為什么天氣轉冷消化道容易出血?
因為,在低溫環境下,人體處于一種“非常狀態”(醫學上稱為應激狀態),體內多種內分泌激素,如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素等分泌異常。另一種原因,由于寒冷對身體的刺激,使血液循環活動增強,突破了一些常見出血性疾病的薄弱環節。而天氣變冷也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可造成血管壓力增高導致出血。作為消化性潰瘍致病重要因素的幽門螺桿菌,其活動在冬季有所加強,也可能與出血有關。
消化道出血癥狀
嘔血和/或黑便,大便隱血試驗陽性,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現。出現上述情況,應該高度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
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消化道大量出血達全身血量30%~50%可產生休克,表現為煩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蒼白、四肢濕冷、口唇發紺、呼吸困難、血壓下降至測不到、脈壓差縮小及脈搏快而弱等,甚至出現多個臟器功能衰竭,若處理不當,可導致死亡。
發熱:中度或大量出血病例,于24小時內發熱,多在38.5℃以下,持續數日至一周不等。
哪些行為誘發出血飲食:飲食不當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誘因。多是由于食用了較干硬的、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所引起,如花生、魚刺、骨頭、油炸食物等,該類食物和食道、胃腸壁黏膜的摩擦可以直接導致黏膜破損、黏膜下血管破裂而出血。
藥物:主要是非甾體抗炎藥和糖皮質激素。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泰諾等感冒藥物)可以刺激黏膜,抑制胃黏膜合成具有黏膜保護能力的物質;糖皮質激素會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抑制胃黏液分泌,降低胃腸黏膜的抵抗力。
飲酒:酒類飲料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本身可以破壞胃黏膜的黏液一碳酸氫鹽保護屏障,引起急性的胃黏膜損傷導致出血,如有潰瘍者也易誘發出血;此外醉酒后的劇烈嘔吐動作可引起賁門黏膜撕裂,也會出現以嘔吐鮮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上消化道出血。
其他誘因:勞累、情緒激動也會誘發上消化道出血,多見于肝硬化較重的病人。還有一些心腦血管意外病人或者大面積燒燙傷病人,有些免疫力偏于低下的病人(比如肝硬化患者)。
高危人群須警惕
肝硬化導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中年人,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物以及大量飲酒的人需要引起重視。中年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多見,可能與肝炎發展病程有關,從肝炎發展至肝硬化大約10-15年,而出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正好在中年。60歲以上患者中,出血性胃炎發病率明顯增加,可能與老年患者多合并心腦血管疾病,需要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物有關。此外,各種上消化道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疾病比較容易復發尤其是有上消化道病史的患者,比如既往有消化性潰瘍而沒有進行幽門螺桿菌診治者,而上消化道疾病往往多引起出血癥狀。
如何預防?
充分認識到飲食與疾病的關系及出血的嚴重性,從而自覺遵從飲食管理:指導高危者進食易消化、無刺激飲食,避免食用機械性刺激強和溫度很高的食物和化學性刺激強的食物,飲食定時、定量、適量,不暴飲暴食。進餐時注意細嚼慢咽,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具有稀釋和中和胃酸的作用。嗜煙酒者,應戒除。
對有消化性潰瘍病史者一定要檢測幽門螺桿菌,如不作根除治療極易導致潰瘍復發并引起出血。對于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者(骨科或風濕病患者)需要根除幽門螺桿菌并長期給予抑酸藥物預防治療(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等)。
另外,平時需注意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動量,調整日常生活方式,有計劃地增加運動量,參加適量的室外活動,如散步、慢跑、體操、游泳等,同時進食營養豐富食物,慎用或禁用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