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她去世了

2021-12-21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最人物出品 最人物

南京大屠殺。張純如。自殺。

36歲的張純如將聲音給了失語的人,而此后的她永遠沉默了。

2004年11月9日,在留下一封遺書后,她離開加州何塞的寓所,獨自將車開到荒蕪的公路上,吞槍自殺。

北島曾在《我不相信》中吶喊:“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為了在審判之前,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張純如,同樣不相信。

她不相信多年前,在南京所發生的一切屠殺就要這樣被遺忘,所謂的現代文明變得可疑,那些受盡凌辱的肉體與靈魂,反復撕扯著張純如敏感的心。

她不相信。

如果不是在1994年的冬天,張純如看見當年觸目驚心的黑白照片,她會過著優渥平靜的中產生活,她的人生將是平靜幸福的。

日本兵當年的種種暴行,都毫無遮掩地呈現在黑白照片上,盡管孩童時代張純如就聽到許多關于南京大屠殺的事情,卻從未做好準備看見這些殘忍的畫面。

張純如的個人命運,從這一刻開始改變。

對她而言,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

她寫下《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在黑暗史料中的張純如,寫下的每句話都是自我折磨的過程,1937年的南京,堪稱人間地獄,日軍殘忍至極,刺殺、活埋、輪奸、開膛破腹......

南京灰色的天空中,飄滿了無數死者彎曲的倒影。

她單槍匹馬,用生命赤裸裸地撕開日本侵略者丑惡的嘴臉,真相在迷霧中漸漸清晰,張純如用自己的聲音打破寂靜,將那些受難者從遺忘中拯救出來,她不相信死無報應。

張純如用單薄的身體,背負起南京84年前的傷痕。

后來,她的母親張盈盈回憶往事時,感慨自己當年給女兒起名字“純如”時,并沒有想到已經預示了她一生的命運。

南京。

1995年,27歲的張純如背起行囊坐上了從美國飛往香港的航班,再轉坐火車從廣州到達目的地南京。

那是一個盛夏,南京天氣極為炎熱,她身穿肥大的圓領短袖與短褲,行走于異鄉街頭。

沒人會想到,這個來自遙遠異國的年輕女孩,之后甚至一生都會與南京這座城市,以及那段久遠被遺忘的黑暗歷史,發生緊密的聯系。

當張純如看到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們,她的心碎了。

張純如在南京,與當年的幸存者

她流下許多淚,淚水中,有心酸,也有悲憤。

張純如與當地向導走進南京偏僻的郊區,找尋當年的各個屠場,陽光曬得人刺眼,汗水浸濕了她的頭發與衣服。

當赤裸裸的寫著死亡日期與數字的石碑,呈現在張純如面前時,她想到58年前,幾十萬的無辜中國人就是在這里被無情屠殺,之后被遺忘。

他們,甚至沒有名字。

她站在當年發生屠殺的土地上,感到神情恍惚,巨大的悲痛涌上心頭。那些墓碑宣告著痛楚,在夕陽的映照下,有種不可名狀的悲壯。

張純如的黑色長發被晚風吹起,她陷入到長久的沉默之中。

如果不是在1994年的冬天,張純如看見當年觸目驚心的黑白照片,她的人生將是平靜幸福的。

“純如”這個名字寄托了父母對這個孩子的美好愿望,“純如”二字,取自《論語 八佾第三》“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繹如也,以成”,寓意“純正美好”。

1968年3月28日,張純如出生于普林斯頓大學的校園中,那是一個幸福的高知家庭,父母皆為哈佛大學博士后,其父親張紹進當年是臺灣大學物理系的狀元,母親也一直在從事生物化學的研究工作。

在世界頂尖高等學府的環境中成長,張純如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兒時的張純如

值得一提的是,她的祖父是抗日將領張鐵君。

童年時期的她,常常看見祖父孤單一人站在窗前,眼神中有一股不可名狀的驕傲與悲涼。

在那堆滿中國古老書籍的書房里,這位老人總對她說,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是個中國人。

這句話讓張純如對那遙遠的血脈之根,產生巨大的好奇。

長大后的張純如,終于感悟到祖父眼中驕傲與悲涼的意味。

兒時的張純如與一家人

1985年,張純如被伊利諾大學數學和計算機系同時錄取,她開始攻讀雙學位,幾乎每次考試都拿到A等成績。如果順著這條路走下去,她會準確無誤地像父母一樣,成為科學家。

大二那年,她突然決定轉到新聞系,這并不意外,在張純如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對文字的熱愛與寫作的天賦。

“孤獨是湖那邊傳來的蟋蟀叫,日落時樹葉發出的沙沙聲”,10歲那年,她就寫出這樣的語句。

1989年,張純如獲得伊利諾伊大學新聞學學士學位,在畢業典禮上,她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演講:

“今天在座的各位,有幾個人能成為為真善美而戰的斗士,請相信個人的力量,一個人也能讓這世界發生巨大的變化,一個人,甚至一個理念,就能引發或結束一場戰爭......”

張純如關注人類命運,身上有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時至今日回看這段演講,才得知她便是那個斗士。

在此之前,張純如在學校里創辦雜志《大開眼界》,在創刊號上,她寫下一首題為《鏡子隧道的終點》的詩:

“我在尋找一個世界,

在那里任何皆有可能

在那里,無窮止于

平行線相互接觸”

字里行間,足以感知到張純如想要在文字領域,成就自己的急切之心,可初出茅廬的她并不順利。

她一直希望能在一家主流報社尋到一席之地,并以此為基礎開拓自己的新聞事業,她的夢想破滅了,當地知名的幾家報社都拒絕了她。

為了養活自己,張純如開始給披薩店送外賣,這讓父母非常擔憂,在母親看來,女兒過于獨立,且太個人主義,并不喜歡成為團隊的一部分,她迫切地想成為“將軍”。

張純如,在眾多女孩中特立獨行。

二十多歲的她長相不俗,身材高挑,卻對派對、時裝、購物通通不感興趣,張純如常對母親說:“我才不要花那么多時間去交男朋友,也實在不懂為何那么多女孩會為情所困。”

母女二人相處得如同朋友,純如常常喊上母親一同去看歌劇。有次結束后,她帶著媽媽到演出中心的咖啡店,一邊吃巧克力蛋糕,一邊聊著看完的歌劇。

歌劇中描述的那種封建主義制度——古代歐洲的封建領主享有的對手下女仆的所謂初夜權,讓張純如憤懣。

她總是對目睹的一切不平之事反應強烈,盡管那不過存在于一部200年前的歌劇中。

如此心性,注定了張純如不尋常的人生。

張純如與母親

1991年8月,張純如與電氣工程師布萊特·道格拉斯博士結婚了。同年,她的寫作生涯出現轉機。

導師將她介紹給出版人蘇珊·拉賓那,讓張純如寫一本關于從美國回到中國的錢學森的書。

張純如與布萊特·道格拉

經過兩年時間的走訪、寫作,張純如的處女作《蠶絲——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完成出版,這本書廣受好評,這個二十幾歲的年輕女孩開始初露鋒芒。

張純如在文字上的天賦,與對過往真實故事的好奇,開始發生碰撞。

父母常常給女兒講述過去的故事,他們那代人一直在警報、疾病、饑餓、戰火與顛沛流離中度過,記憶是灰色的。

1937年12月,日軍逼近南京,正在國民政府任職的張鐵君,從水路撤往湖南,他和發妻約定在蕪湖會合,卻遲遲沒有等來妻子。

最后一天,船只就要起航,張鐵君絕望地對著江面呼喊妻子的名字。就在這時,從遠處駛來的一艘小船上傳來了聲音,妻子探出身子大聲回應:“我在這里!”

如果沒在最后一刻匯合,那么張純如祖父此生便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妻子了,一家人將自此失散。

這一幕,此后成為這位老人常常提起的場景,張鐵君說:“是老天幫忙,讓我們存活下來。”

張純如的祖父母

揚子江邊的生死聚散,之后被母親張盈盈講給女兒張純如聽,她表現出很強烈的興趣。

一代中國人的苦難史,濃縮為一個中國家庭的故事,從祖父母傳到父母親,再傳到張純如心中,多年前的南京大屠殺,也被她知曉。

后來,張純如在書中回憶:“我的父母親雖然不曾目睹南京大屠殺,但他們從小就聽聞這些故事,然后將這些故事傳承給我。因此我知道,日本人不僅把嬰兒剁成一半,還切成三、四段;他們還說在好幾天之內,長江就被血水染紅......”

她無法忘記父母的聲音因忿恨而顫抖,直到哽咽無言。

張純如從家人口中,得知南京大屠殺的各種悲慘故事,有天晚上一家人聊到很晚,抵足而眠。

后來,母親張盈盈在書中回憶:“我永遠都忘不了那個晚上,我們聊了那么多,以至于嗓子啞了說不出話來。”

這便是《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這本書的緣起。

直到1994年冬天,張純如親自參觀了南京大屠殺的圖片展,血淋淋的照片讓她發抖,狠狠擊中了她的內心,她身為作家,決定用自己的筆寫下歷史的真相。

在這個極度痛苦的時刻,她醒悟到,不僅生命是脆弱的,人類的經驗本身也是脆弱的。

南京大屠殺照片中的受害者,被日軍的尖銳刺刀刺穿整個身體,而對于日本士兵而言,這不過是他們的日常練習與比賽。

幾位中國人慘遭活埋,周邊站著一排日本士兵,他們就那樣得意地看著,慘絕人寰。

那是一位中國年輕女孩,她被日軍強暴后,還被迫站在一名日本兵旁邊,裸露身體擺出造型,臉上是痛苦與屈辱的表情。

這些照片,是在當年日本兵的錢包里發現的,他們無恥地將自己的暴行作為收藏。

“被砍掉的頭顱、被割開的肚腹、赤裸的女人被強奸者強迫擺出各種色情姿勢、她們的臉扭曲變形,帶著令人無法忘記的痛苦。”

日本兵當年的種種暴行,都毫無遮掩地呈現在黑白照片上,盡管孩童時代張純如就聽到許多關于南京大屠殺的事情,卻從未做好準備看見這些殘忍的畫面。

張純如的個人命運,從這一刻開始改變。

她說:“即便是到現在,我仍然無法直視這些照片,我知道自己很可能會因此而受到很多批判,可是在看到這些照片之前,西方人根本不會意識到,日軍當年有多么殘暴。”

張純如給父母打去電話,告訴他們自己必須把南京大屠殺作為下一本書的題目,愿意自費出版。

在她看來,這是一種道義上的責任,也是受害者們應得的公道。

“如果我出生在那個年代、那個地方、那個時間,我也就是其中的一具尸體了,一具無名的尸體。在半個世紀之后沒有人會關注,而那些犯罪者甚至會說,這些事情根本就沒有發生過,這尤其讓我感到恐懼。”

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

在開始寫作前,張純如驚訝于竟然沒有一本關于南京大屠殺的權威書籍,相關資料也零散稀少,更糟糕的是,她的老師們對此也一無所知。

她一頭扎進圖書館,發現了《魏特琳日記》。

非常巧的是,魏特琳同張純如一樣,畢業于伊利諾伊大學。

1937年,魏特琳在南京擔任金陵女子大學校長,目睹了日軍慘絕人寰的暴行,她以一己之力庇護了上萬名婦女和兒童,使他們免受奸殺凌辱,她本人也數次遭受日軍威脅,面臨險境。

而在此后,南京大屠殺像一個無法擺脫的噩夢,悲傷與緊張反復折磨著她。不久,魏特琳在家中自殺。

這種人道主義的勇氣與悲劇故事,引起張純如的強烈共鳴。

魏特琳

1995年夏天,27歲的張純如為了離真相更近一些,她從美國出發,輾轉抵達南京。

在這座陌生的城市中,她開始探尋藏在歷史迷霧中的殘忍過往,穿行于當年城邊郊區的各個刑場,那里遍布荒草,其中一些立有紀念銘牌。

南京的盛夏驕陽如火,張純如汗如雨下,身上滿是紅腫的蚊子包,內心也已千瘡百孔。

張純如找到了當年南京大屠殺中的幸存者們,血雨腥風的真實故事一點點被揭露。

“每個我見到的幸存者都極其渴望講述他們的故事。一些人在采訪時情緒過于激動,甚至流下淚來,但所有人都想在死去之前講述大屠殺的事。”

張純如在南京,采訪當年的幸存者

每一個老人都滔滔不絕、情緒激動,他們的痛苦深重,好像在死之前都不能一吐為盡,講出往事的老人們,每個字都帶著血與淚。

在做采訪時,她常常氣憤到手發抖,不得不冷靜十幾分鐘。

張純如每個采訪都要花上幾個小時,她聽不懂方言,就用錄像帶錄下故事的細節,嚴謹地將中英資料反復核對,每天工作超過10個小時。

當她看見所有幸存者,住在很差的房子,余生都過得貧苦時,張純如感到心如刀割。

張純如在南京,與當年的幸存者

她給母親打電話說希望有朝一日自己成為一名律師,為這些受害者在國際法庭上討回公道。

除了采訪當年的被害者,張純如還找到施害者,那些日本老兵,因為她對人性充滿疑惑,為何有血有肉的人,會做出如此惡事。

與一位日本老兵交談后,她得知,那些施害者被軍國主義教導,個體尊嚴與生命如同草芥,“除了天皇,任何人的生命都毫無意義。進入了中國的首府之后,突然間擁有了比神還要大的權力,他們把一輩子所受的壓抑,以不可遏制的暴力形式爆發出來”。

在這本書的寫作過程中,張純如常常氣到發抖,失眠噩夢,頭發脫落,無數次面對電腦痛哭,她已經成為一個痛苦莊嚴的記錄者。

她告訴父母,很多個時刻她需要站起身遠離那些資料,深吸一口氣,幾乎就要窒息。

在黑暗史料中的張純如,寫下的每句話都是自我折磨的過程,1937年的南京,堪稱人間地獄,日軍殘忍至極,刺殺、活埋、輪奸、開膛破腹......

南京灰色的天空中,飄滿了無數死者彎曲的倒影。

“父親、姐姐、弟弟被日軍殘殺,胸口被刺傷的媽媽,掙扎著給2歲的弟弟喂了最后一口奶后也去世了。”

“他們把一大群中國人趕到建筑物頂層,拆毀樓梯,然后在底層點火。看著中國人由于從窗戶或樓頂跳下來而自殺身亡,這成了他們殺人取樂的方法。”

有中國人要渡江逃離,被日本人攔下,發現有年輕女孩與女童,獸性大發的日本人當著她們父母與丈夫的面,強暴了她們。

更為變態的是,他們用刺刀威脅這些女性的親人,也強暴她們。

一家人寧死不從,最終投江自盡。

尸體,尸體,尸體,受盡凌辱的數不清的尸體。

這全部是張純如書中的真實故事。

她用生命,赤裸裸地撕開日本侵略者丑惡的嘴臉,真相在迷霧中漸漸清晰,張純如用自己的聲音打破寂靜,將那些受難者從遺忘中拯救出來,她不相信死無報應。

張純如在新書發布會上,闡述當年日軍的罪行

1997年12月,在南京大屠殺60周年之際,張純如創作的《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出版,西方世界這才第一次無比震驚于這場人類史上的慘烈暴行。

這是第一部非常全面且深入,還原南京大屠殺的英文著作,張純如成為東西方共同關注的作家。

這年,她才29歲。

在記者會上,面對西方記者們的質疑,張純如眼神堅定有光,對著書中的一張張日本侵略者暴行的照片,慢慢講述。

“李秀英。那是1937年,當時的她不過是十幾歲的少女,她不幸遭到三名日本士兵的強暴,在激烈掙扎和反抗后,他們舉起刺刀,朝她的身上刺了30多次......”

這本書在世界引起巨大反響,她帶著新書在世界各地進行簽售與演講,同時,張純如受到了日本人的生命威脅。

大量為日本辯護的人,開始攻擊她,質疑她寫這本書的用意,“一面之詞,錯誤連連”。

面對各種強硬勢力,張純如絲毫沒有退縮,1998年,在美國公共電視臺,她勇敢挑戰日本駐美大使齊藤邦彥:

“日本要承認自己在這場暴行中,犯下罪惡的基本事實,不能再修改歷史,而且必須要做出書面道歉,對受害者進行懺悔。”

1998年,張純如對話齊藤邦彥

齊藤邦彥含糊其辭,面露慌張地說很遺憾,不作正面回應。

張純如無比氣憤:“我并沒有聽到‘道歉’的字眼。”

這個為30萬戰爭受難者發聲的女作家,每天幾乎活在崩潰的邊緣,她患上了重度抑郁癥,不斷地受到威脅與恐嚇,有次還收到了兩枚子彈。

張純如的精神受到了重創,常常痙攣性地顫抖,完全無法控制,之后被確診為躁郁癥。

曾經風風火火的張純如變得郁郁寡歡、暴躁無常,甚至拒絕父母來家中探望。

日本右翼勢力長期對她進行監視,多年來,張純如一直活在恐懼中,她痛苦萬分,就要扛不下去了。

“親愛的布瑞特,媽媽,爸爸和純愷,在過去的幾周里,我一直在為生和死的決定而糾結,你們不會希望一個人在她的余生,如行尸走肉般活著。

我之所以這樣做,因為我太軟弱,無法承受未來那些痛苦和煩惱的歲月,每一次呼吸都變得更加困難……就好像正在溺斃于汪洋大海之中。我知道,我的所作所為會把這種痛苦的一部分加于他人,尤其是那些最愛我的人。

請原諒我,愛你們的純如。”

2004年11月9日,在留下一封遺書后,張純如離開加州何塞的寓所,獨自將車開到荒蕪的公路上,吞槍自殺。

《張純如》 紀錄片 截圖

她在遺言中還有一句話:“我曾認真生活,為目標、寫作和家人真誠奉獻過。”

這年,張純如只有36歲。

她的死,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成為各大媒體報道的焦點,在此后的很多年里,張純如的死因都被大眾追尋著,揣測著,成為了一個謎。

一個以生命為代價,還原南京大屠殺本貌的女作家,她本可以擁有美滿幸福的生活,卻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

2011年,她的母親張盈盈,帶著失去女兒的沉痛,用了足足六年時間,為女兒寫出三十萬字的人物傳記《張純如 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

張純如與母親

在書的開始,張盈盈這樣寫道:

“關于純如精神狀況的種種謠言對她來說是不公平的。我不能讓她的真實故事一直被埋沒。

張純如無法忘懷那些死于戰爭暴行的犧牲者所經受的苦痛折磨。她單槍匹馬,無所畏懼,為那些被歷史所遺忘的受害者的公正而戰。

她所經歷過的艱難與困苦,成功與失敗,愛戀與欣悅,悲傷與疼痛。本回憶錄是我必須為純如所做的事。”

次年,同當年的女兒一樣,張盈盈也為自己的新書踏上了簽售之旅。

在中國的大學校園里,學生們蜂擁而至,張盈盈看見這片土地的年輕人們,并沒有忘記張純如,她熱淚盈眶,感到溫暖而欣慰,女兒仿佛從未離開過。

張純如這樣一位女性,她的身上有著強烈的正義感與直面真相的勇氣。

如果不是因為1994年親眼目睹那些赤裸殘忍的照片,她也可以過著優渥平靜的中產生活。

張純如與丈夫、兒子

北島曾在《我不相信》中吶喊: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為了在審判之前,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張純如,同樣不相信。

她不相信多年前,在南京所發生的一切屠殺就要這樣被遺忘,所謂的現代文明變得可疑,那些受盡凌辱的肉體與靈魂,反復撕扯著張純如敏感的心。

她不相信。

張純如在南京,與當年的幸存者

張純如將聲音給了失語的人,而此后的她永遠沉默了。

年輕生命的隕落,讓她成為悲劇故事的女主角,她身上善良、勇敢與追求真相的勇氣,是珍貴的。

南京這座城市過往所發生的的一切,注定與這個女孩產生不可分割的連結,是凜冽的,也是悲壯的。

她用單薄的身體,背負起南京六十年前的傷痕。

2012年5月23日,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張純如的家人再次來到女兒的雕像前,那是一座青銅雕像,在張純如去世后由藝術家創作的,永久陳列在此。

由左到右:父親張紹進、mu'qin 張盈盈、弟弟張純愷

她曾在書中寫道:“人有兩次死亡,一次在軀體,另一次在記憶里。”

張純如離開17年了,人們從未忘記她。

后來,她的母親張盈盈回憶往事時,感慨自己當年給女兒起名字“純如”時,并沒有想到已經預示了她一生的命運。

部分參考資料:

1、冷暖人生 | 張純如為何自殺 20161213 陳曉楠訪談

2、張純如:《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

3、張盈盈:《張純如 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中信出版社,2012年04月01日

圖片來源:冷暖人生 | 張純如為何自殺 20161213 訪談 截圖、網絡。

原標題:《她去世了》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三元风水24山水法| 六合彩生肖| 百家乐官网预测神法| 风水24山图| 太阳百家乐官网管理网| 澳门百家乐官网下三路| 陕西省| 青鹏棋牌游戏大厅v3.0| 百家乐加牌规| 澳门百家乐大家乐眼| 汉百家乐官网春| 做生意房门挂啥招财| 百家乐官网群b28博你| 百家乐官网黑牌靴| 赞皇县| 永利高足球投注网| 优博娱乐城信誉| 永利高现金网可信吗| 大发888娱乐城攻略| 百家乐技巧平注常赢法| 广州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路单免费下载| 杨筠松古法风水24| 百家乐桌台布| 百家乐最保险的方法| 百家乐pc| 开百家乐骗人吗| 百家乐社区| 威尼斯人娱乐百利宫| 云鼎百家乐代理| 澳门顶级赌场国际| 铅山县| 乐亭县| 百家乐官网国际娱乐场开户注册 | 立即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开过的路纸| 百家乐博彩优惠论坛| 百家乐娱乐皇冠世界杯| 博彩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广州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大发888玩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