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帶走了時代,留下了風骨:追思2016遠去的28位老先生
呂思勉曾言:“真正的學者乃是社會的、國家的、全人類的寶物,而亦即是其祥瑞。我愿世之有志于學問者,勉為真正的學者?!?/u>
當我們整裝待發(fā)即將邁入新的一年,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回眸追思2016年離開我們的人文社科領(lǐng)域的老先生,他們深厚的學養(yǎng)、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崇高的社會威望,折射著變遷的時代,刻畫著永恒的價值,無論在學界還是社會文化界,都為我們這些“后死者”留下了可供凝視與思考的長長背影。
名單不完全,但求情意真。
甘惜分(新聞理論家)享年100歲
1月8日在北京逝世。1916年4月生,四川鄰水人,中國新聞學主要奠基人之一,著名新聞理論家,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從事新聞教育工作多年,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新聞學理論,著有《新聞理論基礎(chǔ)》(1982)、《新聞論爭三十年》(1988)兩書。甘惜分認為新聞報道是影響輿論的一種手段,社會主義國家的新聞事業(yè)應在政治方向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反映人民的各種聲音,新聞記者應以歷史學家的眼光觀察生活,既真實又有深度地記錄生活。其新聞思想首先強調(diào)要尊重新聞的客觀規(guī)律,新聞規(guī)律是第一性的,新聞政策和編輯方針是第二性的,應當是按新聞自身的規(guī)律制定新聞政策和編輯方針,而不是相反。
賈芝(文學研究家)享年103歲
1月14日在北京逝世。1913年12月出生于山西省襄汾縣,于1953年到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1980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生前任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文聯(lián)第八屆榮譽委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國際民間敘事研究會資深榮譽委員。他是中國民間文藝發(fā)展的開拓者、領(lǐng)導者之一,在搶救、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及相關(guān)學術(shù)領(lǐng)域著述頗豐,著有《民間文學論集》、《新園集》、《賈芝詩選》等。
傅璇琮(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名家)享年83歲
1月23日在北京逝世。1933年11月生,浙江寧波人,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古典文獻研究中心主任。歷任中華書局總編輯、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小組秘書長、中央文史館館員等,主要著作有《唐代詩人叢考》、《李德裕年譜》、《唐代科舉與文學》、《唐詩論學叢稿》、《唐人選唐詩新編》等。李文如(古籍修復專家)享年92歲
2月5日在北京逝世。1924年3月生,河北棗強縣人,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副研究館員。14歲去琉璃廠古舊書店當了學徒,1950年代到中國音樂研究所做圖書采購、裝訂等工作,修復了數(shù)萬冊破損嚴重的古舊圖書和刊物,購得極其珍貴的音樂古書以及延安時期出版的稀有的近代音樂書刊。曾發(fā)表《談談中國舊書裝訂修補法》(合),合編《中國音樂期刊目錄》、《華文音樂期刊篇目資料匯編1950—2000 年》、《二十世紀中國音樂期刊篇目匯編》,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380萬字的煌煌巨編《二十世紀中國音樂期刊篇目匯編》。寧樹藩(新聞史學家)享年96歲
3月6日在上海逝世。1920年生,安徽青陽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合作編著中國第一部新聞學辭書《新聞學詞典》和《新聞學基礎(chǔ)》,擔任《中國新聞事業(yè)通史》(多卷本)副主編、《新聞學大辭典》副主編。作為國內(nèi)首先提出對陸定一“新聞定義”做修改的人之一,寧樹藩從新聞史的研究中得出:新聞是一種信息;新聞作品是信息的載體,不是信息。
寧樹藩晚年最大的樂事是帶好研究生,年逾七旬仍然奮戰(zhàn)在教學的第一線。他的弟子、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黃旦表示:“去他家,就是聊學術(shù),從來沒有家長里短。所以他學者的方式就是他生活的方式?!?/p>
谷書堂(經(jīng)濟學家)享年91歲
3月27日在天津逝世。1925年生,山東威海人,南開大學榮譽教授。歷任南開大學經(jīng)濟研究所所長、南開大學經(jīng)濟學院院長。在政治經(jīng)濟學基本理論和社會主義商品經(jīng)濟、價值理論、分配理論以及社會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理論體系的建設等方面,進行了開創(chuàng)性研究。著作有《政治經(jīng)濟學》(社會主義部分)、《社會主義商品經(jīng)濟和價值規(guī)律》(合著)、《社會主義經(jīng)濟學新論》(合著)等。其中,他主編的《政治經(jīng)濟學(社會主義部分)》(北方本),被教育部定為全國文科院校統(tǒng)編教材,先后出版8版,發(fā)行逾150萬冊,并獲國家級優(yōu)秀教材獎和國家教委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吳汝祚(考古學家)享年95歲
4月7日在北京逝世。1921年生,浙江嘉興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史前史,率先提出“馬家浜文化”命名、首先發(fā)現(xiàn)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他1949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史地系,1952年于浙江大學人類學系研究生畢業(yè)。獨著有《炎黃匯典(考古卷)》,合著有《長江文化史》、《黃河文化史》、《膠縣三里河》等,并曾發(fā)表《中國史前時期稻作農(nóng)業(yè)的起源、發(fā)展及其問題的探討》、《中華古代文明與巫》等論文數(shù)十篇。楊鴻勛(建筑史學家、建筑考古學家)享年85歲
4月17日在北京逝世。1931年12月生,河北蟸縣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史學分會原理事長,俄羅斯國家建筑遺產(chǎn)科學院院士。被譽為我國建筑考古學的奠基人,他將考古與文獻相結(jié)合,填補了單純文獻和實物調(diào)研的不足,糾正了中國建筑史中若干重大問題的認識。1955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建筑學系,畢業(yè)后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擔任學部委員梁思成的助手及以梁思成為主任的建筑理論與歷史研究室秘書。其代表作為《建筑考古論文集》、《中國園林藝術(shù)研究——江南園林論》、《宮殿考古通論》等。何鵬(刑法學家)享年92歲
4月22日在長春逝世。1924年7月生,遼寧沈陽人,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新時期中國刑法學主要開拓者之一、吉林大學刑法學科奠基人和引領(lǐng)者。在新中國首開系統(tǒng)研究外國刑法之先河,是我國少有的以比較刑法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導師,著有《外國刑法簡論》、《外國刑法學》、《外國刑事法選論》、《現(xiàn)代日本刑法專題研究》、《中外罪犯改造制度比較研究》等。周南京(歷史學家)享年83歲
5月19日在北京逝世。1933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省,1953年放棄印尼家中富裕的生活,回國考入北京大學并留校任教。1993年組建北京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畢生致力于中國的華僑華人史研究,主持編撰《世界華僑華人詞典》、《華僑華人百科全書》等。楊季康(筆名楊絳,作家、翻譯家)享年105歲
5月25日在北京逝世。1911年7月生,江蘇無錫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著名作家、翻譯家。主要作品有小說《洗澡》、《洗澡之后》,散文《干校六記》、《我們仨》、《走到人生邊上》等,翻譯作品有《堂吉訶德》、《小癩子》、《吉爾·布拉斯》、柏拉圖的“對話錄”《斐多》等。劉述先(當代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享年82歲
6月6日在海外逝世。1934年生于上海,江西吉安人,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劉述先求學期間受方東美,以及熊十力弟子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等新儒家影響頗深,研究領(lǐng)域為儒家哲學,特別是宋明理學、文化哲學、比較哲學。他先后獲得臺灣大學哲學系文學士、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哲學博士等學位,曾任教于臺灣東海大學、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哲學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著有《中國哲學與現(xiàn)代化》、《大陸與海外——傳統(tǒng)的反省與轉(zhuǎn)化》、《儒家思想與現(xiàn)代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探索》、《儒家思想開拓的嘗試》等。劉述先十分關(guān)心大陸青年學者的新儒學研究,用個人的積蓄,以其父母的名義,于2009年起在武漢大學設立了“劉靜窗青年教師獎”和“王蘊聰紀念獎學金”,每年頒獎給一位研究新儒學的青年教師和一位以現(xiàn)代新儒學為主題撰寫論文的博士生。這兩個獎項至今已順利運作七年,資助并鼓勵了眾多青年學者致力于現(xiàn)代新儒學的研究。
胡繩武(歷史學家)享年93歲
6月15日在北京病逝。1923年10月生,山東棗莊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1948年畢業(yè)于上海復旦大學史地系,長期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著有《鴉片戰(zhàn)爭》、《清末民初歷史與社會》等,合著有《論清末立憲運動》、《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辛亥革命史稿》(四卷本)等。李平漚(翻譯家)享年93歲
7月14日逝世。1924年3月16日生,四川仁壽縣人,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教授。195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1956年~1958年任國務院對外文化聯(lián)絡委員會法文翻譯,1958年調(diào)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任法文和英文翻譯,1964年到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任教至今。主要譯作和著作有:《愛彌兒》、《新愛洛伊斯》、《盧梭散文選》、《評梁啟超的〈盧梭學案〉》、《法國散文選》、《互助論》、《社會命運》、《覃思集》、《主權(quán)在民Vs“朕即國家”——解讀盧梭〈社會契約論〉》等。
孔令仁(歷史學家)享年93歲
7月18日在濟南逝世。1924年11月生,山東曲阜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孔子七十六代后裔。先后在重慶南開中學、西南聯(lián)合大學歷史系、清華大學歷史系學習,長期從事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的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試論中國資本主義原始積累》、《19世紀末山東的經(jīng)濟與義和團運動》、《洋務運動淺議》等。陸谷孫(文學研究家、翻譯家)享年76歲
7月28日在上海逝世。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余姚,復旦大學外語學院教授,一生從事英美語言文學的教學、研究和翻譯工作,專于英漢詞典編撰和莎士比亞研究。編著有《英漢大詞典》、《外國文學:莎士比亞專輯》,譯著有《幼獅》、《毛姆短篇小說精選集》等。尤其是他主編的《英漢大詞典》,是我國獨立研編的最大的一種英漢詞典,跳出了多年來雙語詞典編纂以外國某一部詞典為藍本的編譯套路,1991年兩卷出齊后,詞典規(guī)模達詞條20萬,共5000頁,近2000萬字,暢銷數(shù)十萬套。
王侃(法律史學家)享年92歲
8月10日在長春逝世。1925年1月8日生,遼寧昌圖人,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新中國法律史學科的開拓和奠基者之一。學術(shù)功底深厚,史料占有豐富,被譽為“史料庫”、“活字典”,代表作有兩部《中國法制史》教材。離休后仍堅持多年給研究生開課,并筆耕不輟。張靜如(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中共黨史學家)享年83歲
8月29日在北京逝世。1933年生,北京人,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原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北京中共黨史學會會長、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他是新時期中共黨史學界的領(lǐng)軍人物之一,代表作有《李大釗同志革命思想的發(fā)展》、《唯物史觀與中共黨史學》。饒杰騰(語文教育專家)享年79歲
8月30日在北京逝世。1937年生,廣東潮州人,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并曾擔任中文系主任。任教五十年,對語文教育學的學科建設和學術(shù)發(fā)展貢獻卓著。他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文言文教學的科學化研究,是文言文教學科學化探索的第一人。主要著作有《語文教學系統(tǒng)方法論綱》、《常用文言詞典》、《民國國文教學研究文叢》等。楊敬年(經(jīng)濟學家、翻譯家)享年108歲
9月4日在天津逝世。1908年11月生,湖南湘陰人,南開大學資深教授,是我國最早引入和講授發(fā)展經(jīng)濟學的學者。1945年,他考取了中英庚款董事會第八屆留英公費生,進入牛津大學圣體學院攻讀“政治學哲學經(jīng)濟學專業(yè)”。1948年,40歲的楊敬年以《英國中央政府各部門職權(quán)的分配(與美國和英屬自治領(lǐng)的比較)》通過論文答辯,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同年起任南開大學教授。代表作有譯著《經(jīng)濟分析史》、《經(jīng)濟核算制原理》、《英國議會》等,在90歲高齡翻譯出版的亞當·斯密的《國富論》,107歲時獲牛津大學圣體學院榮譽院士。魏振瀛(法學家)享年83歲
9月5日在北京逝世。1933年生,河北威縣人,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原北京大學法律學系主任、原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暨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畢生從事民法學的教學研究工作,并參與多部重要法律的起草工作。特別是,1985-1986年作為民法通則起草專家咨詢小組的四位成員之一,負責起草民事責任一章,為這部被譽為“中國的民事權(quán)利宣言”的民事基本法的制定做出了杰出貢獻。主編有《民法通則》、《民商法原理與實務》等,合著《民法原理》。葉秀山(哲學家)享年81歲
9月8日在北京逝世。1935年6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蘇鎮(zhèn)江,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lǐng)域為西方哲學,兼及中國哲學和美學,藝術(shù)修養(yǎng)深厚,愛好京劇、書法并有專著出版,業(yè)余時間以聆聽西洋古典音樂為樂。主要著作有《前蘇格拉底研究》、《蘇格拉底研究》、《中西智慧的貫通》、《哲學要義》、《啟蒙與自由》、《書法美學引論》、《美的哲學》、《古中國的歌》等。趙芝荃(考古學家)享年88歲
10月24日在北京逝世。1928年1月生,北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畢生致力于夏、商、周三代都邑,尤其是二里頭遺址和偃師商城遺址的發(fā)掘與研究,是探索中國最早的王朝——夏商王朝文明的主將,夏商考古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研究成果結(jié)集為《趙芝荃考古文集》,主編有《偃師二里頭(1959年—1978年考古發(fā)掘報告)》等。陳映真(作家)享年79歲
11月22日在北京逝世。原名陳永善,1937年10月6日出生,臺北鶯歌人。1957年考取淡江文理學院(即今淡江大學)外文系。1959年,大學生陳映真便以第一篇小說《面攤》出道文壇。1968年7月,陳映真被臺灣當局以“組織聚讀馬列共黨主義、魯迅等左翼書冊”等罪名逮捕,他和李作成、吳耀忠、丘延亮、陳述禮、林華洲等36人一起被捕,被稱為“民主臺灣聯(lián)盟案”。1975年,陳映真因蔣介石去世百日特赦而提早三年出獄,出獄后仍從事寫作,轉(zhuǎn)趨現(xiàn)實主義,并在臺灣鄉(xiāng)土文學論戰(zhàn)中發(fā)表《建立民族文學的風格》、《文學來自社會反映社會》、《鄉(xiāng)土文學的盲點》等文章,與余光中等作家辯論。1987年臺灣解嚴后,陳映真辦了《人間》雜志,開始去寫臺灣社會問題,包括白色恐怖、農(nóng)民、勞工問題,也開始大量閱讀社會學著作,試圖對臺灣社會問題提出見解。陳映真始終堅持中國統(tǒng)一的主張,1988年與胡秋原等人成立“中國統(tǒng)一聯(lián)盟”并擔任首屆主席。陳映真的作品受到魯迅影響,主要以描寫城市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情緒為主,作品充滿憂郁與苦悶的色調(diào)以及人道主義關(guān)懷。而身為臺灣文學重要旗手,陳映真也常因個人政治色彩過于濃厚而成為當代最被議論的小說家之一。陳映真的代表作包括《將軍族》、《第一件差事》等。
麥英豪(考古學家)享年88歲
11月28日在廣州逝世。1929年7月15日生,廣東番禺人,1952年進入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工作,曾任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廣州博物館名譽館長。是廣州考古事業(yè)的奠基人,參與發(fā)掘秦漢至明代墓葬700多座,包括秦漢造船工場遺址、南越王墓、南越國官署遺址,其中南越文王墓是嶺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隨葬器物最豐富的彩繪石室墓。莊福齡(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享年88歲
11月30日在北京逝世。1929年1月生,江蘇鎮(zhèn)江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兼任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會長、北京大學鄧小平理論研究基地學術(shù)委員、復旦大學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顧問等。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和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學科開拓者之一,參與策劃主編我國第一本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材《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稿》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八卷本),主編《馬克思主義史》(四卷本)、《毛澤東哲學思想史》(三卷本)等。皮明庥(歷史學家)享年85歲
12月1日逝世。1931年出生于江西萍鄉(xiāng),武漢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曾任武漢市社科院副院長。為武漢寫史六十多年,有“武漢活歷史”、“武漢通”之稱,主編或出版了《武漢通史》(十卷本)、《武漢百年史話》等著作。汪熙(歷史學家)享年97歲
12月26日在上海逝世。1920年生,安徽休寧人,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1942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經(jīng)濟系,1947年畢業(yè)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工商管理學院?;貒?,先后任職于重慶北京上海等地的銀行系統(tǒng)、中國科學院上海經(jīng)濟研究所、上海社會科學院和復旦大學等機構(gòu),長期從事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中美關(guān)系史、國際經(jīng)濟關(guān)系等跨學科教學與科研工作。主編《中美關(guān)系史叢書》共28本(1985-2010年)、《盛宣懷檔案資料選輯》共11本(1979-2004)等。汪老先生在78歲時曾這樣總結(jié)他的一生:“回想起來,我生于亂世;長于日寇蹂躪,國家山河破碎之時;青年時吃了幾年洋面包;壯年是在一個接一個的政治運動中度過的。等到‘史無前例’一來,那日子就甭提了。就這樣,一晃幾十年,一直等到鄧小平他老人家上臺總算才松了一口氣,讓人有了點安全感,覺得個人和國家的前途都出現(xiàn)了一線曙光。這時,我雖已步入蘇東坡所說的‘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的境界,但突然感到一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沖動?!?/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