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趙孟頫黃公望領銜,“元代的江南”將現蘇博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千百年來,江南地區的文化與風情一直讓人向往。澎湃新聞獲悉,12月22日起,蘇州博物館年末大展“元代的江南”將在蘇州博物館本館(東北街204號)對外展出,并將持續到2022年3月22日。
展覽策劃以江南印象、風物、信仰、雅集為脈絡,擇書畫、器物珍品,重構氤氳雋永的江南圖景,再現多元并包的元代風情。其中,既有故宮博物院、遼寧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館藏趙孟頫、鮮于樞、任仁發、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等書畫名跡,也包括上海博物館、國家圖書館、天津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收藏的重要元代江南文物。
據悉,蘇博12月25日晚還將舉辦沉浸式雅集“江南之夜”,包括“邂逅江南”服飾走秀、“尋蹤江南”專場導覽、“逸樂江南”傳統游戲等。
元代趙孟頫《 飲馬圖卷》 局部
據蘇博公布的資料介紹,南宋滅亡后,元在其故地置江南諸道行御史臺,監察江浙、江西、湖廣三行省,其中又以江浙襟江帶湖,運河貫通,控扼海外,可謂元代江南根本之地。得天時、地利之宜,元代江南歲輸稅糧,榷貨四方,生產貿易持續繁榮。其時,地域壁壘消弭,南北通路甫開,北人南下、南人北上均成潮流,尚有海外佳客慕盛名而來。四方之士匯于江南,在生活中以族群、階層為別,各依其本俗、循其章法,又在交往間相互了解、相互影響,有江南人競相佩北方減鐵為飾,亦有外來者學士人文化、尚江南工藝。不同信仰在此間傳播,江南多地建起教堂、清真寺,然未能撼釋、道之根本,儒、釋、道思想進一步融合。
社會元素驟增之下,江南的工藝美術領域出現新興力量,青花瓷自此興盛,遠銷海外;傳統門類、風格亦未消亡,張成、楊茂之漆作,朱碧山之銀槎杯,皆技法精妙,文人意趣濃厚。而江南文人主導的社會風尚還不止于此。雅集之風日臻鼎盛,大批名人逸士結社賦詩、唱酬集會,昆山顧瑛之玉山雅集更是極盡風流。繪畫藝術亦因江南文人孕育出新的風尚,文人畫家托古改制,師法自然,以書法筆趣入畫,繪就山水、草堂,抒寫胸中逸氣,自由娛適,清新脫俗。
一 江南印象
元代是中國藝術史上空前變革的時代,尤其是繪畫藝術。從唐宋時期孕育的中國畫新風,至元成了一種風尚。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元代畫家一轉宋畫嚴于形似、富貴華麗的冶艷之風,以書法的筆趣和動態結合作者個人的學識、涵養,將詩思、文心寫入畫意,滿紙逸氣,超凡脫俗。
元代繪事以江南為盛,這里悠久濃厚的文化氛圍,別具一格的自然景色和相對寬松的文化政策,讓眾多入仕無門、進階無望的元代文人紛紛隱居此地,一時間孕育了如趙孟頫、鮮于樞、任仁發、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等書畫俊彥。
江南,對于這些文人畫家來說不僅是身體的歸宿,也是精神的棲居。他們以手中毫翰,或寫蕭疏淡遠,或寫濃密蔥郁,或作神采飛揚的書法,無聲訴說著他們在江南大地上的故事,記錄江南煙雨帶給他們的感動。絹素之上,實是江南心印。
書法
元代書法以江南為重,這要歸功于趙孟頫。他提倡復古,取法晉唐,篆、隸、楷、行、草五體兼能,尤長楷書,以清新脫俗、高雅出塵為后世楷模。
除趙氏以外,元代的江南還有如鮮于樞、楊維楨、倪瓚、陸居仁等書法名家,不可忽視他們在書法史上的地位。此次展出的書法作品,通過文本的形式向我們呈現了元代江南文人的生活畫面。
楊維楨 行書夢游海棠城記卷
元 紙本 行書 天津博物館藏
趙孟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冊 元 紙本 行書 遼寧省博物館藏
趙孟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冊 元 紙本 行書 遼寧省博物館藏
趙孟頫 臨皇象急就篇卷 元 紙本 草書 遼寧省博物館藏
趙孟頫 臨皇象急就篇卷 元 紙本 草書 遼寧省博物館藏
繪畫
在元代江南文士的推動下,中國繪畫從宋朝開始的“文學化”進程持續發酵。趙孟頫在此基礎上提出“書畫同源”的概念,無疑是技術層面的圭臬。
而后出現的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即被后世所稱的“元四家”,深受其影響,在長期的繪畫實踐中,將個人的筆墨情趣寄托于江南的山川林木、溪澗泉流之中。
展覽將展出的元代趙孟頫《 飲馬圖卷》藏遼寧省博物館。紙本,水墨。畫心縱25,橫59.8厘米。白描一奚官,身著長袍,頭戴烏帽,足踏革靴,雙手端一木盆,內盛清泉,屈身吃力前行。迎面為一立柱,上拴一馬,正昂首拽韁欲飲。無襯景,人物神態奕然,衣紋線描細勁流暢,墨勾馬身,局部暈染,骨壯膘滿,體姿豐肥可愛。造型準確,用筆精工,刻劃入微,古樸雅秀,深得曹韓之法。末署“子昂”單款,鈐“趙氏子昂”“松雪齋”二印。引首有止??大字篆書 “飲馬圖”三字,畫心余紙為元末明初宋濂小楷書題,拖尾有元末明初名人柯九思、丁復、唐珙、祖瑛、劉基、釋守仁、韓性、張大可、胡一中、佛陀恩、凌說、潘嚞、姚安道、本無、李孝光、危素、錢宰、釋弘道、鄭嘉、王誼、李勗、王懌、周岐鳳等二十余人題記及詩題。先后為元季高士之秦、釋別峰,后傳至釋道初。此時均在紹興寶林寺中收藏。明永樂時落入李彥政手。明末李肇享收藏,清初為高士奇所獲,不久入清宮。名鑒藏家顧復《平生壯觀》、吳升《大觀錄》、高士奇 《江村銷夏錄》及康熙時編撰的《佩文齋書畫譜》等書有著錄。
元代趙孟頫《 飲馬圖卷》 藏遼寧省博物館
元代趙孟頫《 飲馬圖卷》跋文(局部)
黃公望 富春大嶺圖軸 元 紙本 水墨 南京博物院藏
王蒙 竹石圖軸 元 紙本 水墨 蘇州博物館藏
趙天裕、柯九思等 七君子圖卷 元 紙本 水墨 蘇州博物館藏
趙天裕、柯九思等 七君子圖卷 元 紙本 水墨 蘇州博物館藏
二 江南風情
元代疆域空前遼闊,社會構成多元復雜。元代政府實施諸制并舉、因俗而治的政策,在百余年時間里,于江南這片土地鐫刻了獨特的印記。
元代江南延續了宋代經濟繁榮發展的態勢,運河和海上航道為不同地域、不同族群間的相互交流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江南地區出產的大量絲綢、瓷器等手工藝品遠銷海外,備受青睞,一方面刺激了生產工藝技術的提升,另一方面,多元文化、風俗的碰撞為元代江南手工藝制造提供了新的設計靈感。
相對穩定、開放的環境也使江南的人文面貌產生了新的特征。各類宗教在江南地區傳播,呈現多元化的宗教生態。交游之風在元代江南地區空前繁盛,各民族士人交往密切,或游樂山水,或品鑒博古,通過作品抒發個人情感,活動的規模和影響都不斷擴大,將中國古代文人雅集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風物
大一統帝國的建立終結了長久以來的動蕩不安和南北隔離。元代江南穩定繁榮發展,“百司庶府之繁,衛士編民之眾,無不仰給于江南”。特別是手工業領域,織繡、金銀器、漆器、玉器、瓷器等各個品類都有所發展。
元代江南的工藝美術較多地保留了兩宋遺風,同時,官府的需求、北方工藝美術的風格技法、少數民族乃至其他國家的審美取向,也給創作和生產注入了新的元素。
云龍八寶紋緞裙 元 蘇州博物館藏
刻劃牡丹如意 云邊金盞托 元 南京博物院藏
“朱碧山”銀槎杯 元 吳文化博物館藏
張成造剔紅嬰戲圖盤 元 浙江省博物館藏
信仰
元代江南地區佛教盛行,禪宗及密宗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元政府給予神職人員優于一般平民的社會地位。在元代的十個職業等級中,僧居第三,道居第四,僅次于官和吏。與歷代有所不同,元代的寺院道觀,不僅占有大量土地,還大力從事商業和手工業。
在元代海上貿易的影響下,元代江南多元文化匯聚,外來宗教在江南及東部沿海地區擁有眾多信徒。得益于統治者對宗教信仰寬容的政策,摩尼教、猶太教、印度教及東正教、天主教也在江南地區傳播開來,使得元代江南的宗教信仰呈現“國際化”的特征。
影青象形燭臺 元 吳文化博物館藏
影青象形燭臺 元 吳文化博物館藏
刺繡觀音像軸 元 南京博物院藏
龍泉窯青釉描金佛龕 元 安徽博物院藏
景德鎮窯卵白釉加彩梵文盤 元 上海博物館藏
雅集
有元一代,雅集活動深刻影響了文人的交游與創作,及至元末在江南迎來鼎盛。元末江南的文人雅集往往由資財雄厚、向慕風雅的一方富豪主持召集。上佳的書畫收藏、豪華精致的園林、清新秀麗的山水,是雅集最好的背景。
海內賢士大夫聞風景附,出入于雅集文會,以文會友,唱和品題,飲酒賞樂,記文作畫,風雅之至,傾動江南。由元代雅集可見江南文人社會網絡之密、人文藝術創作之盛,后世對此的贊賞、憧憬之言甚多。雅集活動中誕生的諸多傳世作品也為人稱頌,影響自不可謂不深遠。
其中,江南最著名的雅集無疑是“玉山雅集”,主人、召集者是吳中巨富顧瑛。他從小生于官宦之家,祖父任職元廷時,定居昆山界溪。因為當時統治者對商業和貿易的重視,元朝的士風不再視商賈為惡俗。顧瑛十六歲時就沉浮商海,不到十年再回昆山時,已成為蘇州地區屈指可數的巨富之一。 玉山雅集大體上從至正八年(1348)到至正十九年(1359)前后持續近十余年,最多的一年舉行了二十余次。參加雅集的人既有本地文人,也有因流寓、游學、仕宦而經過吳中的南北人士;既有蒙古人、色目人,也有釋道僧呂;既有詩人,也有書畫家和戲曲家,幾乎囊括了元代后期的知名人士。他們或飲酒賦詩,或品鑒古玩,或揮毫潑墨,或清談名理,或寄情山水,或觀賞歌舞,無不興盡而罷,可謂極世俗人生之樂事。
此次展出的顧瑛撰《玉山璞稿一卷 (元)》 清抄本為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無款 楷書南屏雅集詩卷 元 紙本 小楷書 故宮博物院藏
無款 楷書南屏雅集詩卷 元 紙本 小楷書 故宮博物院藏
玉山璞稿一卷 (元)顧瑛撰 清抄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玉山名勝集二卷 (元)顧瑛輯 明抄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蘇博12月25日晚還將舉辦沉浸式雅集“江南之夜”,包括“邂逅江南”服飾走秀、“尋蹤江南”專場導覽、“逸樂江南”傳統游戲等。
展陳現場
元代的江南
展覽時間:2021年12月22日-2022年3月22日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本館(東北街204號)
(本文據蘇博提供資料及相關博物館收藏品資料整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