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發現非洲豬瘟蛋白酶負調控細胞焦亡新機制
中國研究團隊近日發現了非洲豬瘟病毒pS273R能夠通過非典型切割Gasdermin D抑制細胞焦亡,為防控非洲豬瘟病毒的藥物靶點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據。
以上研究成果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獸醫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翁長江研究員領導的基礎免疫創新團隊。他們在非洲豬瘟病毒免疫逃逸機制上取得的相關研究結果以“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pS273R Inhibits Pyroptosis by Non-canonically Cleaving Gasdermin D”為題,于近日在線發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雜志上。
非洲豬瘟(ASF)是一種能夠感染家豬和野豬的病毒性出血性疾病,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引起。ASFV病毒粒子包含一個長雙鏈DNA,編碼超過150種蛋白質,其中很多蛋白質不僅參與病毒的生命周期,還參與病毒的免疫逃逸,然而目前對ASFV的免疫逃逸機制和致病機制尚不清楚。非洲豬瘟目前仍是一個世界難題,有近百年的流行歷史,2018年以來非洲豬瘟在全球都更加活躍,也首次進入了中國。
該研究發現ASFV編碼的一種半胱氨酸蛋白酶pS273R能夠結合細胞焦亡的執行蛋白Gasdermin D (GSDMD)。進一步的研究表明,ASFV pS273R依賴其酶活性特異性切割GSDMD的G107-A108位點,產生一個較短的GSDMD 氨基端片段(GSDMD-N1-107)。該片段與宿主細胞Caspase-1切割GSDMD產生的氨基端片段(GSDMD-N1-279)明顯不同,進一步研究發現,pS273R切割了GSDMD-N1-279, 所產生的GSDMD-N1-107和GSDMD-N108-279均不觸發細胞焦亡,揭示ASFV pS273R蛋白能夠通過切割GSDMD阻礙細胞焦亡的發生,從而有利于病毒在宿主細胞內完成復制。該研究成果揭示了pS273R在炎癥反應和ASFV復制中的重要功能,發現了ASFV免疫逃逸的一種新機制,為pS273R作為防控ASF藥物靶點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據。
本研究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非洲豬瘟專項項目(31941002)和面上項目(32172874)的資助下完成的。碩士研究生趙改紅和博士研究生李婷婷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基礎免疫創新團隊翁長江首席和鄭君副研究員為通訊作者。非洲豬瘟病毒是一類古老的病毒,早在1921年在非洲肯尼亞首次發現,至今有約100年的歷史。非洲豬瘟即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可達100%。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中國也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近百年來,非洲豬瘟病毒從非洲傳播至歐洲、南美洲、亞洲等多個國家。近一年來,非洲豬瘟病毒傳播速度明顯加快,呈現愈演愈烈趨勢,據國際動物健康組織通報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間,曾爆發或者正在爆發非洲豬瘟疫情的國家有26個,包含13個歐洲國家、10個亞洲國家和3個非洲國家,其中亞洲幾個國家的疫情尤為嚴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