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央媒刊文談學而思熱:用短跑的心態面對孩子一生成長,不妥
人民日報12月1日消息,在剛剛過去的11月,對學而思等培訓機構因名額有限,已“一票難求”的報道,引發了教育領域內外的大討論,也使得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焦慮的味道。有關培訓機構熱折射“中產階級的集體焦慮”的提法,更是成為近一個月內人們熱議的話題。
我們看到,面對此番討論,不乏淡定從容者,如那些早就義無反顧加入培優大軍的“行動派”,或是下定決心、不為所動,主張“許孩子一個快樂童年”的“穩健派”。但對于那些本就猶豫不決,以及本來還相對淡定的家長來說,此番大討論卻著實加劇了他們的焦慮,甚至讓他們中的不少人干脆直接加入了培優的行列,為孩子“買一份保單”。
讓一些原本從容的家長不再從容,甚至“被焦慮”,確實讓很多人始料未及,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被焦慮”也正是當下社會心態的真實寫照:盡管素質教育大力推進,但孩子們身上承載的升學與競爭壓力仍未能有效削減;盡管教育集團、教育聯盟等舉措深入推進,但優質教育資源仍然較為稀缺;盡管招生考試制度在持續優化,但人才選拔的途徑和通道仍相對單一;盡管學校教育一直在致力于為孩子減負,但在保質增效和滿足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方面,仍與公眾的期待有較大落差……
如此種種,給了校外培優機構合理存在的理由。如此種種,也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區”的持續攻堅仍任重道遠。
一方面,呼喚更為理性的社會心態。畢竟,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與成才路徑不盡相同,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去培優機構學習,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校外培訓機構,符合孩子的興趣特點,對孩子個性化成長有益,才是根本。何況,風物長宜放眼量,升學并不等于成才,用短跑的心態面對孩子一生的成長,不妥,也不該。
一方面,期待優質教育資源能覆蓋到更多的學生群體,期待招生制度進一步優化,為人才選拔和成長提供更為科學、豐富和多元的渠道,讓學生們不再為考試而學,而是為興趣而學、因個性而學。
更為重要的是,期待技術的發展,能成為撬動教育變革的支點。當在線教育、大數據和智能化學習手段進一步推廣,公立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市場培訓機構的優質資源都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面向每一個學生平等開放,那么,所謂“輸在起跑線上”的提法才有可能退出歷史舞臺。
(原題為《莫要“被焦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