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軍報刊文紀念余旭:軍人與犧牲相伴,豈止在戰場又何止在藍天
解放軍報11月20日消息,“有一種飛翔,叫永遠在航;有一種鳥鳴,叫荊棘絕唱……”余旭,那個會飛的四川女孩走了,青春永遠定格在30歲。
或許是巧合。紅軍第一位飛行員、駕駛“列寧號”的龍文光,也是四川人,曾留書給父親:江山多故,兒子哪得安閑;轉戰千里,戰罷歸來團圓。然而,他折翼藍天,沒能歸航。中國艦載機飛行員張超,和余旭同齡,同樣喋血長空,沒能回來。
飛行,是一秒鐘就能決定生死的“死亡競技”。駕馭戰鷹,翱翔碧空,越過平湖細雨,看過風景如畫,行過萬里長空,看似詩意的空中漫步,其實每一秒都可能與死亡擦肩。
直面危險與犧牲,“天之驕子”不是不怕死,只是面對生死抉擇,從不畏懼。因為,他們心中有傷痛,“中華民族的天空,曾經一片血色”;肩上有責任,“這是一份事業,國家需要我”;胸中有大志,為了長空澄碧,他們承載使命,勇毅前行。
犧牲從來擋不住英雄的腳步,奮進永遠是勇者無悔的選擇。“中國航空之父”馮如在彌留之際曾留下囑托:“吾死后,爾等勿因是失其進取之心。”一樣的豪情,一樣的悲壯。“你的戰友們向你敬起了軍禮,說讓你放心,他們會繼續替你保衛這一片天空,還有生活在這片天空下的人。”一個余旭走了,無數個藍天勇士強忍悲痛,毅然起飛,從南海島礁到雪域高原,從東海防空識別區到西北大漠戈壁,用自己的壯美航跡,守護著祖國的領空邊界。
軍人與犧牲相伴相生,豈止在戰場,又何止在藍天。風平浪靜的日子,暗淡了刀光劍影,遠離了鼓角爭鳴,似乎戰爭已經遠去。然而,在邊防哨所,在海疆孤島,在維和戰場,在救災一線,有多少軍人把使命扛在肩上,又有多少官兵把黑暗擋在身后!他們枕戈待旦,隨時準備為人民的利益一躍而起;他們厲兵秣馬,隨時準備為民族的尊嚴赴湯蹈火。這是軍人的肝膽與心腸,這是國家的臂膀與脊梁。
“從來沒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一支軍隊不可能輕輕松松地強大,一個國家也不可能順順利利地崛起。正是余旭們“颯爽英姿貫長虹”護佑了今天如空氣一樣平常的和平與發展,換來了明天如金子一般珍貴的機遇與前景。
“誓承英雄報國志,余輝笑迎旭日升。”余旭走了,一道美麗的彩虹碎了。但她用生命守護的那片晴空依然有戰機劃過,一股強軍激流正在祖國大地風雷激蕩。
(原題為《有一種飛行叫永遠在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