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丟書效顰
但是,公眾對事件吐槽不斷,質疑其為商業炒作,特別是組織方之前還策劃過“4小時逃離北上廣”活動,當時就因為“內定參與者”而飽受質疑。
其實,“丟書”的創意來自英國,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瑪·沃森“丟”了100本自己喜歡的書,號召大家像玩游戲一般尋找。同樣是一場公共空間里的公共活動,為什么這次國內的“丟書”顯得如此東施效顰呢?一場有意義的公共活動該怎么搞,才不會淪為笑柄呢?
第一,一個面向社會展開的公共活動,首先要思考的便是,到底要解決什么問題,或倡導什么概念。而眼下這一輪“丟書”活動,到底基于什么目的丟書?為什么要請明星丟書?組織方籠統地用“精彩和有趣”來回答,其實是很勉強的。
艾瑪·沃森在地鐵里丟的是自己發起的女權主義讀書俱樂部的當月閱讀書目。在地鐵這樣人人使用的公共空間,表達一定社會理念,的確比較適合。
在不清楚為什么做之前而做,往往會流于賺眼球的形式。如果是鼓勵人們閱讀,地鐵并不見得是一個好的場合;如果是鼓勵與陌生人交流,圖書不見得是好的載體;如果是鼓勵漂流圖書與分享知識,在這一人流混雜且流量巨大的環境下,讓適合的書漂流到適合的人,也極為困難。
其二,利用公共場所開展事件活動,是借助公共空間的人流和場地、環境;對公共空間和周邊居民、利益相關方的正負面影響,都應該考慮進去。
艾瑪·沃森參與的是倫敦一個NGO組織的常規活動,公益組織與地鐵方面經過長期合作,早已協調一致。反觀北上廣這次的活動,組織方稱自己避開了高峰期,明星“丟書”不會對地鐵運行產生干擾。但是,有大量圖書要過夜,怎么辦?是被保潔人員收到廢品站,還是在原地為次日早高峰“占座”?
其三,在公共空間進行的公益倡導,理應讓平常被人遺忘的聲音發出來,或打破那些普遍的偏見。艾瑪·沃森的地鐵丟書行動,正因在公共空間發聲,倡導男女平權。
在這個方向上,好的公益倡導的范例還有很多。有的機構倡導“12小時不吃東西”體驗,鼓勵大家體驗饑餓,建立對貧困群體的同理心;前兩年的曾經大熱的“冰桶挑戰”,就是讓更多人關注“漸凍人癥”以及更多罕見病的存在,其挑戰的參與者要么體會被凍住的感覺,要么為罕見病組織捐款——無論哪種,都能增強對漸凍人的認知和共情。這就使得社會對不曾重視過的罕見病投以前所未有的關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