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周文化講座︱重返八十年代,回顧中國銀幕上的女星
北京∣20世紀留學潮與現代中國的命運
時間:10月14日(周五)19:30-21:30
地點:海淀區花園路2號牡丹科技大廈1樓彼岸書店
嘉賓:張倩儀(出版人、作家)、楊早(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放眼整個人類文化交流史,恰是日本大化改新后的遣唐使與明治維新前的外派留學生計劃之規模與影響與其最為近似。兩次留學潮都幾乎全盤改變了東鄰的政治體制與文化面貌。緊跟著東鄰亦步亦趨的中國現代化改革,則步履維艱。那批日后名垂青史的革命英烈、時代旗手、學術大師,亦不知有多少在這時搭上了開往異國他鄉的游輪。香港著名出版人、作家,香港商務印書館前總編輯、香港出版學會副會長張倩儀女士攜新著——《大留學潮》,本周五晚將于彼岸書店,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話題》系列主編楊早先生一起為大家暢談20世紀留學潮與現代中國之命運,力圖在“小歷史”中發現“大歷史”,回溯知識分子及其祖國的苦澀轉型。
北京∣歐洲當代哲學與藝術理論
時間:10月15日-16日8:30-11:30、13:30-17:00
地點: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廳
嘉賓:高鵬(今日美術館館長)、付曉東(策展人、批評家)、殷漪(藝術家)、田曉磊(藝術家)、巢佳幸(策展人)等
藝術理論與哲學的關系始終是藝術學和哲學研究中最為重要的議題。二十世紀后期到新世紀以來,人類社會進入全球化的信息時代和網絡時代,數碼技術、新媒體、圖像工業、虛擬現實以及人工智能等變革,讓哲學家和藝術家都面臨挑戰。藝術門類的邊界在消失,形式、語言和材料被不斷解放,具體藝術的定義在瓦解。在這樣的時代情境下,歐洲的新哲學嘗試與藝術重新建立一種關系,以回應時代提出的問題。哲學家們或推出新的思想和方法,積極介入藝術實踐并與之互動(德里達、丹托、朗西埃、巴迪歐),或者思考技術對感知、知識和生存關系帶來的變化(保羅·維利里奧、貝爾納·斯蒂格勒),或者通過藝術對全球資本主義時代的權力、主體和欲望再認識(福柯、阿甘本、齊澤克)。理論家們也重新審視圖像學方法的式微帶來的藝術史研究的轉型(布列遜、達彌施、喬治·迪迪-于貝爾曼),正視電影作為大眾藝術在哲學中的興起(德波、波德里亞、德勒茲)。本期北京大學黌門對話的學術工作坊,將以“歐洲當代哲學與藝術”為題,邀請學者做主題發言。
北京∣面對深淵的寫作——孫頻《疼》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大興區欣寧街15號薈聚西紅門購物中心3層言幾又書店
嘉賓:孫頻(作家)、王路(作家)
純文學寫作曾經風華絕代過,引萬千讀者手不釋卷、廢寢忘食,現在卻更像是一個偃旗息鼓的巨獸,蟄伏,嘆息。但即使在雞湯與休閑文學流行的現在,也還是有一群人,在認真寫作,向生命發問,在痛苦的叩問中不斷求索。把靈魂寫進文字,用字符致意世間。孫頻就是這樣一位寫作者,她的名字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她也不是各大暢銷榜單的常客,但她卻是純文學領域的明星,是被各大文學巨擘盛贊的作家。她的作品多次被刊登在《收獲》、《小說月報》等文學期刊上。她是閻連科的學生,作品受到過蘇童和韓少功的贊譽。她說,盡管現在并非是純文學寫作的最好時期,但她仍愿意這樣寫下去。只有這樣的寫作,才離心最近。
北京∣詩歌批評與我們時代的文學生活——《新詩評論》新刊分享會
時間:10月1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朝陽區七圣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層單向空間
嘉賓:唐曉渡(詩歌批評家)、張桃洲(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冷霜(詩人、詩歌批評家)、張光昕(文學博士)
如何看待當代詩歌的閱讀風尚、詩歌偶像?如何理解近三十年來的中國詩歌及文學生活?如何評價當代詩歌教育和文學經典化問題?如何檢省當代詩歌批評的得失?為探尋當代詩歌批評的精神蹤跡,品談當代讀者的詩歌趣味,對接詩歌寫作與當代人文思想話語……時值《新詩評論》第20輯出版之際,我們邀請了參與刊物編輯及批評工作的幾位當代詩人、詩歌批評家,請他們圍繞該刊新一輯中的“陳超紀念專輯”以及當代詩歌的相關議題,展開漫談。
北京∣思想派對“他/她/它者系列”之二——漂泊的人
時間:10月1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創意廣場北京歌德學院
嘉賓:曹克非(戲劇導演)、蕭開愚(詩人)、黃裕生(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
當下,我們何以安立,何以歸止?當下,漂泊到底意味著什么?10月15日,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邀請您與劇場導演曹克非以及詩人蕭開愚就“漂泊的人”這一話題進行討論。
北京∣戲夢雙城記:紐約X北京——《戲夢紐約》新書發布會
時間:10月1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朝陽區望京中環南路1號社科院研究生院D座2層單向空間
嘉賓:周龍章(美華藝術協會總監)、陳丹青(藝術家、作家、文藝評論家)
周龍章,《戲夢紐約》作者、紐約美華藝術協會總監,在紐約辦了數千場演出、展覽,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越過八九十年代,直到21世紀,說得出名號的華人老中青明星、文藝工作者,只要在紐約登臺,背后都藏著他的身影。10月15日,周龍章和陳丹青,這對在紐約相識三十多年的老友,將在北京重逢,和大家聊一聊那些年在紐約的人和事。
北京∣梁宗岱的翻譯人生——《梁宗岱譯集》北京發布會
時間:10月1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5F-42單向空間
嘉賓:董強(翻譯家、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和教授)、王家新(詩人、詩歌評論家、翻譯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陳太勝(詩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梁宗岱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集詩人、文學理論家、批評家、法語教育家于一身的翻譯家,也是法國象征主義在中國傳播和影響的旗手。梁宗岱精通英法德等多門外語,結緣世界文學大師瓦萊里和羅曼·羅蘭,相交文化名人徐志摩、朱光潛、巴金、胡適等,譜寫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他一生跌宕傳奇,曾在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多所高校執教,后隨院系調整到廣州外國語學院,任法語教授。八卷本精裝版《梁宗岱譯集》收錄了梁宗岱一生所有翻譯作品,全面而豐富地向讀者和研究者呈現梁譯經典作品。10月15日,北京大學董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王家新教授和北京師范大學陳太勝教授做客單向空間,與諸位分享文學翻譯一代宗師梁宗岱的翻譯人生。
北京∣未來的閱讀——從內容到介質,會有多少種可能性?
時間:10月16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朝陽區七圣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層單向空間
嘉賓:苗煒(作家)、張偉(作家、媒體人)
有人認為,紙質閱讀的歷史已經走到終結點,雜志已死,紙書垂死。這是真的嗎?未來是電子閱讀、圖像閱讀的時代嗎?是群體創作、分享、與活動的時代嗎?本周日,兩位資深媒體人兼作家,來聊聊對閱讀介質的感受,討論閱讀模式和媒體形態,摸索“未來的閱讀”樣態,也希望知道讀者的看法。
北京∣現代中國的魯迅傳統
時間:10月16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5F-42單向空間
嘉賓:孫郁(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盛可以(作家)、楊慶祥(詩人、批評家)
魯迅是什么?不同時期的描述不同,在各自的表述間,有時仿佛在講不同的人。他的不幸在于,死后一方面不斷被簡化地陳述,一方面被封閉性處理,結果都要占了思想的要義。這些年間青年一代對于魯迅遺產奇妙的對接,似乎都證明了郁達夫當年對于魯迅的判斷,熱愛自己傳統中的偉大存在的人們,是遠離奴隸之路的有希望的群落。
北京∣羅素與二十世紀的中國
時間:10月16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海淀區成府路59-1號萬圣書園·醒客咖啡
嘉賓:江怡(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教授)、胡軍(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作為享譽世界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和社會活動家,羅素給20世紀的中國思想界和整個社會都帶來了巨大而持久的影響。對中國文化有過深入研究的羅素,曾被譽為“唯一了解中國的西方人”。羅素終其一生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都懷有深厚而又復雜的情感,他的中國經歷成為他思想發展的重要階段。瑞·蒙克長達千頁的《羅素傳》,詳細描繪了羅素的生平和思想,其間可以瞥見羅素與中國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本周日,我們請到兩位羅素研究專家,談談羅素與二十世紀的中國。
北京∣過分強調實用是對科學的重大誤解——北大男神教授對談《什么是科學》
時間:10月16日(周日)16:00-18:00
地點:朝陽區望京中環南路1號社科院研究生院D座2層單向空間
嘉賓:吳國盛(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阿憶(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科學精神就是理性精神,就是自由的精神。沒有把“自由”作為理想人性進行不懈追求的民族,很難對演繹科學情有獨鐘、孜孜以求。“科學”,一個被以各種方式解讀,同時以各種方式誤讀的詞。在北大備受歡迎的科學史主講教授吳國盛的新書《什么是科學》中,他獨特且有趣地解析了東西方文化基因的差異,揭秘科學的本質——理性和自由的精神。過分強調實用是對科學的重大誤解,在數理實驗科學的意義上,中國古代并無科學。在這場沙龍中,主持人阿憶將和吳國盛教授就對于科學的誤讀與解讀展開一場精彩對談。
北京∣激進的地平線:當代左翼群哲及其不滿
時間:10月16日(周日)19:00-21:00
地點:海淀區花園路2號牡丹科技大廈1樓彼岸書店
嘉賓:吳冠軍(華東師范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藍江(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姜宇輝(巴黎高等師范學校碩士、復旦大學哲學博士)、黃曉武(《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雜志副主編)
在今天,奈格里、阿甘本、巴迪歐、齊澤克等名字對中國學人來說已經不再陌生。對于這批歐陸思想家的研究,在國際學術界已經蔚為大觀。在此基礎上,“左翼前沿思想譯叢”特別收錄兩大部分:第一部分選取了當代著名的左翼思想家的代表性著作;第二部分選取分析歐陸左翼思想跟中國思想互動的研究,包括借助左翼理論視角來研究中國思想的著作,與當下中國社會結合更為緊密。在本次講座中,四位嘉賓將向讀者介紹當代左翼思想家中最具代表性的觀點及他們思想脈絡的發展,結合當今世界的熱點事件,關注左翼群哲對當下的不滿與批判,討論左翼思想如何演進為不容忽視的思想資源。
北京∣“激進陣線聯盟”:當代左翼思想三人談
時間:10月17日(周一)14:00-16:00
地點:海淀區淀圖書城西大街35號3幢一層言幾又書店
嘉賓:夏瑩(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吳冠軍(華東師范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藍江(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國內第一套“左翼前沿思想譯叢”,由吳冠軍、藍江主編,三輝圖書與中央編譯出版社合作出版,目前譯叢共計12本。“左翼前沿思想譯叢”收錄了阿甘本、齊澤克、巴迪歐、加塔利等歐陸左翼思想領軍人物在過去二十年間的經典著作,向漢語學界系統性引入當代左翼思想的前沿成果。當代激進左翼思想家的陣營兼容并蓄,容納了諸多思想流派,成為一支鋒芒盡顯的思想力量。在本次講座中,三位嘉賓將與讀者一同探討,作為整體的左翼思想家,他們所共享的立場和主張。
上海∣校長與媽媽談教育
時間:10月14日(周五)19:00-21:00
地點:長寧區淮海西路570號F座民生現代美術館
嘉賓:陳美齡(歌手、作家)、葉志明(上海大學前副校長)、劉國華(上海市甘泉外國語中學校長)
三個斯坦福本科生的母親陳美齡首次公開自己的五十個教育大法:如何一邊將兩個1歲的孩子帶在身邊一邊讀出斯坦福博士;如何兼顧工作和家庭;夫妻之間怎么確定教育方針?要不要斥責孩子,該如何表揚孩子?孩子成長最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要不要上國際學校?英語怎么學習?青春期叛逆怎么辦?你的困惑,都有答案。大學校長、中學校長與父母之間的首次交流,一次直面中美日教育問題的高層對談。
上海∣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
時間:10月15日(星期六)9:3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四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陳美齡(作家、歌手)
歌手陳美齡在1970年代末紅透半邊天時,放棄地位、金錢遠赴加拿大念書,先后獲得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社會兒童心理學本科學位、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學位。她的3個兒子,全部考入斯坦福大學,一時轟動社會,成為爆紅焦點人物。她將這些年讀書教育三個孩子的方法寫成《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斯坦福》,本次講座,她將帶著她的這本教育大法來到上圖和聽眾們分享她的家庭教育理念。
上海∣2016上海寫作計劃特別活動:駐市作家眼中的上海
時間:10月15日(周六)14: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7弄3號1樓
嘉賓:2016上海寫作計劃各國駐市作家
從故鄉到他鄉,從陌生到熟悉。一個半月的駐市生活之后,魔都上海對于作家意味著什么?這個東方都市帶給他們什么樣的創作靈感和啟發?10月15日下午,2016上海寫作計劃的駐市作家們將做客144期思南讀書會,帶著經歷、體驗和收獲,為讀者講述他們眼中的上海。
上海∣無名的現實——今日中國的表象沖突
時間:10月15日(周六)14:00-18:00
地點:浦東新區櫻花路869號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3F
嘉賓:王安憶(復旦大學創意寫作系教授、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徐冰(藝術家)、陳思和(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旭東(紐約大學比較文學系、東亞學系教授)、劉卓(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朱羽(上海大學中文系講師)
2016年喜瑪拉雅文化論壇以當代中國藝術與知識生產中的模仿概念與現實表象為討論焦點,嘗試對之做出批判性的重估。此次論壇的工作假說是:強調形式革新、實驗的極盛現代主義與早期后現代主義的英雄時代已經過去,寫實主義與對于現實的寫實主義式表征正在全世界復興。我們關注的問題,關乎真實對我們所提出的律令;我們要思考藝術所把握到的真實,但同時還需要道德、倫理、社會經濟與政治視角的介入。我們的目標是:以考察敘事與視覺的表征方式,來確認、命名與描摹那些豐富而活躍的形象、經驗與難題,這些都指向著尚未命名的現實。當代中國第一流的藝術家、作家與學者將在此匯聚,希冀圍繞當代的蕓蕓眾生與其以審美與批判的方式所領會的歷史情境之間的關系,激發出授人以靈感的爭鳴。
上海∣張佳瑋新書《傳奇在路上》讀者見面會
時間:10月1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普陀區中山北路3300號月星環球港4樓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張佳瑋(專欄作家)
讀書和旅行,在張佳瑋的筆下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在他眼里,巴黎的一條日耳曼大道,就是一道文學大師們相遇的移動風景;諾曼底透過云層的光線,和著莫奈筆下的精妙變幻……和許多旅行游記不同的是,張佳瑋的旅行文字里有故事,有傳奇,也有活色生香的日常生活。這次“一切傳奇都發生在路上”的主題演講,便是為期待想象的讀者度身定制。
上海∣中國“倫敦客”愷蒂的下午茶會
時間:10月1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徐匯區建國西路515號Notting House
主講人:愷蒂(作家)
英國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國度之一,從皇室到貴族,從紳士俱樂部到查令十字街,從《大憲章》到花邊小報,從奧斯丁到哈利·波特,從披頭士到貝克漢姆,從《唐頓莊園》到《倫敦生活》。你若厭倦了倫敦,你就厭倦了人生。你說你向往英國,卻從不知道愷蒂?愷蒂1990年代赴英留學,二十年來游走各大洲,從未停止對英國的關注,“英倫文事”隨筆、時評,英國新書書評,英國著名作家訪談屢屢見諸國內報刊。她對英國有“理解之同情”,更是實至名歸的倫敦客。10月15日下午,來和愷蒂喝一杯英倫下午茶,聽她分享你想不到的奇妙英倫故事:英國有多小,倫敦有多大?英國還有貴族嗎?英國脫歐,英國人到底怎么想?英國人真的冷漠嗎?“腐國”到底有多腐?當代作家里誰最能代表英國……更多問題等你來提。
上海∣李易峰主演諜戰劇《麻雀》大結局前編劇見面會——暨《麻雀》新書發布會
時間:10月1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埔區福州路579號大眾書局
嘉賓:海飛(作家、編劇)、顧文豪(書評人、專欄作家)
李易峰、周冬雨、張魯一、張若昀、尹正諸多年輕演員參演的熱播劇《麻雀》即將迎來大結局。從最初的4萬字中篇,到今天的60集連續劇,海飛經歷了哪些創作心路歷程?拍攝幕后有哪些好玩的故事?陳深、徐碧城的歷史原型又是誰?本周六,編劇海飛攜《麻雀》新書,與你相約上海大眾書局(福州路店),揭曉熱播諜戰劇創作和拍攝幕后的秘密。
上海∣為什么閱讀毛姆永不過時?
時間:10月15日(周六)15:00-16:30
地點:虹口區哈爾濱路129號半島灣創意園4號
嘉賓:陳以侃(譯者、書評人)、小寶(專欄作家)
毛姆被譽為“最會講故事的人”,他最為擅長的短篇小說更是一種全球現象,魅力經久不衰。今年,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北京理想國推出了中文世界首個毛姆短篇全集計劃,首卷《愛德華·巴納德的墮落》全新譯本日前問世。毛姆究竟好在哪里?為什么閱讀毛姆永不過時?離經叛道的文青形象,是毛姆的想象性分身抑或其精神內核?那些撩人心弦的故事是職業文青的終極雞湯,還是文藝生活的不朽燈塔?10月15日,毛姆短篇全集譯者、書評人陳以侃,與著名作家小寶一起聊聊“文青”毛姆。
上海∣RAM游讀:給逝者的情書
時間:10月15日(周六)16:00-18:00
地點:黃浦區虎丘路20號上海外灘美術館
主講人:熊小默(媒體人、攝影師)
30年前,艾滋病首次對美國社會及藝術界產生巨大影響。它對于以同性戀身份進行創作的藝術家的波及不僅是身體的,也是政治的。它雖然摧毀了一個社區,但也啟發了一場20世紀最高效的藝術家主導的政治運動,使得當代藝術更加脫離正統。包括費利克斯·岡薩雷斯-托雷斯在內,這些并不長壽的同性戀藝術家留下了大量的作品用以紀念、寫實、抵抗這場事件,并開啟了同性戀/異性戀身份的公開討論。在這次的游讀過程中,嘉賓將與觀眾分享同性戀身份及艾滋病威脅在20世紀末藝術中的影響,特別是借由岡薩雷斯傷感而詩性的作品,討論彼時及今日艾滋病對文化所產生巨大的影響。
上海∣國學之癢與人生之惑——傅佩榮《國學與人生》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5日(周六)19:00-21: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季風書園(地鐵10號線上海圖書館站站廳內)
主講人:傅佩榮(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國學有益于人生,并不在于讓人見多識廣,而在于使人明白古人智慧的多彩多姿與全面涵蓋,進而學習一套完整而卓越的價值觀,可用以立身處世、安頓心靈,并且能夠在短暫的一生中以有限的力量去完成個人的使命。傅佩榮教授表示,自己不會宣稱國學是“世間最偉大的學問”,也不會幻想中國文化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他看來,當今談論國學,必須面對兩大挑戰:第一,如何跨越兩千多年帝王專制政體對自由思想的鉗制;第二,如何回應西方文化對理性思辨的要求。10月15日晚,傅佩榮教授將做客上海季風書園,帶您走近原典,祛魅國學,講述國人必備的國學常識,挖掘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上海∣古典名著的舞臺演繹
時間:10月16日(周日)14: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四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藍天(京劇演員)
歌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大家耳熟能詳的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是如何在舞臺上以戲劇化的手段演繹的?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為蜀漢基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位傳奇人物暮年的形象在京劇作品中是怎樣塑造的?本期講座,優秀青年老生藍天將向您詳解千古風流人物出師未捷又化險為夷的來龍去脈。
上海∣文化與價值
時間:10月16日(周日)14:00-15:30
地點:黃浦區花園港路200號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嘉賓:漢斯·道維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特別顧問)、王凱麗(出品人、收藏家、暨南大學特聘導師)
有關國際化語境里的“文化”與“價值”,在不同“語言”、“文化”之間,如何創造“共同的語境”?如何實現真正的文化交流與價值分享?無論我們如何探討“文化”與“價值”,最終都需要落到實處。縱觀近兩年,“IP”變成了文化產業的一個重要話題,對于這仍在成熟中的概念,與國家經濟發展、國民文化消費訴求、政府文化產業扶持政策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文化產業的爆發,源自經濟快速增長、社會進步、教育提升共同激發的聚變效應。從國際到國內,從文化戰略到資本運作,從宏觀格局到微觀,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文化,無論是其商業價值還是社會價值,都在人們心中越來越清晰。當我們把目光投向全球文化交流領域,自然會思考,如此高度關注文化價值,意義何在?一個明顯的現實,就是中國已經進入一個文化覺醒與大發展的階段。
上海∣《春秋》“尊王”芻議
時間:10月1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靜安區威海路870號靜安書友匯
主講人:王江武(上海師范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春秋》三傳都認為主旨是“尊王”,但是對于“王”的理解有明顯差異,即尊王道還是尊王權?《公羊傳》尊“王道”而非王權,這是孔子“以道事君”的繼承和發展。在公羊學視野中,尊王道體現在重五始,包含王魯說、大一統、通三統、文王說等體現在經權、復仇、災異、天子親迎等主張上,實質就是以道御勢。理學的天理說實際上也是這個傳統的時代精神的精華。
上海∣今天我們如何理解修行?一種人類學視角
時間:10月1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季風書園(地鐵10號線上海圖書館站站廳內)
嘉賓:黃劍波(華東師范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楊德睿(南京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即便是在意義趨于極度碎片化的當代社會,“人是什么”這一整體性疑問依然困惑、激勵著許多人不斷追尋,不僅是精英、學者,普通人更是如此。追尋的方法也不止于宗教信仰中對“超凡入圣”的探索,日常生活中也有各種各樣的“修”與“行”。傳統的宗教人類學傾向于帶著“非信仰者”立場,從外部對信仰體系進行分析,難以進入信徒的內心世界。我們該如何對這一研究進路做反思,如何重塑一種“以人為核心”的人類學視角,甚至是超越“宗教-日常”的對立呢?本次沙龍將圍繞“修行人類學”的研究緣起、主旨、路徑與遇到的問題,換一個角度窺探中國人的精神生活。
上海∣第三種人——對話大師彼得·漢德克
時間:10月16日(周日)14:30-17:00
地點:靜安區巨鹿路675號上海市作協大廳
嘉賓:彼得·漢德克(小說家、劇作家)、孫甘露(作家)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文學獎于10月13日揭曉,作家名單中,“陪跑健將”、奧地利劇作家彼得·漢德克無疑是最大熱門之一。彼得·漢德克是20世紀德語文學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曾于2013年計劃來華,但卻在臨行之際因為身體原因而未能成行。10月15日,這位被譽為“活著的經典”的重要作家將抵達上海,開始他的首次中國之旅。
上海∣抽象藝術的文化政治
時間:10月16日(周日)15:00-17:00
地點:長寧區淮海西路570號F座民生現代美術館
主講人:黃篤(策展人、批評家)
就如阿爾弗雷德·巴爾所言:“抽象藝術今天早已不用再為自己辯護”,已經成為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政治議題,是后現代時期觀念藝術的遺產,也是當代藝術的要義,具有當代的時間性。當代藝術是充滿問題意識的藝術,問題意識是當代藝術介入文化政治的切口。中國抽象繪畫有著西方抽象藝術的參照系,但由于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語境的不同,中國的抽象繪畫從其產生之初就具有自身的藝術史價值和獨特的文化現實意義。本次講座將從藝術史的視野出發,展開對于中國抽象藝術相關問題的反思。
上海∣來一場“書世界”的漫游——鐘芳玲《四季訪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6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浦東新區花木路1378號浦東嘉里城2樓L223
主講人:鐘芳玲(出版人、作家、訪書家)
鐘芳玲,書業界一位有著女俠風范的傳奇人物。20多年來,她的足跡踏遍了全球數千家書店,并將這20年來與西方書人、書地、書本打交道的見聞錄 ,寫成“書話三部曲”(《書店風景》、《書店傳奇》、《書天堂》),為華文世界打開一扇西方書世界之窗。在新作《四季訪書》中,鐘芳玲帶領讀者去理解與書相關的更多背景故事。對她來說,四季里有對書不變更的熱愛與執念。而她的足跡,亦堪稱是一部愛書人的全球漫游指南。
上海∣行走在唐詩的街道上
時間:10月18日(周二)9:00
地點:楊浦區軍工路334號上海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學院301
主講人:曹旭(上海師范大學圖書館名譽館長、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副會長)
慶祝上海理工大學成立110周年“中國傳統文化與精神文明”高端講壇第四講,請來曹旭教授主講唐詩。
上海∣《周易》與中華民族精神
時間:10月19日(周三)13:00
地點:楊浦區軍工路516號上海理工大學第三教學樓303
主講人:周山(上海社會科學院前周易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周易研究會會長)
慶祝上海理工大學成立110周年“中國傳統文化與精神文明”高端講壇第五講,周山教授給讀者講解《周易》與中華民族精神。
廣州∣一種長途跋涉的社會劇場——草臺班、“拉練”和演后劇場
時間:10月14日(周五)19:30-21:00
地點:天河區天河路383號太古匯MU35號方所
主講人:趙川(作家、藝術活動策劃人、劇場編導)
民間戲劇團隊“草臺班”自2005年春開始,由作家和劇場導演趙川主持活動及創作,排演邊緣但社會性極強的當代劇場作品。開創十多年,“草臺班”在其特立獨行的社會和藝術實踐中,積累出自己獨特的劇場觀念和美學,已日益引起關注和形成影響。10月14日晚,作家和劇場導演趙川將做客方所,與大家一起暢談“一種長途跋涉的社會劇場——草臺班、‘拉練’和演后劇場”。
廣州∣浮光掠影中的那些花——八十年代銀幕上的中國女星
時間:10月1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海珠區新港西路93號學而優書店4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鄭照君(全媒體電影人)
上世紀80年代的內地影壇,可謂百花爭艷,活躍在銀幕上的女演員不僅有渾然天成的容顏,更具備自然扎實的精湛演技,劉曉慶、陳沖、張瑜、潘虹……如今你還會在大小銀幕上看到她們的影子。但每個人的美都無可取代,有些是影響了一代人的女神。10月15日,聽電影人鄭照君先生講述“浮光掠影中的那些花兒”,感受一個年代的精神風貌,窺見中國電影走過怎樣的發展歷程。
成都∣這一次,用心表達——青年詩與歌沙龍
時間:10月14日(周五)19:00-21:00
地點:高新區天仁路388號凱德天府4F言幾又書店
你有多久,沒有聽聽內心的聲音;你有多久,沒有寫寫悸動的心情。這一次,我們用心表達,用自己的聲音,訴說青年的詩與夢;用傳統的紙筆,書寫純粹的感動與想念。我們,當一回靈魂的陪伴者,一起尋回屬于自己靈魂和心底的時間。在紙頁的淺析,在字句的拆解,將生命的思考與憧憬,如詩般行行句句地念起。來吧,來言幾又,與穿枝拂葉、漂洋過海而來的詩與歌,不期而遇。
深圳∣攝飲寫食——暢談港澳飲食文化
時間:10月1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南山區華僑城創意文化園開平街OCAT深圳館展廳B
主講人:蕭欣浩(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
食物如地方志,可以辨識在地的風俗、歷史和文化。香港與澳門同為特別行政區,地理位置接近,受到鄰近粵地的口味所影響,兩地亦同樣經過殖民時期,但彼此吸收的養分不一,發展出的菜式和食俗各有異同。兩地飲食文化復雜細膩,不斷變遷,累積成寶貴資料,隱藏于街頭巷尾。已故香港作家也斯(本名梁秉鈞)喜用飲食元素,于創作與研究中探討歷史、文化等課題。從他的攝照與文字當中,我們均可找到與飲食文化相關的線索。此次講座將與大家暢談港澳飲食文化的異同與轉變,以及它們如何在也斯的文化論著中呈現。
深圳∣從川端康成和三島由紀夫說起——淺談日本現代作家
時間:10月16日(周日)16:30-18:30
地點:福田區福中一路2001號深圳圖書館南書房
嘉賓:深圳讀書會文案組義工代表
日本文學作為世界文學的重要支柱,大大小小的書店基本有個專屬于它的閱讀區。村上春樹、東野圭吾、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這些都是我們逛書店時常見的日本作家。這些作家不僅在日本文壇占有一定地位,對世界文學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止庵說,日本文學對世界最獨特的貢獻就在于審美體驗的全面與細致。忽略了這一方面,恐怕世界文學多少有所欠缺。愛文學之人心頭總有一個位置特屬日本文學。村上的細膩,東野推理之中的人性,川端康成和三島由紀夫的美學,你最喜歡哪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些在當下青年人群中很流行的日本作家及其作品,共同分享我們心頭對于日本文學的熱愛。
杭州∣青年人的信仰與擔當——《新周刊》創刊20周年文化沙龍
時間:10月19日(周三)18:30-20:30
地點:西湖區余杭塘路866號浙江大學臨水報告廳
嘉賓:蔣方舟(作家、《新周刊》副主編)、趙瑜(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周之光(電視劇出品人)等
這是懷疑的時代,也是信仰的時代。如今生活在和平時期的年輕一代,站在前人累積的碩果面前,似乎顯得十分的平庸與無為。然而盡管我們無法在戰火中感受救國的熱血,卻也有屬于新時代青年人的激情與信仰。我們拒絕消極悲觀的命運論,相信知識具有改變人生的力量;反對世俗的捆綁,崇尚人人生而平等;抨擊社會的有色眼光,追求婚戀自由、性向自由、信仰自由。我們無比幸運,也備受爭議;我們特立獨行,又有共同的信仰;我們努力掙脫束縛,更敢于背負起新時代青年人應有的擔當。10月19日,《新周刊》創刊20周年系列活動走進杭州,與你一起聊聊當代青年人的信仰與擔當。
西安∣林少華:我譯村上25年
時間:10月14日(周五)19:30-21:30
地點:高新區科技路旺座國際正北萬邦書店·薈客館3F
主講人:林少華(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翻譯家)
如果你置身人群之中,卻不時產生疏離感與孤獨感;如果你身在故鄉,卻不時有心靈漂泊之感;如果你正在異鄉,感覺孤立無援、無所憑藉,《異鄉人》這本書或許能夠讓你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與世界之間關系。10月14日,著名翻譯家、學者、作家林少華將來到薈客館·萬邦書店分享他的新書《異鄉人》,談談他這些年來翻譯村上春樹作品的所見所感,也聊聊作為“異鄉人”,我們將面臨哪些遭遇。
南京∣文學是我最大的艷遇——鐘立風《書旅人》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5日(周六)14:30-16:30
地點:秦淮區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邊營2號駿惠書屋
主講人:鐘立風(作家、歌手)
有人說他是中國最具文藝氣質的民謠歌手,因為他唱著歌的時候,又出了四本書。人們也會覺得一個民謠歌手或者藝術家生活一定傳奇和浪漫,但是讓鐘立風回憶自己的經歷,他只說“就是普通生活”,就是居家、買菜、做飯、出門散步、逛書店……他習慣早睡早起,早上去公園溜達,順便跟老人們打打太極壓壓腿。也許買菜壓腿之間,腦中就會出現一段旋律。“何為詩歌?”鐘立風說:“平淡家常的生活中,突然閃現出一道驚奇。這個時候,也許詩歌就出現了。”10月15日,鐘立風將在老門東駿惠書屋,帶著他的故事,和你淺談低訴。
南京∣禪意生活想象——《云水讀年》讀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5日(周六)19:00-20:3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阮義忠(攝影家)、朱贏椿(書籍裝幀家)
你是否也在忙碌的奔波中丟失了優雅?你是否也在繁雜的生活中忘記了感動?阮義忠、朱贏椿,兩位生活美學大師首次握手對談,講述“慢生活”的智慧,喚醒在匆匆奔忙中休眠的知覺,每個人都能領悟生活之美的真諦,捕捉生活瞬間的驚艷。
鄭州∣宮本一夫《從神話到歷史:神話時代、夏王朝》讀書會
時間:10月15日(周六)15:00-17:30
地點:金水區人民路22號中原圖書大廈一樓三希堂藏書廳
主講人:姚立新(資深書友)
本書為講談社《中國的歷史》中的“神話時代、夏王朝”一卷。《中國的歷史》為日本講談社百周年獻禮之作,是日本歷史學家寫給大眾的中國通史讀本。本卷作者從一二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東亞最早的人類、不同的石器工業傳統談起,娓娓道來,由自然環境到文化分區與譜系,再到大的時段劃分,則頗有指點江山、縱橫捭闔的大將風度。這些敘述是解讀遠古中國必不可少的輪廓性勾畫。日后一幕幕感天動地的悲喜劇,都是在這個大的自然和文化背景下上演的,它們奠定了后世中國發展的基礎。
長沙∣大善在人間——嚴歌苓《非洲手記》新書見面暨簽售會
時間:10月16日(周日)13:30-15:00
地點:岳麓區楓林三路1099號梅溪新天地當當梅溪書店
嘉賓:嚴歌苓(作家)、何立偉(作家)
著名女作家嚴歌苓新推出了一部散文隨筆集《非洲手記》,通過親歷非洲第一人口大國——尼日利亞的所見所聞,將當地豐富的物產資源、人文景致、風土人情、地域文化和精神面貌,作了立體、生動的描述,呈現給讀者一場魅力無限的非洲之旅。時值金秋十月,著名女作家嚴歌苓,將帶著她的最新作品《非洲手記》,與長沙讀者分享她的游走心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