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岸博覽會第八年:除了觀展和交易,還有什么
11月11日至11月14日,第八屆西岸博覽會在西岸藝術中心A館、B館與西岸穹頂藝術中心舉行。本屆西岸博覽會在嚴格的防疫要求下,迎來18個國家、45個城市的120余家畫廊、設計品牌及藝術機構參展。值得注意的是,在線上線下都能實現藝術品交易的今天,銷售或許不是衡量一場藝術博覽會的唯一標準。在本屆西岸博覽會上,除了畫廊單元,論壇、特展以及一系列基于現場的作品,探討了如今藝術生態中的多重視角。
博覽會效應
自2014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簡稱“西岸博覽會”)創立以來,從第一屆的20余家畫廊發展至今近130家畫廊和參展機構,參展規模翻了5倍以上,歷年的畫廊返場率達75%以上,參展藝術品從首屆的800件發展到如今的近4000件,藝術品數量也翻了5倍,海外貨值從2億元增長到近20億元,整體貨值達到近40億。海外參展畫廊比超過70%,與巴塞爾藝博會的一線藍籌畫廊重合率近五成,西岸博覽會已成為這些國際畫廊進入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首選登陸地之一。
第八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西岸藝術中心A館,2021
對于來自世界各地的畫廊而言,一年一度的西岸博覽會能夠帶來什么?11月14日,在第八屆西岸博覽會的最后一場論壇“全球藝術博覽會之上海”中,多家國內外畫廊的代表分享了他們的答案。
第八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西岸藝術中心A館,2021
豪瑟沃斯畫廊和泰勒畫廊在上海尚未設立空間,一年一度的西岸博覽會成為與中國藏家建立聯系的重要機會。為了參加博覽會,畫廊的兩位代表都經歷了“14+7”天的隔離。泰勒畫廊副總監(亞洲)梁天爽表示,西岸博覽會是他們參加的唯一的亞洲展會,豪瑟沃斯資深總監蔡荔馨則提到,畫廊有不少重要的美術館合作項目都發生在上海,比如正在龍美術館舉行的喬治·康多個展,以及油罐藝術中心的加里·西蒙斯(Gary Simmons)個人項目,從中也能發現西岸博覽會與同期上海的美術館展覽的聯動。
豪瑟沃斯展位現場圖片, 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2021年11月11日–14日, 攝影:JJYPHOTO, 圖片:豪瑟沃斯
阿爾敏·萊希畫廊在西岸博覽會上呈現了沃恩·斯班(Vaughn Spann)的個人項目,與此同時,其個展“斑點狗!”正在畫廊上海空間展出。阿爾敏·萊希上海總監王若琳表示,西岸博覽會上的展示與畫廊空間舉行的展覽之間形成了持續效應,上海的畫廊空間分布相對分散,而博覽會讓游客和藏家們在同一個時間來到這里,能夠更好地了解畫廊和藝術家的全貌。“即使(畫廊)在上海有空間,博覽會效應也是無法比擬的。”王若琳說道。
阿爾敏·萊希展位,第八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1
盡管全球疫情反復,今年西岸博覽會的參展規模還是迎來了“歷屆之最”:“畫廊單元”中,除了豪瑟沃斯畫廊、大田秀則畫廊、佩斯畫廊等自西岸博覽會創始之初連續八年參展的畫廊,還有超過20家畫廊首次參展。在11月14日博覽會閉幕當天的采訪中,不少畫廊透露,這種積極的參與顯然得到了積極的反饋。
第八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西岸藝術中心A館,2021
Thaddaeus Ropac畫廊亞洲區總監朱端麗直言,博覽會開幕的“前幾個小時就售出了多件重要作品。”畫廊的藝術家以及展覽項目受到中國新晉美術館和藝術機構的濃厚興趣,“包括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他個人最重要的回顧展之一正在巴黎蓬皮杜中心展出。”法國畫廊杜夢堂的總監鄭瑜欣同樣分享道,本屆西岸博覽會上,多件重點作品“在開幕前及開幕后幾小時就被藏家收入囊中。”與此同時,畫廊代理的藝術家塔瑪麗·伯瑞利(Tamaris Borrelly)出現在博覽會的法領館特展項目“不吹不擂 —— 觸夢邊界”中,“開幕前特展的兩件就被收藏,現在藝術家位于巴黎及上海的其他作品也都全部售出。”
喬斯林·沃爾夫畫廊展位,第八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1
新生代藏家的取向
在眾多畫廊主的采訪中,都提到了藏家群體的年輕化與收藏喜好的多元化。例如佩斯畫廊總監程雪看到,“有更多年輕的力量注入這個市場。大家喜歡的作品類型也越來越豐富,這是一個成熟市場非常重要的基礎。”白立方亞洲區畫廊總監Wendy Xu也表示,“藏家的群體更多元化,作品選擇也從中國當代藝術家到西方當代各個年齡段的藝術家都有關注。”立木畫廊總監許冉冉則認為,新藏家們獲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元化,呈現出對年輕藝術家更強烈的偏好。
第八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西岸穹頂藝術中心,2021
如今,年輕一代的藏家正在成為藝術市場眾多的新主力。根據麥克安德魯撰寫的2021年度《巴塞爾藝術市場報告》,在一份面向全球10個主要市場2569名高凈值藏家的調查中,66%的藏家認為疫情反而增加了它們對收藏的興趣。其中,千禧一代(1983年—2000年間出生)藏家是2020年的消費主力軍,中位數為22.8萬美元,30%的人花費超100萬美元。社交媒體與線上銷售無疑鼓勵了千禧一代進行藝術品收藏,不過,或許很難概括他們的品位。
11月14日,論壇“新生代藏家的爆發力”在西岸博覽會上舉行,幾位青年藏家分享了他們的收藏緣起和脈絡。王英菡是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創始贊助人,在她看來,很多年輕人和她一樣,“大家會對比較大師級的作品很感興趣,但可能一開始的預算或者了解度也不是特別高,所以可能先會從藝術衍生品、潮流玩具、版畫啊這樣的作品開始,然后慢慢進入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嚴肅和學術一點的收藏。”
第八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西岸穹頂藝術中心,2021
從論壇的討論來看,年輕一代藏家的收藏依然基于對于藝術史的基本認知,另一方面,和上一輩藏家一樣,他們的收藏品位和時代的社會、政治、技術演變緊密聯系在一起。“正如上一代對于攝影和混合媒介的開放態度,如今的千禧一代對于影像以及新媒體有很大的興趣。”來自紐約的藝術顧問Heather Flow曾分析道。
如果說19世紀的藝術關于美,20世紀關于觀念,那么21世紀的藝術探討的是身份。相較于作品的形式、構圖、技法,年輕藏家們更關注藝術家的生平與身份,以及這些信息同他們自身的共鳴。例如,羅旭東是在亞洲藝術家身上找到了共鳴,王英菡則關注女性藝術家以及女性身份。與此同時,社交平臺的發展也縮短了藏家和藝術家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更愿意去了解藝術家本身。
多重視角的參與和共生
在西岸藝術中心A館和B館的基礎上,今年的西岸博覽會新增西岸穹頂藝術中心作為場館空間,成為八年來最大規模的一屆。更大的空間得以讓更多不多形式的藝術發生。在獨特結構的“穹頂”之下,機構、藝術家、觀眾、藏家更像是平等地分享著這個空間。
位于徐匯濱江的西岸穹頂藝術中心前身是百年水泥廠,在博覽會中,場地的歷史得到了暗示:設計單元的川至悅來家具將水泥袋包裝融入展位的策展中,這一設計本身則體現其可持續使用的想法。此外,今年,設計單元進一步擴大規模,占據了穹頂藝術中心大部分的空間。
舉辦多年的xiàn ch?ng單元的14組大型作品遍布穹頂藝術中心與西岸藝術中心A、B館的展廳內外,其中有多件作品都具有互動性。例如Alice 陳在《結緣“露臺計劃”》中創作了11張“空白畫”,希望通過藝術品買賣的途徑,用它們來換取“露臺計劃”運作所需的資金。
“xian chang單元”Alice 陳《結緣“露臺計劃”》,第八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1
“xian chang單元”托馬斯·吳(Tomas Vu),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參與藝術家:胡向前、李昕頔、劉玉姍、周軼倫《Green Go Home》,第八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1
由藝術家托馬斯·吳(Tomas Vu)與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發起的GREEN GO HOME項目以透明的玻璃亭子出現在現場。亭子里展示一系列肖像構成的圖像,這些圖像包括大衛·鮑伊、芭芭拉、弗里達·卡羅等不同領域的知名人物。在博覽會期間,參與這一項目的本地藝術家在現場呈現有印刷這些圖像的T恤等,從而與觀眾展開交流。此外,數字熔巖 DATALAVA的《數字人類遺跡》利用AR技術,邀請觀眾進入某個“臨界在現在與未來之間的數字世界”。
“xia?n cha?ng單元”DATALAVA數字熔巖《AR藝術項目:數字人類遺跡》,第八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1
xiàn ch?ng單元的這些作品讓人看到,只有單向的觀看并不是真正的“現場”。而在“Perspective視角單元”中,通過主題策展,多個機構也呈現其了對藝術多維視角的詮釋: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將連續第二年在西岸博覽會上呈現專注于法國藝術家的展覽。由柯海燕(Myriam Kryge)策展的“不吹不擂——觸夢邊界”展出十六位不同年代的當代藝術家的六十幅畫作;西班牙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處-米蓋爾·德·塞萬提斯圖書館呈現和巴塞羅那LOOP影像藝術節合作的影像群展“你動之時,你對我說”。兩個群展以不同方式探討了交流和跨越邊界的可能。去年剛成立的非營利機構雷電所以“云”為主題進行策展,通過不同維度展現了一種對當下社會的云視角,探討了數字時代下個體的處境與沖突等。“有別于畫廊單元,我們理解這部分是表達重于單純展示的部分……希望通過西岸的平臺發聲,將我們對于新媒體、跨學科以及科技藝術的實踐和觀點與大家交流。”雷電所介紹道。
“不吹不擂——觸夢邊界”,第八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
“Perspective視角單元“西班牙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處-上海米蓋爾·德·塞萬提斯圖書館《你動之時,你對我說》現場,第八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1_2
博覽會的論壇單元無疑是又一重視角的介入。來自香港的非營利機構Longlati基金會在論壇中分享了他們的規劃,去年,他們在博覽會上策劃了群展“繁有邀請必有回應”,展出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和斯坦利·惠特尼(Stanley Whitney)的作品。Longlati的收藏以女性藝術家與少數群體文化作為兩條主線,最近又發起“寫作者計劃”,試圖在詮釋收藏的同時促進藝術共生系統的發展。
正如Longlati對于藝術生態中多方“共生”的強調,在西岸博覽會上,這些不同的單元交錯組織出了一幅當下的藝術圖景:人們對于藝術品的了解是雙向的,在藝術的創作中,單線的敘事逐漸被多元的現實所替代,越來越多的聲音被聽到,其中,或許也包括觀看者自身。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