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選秀“清流”利路修,為何沒出道卻吸粉無數?
撰文/徐榮華(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碩士生)
曲蕓(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碩士生)
運營/王云汐
2021年各檔選秀節目輪番上演,其中“創造營2021”憑借幾年來的廣泛人氣吸引了大眾的關注。在選秀娛樂圈中,最吸人眼球的無疑是各位參賽選手。但今年在“創造營”成為選秀頂流的選手有點不一樣,他既沒有最終成團出道,各項唱跳實力也不佳,但卻吸粉無數,并引起了選秀圈內外熱烈的討論。
他就是利路修,人稱利老師,一位在中國從事代購的俄羅斯小伙子。因為能夠說較為流利的普通話,他在朋友的請求下陪同兩位外籍友人參加節目,誤打誤撞也參賽了。被迫參加節目后,在鏡頭前他直接表達出無心出道、只想回家的愿望,在節目中的表現也頗為“劃水”。就是這樣一位與節目定位不符的選手,卻在一輪又一輪的淘汰賽中得以留下,最終闖進總決賽,并且頻頻登上熱搜榜,甚至在節目結束后仍然保持著不低的熱度。為何作為沒有出道的“喪系idol”,利路修卻得到無數粉絲的關注和喜愛?
準社會交往中的吸引
明星和粉絲間的關系是一種準社會交往,它指的是受眾將大眾傳媒中的人物當作真實人物作出反應,類似于面對面交往中的人際關系。但與雙向、真實的社會交往不同,準社會關系中受眾單方面熟悉媒介人物、被其影響,但媒介人物只能猜測受眾的行為,雙方并不是一種真正的社會關系。
追星是一種典型的準社會人際交往,媒介人物對大眾的吸引力是影響該關系形成發展的重要因素。在人際交往的初期,現實層面的一些生理特征,如外貌、身高等能引起他人關注。利路修作為一位外國友人,擁有充滿異域感的臉龐、完美的頭肩比、長且直的腿等,這些特征毫無疑問吸引了許多人關注。同時利路修參賽的傳奇經歷也為他增添了獨特的風采,成功在節目一開始便讓粉絲“入坑”。因此在“筍絲”(指利路修的粉絲)與利路修的準社會交往前期中,利老師的盛世美顏和獨特經歷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打破“選秀”刻板效應
談到選秀,相信大家腦海中浮現出一群人在舞臺上比拼才藝技能、觀眾給喜歡的選手投票等畫面。這就是人對選秀節目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對某個群體的知識、觀念與預期。人們往往根據已有經驗對某類事物形成固定的看法,進而推廣到更大的群體中,對未曾接觸的事物也會持有相同看法。例如人們認為北方人豪爽、老年人保守等。
利路修的出現打破了人們對選秀節目的刻板印象,他機緣巧合來到節目中,目的不是出道成團,而是回家。他在節目中敷衍的表現和周圍異常努力的選手大相徑庭。利路修是選秀中的一股清流,他的所作所為完全不符合選秀的慣有模式。也正因為此,他反而收獲了很多人的喜愛。這一現象反映了與刻板印象迥異的信息因其新穎性反而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幸災樂禍
節目中,深受“筍絲”喜愛的環節是宣布排名。節目會每兩周根據粉絲投票的情況,決定選手的去留。利路修前期早已表明自己想要回家的欲望,一點也不想繼續呆下去了。因此每當宣布排名時,別人因能留下而開心雀躍,利老師則因沒有被淘汰而生無可戀。后來,粉絲盡力投票,只為多看一次利老師悲傷的表情。
人們面對他人的不幸會感到開心的狀態被稱為幸災樂禍。幸災樂禍聽起來并不是一種符合社會道德規范的行為,但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它既然存在必定有其道理。心理學家認為幸災樂禍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具有積極意義,例如,幸災樂禍能滿足人的自尊、控制感、歸屬感和存在感等。人們更容易對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的不幸感到開心,更可能對競爭對手的失敗產生幸災樂禍之感。
回到利路修身上,粉絲之所以希望看到利老師的“不幸”,并為他加倍投票,是因為投票行為對于粉絲具有諸多積極意義。比如,利路修的去留取決于粉絲的投票結果,因此粉絲能夠從投票行為中獲得控制感——決定他人命運的感覺。
轉移負面情緒
“筍絲”大力投票行為的另一個原因涉及心理防御機制中的轉移。心理防御機制是指個體遭遇挫折時,有意無意采用某種方式,由此擺脫煩惱、消除焦慮, 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而轉移是指一個人把對某一對象的欲望、情感或行為意向不自覺地轉移到其他對象上去,以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
日夜飽受老板摧殘的打工人,難免產生疲憊不滿等負面情緒,但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對老板發泄負面情緒。而此時在選秀節目中,也有一位被迫工作參加比賽的選手,大眾出于宣泄情緒的需要,便打開投票通道給利老師投上一票。很多“筍絲”認為,自己每天生活得很累,憑什么利路修能有機會回家,逃離不舒服的處境?一定要讓他呆在節目中,繼續工作。這其實是一種負面情緒的轉移過程。
當然,“筍絲”最后還是克制住了,遵循利老師的想法,沒有讓利老師成團出道。
參考文獻
王沛. (1999). 刻板印象的社會認知研究述論. 心理科學, 22(4), 342–345.
張衍, 王俊秀, 席居哲. (2021). 幸災樂禍的重新審視和互動過程模型的構想. 心理科學進展, 29(3), 505–519.
Brambilla, M., & Riva, P. (2017b). Self ‐ image and schadenfreude: Pleasure at others’ misfortune enhances satisfaction of basic human need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7(4), 399–411.
Ciocca, G., Rossi, R., Collazzoni, A., Gorea, F., Vallaj, B., Stratta, P., Longo, L., Limoncin, E., Mollaioli, D., Gibertoni, D., Santarnecchi, E., Pacitti, F., Niolu, C., Siracusano, A., Jannini, E. A., & Di Lorenzo, G. (2020). The impact of attachment styles and defense mechanisms o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a non-clinical young adult sample: A path analysi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73, 384–390.
Lange, J., & Boecker, L. (2019). Schadenfreude as social functional dominance regulator. Emotion, 19(3), 489–502.
Ouwerkerk, J. W., van Dijk, W. W., Vonkeman, C. C., & Spears, R. (2018). When we enjoy bad news about other groups: A social identity approach to out-group schadenfreude. 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21(1), 214–232.
Wang, S., Lilienfeld, S. O., & Rochat, P. (2019). Schadenfreude deconstructed and reconstructed: A tripartite motivational model.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52, 1–11.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