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市酷想家|清醒認識人口空間大變局:基于六普七普數據分析
城市是流動的,是變化的,是被一些規律支配的。大數據能夠幫我們觀察城市街區之細微,也能俯視城市體系之宏大。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城市酷想家”團隊與澎湃研究所聯合發起此專欄,旨在推進基于大數據的城市研究。
我們的目標不是描述有關城市的現象,而是將大數據與一些分析方法相結合,總結出與城市發展有關的社會科學規律及政策含義。這個專欄既發表原創的短文,也歡迎基于學術論文改寫的文章。投稿信箱為citycoolcamp@163.com。
嚴格來說,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并不是大數據,但因為這個研究太重要了,我們破一次例。
2019年冬,上海潮流展會。大城市總是讓人趨之若鶩。澎湃新聞記者 周平浪 圖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和“十四五”規劃強調,要“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在發展中營造平衡”。但仍有很多人存在疑慮,城市化是否會逆轉?大批進入大城市的人,最終是否還要回到小城市甚至返鄉?規劃符合客觀規律嗎?
通過數據描述“人往何處走”的現狀,可以對大家的疑慮、對當前規劃的效果直接回應。2020年,我國進行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下簡稱’七普’),并公布了絕大部分地級市及其區縣的人口數據,同時對部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下簡稱‘六普’)的數據做了微調。我們收集整理了“七普”和“六普”地級市及區縣的人口數據,并進行核對、調整,使口徑統一。
由此,可以計算2010-2020年間各城市和區縣的人口增減情況,從而直觀反映這十年人口分布的變動趨勢。結果發現,在城市層面,人口主要往沿海和中心城市集中;在區縣層面,人口主要向中心城區集中;總體上,人口分布的集中趨勢仍在加強。
人口進一步集中的趨勢明顯
如果將2020年人口數量高于2010年的城市定義為人口流入地,相對應地,將2020年人口數量低于2010年的城市定義為人口流出地,則如圖1所示,在全部357個城市中(包括州、盟、地區、直管市縣等),有201個城市人口流入(約56%),156個城市人口流出(約44%)。在圖2中,我們將城市按流動規模劃分,發現有76個城市人口流入在10%以上,其中東部31個,中部6個,西部37個(主要因西部城市人口基數較小),東北2個;有46個城市人口流出在10%以上,其中東部0個,中部6個,西部15個,東北25個。
經濟學的邏輯告訴我們,人們會權衡目的地的收益、家鄉的收益、遷移成本等因素,從而決定向哪流動。結合圖1至圖4的人口分布變動趨勢,我們發現:
第一,人口主要往沿海和中心城市集中。傳統的人口流入地,如南部沿海地區、各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省會城市,也是這十年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見圖1和圖2中紅色和橙色的城市)。人口流入超過100萬的32個城市中,除了佛山、金華、廊坊等幾個屬于三大城市群中輻射力較強的城市外,其余全部是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或省會、副省級城市;而且,在這32個城市中,除了中山市(441.8萬人)之外,其余都是人口規模超過500萬的城市。
此外,東北和中西部的非中心城市,人口流出趨勢明顯,并出現一條連綿的人口流出帶(見圖1和圖2藍色和綠色的城市)。人口流出超過10%的46個城市,全部是東北和中西部的城市;在人口流出超過40萬的26個城市中,除了1個省會城市外,其余都是東北和中西部的非中心城市。這些都說明,城市與區域經濟學強調的“到沿海大港口城市的距離”和“到中心城市的距離”依然是影響人口流動的重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長三角和珠三角是這十年人口流入最多的地區,但粵東北地區的一些城市、長三角城市群西部的一些城市,人口依然是流出的,這進一步凸顯了接近中心城市的重要性。
圖1 2010-2020年各城市人口變化量。注:圖1至圖4都是基于2019年底的地級市和各區縣行政區劃底圖,并利用“七普”(2020)和“六普”(2010)的數據進行口徑調整后所繪制。
圖2 2010-2020年各城市人口變化率
第二,人口向中心城區集中。從圖3和圖4可見,人口流入地的中心城區,人口增長量和增長率都高于外圍地區。將圖3和圖4放大,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很多人口流出城市的中心城區,人口也是明顯增長的;而一些人口流入城市的外圍區縣,人口反而是負增長的,典型的如華北地區和粵北地區。
最近30年左右的時間里,世界一些主要大城市,如紐約、倫敦、東京等,都出現了人口向中心城區集中的“向心城市”現象。以美國為例,經歷了數十年的郊區化趨勢后,2000年以來,年輕人和大學生群體開始向市中心集聚,并推動了美國幾乎所有大城市中心城區的復興。
為更精確地分析中國近10年來人口在城市內的分布,我們選取同時有區和縣(縣級市)的276個城市,并根據區縣層面數據展開對比分析。
結果發現,從2010年到2020年,在人口的絕對量上,中心城區(市轄區)人口增加的城市數量超過了總數的80%,其中成都、重慶、西安、杭州、鄭州、長沙的中心城區人口增加量在200萬以上;外圍縣市人口數量減少的城市占總數的74%;從人口份額(人口占所有地級市城市總人口)看,中心城區人口份額增加的城市有204個,占總數的74%,其中東部地區78個,中部地區62個,西部地區53個,東北地區11個,而且份額增加值排名前十的全為省會城市。
進一步按人口流入流出情況分組,人口凈流出的136個城市中,有69個城市中心城區的人口份額增加,有67個城市中心城區的人口份額減少;在人口凈流入的140個城市中,中心城區人口份額減少的城市僅5個,其余135個城市的中心城區人口份額都在提高。
綜上,可以看出,中國同樣遵循世界城市人口空間分布演變的普遍規律。而從中國的人口分布演變趨勢看,人口向中心城區集中的“向心特征”主要體現在大城市、東部沿海地區和人口流入地。這一點從圖3和圖4中可以清楚看到。
此外,中西部省會城市(如合肥、武漢、西安)和各省會周邊地區,人口向中心城區集中的趨勢也十分明顯。
我們團隊在相關研究中發現,這種集中趨勢與后工業化社會下的產業結構調整、就業崗位的空間分布以及消費便利性密切相關。也即,第一,產業結構從以工業為主逐漸向服務業,尤其向以知識和信息為核心競爭力的生產性服務業轉型;第二,就業崗位尤其是高技能崗位,因面對面交流的需要,日益集中在市中心;第三,中心城區由于規模效應,集聚了更多、更好和更多樣化的服務消費。這三個趨勢構成了人口“向心”集中的主要驅動力。
圖3 2010-2020年各區縣人口變化量
圖4 2010-2020年各區縣人口變化率
人口空間分布的預測與現實
結合2010年和2020年兩次人口普查數據,我們可以直觀對人口流動方向和趨勢進行分析。但如何確定當前趨勢是否符合客觀規律,仍需進一步討論。我們團隊曾經根據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并基于人口自由流動和地區差距縮小的前提假設,預測了未來中國的城市人口分布情況。通過對比2020年實際人口分布和之前預測的人口分布,我們可以討論,當前的人口分布變動是否正在向人口自由流動和地區差距縮小的方向邁進。
首先,我們將各城市2020年實際人口規模和預測人口規模分別與該市2010年的人口規模相減,得到十年間實際發生的人口變動情況和預測的人口變動情況,并畫散點圖:
圖5 258個城市實際人口變化與預測人口變化的相關性圖。注:因數據限制,這里只包括258個地級市和直轄市;橫軸與縱軸分別是各城市2020年預測人口規模、2020年實際人口規模與2010年實際人口規模的差;圖中方程為二者的相關程度回歸,R2代表擬合優度,即回歸方程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展示數據,范圍是[0,1],數值越大代表擬合優度越高;圖中黑線代表方程的擬合線。
根據圖5,我們發現,預測的城市人口規模變化能解釋實際人口變動的28%,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明顯低于預測值,而成都、深圳的實際值明顯高于預測值。這與近年來這些城市的相關人口政策有直接聯系。
圖6中,我們將上述5個城市樣本刪除,則預測值的解釋力度會提高到46.8%。
此外,我們在圖中增加了一條45度線作為參照,即預測人口與實際人口完全相等的情況。我們發現,很多二線城市,尤其是省會城市人口變化超過預期。這與近年來這些城市放松人口流動限制的改革分不開,更與一線城市的戶籍制度改革進度有關。
圖6 253個城市實際人口變化與預測人口變化的相關性。注:圖中黑線代表方程的擬合線,紅線代表2020年人口規模的預測值與實際值相等,其余的與圖5相同。
人口空間分布調整是一個長期的、關乎全局的動態變化過程,其核心驅動力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體現為人口向收入更高、公共服務更好、制度成本更低的地方流動。從前面的統計分析看,“在集聚中走向平衡”是符合現實趨勢和客觀規律的,大家要做好人口在未來進一步集中的心理準備。
不過,我們也發現,部分城市的人口數據明顯低于預測值。這意味著人口流動的障礙仍然存在。在老齡化和少子化問題日益凸顯的當代,把滿足人民需要作為各地推動改革的核心方向,才能真正實現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中提出的“在發展中營造平衡”的目標。
注:“七普”和“六普”數據整理、校對和統一口徑的規則,請參考工作論文《第六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期間人口空間分布變化》。城市人口預測的方法,請參考論文 Pengfei Li, Ming Lu, 2021. Urban Systems: 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ina’s Population, China & World Economy, 29(4): 35-62.
本文也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大數據視野下城市群內市場分割研究:現狀、影響因素與整合機制”、江蘇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大數據視角下交通可達性驅動江蘇消費潛力提升的機制研究”(20EYA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大數據視野下的城市空間結構與有效治理”(72073094)的研究成果。
(作者李杰偉為上海海事大學副教授,彭沖為南京審計大學副教授,李鵬飛為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后,趙文悅和梁芊芊為上海海事大學碩士生。本文作者感謝陸銘、錢駿杰等人的寶貴意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