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普通人的自然|牧人的朋友:借助本土文化保護家園

唐邵宇
2021-11-04 19:26
來源:澎湃新聞
? 市政廳 >
字號

“地圖不是邊界。”

22歲的胡珺涵十分喜歡波蘭裔美國哲學家阿爾弗雷德·科日布斯基(Alfred Korzybski)的這句話。胡珺涵正在努力探索自己的邊界,他覺得一切才剛剛開始,自己能做的還十分有限,因為很多問題還沒有想清楚。

畢業于南京農業大學生態學的胡珺涵,熱愛自然,是個業余越野跑選手,素食主義者,也是一個詩歌愛好者。今年是他參與自然保護的第三年,他一直在生態學、人類學、政策科學、人文地理以及在地保護實踐中,尋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答案。

胡珺涵在甘加進行野外調查。本文圖片除特殊標注外,均來自善覺甘加環保志愿者團隊。

和藏區草原結緣的年輕人

甘加草原位于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這片土地并不遼闊,卻有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這里匯聚了草原、濕地、森林、湖泊、溶洞等多種自然景觀,是雪豹、荒漠貓、馬麝、金雕等多種瀕危物種的棲息地,也是黑頸鶴、黑鸛、灰鶴等候鳥遷徙的驛站。

隨著現代化的進程,甘加草原也出現了一些環境問題,最明顯的就是草原垃圾的大量增加。自2012年開始,陸續有本地牧人自發組織撿拾草原上的垃圾,而2016年,這些人最終走到了一起,成立了善覺甘加環保志愿者團隊。

胡珺涵和我是同一年加入的漢族志愿者。2019年,和胡珺涵的第一次相遇,是在我即將離開甘加的那一天。這個還沒來過甘加就嚷嚷著要來參加高原馬拉松的年輕人,是個一頭長發的高挑小伙子。他頭發上束著運動發帶,背包十分專業,看上去是個久經旅途的行者。

甘加草原最著名的神山白石崖以及山腳下的白石崖寺。

愛自然仿佛是一種叛逆

胡珺涵說,自己是一個無法與自然分離的人。但他常感到自己身處的現代化世界,正竭力將人與自然分離。城市生活和無處不在的科技產物打造了一個牢籠,不僅將自然變成了取之棄之的勞力,也將人類困在一方難以逾越的天地中。

高一時,他看了紀錄片《地球公民》,看到那些動物的悲慘遭遇,心里很難受。第二天早上,他就向家人宣布,準備吃素了。但在他的老家遼寧,大家都不認可吃素。所以他經常和家人產生矛盾。但對于胡珺涵來說,越有壓力或阻礙,反而會讓他更想去做這個事情。

甘加當地牧人的土房子

為了找尋人和自然和諧共存的方式,胡珺涵選擇了學習生態學。后來發現,學校接觸的更多是實驗室數據和理性推演,他在這些數據和模型之中看不到那個向往的自然。于是,他加入了跨學科自然保護學習小組,并選擇去甘加實習。

在甘加草原,他和當地牧人志愿者們一同工作。在那里,他看到牧人伙伴的妻子在日落余暉下的山坡上款款而立,向他們招手。牛糞在土房子的煙囪里燃起了炊煙,而四周都是白雪覆蓋的山峰。他找到了一個可愛而有生命力的世界。

“當你在帳篷里跟他們一起喝奶茶聊天時,你能意識到,這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就夠了,不需要更多,再沒有更多了。”

不要更多,恰恰是對現代都市生活的一種叛逆。

追大鵟的人們

2019年,善覺甘加環保團隊在志愿者蒲真的幫助下,申請到了項目資助,開始嘗試從環保團隊向公民科學家轉變。胡珺涵參與了大鵟野外調查和牧人口述訪談。

公民科學家是指那些經過簡單科學培訓的普通公民,用自己的方式參與到科學問題的探索和解決中。經過了觀鳥專家和人類學家的培訓,這些漢語都不太會講的牧人們,成為了會制作問卷、會走樣線的“追大鵟的人”,胡珺涵成為了他們之中的一份子。

有時開越野車,有時只能騎摩托,胡珺涵和牧人們穿行在甘加草原各條游牧路線之間,尋找大鵟的蹤跡。這項工作幾乎只有本地人可以完成,它不僅需要長期在野外逗留,還需要攀爬一些懸崖峭壁。牧人們日常放羊的活動和靈活的身體剛好可以滿足這些條件。

胡珺涵和團隊負責人桑杰在野外調查

大鵟是一種以嚙齒動物為食的山地草原猛禽,在藏語里人們稱它“鼠兔的天敵”。青藏高原草場鼠兔泛濫,其所到之處往往伴隨著草場退化。因此,對大鵟在草原的生存和受脅情況調查,可以為后期生態修復草場提供有效的本底信息。

他們在草原、山野間徒步,抬頭望天。漫長的旅程和等待,換來一只淡褐色的巨鳥從天而降,呼嘯著掠過頭頂。看著大鵟舒展的雙翼帶動巨大的身軀扶搖直上,要趕緊低頭看一眼羅盤上的坐標,在紙上記下時間、坐標、數量以及大鵟的行為,辛苦的行程就有了收獲。

經過近一年時間,團隊不僅發現了大鵟,還發現了大鵟在甘加地區的筑巢行為,改變了以往一些野生動物學者的觀點,即認為甘肅只是西伯利亞繁殖的大鵟向南遷徙途經地和部分大鵟越冬地。而胡珺涵也愈發相信,生活在自然里的人們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胡珺涵和牧人朋友在野外調查大鵟,發現大鵟巢穴

在社區和傳統文化中找尋答案

在甘加找尋大鵟的經歷讓胡珺涵更加意識到,環境保護不應該只向自然科學問詢,而更應該走向那些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社區和文化中去。于是,他開始關注人類學、人文地理等人文社會科學,并學習基于自然和基于社區的保護方法。

拿起錄音筆,帶著筆和本,胡珺涵開始走進一戶戶牧人的家和帳篷。在翻譯的幫助下,他開始記錄甘加草原上人們保留著的基于游牧的傳統草原治理方法。在他“局外人”的請教下,風趣幽默的牧人們打開了話匣子,講起了草場的奧秘。

在牧人們看來,保護草場的最好方式不是一味地減少牛羊,而是轉場和配額放牧。甘加的牧人能通過泥土和草根的狀態,判斷某一片草場是否適合放牧,如果不適合,則要和牛羊轉場至另一片草場。這樣可以避免牛羊將草根刨折,也能讓牛羊長出最好的膘。

同時,甘加的牧人會以村為單位,根據每年草場生長情況確定全村草場能承載的家畜總量后,按村內非外來人口總數核算出每人的可放牧家畜數量,即配額。配額不僅考慮到了各類習俗和親緣關系,也提供了交易、交換的靈活性。

原來牧人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就是既基于自然又基于社區的保護方法。

抓住了問題關鍵的胡珺涵,將自己在甘加所學到的東西整理出來,與保護科學界前沿的討論進行印證,以學術的方式呈現出甘加牧人們保護環境(家園)的科學性。

社區參與的保護需要更多來自本土的聲音。

然而,和牧人朋友們長期相處的經驗讓胡珺涵意識到,牧人們需要更多鼓勵、支持和培訓才能對外講述自己的文化和故事。因此,他繼續申請資助,推動牧人通過拍攝影像等方式發聲,梳理和總結草場適應性的治理模式。

胡珺涵詩作《在甘加》

閑暇時光,胡珺涵也喜歡寫詩。他的詩和人一樣,充滿了自然的味道。他也一遍遍地書寫,自己對甘加、草原、大地及萬物生靈的愛。在他和牧人們共同完成了20多公里的轉山路后,他寫下這么一段話:

“返回牧場的這一路,我已不記得太多,只有不時回蕩在耳邊的歌聲和歡笑聲還在提醒我,馬背上的這一切,不是一場夢,而是真實發生在名為‘甘加’的遙遠故鄉的,一次重返自然,重識生命的旅程。”

(作者唐邵宇系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主要研究中國喜劇文化)

個人能為環境做什么?普通人如何在自然中自處?

普通人的自然”(A New Normal for Nature)專欄將記錄普通人與自然相遇的故事。

    責任編輯:馮婧
    校對:丁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平玩法lm0| 百家乐23珠路打法| 裕昌太阳城户型图| 下载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易胜国际| 福布斯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扎鲁特旗| 大发888娱乐城 34hytrgwsdfpv| 顶旺国际| 大发888手机版下载安装到手| 玩百家乐会犯法吗| 百家乐官网园36bol在线| 绥芬河市| 爱拼娱乐城| 大发888娱乐开户| 百家乐代理打| 百家乐最佳投注办法| 二八杠生死门| 大发888婚庆车队| 百家乐开户送10彩金| 永利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电子游戏试| 尊龙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重庆百家乐官网团购百嘉乐量贩KTV地址 | 网上百家乐骗人吗| 百家乐官网平一直压庄| 缅甸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小型抽水泵| 西华县| 威尼斯人娱乐城优惠| 什么事百家乐的路单| 百家乐澳门百家乐澳门赌场| 免费百家乐官网计划| 澳门百家乐官网玩法心得技巧| 菠菜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互博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阳曲县| 百家乐官网分析资料| 百家乐官网赌博出千| 滨海湾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双倍派彩的娱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