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打工爺爺再訪|40℃高溫,5旬夫妻為女兒讀研學費工地打工
經歷了涼爽的幾天后,秋老虎在“火爐”武漢發威,氣溫直逼40℃。
來自湖北省巴東縣的50歲農民工胡虧玉和46歲的妻子余興蓮,4年前外出打工。當時,女兒讀大三需要用錢。這對“夫妻檔”在工地上辛勤揮汗,一年回老家一兩趟,只為一年能夠存三四萬元補貼家用。
“只要有活,還想繼續干下去。”胡虧玉告訴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
如今,夫妻倆的女兒馬上就要讀研二。她說,她會努力讀書,爭取早日工作,讓父母不再操勞。
高溫下的夫妻檔
8月16日,武漢,高溫橙色預警。武漢市漢口江灘,兩棟高樓已經拔地而起。
“天悅星辰”項目于2013年11月初開工,計劃2017年6月29日竣工,施工總承包方為中建三局。胡虧玉和余興蓮所在的木工組,負責總高42層的A座29層寫字樓施工,這棟大樓計劃10月底封頂。
下午5點,氣溫仍然有40℃。為避開更為炎熱的中午,工地選擇在這個時候開工。
胡虧玉和工友們開始工作,他們要完成豎向封模加固,因為次日晚就要進行混凝土澆筑。搭設腳手架、鋪設梁板、綁鋼筋等工作需要提前幾天完成。木工組每做完三層,會將最底下一層的腳手架、固定混凝土所用的鋼筋拆卸下來,運往更高一層,再次搭設腳手架,準備新的一層施工。如此往復,直至封頂。
施工員李端陽告訴澎湃新聞,胡虧玉的主要工作是搭設腳手架,豎向封模的加固,以及為打混凝土做的準備:綁鋼筋,用木板加固橫梁,穿絲桿,澆筑完混凝土后拆卸木板。
面對鏡頭,胡虧玉有些躲閃。做工時,他也很少講話。
一名工友檢測后發現,一塊木板不太正。胡虧玉拿起釘錘,反手一拉,起出鋼釘,然后用錘面反復輕敲木板內測。經過調整后,再用鋼釘將木板固定,直至木板調整到位。
工地上密集的腳手架,被工人們戲稱為“滿堂架”,很影響行動。胡虧玉十分熟悉這種環境,他靈活地穿行在腳手架之間。肩扛鋼筋,手持釘錘,汗水順著臉龐流下,他無暇去拭。他的腰間,綁著用粗繩穿著洗潔精盒自制而成的“工具箱”。
只見,他從“工具箱”中拿出幾個鋼釘,將底層木板釘好。然后,三兩下蹭上腳手架,固定中上部木板。有時,他戴著早已變黑的白手套單手握住腳手架,稍作休息。他的紅色汗衫已被汗水濕透。一旁放著一個3升裝的大水杯,盛滿泡好的菊花茶。
余興蓮則是小工,負責調運材料,清理垃圾。下午5點34分,余興蓮肩扛三條鋼筋爬上樓梯,曬得黝黑的臉頰淌著熱汗。堆放好后,她又四處收集搭設腳手架剩余的零部件,歸類放好。余興蓮邊撿邊和工友聊兩句,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
木工組采取分配任務到人的方法:兩個工友一起完成,完工即收工,檢驗不合格會被罰款。木工組組長楊前華說,胡虧玉夫妻二人對工地上各個環節都很了解。胡虧玉木工手藝精湛,每次檢驗必定合格,余興蓮做事認真、細致,吃苦耐勞。
這天的活,一直干到夜晚11點。下工后,寢室里沒有電視,胡虧玉和余興蓮有些累,洗漱完后早早睡覺了。
早上5點起床上工
8月17日,武漢發布高溫黃色預警。早上5點,天還沒亮透,工人們已紛紛起床。
A座大樓20米外,一棟兩層臨時板房,就是工人們的住所。胡虧玉和余興蓮住在2樓。這間宿舍住著5個人。宿舍兩邊,各擺著兩張雙層床,中間擺放著一張小桌子。余興蓮從老家帶來的兩罐自制腌菜,就放在桌上。
胡虧玉臨床,住著余興蓮的妹夫王尚寶。從2014年起,胡虧玉夫妻就帶著王尚寶一同外出打工。
因為天熱,前些日子,工程進度有所耽誤,8月17日晚要澆筑混凝土。為避開中午高溫悶熱的天氣,工人們5點就已起床。余興蓮提著水桶,帶著牙刷、水杯和毛巾來到清洗池,不到5分鐘,她返回寢室,路上遇到工友,操著家鄉口音聊了幾句。
5點30分,宿舍樓內一片繁忙。只容得下一人通過的過道,工友們穿行時默契地側過身子,迅速穿過。
5時33分,余興蓮一邊戴安全帽一邊下樓。木工組40余人集合在安全教育宣講臺前,進行出工前的“班前安全交底”。前排工人與木工組長楊前華商議著施工事宜,站在后排的余興蓮滿臉笑容。
20分鐘后,交底結束,此時天已亮,陽光還不算強烈,木工組搭乘施工電梯去到29層的施工現場。當天,木工組的任務是完成29層的封模加固工作,以便晚上澆筑混凝土。直到上午10點多,烈日當空,工人們陸續停工。
11點20分,胡虧玉和余興蓮去到食堂吃飯,余興蓮打了萵苣、豆角、金針菇,配點花生米。帶著自己腌制的豆制品,她活躍而熱情地招呼工友也來嘗嘗自家腌制的下飯菜。每年從老家出來打工,她都會帶上自己腌制的下飯菜。
胡虧玉、余興蓮夫妻二人在食堂就餐。為了女兒學業
胡虧玉夫妻一周休息一兩天,如果趕工就沒有休息。二人本是湖北巴東農民,育有一女,家中還有兩位老人。
四年前,一直務工的胡虧玉夫妻,跟著老鄉楊前華外出打工。胡虧玉初入工地學了半個月木工手藝,余興蓮則做小工。
四年間,夫妻二人先后在河南洛陽、鄭州等地做工。去年三月份,她們來到武漢“天悅星辰”項目工地。
去年來到工地開工第三天晚上,胡虧玉下樓時不小心摔倒致右腿骨折,休息兩個多月后準備復工,做工一天后還是覺得腿沒有恢復。余興蓮告訴澎湃新聞:“他(胡虧玉)還是年紀大了,恢復沒有年輕人那么快了。在老家掙不到錢,女兒也想讀書,我們就出來打工補貼家用,每年年底我們可以結三四萬塊錢,女兒也聽話,不額外花錢。”
夫妻二人一般一年回家兩趟,孩子放暑假時或春節。如果暑假不回去,女兒就會到工地。
“我們那里屬高山地區,務農收入有限,他(胡虧玉)家還有一個大學生,出來做的話相對來說好一點。”楊前華告訴澎湃新聞。
松滋興盛項目經理雷威告訴澎湃新聞,胡虧玉夫妻工作認真負責,互相幫助,很有干勁。大樓封頂后,木工組便會撤出。余興蓮告訴澎湃新聞:“木工組組長要我們去我們還是會去的,在能動的時候多掙點錢,補貼家用,供女兒完成學業。”
8月17日,胡虧玉的女兒告訴澎湃新聞,她本科畢業后邊找工作邊考研。她希望學歷高一些,畢業后好找工作。記得讀大三時,爸媽外出打工。去年暑假,她來到工地,看到烈日下仍在辛苦勞動的父母,多次勸說兩人回鄉,不要再操勞了。
胡虧玉的女兒說話時聲音有些哽咽:“本科時學費5000多元,靠著父母務農掙的錢維系,研究生學費更貴了,要8000多元,父母還是堅持外出打工,我想下學期課程結束了就去找一份工作,盡早把爸媽接回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