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內蒙古滿洲里市副市長出哲學專著,朋友驚訝其有空寫書

46歲的羅軍出書了,這是他第一次在哲學領域“挑戰自我”。
半個月前,當他拿到這本耗費心血的專著—《中國人的文化仰望》率先和朋友共享時,大家都表示訝異。“他怎么會有時間寫書。”

祖籍山西原平的羅軍,目前就任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副市長。1970年12月24日生于呼和浩特的他,曾榮獲中國科協先進工作者、內蒙古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獎、內蒙古青年五四獎章等多項榮譽。
1日,羅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時間都是擠出來的”。為何出書?“只為向先賢致敬”。羅軍的回答,簡潔明快。
羅軍坦言,寫這本書源于七年前他對人生的感悟和對哲學的“親近”。
大約在2009年前后,他的事業和家庭都面臨著巨大的危機。羅軍在專著的后記中寫到,復雜的政商關系、繁忙的工作應酬,幾乎讓我失去了時間的自由和心靈的自由,也沒有主動去審視自己的人生……羅軍開始追問人生的意義。
羅軍最初與哲學結緣,用他的話說是一次“完全功利的冒險”。
也是在2009年前后,他有幸認識了一生的導師張廷國教授。“交往之初,是為了我能讀取博士學位,老師深知我的哲學基礎薄弱,還是耐心給予指導,并且推薦給我幾本哲學教材,為了那個目的,我拿起久違的書本閱讀。”
“命運還是垂青我,讓我有機會在校讀了四年書。”羅軍說,我真正喜歡哲學,自覺學習、自覺思考、自覺對照行為,能自我感覺到樂趣是在博士畢業之后。
對于這本新著,羅軍構思已久,其中的一部分思想來自博士論文,當時是按照學術要求來寫的,有很多規范性的表達,但內容很不成熟。
“大約在三年前,我開始重新收集題材,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正式開始動筆是在北京任職期間。”羅軍告訴記者。
2015年8月,他在北京房山區一個叫蘆西園的小村里完成了本書的初稿。如今,拿到這本新著時,他感慨道,在本書中只想告訴大眾,如果我們找不到文化的制高點和超越點,我們沒有文化強大的形而上基礎,那么一切形而下的制度都是無源之水。”
羅軍表示,尋找信仰,找到民族超越的根,找到民族文化的本,是這本專著的寫作動機。
“完成這本新著最大的意義是完成了向先賢致敬的愿望。”羅軍補充道。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