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伏天將至:舊時盛夏的避暑智慧
什么是“三伏”?
關于盛夏,民間流傳著“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的說法。所謂“三伏”,舊時以干支紀日,十天干中的“庚”象征西方,對應五行中的“金”。而五行以火克金,農歷六月“火”盛,故金氣必須伏避盛暑,以免銷熔。唐代四大類書之一的《藝文類聚》解釋“伏”便說:“伏者何也?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
由此,自夏至日算起,第三個庚日便是“伏日”,又稱“初伏”。其后還有“中伏”與“后伏”。以2016年為例,6月21日夏至,其后的第一個庚日為6月27日庚辰,第二是7月7日庚寅,第三是7月17日庚子,第四是7月27日庚戌,第五是8月6日庚申,第六是8月16日庚午。《陰陽書》記載:“從夏至后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后初庚為后伏,謂之三伏。”所以,2016年的初伏便是7月17日庚子,中伏是7月27日庚戌。有趣的是,因今年立秋在8月7日,所以后伏便順延到了8月16日庚午。
“伏日”,原是與農歷十二月“臘日”相對應的重要祭祀節令。《史記》記載:“秦德公二年,初作伏,祠社,磔狗邑四門。”意思是春秋戰國時的秦國,秦德公在伏日祭祀土地,在城市東西南北四門殺狗。至于為何在這一天殺狗,據《史記正義》的解釋,狗在當時被認為是陽氣的代表,而伏日陰氣潛伏,容易化為蠱毒害人,所以才殺狗借陽氣來抵御陰毒。
祭祀所用祭品通常在典禮后由眾人分而食之,所以伏日這天便有了分肉的傳統。《漢書·東方朔傳》記錄了一個故事。漢武帝時期,伏日這天朝廷分肉,百官都已到齊,而主事的禮官卻遲遲不來。東方朔不愿久等,跟同僚說伏日得早點回家,便上前拔劍割肉,懷揣以歸。事后主事禮官向武帝告狀,武帝命東方朔自責。誰知東方朔摘掉冠冕,上前說:“朔來,朔來。受賜不待詔,何無禮也!拔劍割肉,壹何壯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歸遺細君,又何仁也!”意思是說,自己當百官面前拔劍割肉,是何等氣魄;所取不多,是何等廉潔;所取之物,盡數交予妻子,是何等仁愛。
武帝聽完這番“自責”,非但不怒,反而開懷。便加賜東方朔美酒一石,肉百斤,讓他拿回家孝敬老婆。今天中國南方的一些省份仍有三伏天吃狗肉的習俗,也許是秦漢伏日風俗的遺存。
舊時的消夏智慧
三伏的到來,往往令人苦熱難熬。唐代大詩人杜甫寫到:“七月六日苦炎蒸,對食暫餐還不能。每愁夜中自足蝎,況乃秋后轉多蠅。束帶發狂欲大叫,簿書何急來相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腳踏層冰。”
杜詩頭兩句說七月初天氣太熱,屋內如蒸籠一般,令人食欲不振。酷暑時節,人們常吃一些生津開胃的食品飲料來刺激食欲。《清嘉錄》記載,在三伏天里,“街坊叫賣涼粉、鮮果、瓜、藕、芥辣索粉,皆爽口之物。”所謂涼粉,是用木蓮草熬汁后取紗布濾清,和水凝結成塊,用于解暑。涼粉在宋代便見于記載,流傳至今已有千年。
杜詩中間四句說飽受蠅蟲之擾的同時,更被繁忙的公務壓抑得直欲大叫。最后兩句說希望到林間避暑,赤腳踏冰以解心中煩擾。古人為了銷暑,除了飲食方面以外,也確實在居室和儲冰兩方面費了不少心思。
《攜琴訪友圖》。明人文震亨在他的《長物志》中描寫了一個如清涼世界般的“敞室”:“長夏宜敞室,盡去窗檻,前梧后竹,不見日色。……北窗設湘竹榻,置簟于上,可以高臥。……湘簾四垂,望之如入清涼界中。”意思是說,夏季避暑的敞室,需拆除窗戶,屋前屋后,栽種梧桐、綠竹,以通習習涼風。在北窗之下,設竹榻一張,上鋪涼席,主人高臥其上。敞室四周懸掛竹簾,構筑清涼境界。唐代詩人張籍所作“遇午歸閑處,西庭敞四檐。高眠著琴枕,散帙檢書簽”正好是敞室銷暑之一例,會讓苦熱的杜甫好生羨慕。
關于古人儲冰的記錄遠在先秦時期就有了。《詩經·豳風·七月》:“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意思是說冬季在山中鑿冰,儲藏在冰室之中以備銷暑之用。顧祿記載蘇州市中夏季賣冰的情況,說:“土人置窨冰,街坊擔賣,謂之涼冰。或雜以楊梅、桃子、花紅之屬,俗呼冰楊梅、冰桃子。鮮魚肆以之護魚,謂之冰鮮。蔡云《吳歈》云:‘初庚梅斷忽三庚,九九難消暑氣蒸。何事伏天錢好賺,擔夫揮汗賣涼冰。’”根據《元和縣志》,蘇州葑門之外共有二十四座冰室,寒冬之時百姓將冰藏于室中,來年夏天便可取出使用。可見,在明清時期,夏季用冰已經常見于市場交易之中。更有暑熱哄抬冰價的例子,據《溫熱經緯》記載,清乾隆九年六月,北京極熱,“冰至五百文一斤,熱死者無算。”
盛夏伏陰與平衡之道
雖然古人各盡所能地設計出了不少銷暑良方,但翻閱古籍,書中卻反復提醒著讀者要控制內心的欲望,當心炎暑中潛伏的陰氣。如《致富奇書》說:“三伏內,腹中常冷,特忌下利,恐泄陰氣。……雖大熱,不宜吃冷。”這里是說盛夏之季,人體腹中積陰氣,最怕腹瀉,恐傷元氣。便是天氣極熱,也不宜吃寒冷的食品飲料。
《遵生八箋》記錄孫真人之言:“宜節約飲食,遠聲色。此時陰氣內伏,暑毒外蒸。縱意當風,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泄之患。”孫真人建議三伏天里要遠離聲色,節制飲食,不可常受風吹,也不可多吃冷食,以妨疾病。
前文提到的涼粉,據《本草綱目》記載,亦有用綠豆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但李時珍同樣認為這種涼粉也“偏于冷,能致人病”,應當少吃。
個人在盛夏中任性食冷,不防備潛伏的陰氣,還只是招致身體上的疾病。若當道者在盛世中也不持平衡之道,影響則更深遠。東漢末年,靈帝興建裸游館以避暑。據《拾遺記》,裸游館以渠水環繞四周,選“玉色輕體”的宮女撐小舟蕩漾渠中,甚至故意令小舟覆沒,使宮女濕透全身,以便觀者“視宮人玉色”。宮女年十四至十八歲者,以西域所獻香料沐浴,體帶奇香,面上靚妝,輕解上衣,僅著內衣相伴君王游樂。裸游館中又遍植嘉木,渠中種蓮,靈帝縱情其間,長夜宴飲,嗟嘆到:“使萬歲如此,則上仙也。”他覺得這種寄意于聲色犬馬的歲月,便是所謂的神仙日子了。然而,靈帝的荒淫無度為人神所共憤。董卓率軍進入都城后,將裸游館宮女盡數劫掠,并且焚燒了這座荒淫的避暑館閣。
《萬壑爭流圖》。晚明陳繼儒作《銷夏部》,記載歷代士人的銷夏故事。在序言中,陳繼儒批判那些為了銷夏而“愿得泰岱之長松、瀟湘之修竹、匡廬之飛瀑、太湖之明月、峨眉之古雪,又渴思金莖之露,困憶石步之廊,飽風欲為蜩,泳水欲為魚”的思想。他認為銷夏是要取得心中的清涼境界。若有如此眾多的欲望,那無論是內在個體還是外在天地,都無法“跳出火坑”而“莫可解脫”了。
舊時的避暑智慧,說到底還在于人內心的平衡與清涼。宋人蘇舜欽營造滄浪亭,作《滄浪亭記》,說:“予以罪廢,無所歸,扁舟南游,旅于吳中。始就舍以處,時盛夏蒸燠,土居皆偏狹,不能出氣。思得高爽虛辟之地,以舒所懷。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郁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予時傍小舟,幅巾以往。至則灑然忘其歸。觴而浩歌,踞而仰笑。野老不至,魚鳥共樂。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無邪,則道以明。反思向之汨汨榮辱之場,日與錙銖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在蘇舜欽的世界中,“盛夏蒸燠”與“榮辱之場”互相隱射,而“舒所懷”又與“神不煩”、“道以明”相通。蘇舜欽最終所得的“真趣”,也許就是古人對于盛夏與伏陰的平衡之道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