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拜登違反防疫令,特朗普狀告美國會,印度發生農民抗議
世界局勢瞬息萬變,任何人都只能做到利用今天,但卻都做不到預知明天。
因為沒有人預知到,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來。
10月19日這天,世界至少發生了三件值得關注的大事。其中既有“意料之外”,也有“意料之中”。
第一件,帶頭違反抗疫令?拜登外出就餐時不戴口罩,當場被拍下。
有道是“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美國總統的拜登,卻成了反面教材。
19日,拜登和第一夫人吉爾被發現違反了華盛頓特區的防疫規定——兩人在沒有佩戴口罩的情況下,穿過位于喬治城的一家高檔餐廳。
沒戴口罩的拜登,在戴著口罩的通勤人員陪同下離開餐廳時,被現場的記者拍攝到。
據悉,拜登夫婦當天在喬治敦圣三一天主教堂做完禮拜后,在波托馬克河上的一家高檔海鮮餐廳用餐。
拜登夫婦不戴口罩的行為,違反了華盛頓的防疫規定。
早在今年7月,華盛頓民主黨籍市長鮑澤,就宣布恢復了一項在室內戴口罩的強制規定。
此外,拜登夫婦還違反了這家名為“菲奧拉·梅爾”餐廳的規定。
該餐廳網站上寫明:“根據美疾控中心的指導意見,以及市長鮑澤的行政命令,所有2歲以上的人都必須在進入餐廳后戴口罩,不論有沒有接種過疫苗。”
能夠預見的是,拜登帶頭違反政府防疫政策后,少不了被美國民眾批評和數落。
不過,違反防疫令這種事,在民主黨內部其實已經非常普遍了。
就拿頒布防疫令的華盛頓市長鮑澤來說。在她室內口罩規定生效的前數小時,她被拍到在慶祝生日時沒有戴口罩。規定生效數小時后,她又被發現在一場室內婚宴上沒戴口罩。
連包括拜登在內的政客們都不遵守防疫規定,美國政府又有什么說服力要求普通美國人戴口罩?
不得不說,美國成為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一點也不冤枉。
第二件,開始反擊?特朗普狀告美國國會,要求停止調查國會騷亂事件。
19日,特朗普向華盛頓地區法院提起訴訟,試圖行使所謂的“行政特權”,阻止眾議院特別委員會和國家檔案館,調取1月6日國會騷亂事件的相關文件。
此前,特朗普曾致信國家檔案館。信中稱,由于法律保護,他執政期間的通信、議程序等,都不能向由佩洛西牽頭組成的眾議院特別委員會公布。
但白宮方面卻在本月9日拒絕了特朗普這一要求。
白宮認為,對國會騷亂事件的調查需要透明度,特朗普沒有扣留調查所需文件的特權。
要求遭拒絕后,特朗普當時就發表聲明,怒斥民主黨人大搞“政治破壞”、“醉心權力”,并誓言要采取“一切必要和適當的方法”,保護他擔任總統期間的文件免遭審查。
而特朗普口中所說的“一切必要和適當的方法”,就是將美國會告上法庭,與拜登“對簿公堂”。
十一處認為,特朗普在這一時間點起訴美國會,主要有兩大目的。
自然是維護自己的利益。特朗普很清楚,自1月6日國會騷亂事件中,自己是“經不起查”的。一旦白宮將國會大廈沖擊事件相關的40多份文件公之于眾,勢必會陷入一場新的司法糾紛。
給拜登制造更多的麻煩。由于邊境危機、應對疫情不力,近來拜登的聲勢大跌,目前支持率已跌至44%。
而特朗普的民調卻越來越高,這讓他更加堅定了4年后卷土重來的想法。
總而言之,不論是在阻止調查國會大廈騷亂事件上,還是在4年后再度參選上,“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特朗普都不會輕易善罷甘休。
美國政壇的好戲,還在后頭!
第三件,印度農民再次舉行大規模抗議活動,全國鐵路交通受到嚴重影響。
19日,印度農民再次發起抗議活動,要求莫迪政府撤銷有關農民利益的三項農業法案。
當天的抗議活動持續了大約6個小時,印度各地的數千名農民坐在鐵軌上表示抗議。抗議導致近300趟列車受到影響,40多趟列車被迫取消。
在北方邦和中央邦等地,警察還逮捕了一些參加抗議的農民。但農民們表示,只要政府不撤銷農業法,他們就絕不會低頭。
去年9月,莫迪強推三項飽含爭議的農業法案,目的是為了讓印度政府淡出主要農產品收購渠道的角色,將農產品的收購交給市場。
莫迪宣稱,這些法案不能能讓農民掌握更多的定價權,還能幫助印度實現農業現代化。
但在廣大印度農民看來,一旦農產品銷售市場化,勢單力薄的他們根本沒有和大公司討價還價的余地,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
隨著雙方矛盾的日趨尖銳,自去年11月開始,成群結隊的農民開始從各地涌入新德里進行抗議。如今近一年時間過去了,印度的農民抗議卻仍在持續。
截至目前,印度政府已經與農民組織進行了11輪談判,但由于政府始終不愿意廢除這三項農業法案,每次談判的結果都是不歡而散。
鞋子到底合不合腳,只有穿鞋的人心里最清楚。如果這些農業法案真如莫迪所言,可以增加印度農民的收入,這些農民又何苦放著農活不干,跑到新德里來抗議?
作為印度總理,莫迪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強硬可不是用來對待印度農民的。
更何況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有近10億人都是農民,如果不能處理好與這一龐大群體的關系,莫迪的執政地位恐怕都會被危及。
是執迷不悟還是做出改變,莫迪這回可得好好想清楚了。
最后,還是不免多說兩句。
這個世界從未真正太平過,我們只不過是有幸生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外面的世界越是混亂,我們就越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安寧。
且繼續砥礪前行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