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央媒刊文談容錯機制:絕不保護“三拍”干部也不是“保護傘”
人民日報7月12日消息,從某種意義上講,改革是一場充滿風險的探索。那么,萬一探索不成功怎么辦?日前,四川出臺《關于充分調動干部積極性激勵改革創新干事創業的意見(試行)》,提出建立容錯機制,堅持依法依規、實事求是和寬嚴相濟原則,區別對待探索失誤和違紀行為,并明確容錯免責七種情形。這是一項真正為擔當者擔當、為干事者撐腰的舉措。
當前,經濟進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深水區,改革的硬骨頭有增無減,經濟轉型的擔子日益加重,社會治理的難度在加大;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一些干部對又要干事、還要守規矩的新要求還不適應。一些干部在管住了手腳的同時,也懈怠了思想,不擔當、不作為的現象屢屢出現。比如,有的地方,只注重嚴管干部,不注重調動干部積極性,一些干部信奉“多干多錯、少干少錯、不干無錯”;還有的地方領導干部遇事左顧右盼,在改革創新方面,信奉“中間主義”,別出風頭、別落后頭。這些在一定程度上,令改革在一些領域一些地方雷聲大雨點小。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一眼見底的小池塘,隨便挽起褲腿就可以蹚過;也不是筆直平坦的林蔭大道,可以踱著方步走過,要的是敢闖、敢試,敢破、敢立。每一次改革、每一步探索,都既需要非凡的勇氣、不尋常的智慧,也需要突破某些條條框框的魄力,從小崗村的包干到戶,到今天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無不如此。
改革是利益的重新調整分配,具有復雜性,人的主觀認識存在一定局限性,外部條件有時也會出現不可抗拒因素,在改革創新、破解難題、先行先試中,未達到預期效果,甚至有曲折反復,難以避免。正如論者所言,每一項改革都只能“成功”,不許“失敗”,本身就違背改革探索的內在規律。只有給改革者總結經驗教訓、重整旗鼓的機會,才能去其憂、消其慮。
事實上,對于改革中出現的難題,中央有著清醒的判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七次會議上強調:“要完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既鼓勵創新、表揚先進,也允許試錯、寬容失敗,營造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濃郁氛圍。”深改組第二十一次會議再次強調:“引導干部樹立與全面深化改革相適應的思想作風和擔當精神,既鼓勵創新、表揚先進,也允許試錯、寬容失敗。”
對此,去年以來,浙江、山東、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做了一些探索。在干部管理的頂層設計中,這些省份既嚴守紀律底線,懲處違紀者、問責不為者,又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為改革創新者撐腰,既嚴格管理干部,又最大限度調動廣大干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當然,容錯免責必須有清晰的邊界,那就是尊重科學決策、集體決策,有規矩意識和程序意識。容錯免責絕不保護那些胡干蠻干、拍腦門決策、拍胸脯執行、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也不是亂作為者的“保護傘”,更不是違法違紀的借口。
容錯機制要形成合力。紀檢部門既要懲戒違紀違法的“有心之過”,又要包容改革探索的“無心之失”,在給干部念“緊箍咒”的同時,還要貼上“護身符”;組織部門要真正把敢闖敢試、敢于擔當的干凈干部選出來、用起來,形成改革者上、不改者讓的良好用人導向。
容錯機制是一個探索,也應是一個導向。容錯內容是什么,為什么容錯,怎么容錯,不可封閉運行,要與黨內監督、群眾監督和媒體監督結合好,將“容錯免責”的運行做到公開透明,讓廣大干部群眾知曉了解,達到營造鼓勵創新、寬容挫折、容忍失敗、推進改革的目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