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一個城市規劃師的自我修養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李昊/城市規劃師
2016-07-07 13:30
來源:澎湃新聞
? 市政廳 >
字號

“海天盛筵”上背黑鍋

做城市規劃師的這些年來,第一次感悟到自己的職業意義,還是在某高端酒會上。

當時,跟隨一個在金融街工作的同學,參加了一個據說匯聚各行業精英的高端酒會。到場的一個個西裝革履、禮服長裙,男的叫Kevin、George,女的叫Rachel、Emily。

作為整天和政府部門特別是鄉鎮干部打交道的城市規劃師,我很少有機會來到這種場合。一時間誠惶誠恐,我問同學,是不是走錯地方了,這里該不會是海天盛筵吧。同學說,別緊張,雖然這里可能沒有你們的同行,不過應該會有一些對你們有業務興趣的人。

果不其然,但凡席間遇到的人,只要一聽說我是城市規劃師,就都馬上顯示出強烈興趣,一邊遞上名片一邊問我:“城市規劃是什么呢?聽起來很高大上啊!”我略微解釋之后,接下來便是接受質問的時間:“北京那么堵,是你們的責任吧?”“城市里霧霾這么重,你們怎么解決?”“那個哪哪的立交橋,簡直是迷宮啊,每次開車都迷路啊。”“地鐵太擁擠了,你看怎么辦?”“我家那一片房子都蓋得那么丑,是不是你們行業審美不行?”這種前后態度的落差,讓人尷尬,就好比網友見面時,前一秒還可勁夸你是志玲,見了面馬上說你像賈玲。

這對我而言,可謂一次“批判大會”,對那次酒會中和別人聊了什么,我已經沒有印象了。但我還是從中深刻意識到兩個問題。第一,城市規劃確實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大家實際上對該領域都挺有興趣。第二,城市規劃確實一直在背黑鍋,但同時規劃從業者們的關注點也一直局限于自己陽春白雪的小圈子,距離大眾的話語非常遙遠。

特別是,近幾年城市問題不斷涌現。城市規劃這個原先不那么主流的領域,出現了許多熱度頗高的話題。不過,由于行業并沒有很高的技術門檻,誰都可以隨意談論。例如,我們和政府開會時,總會有領導喝一口茶水,慢慢點上一根煙,然后清清嗓子說,“嗯,你們這個城市規劃我不懂,我就在這簡單說兩句。”基本上兩個小時后,他還是滔滔不絕。我想,如果換成是集成電路或量子力學,外行人怕是不敢這么說了。

城市最終成為我們眼前的這個樣子,涉及規劃、開發、建設、運營和管理等一系列復雜的過程。但城市規劃總像一個過于顯眼的靶子,完美掩護了其他領域的撤退。因此,城市規劃師,也成了職業背鍋俠。這多少有些尷尬。

周星馳的電影《喜劇之王》中,主人公尹天仇一直是個跑龍套的小演員,一直不受重視,一直被拒絕,卻一直珍視自己的職業理想。受到質疑時,也總是能堅定地說,“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城市規劃師也同樣較為重視自身的職業理想。特別是,相比其他行業,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往往有著更多對城市的熱愛與情懷。按照一位資深職場顧問的說法,“別跟年輕人談經驗,也別給外行人講專業”。可城市規劃師,卻有著唐吉訶德挑戰風車的勇氣,一邊面對群眾的質疑,一邊毅然決然投入跨行業交流的暴風雨中。

或許這都是源自那個自己發明的、充滿情懷的詞?

那個詞,叫做公眾參與。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濃縮咖啡與亢奮的城市

如果用一種咖啡來形容當下我們的城市。我想,那應該是星巴克的濃縮咖啡。你可以想象出眾多白領們手里拿著它,步履匆匆走進寫字樓的樣子:標準化、簡單、高效又直接。這與歐洲人慢悠悠在咖啡館待上一個下午、享受悠閑時光的節奏全然不同。

類似的,我們的城市化歷程,也將歐美上百年的劇情濃縮在短短三十年間。這讓人很難三言兩語將個中情節說個明白。在我并不算很長的從業期間內,已親身目睹了太多鄉村的凋敝、人口的遷移、園區的圈地、新區的瘋狂擴張和老城街區的瓦解的故事。

我清楚記得,做一個園區規劃的項目時,開車經過華北平原上一片待開發的土地。農地上的莊稼已被收割,土地已被平整,偶爾能看到路邊的幾棵樹,遠看好似非洲一望無際的草原。視野之內,除了一個放羊的老大爺,便是空無一人。隨著汽車的行駛,最終他孤零零的身影消失在霧霾之中。

那片土地即將用于一個數千公頃的產業園區建設。巨大的工業怪獸,瞬間吞噬掉了農業文明的空間,將其轉化為現代城市的一部分。這種變化有如地理學上的海陸演替,只是時間被壓縮在了一個規劃期內。

后來,我參加了這個園區和一個企業的對接會。在會上,園區領導向企業老總介紹我們團隊,說我們這個規劃設計單位在全國行業內領先。當時我心想,豈止全國,在世界都是領先的。因為,歐美早已沒有像我們這樣大規模的規劃建設實踐了。

那個企業的老總聽了這話,馬上對我們大為夸贊,然后說,希望與我們合作愉快,盡量配合我們的規劃工作。接著,他拿了一包速溶咖啡,倒進裝滿熱水的被子里,一邊快速攪拌,一邊介紹自己公司在園區內的項目意向。

我看了一眼,那是一包雀巢濃縮黑咖啡,高熱量,低膽固醇,提神醒腦,足以讓人亢奮一個下午。

快速城市化中的時空壓縮

“向權力講述真理?權力根本不鳥你!”

上學時,一個學公共管理專業的同學對我說:“我這專業啊,理論上說對社會非常重要。但真想要實現專業理想,最合適的工作是當市長。”后來我發現,其實這對規劃師同樣適用。

一些學院派的規劃師總愛居高臨下、一本正經地說一些大詞兒,尤其是總體和戰略規劃,動不動就是發展、目標、戰略、抓手、愿景、路徑、行動計劃……但規劃成果,卻總淪為“紙上畫畫,墻上掛掛”。于是乎,往往一廂情愿地把自己的理念融入規劃,還往往“用力過猛”。好比挖空心思寫一封情書,結果只是感動了自己,最好的結果也只是讓人“十動然拒”。

而一個個市領導,則在“城市建設,規劃先行”的語言中揮斥方遒。大手一揮,上百個寬馬路、高樓房、大廣場的嶄新的新區不斷涌現。

規劃界流行的一句話是“向權力講述真理”。一位朋友戲言:向權力講述真理?權力根本不鳥你。而我想到的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所講述的,真的是真理么?

每個人都是城鎮化這個時代主題的一部分(作者拍攝)

城市看似有機的生命體,看似雜亂無章,實際上是兩種力量復雜交織下的產物:政府領導要出看得見的政績,開發商需要真金白銀的回報,誰都沒耐心慢慢等。規劃師夾在中間,扮演尷尬的角色。再加上,城市規劃本質上是公共政策,但規劃師又得靠編制規劃吃飯,于是只好在情懷與現實之間糾結反復。

身在美國的著名規劃學者張庭偉說,美國的規劃師是這樣一個平均狀態:白人男性,42歲,中等收入。而我們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就能對著一張A1的紙畫出城市的總體藍圖,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個個看上去都是老司機一樣。

從事這個行業的,多半有些理想主義,但現實往往沒效果圖那樣美妙。現實往往給年輕規劃師當頭一棒。這絕非一個輕松的行當:加班多,壓力大,頻繁出差,項目反復折騰,收入卻比較呵呵。規劃師們白了頭發彎了頸椎,為事業付出了那么多,最終結果卻還是背黑鍋。

這真讓人感到沮喪。規劃師的吐糟和牢騷,往往是愛之愈深、責之愈切的表現。這些老司機們常常一言不合就想轉行,但再仔細想想,還是放不下自己的初心。

現實中的城市是如此宏大又如此復雜,遠非硫酸紙上畫的快題所能理解。

于是,懂得那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伴隨著工業化的城鎮化之路(作者拍攝)

城市規劃師陳奕迅

剛入行時,在一次行業大會上認識了某同行單位的陳哥。他小眼睛、自來卷,文藝氣質十足,據說是個麥霸,于是江湖人稱陳奕迅。那一陣子,我很喜歡和他聊天。一方面能從這個規劃老兵身上學到職業經驗,一方面又很欣賞他的快人快語。工作中有時不得不說些言不由衷的假話,因此陳奕迅的真話就顯得特別有魅力。

“過幾天我要去南方一個城市做生態規劃。你說我住在這個這么不生態的城市,還要去給那邊那么山清水秀的城市做生態規劃,是不是有病?”

“我一個師弟做建筑的,最近在設計一個高檔別墅區。一個住天通苑群租房的人,去設計高檔小區,去考慮高端人群的生活需求,概念又是法國普羅旺斯又是意大利托斯卡納。你說這搞笑不?”

“我給你說我們專業學生啊,進大學時數學都是最好的,大學畢業時數學是最差的。雖然號稱是工科,可是數學課是和藝術生一起上的啊。”

“給你說一下哥的辛酸房事吧。剛畢業那會和你嫂子去亞運村看房子,覺得太貴沒買;第二年去看望京,還是覺得貴;第三年只能去看回龍觀了,正準備出手,結果被限購了。到如今,只能去昌平縣城了。你說哥當年可是專做居住區規劃的啊,規劃了那么多小區,自己卻沒地住。”

陳奕迅總是能點破我們行業的尷尬。讓我有時覺得,我們這行就是做時尚雜志的,整天策劃出高端洋氣新潮奢華的內容,自己卻完全和那種生活絕緣。

“好在還有對明天的幻想嘛。”陳奕迅說。可不是嘛,規劃不就是基于不滿意的現在,去暢想美好的未來么。但如果規劃的內容到了明天不能實現怎么辦?那就做個評估,然后再做規劃修編,或者做一個新的規劃嘛。業務不就這么來的?

“你說為啥我總是對現狀不滿,但是卻總還是對未來抱有強烈的期盼?就像剛被一個項目虐了千百遍之后,馬上就又憧憬下一個未知的項目?”有一次陳奕迅這么問我。

“因為,得不到的總是在騷動。”我這么回答他。這話不是我說的,是真的陳奕迅在歌里唱的。

三個老頭的總規課

多年前參與過中部一個縣的總規。當時的項目負責人突發奇想,搞了幾百份調查問卷,讓我們在縣城大街上發放,并對居民們做訪談。

在某個路邊的麻將桌上,我找到了幾位打麻將的大爺,給他們分發問卷,并解釋我們工作的目的。第一個大爺迅速瀏覽了問卷的幾十個題目,然后把問卷還給我,對我說:“你們整的這,都沒用啊。我看你們這么年輕,還是學生吧,等你們畢業進入社會了,就都知道了。”

第二位大爺倒是認真填寫了問卷。在我們問他對規劃有什么想法和建議時,他說:“你們能讓漲工資么?”接著,他給我們訴苦,說他在一個學校看大門,但好多年都不漲工資了。我們剛一解釋規劃其實管不了這么細的問題。他有點疑惑地說:“你剛才不是說你們這啥總體規劃還管社會經濟?經濟不就是錢嗎?”

第三個老大爺則悄悄把我拉到墻角,給我說他在鄉下某村的親戚因宅基地糾紛和村里人打起來了,問我認識縣政府的什么人,他想找人送禮解決這事。我說,其實我不是這里的人,也不在政府工作,他有點不高興的說,“你們干的不就是政府的事嗎?”

幾位大爺的話讓我一時語塞。腦海里想到的都是小品里,趙本山拉著崔永元問:“來時的火車票誰給報了”的情節。小品是搞笑的,現實工作則讓人笑里帶淚。

那次調研讓我第一次真正體會到了無力的感覺。看過的幾百本專業書籍,在全國各地做的許多規劃項目積累的職業經驗,以及匯報中侃侃而談一兩個小時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這幾個普通的居民面前,竟然全然用不上。

規劃與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但生活中有太多事情,真不是作為規劃師能解決的。在出規劃圖時,我們潛意識里總把自己想象為無所不能的上帝。可現實中,我們卻多么蒼白無力。城市總體規劃看似無所不包,社會空間全部覆蓋,但在普通市民的具體生活感受面前,并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個樣子。

現實中,城市發展的過程更像一個黑箱,有著太多復雜因素,遠非規劃可控。自從那次訪談之后,我對規劃的宏大敘事不再像曾經那樣熱衷。調研時首要關注的,也不再是某領導的講話,而是基層干部、民營小老板、廠弟廠妹、建筑工人和普通農民這樣鮮活生動的案例。聽他們講自己的人生歷程,那就是一個個生動的、人的城鎮化的故事。城市是他們選擇的人生的舞臺,作為外來者的我們,遠沒有他們感受的真切。

在這樣的過程中,更讓我著迷的,是那些基層人民,身處底層,卻積極樂觀、活力蓬發的生命力與煙火氣。在所謂的“城里人”在為城市病而抱怨時,他們正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嘗試改變自己的人生,在不知不覺中塑造著我們的城市。這種篤于實踐、入世奮斗的浮士德精神,恰恰是這些年城市化翻天覆地改變的根本力量。

同樣在《浮士德》中,還有這樣一句臺詞:“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常青。”

于云南某村莊調研時接受筆者訪談的哈尼族大媽(作者拍攝)

“你們搞城市規劃的賺錢多嗎?”

我不是最正統的工科城市規劃專業出身,有時可憑借跨界的視角,冷靜遠觀這個行業的生態。

金融街的同學曾問我,干嘛不和我一起做金融,你們搞城市規劃的賺錢多么?他不知道的是,前些年城市建設最為火熱時,很多規劃院都是通宵應付忙不過來的項目。徹夜燈火下的收入也在各行業中名列前茅。但隨著城市擴張放緩,地產市場冷卻,城市規劃行業也進入了冬天。

其實我們整個行業規模很小,全行業的年產值也就200個億,而一個滴滴打車的市值就200億,還是美元。這話我沒對那個每天都在忙著處理十幾個億業務的同學說,反正他們圈里也不會有做城市規劃行業研究的。不過盡管我和他的行業截然不同,但我們這兩年也都談幾個相同的詞,比如“新常態”,比如轉型。

我想起十年前,我和他都在學校選過一門叫轉型經濟學的課程。當時的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吳敬璉的《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我清楚記得,那本書封底引用了狄更斯最著名的那段話:“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當時,我們以這樣一種批判的視角來研讀中國經濟的轉型。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其實同樣可以這樣理解城鎮化的發展歷程。

或許,這就是我們這世界原本的樣子。

城鎮化是我們生活的主旋律(作者拍攝)

故鄉到底在哪里?

在國外時,一旦遇到有人問我家鄉在哪里,我會覺得不知所措。籍貫、出生地、戶籍所在地、居住地等中國特色的概念,有時會讓滿腹鄉愁無處訴說。就拿我自己來說,生在農村,又經歷了從小鎮到小城市、大城市的一路移居。自己的人生就是國家人口城鎮化大潮的一個縮影。

中國人一貫安土重遷,如今卻在進行如此宏大的城鎮人口集聚。我常常想,我們這代人,乃至我們的父輩,在這場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遷徙中,一個個生命是怎樣的顛簸與飄零。或許每個人都只是一滴水,都隨著時代的大潮向前奔涌。

與之相對應的,是西方有很多在小城市和鄉村世代居住的居民。曾經參加過國外一個小城某社區的規劃研討會。社區的居民對規劃非常熱心,積極參會,踴躍發言。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個老頭,他說自己爺爺那一輩就移居到這里,自己的孩子和孫子也居住在這附近。他能記住社區的絕大部分人和這里的每一棵樹。那種對鄉土的熱愛和眷戀讓人動容。

因此,在規劃工作中我更喜歡和基層的鄉鎮干部和村干部打交道,因為他們都是“本地人”,展現著本土情結。對鄉里鄉親的眷戀,會讓人培養出一種在地營造的哲學。就好比搞裝修的人,即便裝修遍了全城的房子,再回到家整自己的房子的時候,還是會投入不一樣的感情。

其實,對家鄉的眷戀深藏在每個人心底。每到年底時,同事們總會是在微信上曬一下航旅縱橫,本年度又出差了多少里程,都去哪里哪里。然后又毅然踏上回家過年的路。

行走那么遠,終究是為了讓自己不忘故鄉。

讓人血脈賁張的中國式奮斗

在這個加班是家常便飯的行業,常常晚上很晚才回家。坐夜間公交車到達城市外圍居住區時,路兩邊燈光暗淡很多,高樓大廈消失在黑夜中。而XX村、XX店、XX營的站名,告訴你在空間上已經經歷了一段城鄉變遷。這時車上基本是兩類人:戴著耳機盯著手機追劇、同時手里還拿著編程書籍的碼農,和叼著煙頭、露出胳膊上文身的城鄉結合部殺馬特青年。

在這個夜深人靜的時候,反倒有心情仔細打量公交車站的廣告。許多廣告牌都展現著各創業公司的“中國式奮斗”。一般這樣的廣告都是幾個西裝革履的白領,舉起握緊的拳頭,做出奮斗的姿勢,他們背后是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這類廣告總讓我想起路過一些地產中介的門店時,看到店長帶著店員一起跟著動感的音樂,振臂高呼本季度要完成的業績口號。這樣的廣告如同咒語,讓一個個忙碌了一天的青年人再次充滿雞血。城市正是憑借這樣的年輕人源源不斷前來,而得以維持繁榮和不斷擴張。

如果說后工業化和逆城市化的歐美像個成熟的中年人,快速城鎮化的中國依舊是個熱血青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言,影響人類在21世紀的兩件大事,一是中國的城市化,二是以美國為引領的新技術革命。這些年中國鋼產量持續保持世界第一,近三年水泥用量就超過美國整個二十世紀的用量,而當前世界大多數新建摩天大樓都集中在中國。

這些數字聽上去真讓人熱血澎湃。中國的城鎮化,就像一輛動力十足的火車,轟隆隆呼嘯而來,張牙舞爪又讓人血脈賁張。每個人都按捺不住自己那顆不安分的心,從人山人海中涌入這輛開往遠方的列車。我們也隨著人潮被擠進去,并和車上的每個人一樣,幻想著下一站的夢想。盡管車廂中無比擁擠、搖晃且喧囂嘈雜,有時候也難免磕磕碰碰,但內心深處總有一個聲音在對自己說:其實,我是一個城市規劃師。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利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扑克王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八大胜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软件代打| 盐山县| 大发888最新网址| 时时博百家乐娱乐城| 玩百家乐官网是否有技巧| 大发888娱乐官方下载| 百家乐免费试玩游戏| 网上百家乐官网有人赢过嘛| 二八杠生死门| 网上棋牌游戏赚钱| 利都百家乐国际赌场娱乐网规则 | 合乐娱乐| 大发888下载并安装| 百家乐电器维修| 百家乐视频游戏掉线| 百家乐官网欧洲赔率| 百家乐官网视频中国象棋| 白银市| 顶级赌场官方直营网| 红桃K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开线| 百家乐投注方法网| 彩会百家乐游戏| 百家乐官网板路| 永利高百家乐开户| 周易24卦| 百家乐官网家| 永宁县| 百家乐官网代打公司| 临洮县| 多彩娱乐城| 凯旋门娱乐| 全讯网网址| 太阳城在线| 百家乐官网赢钱战略| 沙龙百家乐官网破解| 百家乐官网天天赢钱| 百家乐官网注册下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