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還沒去過山西?
2021年10月9日,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遭遇汛情,稷峰鎮荊平村上萬畝良田淹沒,家園進水。/ 視覺中國
林徽因在《山西通信》中寫:“居然到了山西,天是透明的藍,白云更流動得使人可以忘記很多的事。”她和梁思成在古村中看到北齊年間的石碑,圍觀的村民驕傲地問:“年代多了吧?”他們高興地回答:“多了多了,差不多一千四百年了。”“呀,一千四百年!”所有人一齊驕傲起來。
擁有這樣一片古老而溫厚的土地,當然不僅僅是山西人的驕傲。
今夏的汛期已過,誰都沒有料到,原本十年九旱的山西,會遭遇這樣的大雨。
當山西的名字終于出現在熱搜榜,當全國的目光投向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罕見的雨水已經傾瀉了將近一周時間。一直到10月7日上午,山西省氣象局才解除暴雨四級應急響應。雨停了,但揪心的事還沒有過去——
氣溫驟降,臨時轉移的居民如何度過寒夜?水漫農田,農民辛勞一年的收成怎么辦?成千上萬處古建文物岌岌可危,近百座煤礦關停,令人忍不住擔心即將到來的冬天。
廢舊公交車被投入洪水中封堵決口。/ 大象新聞
根據官方統計,截至10月10日,洪澇災害已致山西全省超過175萬人受災,倒塌房屋達1.7萬余間。渾黃的洪水浸泡三晉大地,輿論場上的山西人替家鄉吶喊,聲音中多少帶著委屈。
有人提起2019年在太原舉辦的“二青會”(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一場在全國范圍內并不算知名的運動會,讓彼時的省城太原乃至全省各市都動員起來,建設場館、清理街道、全民宣傳……就像這次的洪澇一樣,山西一直太想被看到了,也太需要被看到了。
被稱為“太原鳥巢”的山西體育中心是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的開幕場地。/ 圖蟲創意
兩年前的二青會,連開幕式的主題曲都叫做《中國,看我》,歌里唱“我想為你唱首歌,回望年輕的模樣”,歌里唱“水擊黃河掀巨浪,飛躍長城追希望的光”。
“中國,看我”
這或許是很多中國人頭一回認真地凝視山西——
黃河之水天上來,從青藏高原一瀉而下,迤邐流過河套平原,遇上巍峨的呂梁山,轉頭南下。流水經年累月地削切黃土地,形成晉陜大峽谷,天然分隔開陜西和山西兩省。出壺口,躍龍門,經過王之渙“欲窮千里目”的鸛雀樓,在郭襄遇上楊過的風陵渡口,怒吼的黃河撞上橫亙的華山,向東流去。
由此,這條大河在地圖上完成了“幾”字那氣勢雄渾的關鍵一筆。山西古稱河東,山是是巍巍太行,河是滔滔黃河。太行以西,黃河以東,《左傳》里那句“表里山河”就是最好的概括。
太行山上的掛壁公路 。/ 圖蟲創意
本來,這塊土地對流水并不陌生,除了黃河,還有由北向南、貫穿全省的汾河,還有千百萬年來流淌、奔突、匯聚的細流,黃土地上深深淺淺的溝壑就是它們留下的印記。但這次的暴雨始料未及的迅猛,西風帶源源不斷地從遙遠的南海和孟加拉灣帶來水汽,在地形起伏的山西形成降水。
從10月2日至7日,全省平均降水量達119.5毫米,63個國家氣象觀測站過程累計降水量超過同期歷史極值。雨勢最大的地區,4天下了往常近半年的雨。
河水上漲,中南部的汾河流域災情尤其嚴重,黃土經過沖刷變得異常松軟,次生地質災害頻現。10月5日深夜,呂梁山西南側的蒲縣山體滑坡,4名值班交警不幸遇難。10月7日,運城新絳,20米汾河堤壩被沖斷,沿岸居民被緊急轉移。
汾河在晉中的支流烏馬河決堤。/ 央視財經
連日大雨之下,遍布山西各地的古建筑也面臨威脅: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城墻坍塌25米;太原晉祠多處漏水;關羽家鄉運城解州的關帝廟,“夜讀春秋”塑像也遭遇漏雨……于是,那組數據被反復引用,引來一聲聲贊嘆和擔憂——
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數據,山西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居全國第一,在28027處古建筑當中,有近500座元代以前木結構古建筑。全國僅存的3座唐代木結構建筑,全部在山西;5座五代時期的木結構建筑,有4座在山西。
山西太原永祚寺雙塔。 / 圖蟲創意
汾陽人賈樟柯在最近的采訪中,提到山西“村村有古廟,處處有古建”,呼吁“大家出力相助”。全省每年文物保護的資金投入,從過去的1000萬元,增加到如今的1.7億元,但對于GDP倒數的山西而言,俯拾皆是的古建仍是一副沉甸甸的擔子。《山西晚報》旗下的公眾號“文博山西”寫道:
有很多人不理解:山西這么多古建文物,拿到外省,縣保秒變市保,省保篤定國保,為什么不好好保護呢?只能說,“財政窮省”山西已經很盡力了!“煤炭富省”山西已經很盡力了!
這場大雨意外地沖開覆蓋在山西身上的塵土和煤灰,人們擔心受災的同胞,也擔心起那些陌生的文物古建,大水浸泡下,古老省份的幽深歷史和厚重底蘊,在國人面前徐徐展開。
“我們一向所抱著的國內殿宇必有唐構的信念”
上世紀30年代,從海外歸國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加入中國營造學社,開始了為期數年、足跡遍布全國的古建筑調查。
1933年,梁思成與林徽因第一次來到大同,在城郊十幾公里的云岡石窟,酈道元《水經注》中所寫的“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新眺”早已成為歷史,一行人竟找不到一處旅店落腳,只好借住農家。
《江湖兒女》里將大同的火山作為背景。
但灰敗的景象,仍然難掩石窟的壯闊,梁思成在報告中激動地寫道:
在云岡石窟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國藝術固有的血脈中忽然滲入旺盛而有力的外來影響:它們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臘、波斯、印度,它們通過南北兩路,經西域各族和中國西藏到達內陸……
原來封閉的山西,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曾如此開闊。
離開云岡石窟,林徽因返回北京,梁思成繼續考察心心念念的應縣木塔。此前他遍尋資料,也沒有找到一張木塔的照片,便寫信委托縣城唯一的照相館為木塔拍照,收到照片后,年輕的建筑學家“對于這塔的關心,幾乎超過他自己的日常生活”。
穿過群山和村莊,梁思成和同事遙遙望見寶塔映照著金色的夕陽,住在周遭的村民并不知道,他們祖祖輩輩守護的,是一座怎樣偉大的建筑。
梁思成曾攀登過的應縣木塔。/圖蟲創意
為了測量木塔的結構,梁思成還曾手攀鐵鏈,登上塔頂,多年后,這段經歷化作《中國建筑史》中冷靜的文字:“佛宮寺釋迦木塔在山西應縣城內,塔立于寺山門之內。公元1056年建,為國內現存最古木塔……”
后來,梁思成兩次到山西考察,足跡延伸至晉中、晉南一帶,發現并記錄下幾十處古建。日后被提及最多的,是1937年夫妻二人的第四次山西之行。此前有日本學者斷言:“要看唐制木構建筑,人們只能到日本奈良去。”但梁思成與林徽因“一向所抱著的國內殿宇必有唐構的信念”,這一次,他們直奔佛教圣地五臺山。
敦煌壁畫《五臺山圖》中描繪了九十座寺院組群的位置,“大佛光之寺”是此行的目標,果不其然,梁思成如愿以償,在佛光寺見到了純正的唐代木結構。在《記五臺山佛光寺建筑》中,他寫:“佛殿建筑物,本身己經是一座唐構,乃更在殿內蘊藏著唐代原有的塑像、繪畫和墨跡,四種藝術萃聚在一處,在實物遺跡中誠然是件奇珍。”
佛光寺一角。/ 圖蟲創意
幾乎就在梁林二人抵達佛光寺的同時,盧溝橋事變爆發,于是,這一次發現有了更加悲壯的意義。
離開五臺山,梁思成與林徽因沿滹沱河繼續在山西考察,經繁峙至代縣,才得到戰爭的消息。“當時訪求名勝所經的,都是來日敵寇鐵蹄所踐踏的地方”,梁思成囑托同事帶著圖錄稿件先返回太原,在震驚與悲憤中,他們在代縣的陽明堡分別。
幾個月后,八路軍129師769團夜襲陽明堡機場,殲滅日軍百余人,擊毀擊傷敵機24架,造就忻口戰役中值得銘記的一幕。建筑學家的行跡與戰火在這里交織,歷史與當下的重疊,在這片土地上反復上演。
林徽因在山西的考察。
梁林新婚,父親梁啟超送給他們一本成書于北宋的《營造法式》,但其中諸多關于古代建筑法則的描述已經難以讀懂。在山西的探訪,為梁思成日后解讀這本書留下許多注腳。
很多年后,斯人遠去,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背影,依舊指引著后世學人重現這段“發現山西”的旅程,從沉重的現實出發,向時光的深處探索。
黃土地下的煤層
余秋雨反思過,他長期對山西抱有偏見:“滿臉的皺紋,沉重的镢頭,貧瘠的山頭上開出了整齊的梯田,起早摸黑地種下了一排排玉米……”這同樣是很多人對山西的第一印象。
這次暴雨過后,有老人不甘心農田絕收,在冰涼的積水中收玉米。有網友不解:并不值錢的玉米,值得這樣搶收嗎?
新聞報道,有農民在積水中搶收玉米。
玉米的確不值錢,此前,有過底層生活經驗的楊超越,用“一百斤玉米只能換三斤豬肉”向大眾科普了玉米的廉價。常規年份,一畝地一千多斤的產量也只能帶來一千多塊的收益。但是別忘了,2020年山西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才13878元,對于一些四季耕耘的農民而言,玉米就是一年里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當然,土地之下,還有更珍貴的礦藏。
1979年,《關于把山西建成全國煤炭能源基地的報告》提交中央,從此,煤炭撐起了晉省經濟的半壁江山,這片土地上機器轟鳴,礦洞交錯,從地底挖出的黑色礦石源源不斷運往全國,點燃了無數高爐,照亮數不清的家庭。
半個多世紀來,山西累計生產全國四分之一的煤炭。去年,山西產煤10.63億噸,再次超越內蒙古,成為產煤第一大省——而這一年,全國規模以上原煤產量也不過38.4億噸。同時,2020年,山西還發了3395.4億千瓦時電,其中1053.6億千瓦時輸送向省外。
山西陽泉礦區一角。
“石太高速公路,剛出河北,甫入山西,娘子關的路牌標志忽現于前……煤廠及火力發電廠,黑煙滾滾,空氣中飽含煤渣味,沿途皆是運貨大車,不乏運煤的,運易燃爆化工用品的,如史前巨獸紛紛奔過。”這是科幻作家韓松,途徑另一位科幻作家劉慈欣家鄉時寫下的文字。
在成名之前,劉慈欣的工作是太行山深處一座電廠的工程師,有一次,為了去北京查某一任教皇的資料,他往返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
工業化在這片山河身上留下深深的痕跡。/ 石太鐵路線
韓松所寫的石太高速,是山西最早的一條高速公路,在山西境內叫“太舊高速”。“太”是太原市,“舊”則是山西東大門陽泉市的舊關。東出舊關,才算是翻過太行,面對廣袤發達的東部地區。
1993年破土動工的太舊高速,總預算接近當時全省財政收入的一半,山西自籌的十幾億元經費中,有兩億元來自全省的捐款。在同一時期,引黃入晉工程開工,用黃河水解決山西的水資源短缺困境。
“把水引進來,把路修出去,把電、把煤賣出去,山西人民就會高興起來!”轉型發展是不得不面對的命題,這條轉型之路,山西人走了很多年。
夜幕下的煤礦和礦工。/ 電影《山河故人》
常年開采造就的采空區,面積究竟有多大,有不同說法,最高的估計超過兩萬平方公里,七分之一個山西。2013年,《經濟參考報》的一篇報道,介紹了位于呂梁孝義的一個小村莊郝家寨,因為位于煤礦的采空區上,三十年間搬遷三次,地下水流失導致水井干涸,有村民的洗衣機變成了儲物柜。
煤炭是山西人最重要的財富,卻也在很大程度上固化了外界對山西的印象,讓人們快要忘記這里不可勝數的古跡珍寶,忘記黃土下層層掩埋的浩蕩歲月。轉型發展,是一條必須走的路。
“我們山西人不是不行”
1984年,英國紐卡斯爾市贈送給太原市一枚當地市徽,卻引來太原人的尷尬:太原沒有市徽,拿什么來回贈?
太原市隨即開始征集方案,第二年公布市徽,成為全國頭一個擁有市徽的城市:市徽中間是永祚寺標志性的雙塔圖案,連同背后的火焰和下方的煤層,共同組成并州的“并”字。資源、工業、歷史,一座城乃至一個省的主題,在小小的徽章上濃縮。
太原市市徽
除了煤炭,這個古老的省份值得被凝視的地方還有太多太多,在煤炭之外,它付出的努力也實在太多太多。
上世紀五十年代,因為修建三門峽水庫,位于運城芮城,背靠中條山、面對黃河的永樂宮被劃入庫區。千年永樂宮,是呂洞賓的誕生地,也是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地方政府和文保人員用了十年時間,將永樂宮順利搬遷,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后首個大型的綜合性文物保護工程。
1973年,周總理面對云岡石窟說:“十年規劃,時間太長了,要三年修好。”從此以后,云岡石窟迎來了漫長的修復保護期,上世紀末,經過多方努力,109國道云岡段改線成功,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奠定基礎。又十幾年后,游人如織的云岡石窟,與重建的大同古城遙遙呼應。
今天云岡石窟已經得到妥善的保護。/ 圖蟲創意
1980年,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提出平遙古城保護規劃,在大拆大建的年代,保護下這座珍貴的古城。三十多年后,在首屆平遙影展,導演賈樟柯提及他要辦國際級影展的雄心:“我就是要證明,我們山西人不是不行,而是沒有機會。”
這場洪水,讓我們看到關心家鄉的山西人、關心山西的外鄉人很多很多,讓我們看到在地理的廣度、時光的深度、歷史的厚度上,山西還有太多值得珍視的財富。
夜色中的省城太原。 / 圖蟲創意
等洪水退去后,所有關心山西的人不妨去走一走、看一看,或者沿著黃河,在磧口古鎮眺望自然的偉力,或者順著同蒲鐵路,聆聽來自礦洞深處的回響,或者跟隨梁林的腳步,尋訪山川城鎮里的翹檐飛角,又或者只是登一登五臺山,在暮鼓晨鐘里徹底改變對山西的偏見。
歷史的“幸存者”平遙古城。/圖蟲創意
林徽因在《山西通信》中寫:“居然到了山西,天是透明的藍,白云更流動得使人可以忘記很多的事。”她和梁思成在古村中看到北齊年間的石碑,圍觀的村民驕傲地問:“年代多了吧?”他們高興地回答:“多了多了,差不多一千四百年了。”“呀,一千四百年!”所有人一齊驕傲起來。
擁有這樣一片古老而溫厚的土地,當然不僅僅是山西人的驕傲。
山西,加油。
10月12日,山西大同古城日出。/視覺中國
?作者 | 蘇煒
?校對 | 阿綠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