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博士應聘中學教師,“鯰魚效應”值得期待
近日廣東深圳“四大校”(即深圳最好的四所中學)之一的某校教師崗面試,生物學專業應聘者進入面試的有7個人,其中4個人是博士,而化學專業進入面試的應聘者全是博士,隨后“中學教師面試一半是博士”的話題迅速躥升到社交媒體熱搜第一。
“7個人面試其中4個是博士,學校最后招聘的4個人里3個是博士”——競爭如此激烈,令不少人咋舌,但實際上,近年來,各地中小學對高素質人才需求旺盛,不少海內外名校的博士、碩士畢業生涌入了教師隊伍,這是雙向選擇的結果。
數據顯示,我國已有2846個區縣的預算安排,實現了“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收入穩定、收入高、職業榮譽感等,都增強了中小學教師崗位的吸引力,也讓“從教熱”持續升溫。
眾所周知,名校博士、碩士生大多擁有豐富的學習經驗,在同等招聘條件下,競爭優勢往往更大。而且,這些高學歷畢業生往往非常年輕,思維活躍、知識面廣、創新能力強,他們進入教師隊伍后很可能如“鯰魚”一般,攪活傳統教學模式,促進相關改革,令教育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基礎不穩,大廈難立。中小學教育是在為社會培養基礎性人才,關系著國家未來的發展命運。近年來,我國基礎教育投入不斷加大,但人才力量薄弱,一些中小學教師知識結構陳舊,教學方法落后,素質教育能力欠缺等問題,仍有待突破。某種角度上,這也成為“雙減”政策落地的攔路石之一。因此,中小學教師隊伍亟須補充高質量的新鮮血液,形成一股強大的沖擊力,推動教育改革不斷深化。
各地中小學在招攬大量高學歷畢業生后,要善于利用這些新鮮血液,鼓勵他們創新教學方法,認真落實“雙減”政策,突破“刷題”“題海”等套路,大力倡導因材施教、素質教育,激發中小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培養學生們的創新力、動手能力,為國家夯實基礎教育,培養更多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能夠在各行各業貢獻作為的創新型人才。而這最終影響的,或許是整個國家的人口素質和競爭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