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方行口述:浙江所藏的孤本文獻如何成了上博的藏品
【編者按】
方行(1915-2000),解放前從事地下工作,1957年調任上海文化局副局長,長期主持上海文化工作,在文化建設、古籍整理方面頗有建樹。2015年是方行誕辰100周年,其孫方放編印了祖父母的文集《行南文存》。本文是方行口述的部分內容,摘自《行南文存》,原題為《文獻選編二三事》。經方放先生授權,澎湃新聞轉載。
方行與妻子王辛南1.筆名文操
我編譚嗣同、李大釗、瞿秋白文集,就是靠四處收羅材料,文章都是靠手抄的。當時照片拍不起,叫別人抄我又出不起錢,連抄寫的紙張都是馬路地攤上買來的。我編書就是靠徒手抄寫,所以筆名叫“文操”。
這些人的文章都是散見書報,上海的書報最多,當時上海轟炸,我擔心戰火殃及,所以就開始找書報抄這些文章,以便保存。做地下工作時,有時風聲緊,我就躲在圖書館里抄。慢慢地抄了一大包,紙張大大小小、花花綠綠的。我又怕放在上海家里也不安全,就帶到了香港。找上海地下黨派到香港去的萬景光(曾任中共華東局對臺工作委員會駐港的領導人)租個保險箱存放,直到解放后才找他拿回來。
2.關于《譚嗣同真跡》
抗戰剛剛勝利時,我開始編《新文化》。對外請周建人出面,實際工作由我做。這期間認識了蔡尚思,蔡尚思也參與編輯工作,還有復旦的陳子展教授。大家談論羅列近代最重要的二十個人物,其中就有譚嗣同,談起譚嗣同的文章散見書報,應該編成集子,然后我就開始收集譚嗣同的文章。《譚嗣同全集》的鉛印本在解放前就編好了,交給了“生活書店”出版。
《譚嗣同真跡》初版是1955年。譚嗣同的書齋名叫“莽蒼蒼齋”,田家英的書齋名叫“小莽蒼蒼齋”,他對譚嗣同是佩服得不得了。1960年左右,田家英購得譚嗣同寫的一個扇面。現在能看到的譚嗣同書法作品只有這么一件,其他手跡都是書信之類。后來報上說臺灣也找到了一件譚嗣同的書法,但我還沒見過原件。田家英的這個扇面很珍貴,他怕保不住,就拿到上海來,叫我們博物館給他按原樣復制幾份。田家英說,老方啊,《真跡》再版時一定要把這個扇面放進去。“文革”中這些復制品不見了,“文革”后總算找到。《譚嗣同真跡》再版時,這個扇面本來想按原大小印在書里,可惜沒這樣做,是縮小印的。
1955年出版的《譚嗣同真跡》,書名由張元濟題寫。《譚嗣同真跡》里有三張譚嗣同的照片。第一張照片中的譚嗣同很英武,譚嗣同的武功非常好,歐陽予倩(戲劇家,1889-1962,譚嗣同老師歐陽瓣薑之孫。)說,有人拉住譚嗣同的辮子,他一甩頭可以把拉辮子的人甩出去。這張照片是譚嗣同的一個過繼孫子譚訓聰寄給我的,這個人解放后去了臺灣。這張照片最早出版,就是我用在《譚嗣同全集》中,后來的都是根據這張照片翻印的。另一張攝于時務學堂的照片,也是譚訓聰寄給我的,被鄭振鐸看到,讓他先用了。第三張是從一張當時好幾個名公子的合影中剪下來的,是翻印的。
“譚氏書齋”和“譚氏客廳”的照片是我在1950年或1951年到北京開會時自己拍的。“譚嗣同名刺”上的名字是譚嗣同的親筆,我本來想用這個字作為《譚嗣同真跡》封面的題名,但做書的同志沒有按我的意見辦。出版社領導批評了他們,我只好說“很好、很好”,我若再批評他們,幾個年輕人怎么吃得消。“譚氏監制之霹靂琴”上刻的詩是譚嗣同作的,琴藏在故宮。琴的照片是根據故宮發表的照片翻拍的。“譚氏自制用箋”是文管會的沈老先生送給我的,據沈老先生講,那原來是陳三立收藏的。
《譚嗣同真跡》中的書信都是我東南西北去收集來的。我從抗戰時期就開始收,當時很多材料是借來的,看到有手跡的,還的時候就拍張照下來,這些初版用的原件現在是找不到了。譚嗣同寫給汪康年的信都是上海圖書館的藏品。汪康年去世后留下幾麻袋的信,都是當時名流寫的信,差一點要被稱斤兩賣掉,顧廷龍把它們留下來,編了四本書信集,這些信就是其中的。譚嗣同的信寫得很好,像寫給歐陽瓣薑的萬言長信,一氣寫來,一字不改。
解放后,聽說北京有人有一冊譚嗣同的手稿本(即《秋雨年華之館從脞書》,收藏人張次溪)。我向收藏人借,他說借閱可以,但是要50元,我就匯了50元給他,不久書果然寄來了。我和顧廷龍一看,里面有的是抄件,有的確是譚氏真跡,是有涂改的文稿。我們商量請張元濟看看真偽,于是,一起去上方花園拜望張元濟。張元濟這時九十歲了,中風了,但人情況還是好的。他躺在床上,床上放著個小茶幾,我們把手稿放在小茶幾上給他看。張元濟一看之下,竟然“啊——”一聲大哭起來,臉漲得血紅!他看到了老朋友的東西,哭了,真是百感交集,老淚縱橫。當時我嚇壞了,老夫子這么大年紀,有個什么不測怎么辦,我怎么擔得起這個責任!這樣看來,稿本中的一些手跡確是真的。想買又買不起,我讓顧廷龍拍份照片下來,也不知道這份照片現在在哪里。這個稿本后來被賣給了湖南歷史研究所。我曾請張元濟為初版的《譚嗣同全集》和《譚嗣同真跡》題書名,他一口答應。當時,我曾接待過一個愛國華僑,華僑提出想要一幅張元濟的字,我不敢當場答應,老夫子畢竟中過風,不知道是不是方便提筆。結果我跟張元濟一說,他就答應下來,就在床上憑著那個小茶幾寫的。估計我的書名,張元濟也是在小茶幾上寫的,那時他已經很少下床了。
張元濟畫像3.關于《魯迅日文作品集》
魯迅日文很好,他給日本朋友的信都是用日文寫的,日本出過一本魯迅的日文作品。我想,中國也應該出一本魯迅的日文作品集,這樣更能全面體現魯迅作為一個文學家的偉大。我就讓上海魯迅紀念館具體辦這件事,終于在1981年以魯迅紀念館的名義出版了這本《魯迅日文作品集》。但是當時上海不肯多印,怕印出來賣不掉。日本得到消息,在日本學中文的人非常感興趣,來電報說要訂三千冊,這樣上海才肯多印些。后來不久,日本十個大學教授到中國來訪問,從北京到武漢到上海,再轉道香港回日本。上海讓我出面接待。到臨接待前,領隊突然跟我說,要送給日本朋友每人一份幾十元錢的禮品。當時時間緊迫,外事禮品又不能隨便,我靈機一動立刻打電話讓魯迅紀念館送十本《魯迅日文作品集》來。日本人收到禮品后高興得不得了,說早就聽說出了這本書,苦于買不到。
《魯迅日文作品集》4.關于《蘿軒變古箋譜》
國內最出名的“箋譜”是崇禎年印制的《十竹齋箋譜》,印得相當精致。當年是魯迅和鄭振鐸一起影印出版的,一共有兩本,第一本魯迅還在,第二本印出來時魯迅已經去世了。
比《十竹齋箋譜》年代更早,印得更精致的是《蘿軒變古箋譜》,是目前傳世的“箋譜”中,年代最早的一部。《蘿軒變古箋譜》是明朝天啟年間印制的,饾版套色,套色多達七八十種。書印好近四百年了,饾版拱花凹凸之處一點沒變。(注:饾版,即將畫稿按深淺濃淡不同之色,各刻一版,依次套印成圖。拱花技術是饾版套色印刷之后,在宣紙表面壓印出凸起的暗紋,使畫面產生淺浮雕效果。)
當年日本有《蘿軒變古箋譜》的下半部,下半部沒有出版年代,出版年代在上半部里,因此日本誤認為《蘿軒變古箋譜》是乾隆年印的,還有專門的考證文章,覺得這書很了不起,將那下半部影印出版了。徐森玉、鄭振鐸看了覺得不像乾隆朝的東西,年代應該更早,但也拿不出證據。“文革”前,浙江拿來一部書,請徐森玉鑒定。徐森玉是上海博物館老館長、版本專家,老夫子那時已經八十多歲了,一看到書竟跳了起來,叫道:此書居然還在人間!那書就是《蘿軒變古箋譜》,是明朝天啟年出版,這可是孤本了。
書鑒定完,徐森玉不肯還了,要留在上海。人家是來鑒定的,不是來賣書的,但老頭子無論如何不肯還。當時浙江宣傳部的部長是上海調去的,我建議去找石西民,因為石西民原來是上海市委宣傳部的部長,浙江的那個宣傳部長先前是他的部下。徐森玉就說要去拜望石西民,我說他很忙啊,徐森玉說沒關系,我六點鐘到石西民家門口去等好了。后來石西民找到我,說老方,那個老頭子找我要干嘛?我說如何如何,石西民說,讓他千萬別來啊,他老夫子六點鐘等在我門口不像話啊。我就對石西民講了書的事情,請他和浙江講講看,讓浙江省委壓下去。浙江省委和對方商量后說,實在不行就交換吧。開價大得很,要十六張明清書畫,鄭板橋是最起碼的檔次。我們“上博”一口答應。這才換來了這本《蘿軒變古箋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