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坐診時三種語言切換視頻”火出圈,董曦:我還是那個董醫生
普通話、上海話、安徽話、英語、日語……上海醫生董曦問診時自如切換,關于她的一個微博話題超5000萬人次閱讀。
董曦,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 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圖
“出圈”之后,坐在診室的董曦直言:“我沒覺得自己怎么樣,我還是那個董醫生。”
董曦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9月29日下午,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記者在中山醫院徐匯醫院見到董曦時,她正在診室忙著為一個個患者看病。當天上午董曦已接診43名患者,下午的排號才開始,每天這種節奏對她來說很平常。
和病人交流時,輕松爽朗的笑聲不時從診間傳出。有的病人一進門,先說“董醫生我知道你,你是網紅醫生,沒想到約到你的號”,然后才就醫問診。
人們驚訝于這位醫生出色的多語言能力。董曦卻覺得沒什么,上海像她一樣的醫生很多。
9月29日下午,董曦在診室為患者看病。 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圖
董曦說,對醫學生來說,掌握外語不是難事,絕大部分醫學生從中學起就是學霸,再到醫科大學讀書,英語肯定沒有問題。她曾到日本留學5年,也懂日語。至于各地方言,上海話自不必多言,她爸爸是安徽人,所以她懂安徽方言,加上自己對方言感興趣,寧波話、蘇州話也常脫口而出。
網絡截圖
不過,之所以問診時切換這么多種語言,背后是為病人服務的初衷。
董曦說,來看生殖問題的患者,自身多少都有焦慮,見到醫生難免很緊張。為了拉近和患者的距離,多年來她總結出這種語言上的經驗,“如果你和患者說一樣的方言,她就覺得醫生很親近,交流也更融洽。”
在診室里,一聽到病人講安徽話,董曦馬上“套近乎”:“你是安徽的嗎?我也是。”老鄉見老鄉,原本緊張的病人一下輕松了。有時她還會拍一拍患者的肩膀,讓患者的情緒穩定下來,有利于問診看病。
董曦說,上海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醫院里每天就診的病人來自四面八方,通過語言作為橋梁,能把醫患距離拉得更近,用語言安撫病人也是醫生的一種技能。
從2021年開始,董曦不時拍一些短視頻發到個人社交媒體上,為的是用盡量輕松的方式向公眾介紹生殖醫學。她說,以往病人一提到醫生會覺得嚴肅,對生殖疾病更是諱莫如深,不少醫生做科普時也給人一板一眼的感覺,她拍視頻,希望能突破既往的隔膜。
連她自己也沒想到,她的視頻忽然“出圈”了。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有網友評價董曦:語言技能拉滿,太牛了。也有人點贊:上海醫生真的個個都是學霸。
微博截圖
“出圈”以后,董曦說她沒覺得會怎么樣,自己每天還是照常生活,準時到診室看病,堅持鍛煉身體,騎共享單車出行,生活沒什么變化。
唯一的變化,可能這次被關注之后,她的病人會增加。為此,董曦也做好了準備,她說:“對我自己來說就必須做得更好,更好地服務每一個患者,因為你出名了呀,要對自己要求更高。”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