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犀之間:從獵殺馴養(yǎng)到靈犀想象
距今大約3300年前的殷商晚期,中原大地溫暖濕潤,密布的原始森林中生活著大量的犀牛。從現(xiàn)代生物分類學(xué)上來看,那時的犀牛分屬不同的屬種,在體型和形態(tài)上存在較大差異,因而古人在造字時便取“犀”、“兕”來分別指稱。根據(jù)《爾雅·釋獸》中對二者的描述:“兕似牛,犀似豕”,再加上晉代郭璞對其作注時寫道:“(兕)一角,青色,重三千斤”,“(犀)形似牛,豬頭,大腹,卑腳,有三蹄,黑色,二角……”,可以大致推斷“兕”應(yīng)當(dāng)為獨角犀屬的印度犀或爪哇犀,而犀則是雙角犀屬的蘇門答臘犀。
圖1:犀牛不同亞種的體型對比
殷墟甲骨文中多次出現(xiàn)了商王狩獵犀牛的刻辭,其中《殷墟文字乙編》第2507片便記載了商王“焚林而獵……獲十五兕”(圖2);有時商王也會用獵獲的犀牛用來祭祀,制作于帝乙或帝辛六年的“宰豐骨匕”(圖3)上有刻辭:“壬午,王田于麥麓,獲商戠兕。王賜宰豐、寑小、(矢旨)兄,在五月,唯王六祀,肜日?!贝笠馐牵喝晌缛漳翘欤掏踉邴湹纳侥_下獵獲了一頭罕見的犀牛,商王賞賜了隨員,當(dāng)時正逢肜祀之期,便用這只犀牛舉行了肜祭之禮。隨后,史官便取用犀牛的一段肋骨進行了刻辭和鏤畫,以紀(jì)念這個偉大而喜慶的時刻。
圖2:《殷墟文字乙編》第2507片卜辭拓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圖3:商代宰豐骨匕(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殷商時期,東夷反叛無常,帝乙十五年(公元前1187年)征討東夷,路過附屬商朝的夒地(即今山東聊城壽張鎮(zhèn)一帶)進行了巡視,并賞賜了夒地首領(lǐng)俞,還在這里進行了祭祀。之后俞便鑄造了一件犀牛型青銅器(圖4),并刻文紀(jì)念:“丁巳。王省夒且。王易(賜)小臣俞夒貝。隹(唯)王來正(征)人(夷)方。隹(唯)王十祀又五,彡(肜)日。”俞以犀牛為造型,可見位于殷商王畿和東夷之間的夒地也分布有犀牛,而且毋庸置疑,在某種意義上,犀牛是一種榮耀的象征。
圖4:商代小臣俞犀尊(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藏)
到了西周,隨著定居農(nóng)業(yè)文明的不斷發(fā)展,農(nóng)耕地帶向外不斷拓展,為了避免野獸危害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滅商及其附屬國后,“驅(qū)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孟子·滕文公章句下》),但僅僅是把這些野獸驅(qū)離人們生活的區(qū)域,中原地區(qū)的犀牛仍然廣泛分布。此外,犀牛也是當(dāng)時貴族圍獵的對象,《逸周書·世俘第四十》中記載了周武王在一次狩獵中,“狩……犀十有二”;《國語·晉語》中記載了晉國始祖唐叔虞“射兕于徒林,殪,以為大甲,以封于晉”,這也是犀牛皮被制成鎧甲的最早記載。《周禮·考工記·函人》中記載了當(dāng)時專門從事鎧甲制作的手工業(yè)者“函人”:“函人為甲,犀甲七屬,兕甲六屬,合甲(即雙重犀兕之皮)五屬。犀甲壽百年,兕甲壽二百年,合甲壽三百年”,雖然關(guān)于鎧甲的壽命或許有夸張成分,但也足以見其堅固耐用。《今本竹書紀(jì)年疏證》中記載:“(夷王)六年(前885年),王獵于社林,獲犀牛一以歸”。《詩經(jīng)·小雅》作為西周都城鎬京地區(qū)的詩歌樂調(diào),其中多篇出現(xiàn)了犀牛和獵犀的記載:《何草不黃》中有“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吉日》中則有“既張我弓,既挾我矢。發(fā)彼小豝,殪此大兕”。后來到了春秋中葉,據(jù)蘇軾在《上梅直講書》中的講述,郁郁不得志的孔子輾轉(zhuǎn)于陳國和蔡國之間,在曠野的路途中與弟子對話時便引用此句發(fā)出感嘆:“‘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
圖5:戰(zhàn)國石犀(四川成都博物館藏)
圖6:戰(zhàn)國錯金銀犀牛銅帶鉤(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自春秋以降,犀牛的命運因諸侯相爭而急轉(zhuǎn)直下。據(jù)《左傳·宣公二年》中記載,在這一年的春天(前607年),宋國和鄭國在大棘(今河南柘城縣西北)開戰(zhàn),宋軍中便有將士身披犀皮鎧甲。宋將華元被俘后逃回國內(nèi),結(jié)果被筑城百姓背地里嘲笑“棄甲而復(fù)”,于是華元讓他的驂乘(即護車武士)對百姓說:“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有牛就有牛皮,況且犀牛數(shù)量還多,打了敗仗丟掉鎧甲又能怎么樣?)”;西漢桓寬在《鹽鐵論》中也提到“世言強楚勁鄭,有犀兕之甲”。然而到了春秋末年,犀牛已經(jīng)不見有在中原地區(qū)的記載了,生活在春秋晚期的范蠡在《范子計然》中便有“犀角出南郡”的記載,此處的“南郡”雖不是后來秦初設(shè)立的具體行政區(qū)劃,但可以理解為泛指南方的郡縣,根據(jù)范蠡的出生地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和后來投奔越國后的生活軌跡推斷,“南郡”應(yīng)當(dāng)是長江中下游一帶。當(dāng)時正值吳越相爭,《國語·越語上》中記載了越王勾踐作戰(zhàn)前動員:“今(吳王)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三國韋昭在《國語·楚語下》注云:“十萬曰億,古數(shù)也?!彪m然其中有一定夸張的成分,但足見戰(zhàn)爭對犀牛皮的大量需求。到了戰(zhàn)國時期,在秦國與楚國的對抗中,楚軍將士們也曾身披犀甲奔赴國難,正如屈原在《九歌·國殤》中所描寫的那樣:“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當(dāng)時的楚地據(jù)《墨子·公輸》所載:“荊有云夢,犀兕麋鹿?jié)M之?!背酥?,楚王也好獵犀牛,《戰(zhàn)國策·楚策》中記載“楚(宣)王游于云夢……有狂兕牂車依輪而至,王親引弓而射,一發(fā)而殪”。這一時期的巴蜀一帶同樣可以見到犀牛的身影,據(jù)《藝文類聚·九十五》引《蜀王本紀(jì)》所記載:“江水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橋下,二枚在水中,以厭水精”(圖5)。從此之后,犀牛便逐漸成為后人心目中的“治水神獸”。
圖7:漢代錯金銀云紋青銅犀尊(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圖8:漢代鎏金銅犀牛與馴犀奴(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經(jīng)過了數(shù)百年的戰(zhàn)爭,到了秦漢,雖然鐵質(zhì)魚鱗甲逐步取代了皮甲,但中原地區(qū)的野生犀牛已基本絕跡,都是從遙遠的南亞、東南亞進貢而來。據(jù)《漢書·卷十二·平帝紀(jì)》《資治通鑒·卷三十五》記載,“(元始)二年(公元2年)春,黃支國(今印度馬德拉斯西南的康契普臘姆一帶)獻犀?!保?dāng)時王莽為了炫耀威德,“厚遺其王”。到了東漢,據(jù)《東觀漢記》中所載:“章帝元和元年(84年),日南(即日南郡,位于今越南廣治西北)獻白雉、白犀”;據(jù)《后漢書·卷八十年》所載:“永元六年(95年),永昌郡(今云南省西南一帶)徼外(指塞外、邊外)莫延慕義遣使譯,獻犀牛”。當(dāng)時嶺南一帶的叢林中仍然可以發(fā)現(xiàn)犀牛的蹤跡,東漢南??铈趯懹幸皇自~《犀》:“于惟玄犀,處自林麓……或有神異,表靈以角。含精吐烈,望若華燭。置之荒野,禽獸莫觸”,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平日里罕見的犀牛已經(jīng)帶有一種神秘色彩了,所謂“表靈以角”或許就是后來“靈犀”一說的源起。也正是因為“表靈以角”,所以犀角從漢代開始便成為一味中藥材,據(jù)成書最早的《本草》記載:“犀角……主百毒,蠱疰”,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dǎo)致了民間對野生犀牛的捕殺。
三國時期,東吳韋昭給《國語·越語上》做注中寫道:“犀形似豕而大,今徼外所送”,晉代劉欣期《交州記》中同樣記載:“犀出九德縣(今越南榮市),其毛如豕,蹄有三甲,頭如馬,有二角,鼻上角長,額上角短”,從中可以看出,出產(chǎn)犀牛的地域已經(jīng)縮小到東南亞的邊地屬國了。到了南朝宋,犀牛在嶺南還有極少分布,據(jù)唐代徐堅《初學(xué)記·卷二十二·武部》所引劉宋元嘉《起居注》中記載:“御史中丞劉楨奏,前廣州刺史韋朗,于廣州所部,作犀皮鎧六領(lǐng),請免朗官”。后來到了南朝梁,據(jù)《冊府元龜·外臣部·進貢》所載,梁武帝大同五年(539年),“八月扶南國遣使獻生犀及方物”,自此以后,嶺南一帶再無貢犀的史料記載。據(jù)此可以推斷,犀牛在嶺南一帶已基本絕跡。
圖9:唐朝獻陵石犀(西安碑林博物館藏)
在唐代,犀牛在歷史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以鎮(zhèn)墓獸和舞犀的形象出現(xiàn)。《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七》記載:“(林邑國)貞觀初,遣使貢馴犀”,退隱的唐高祖李淵十分喜愛犀牛,因此在他去世后,李世民于貞觀九年(635年)將犀牛形象雕刻成石犀作為鎮(zhèn)墓獸立在獻陵神道上(圖9),石犀底座刻有“祖懷之德”之字。唐玄宗時期,犀牛作為周邊屬國入朝進獻的貢品多見記載,據(jù)《冊府元龜·外臣部·進貢第四》所載:“(開元)十八年(730年)正月,波斯王子繼忽娑來朝獻香藥犀牛等;(天寶)九載(750年)四月……真臘國遣使獻犀牛”。正是在這一時期,馴犀表演成為宮廷表演的一部分,據(jù)《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八》所記載:“上皇(唐玄宗)每酺宴……又引犀、象入場,或拜或舞”,同在一旁觀看表演的安祿山“見而悅之”;后來安史之亂爆發(fā),當(dāng)安祿山攻克長安后,便“命搜捕樂工,運載樂器、舞衣,驅(qū)舞馬、犀、象皆詣洛陽”。
經(jīng)過安史之亂后,犀牛已經(jīng)是稀罕之物了,據(jù)《舊唐書·本紀(jì)第十三》中所載,唐德宗貞元九年(793年),“十月,環(huán)王國(即象林邑)獻犀牛,上令見于太廟”,皇帝讓人把犀牛牽到了供奉先祖牌位的太廟讓臣子們圍觀。然而,始于中唐的氣候變冷,讓犀牛很難熬過關(guān)中的嚴冬,《白氏長慶集》中記載了這只犀牛死在了貞元十三年(796年)的冬天:“南海進馴犀,詔納苑中,至十三年冬,大寒,馴犀死矣”,為此白居易作《馴犀》詩一首,借貢犀難以善終而“感為政之難終也”。從此以后,隨著唐王朝不斷衰落,馴犀表演不復(fù)存在,馴犀進貢也逐漸停止了,《冊府元龜·外臣部·進貢第五》記載了最后一次進貢犀牛發(fā)生在唐憲宗元和十三年(818年)四月,“訶陵國遣使進……生犀”。后來到了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唐裴庭裕在《東觀奏記》中記載了在山南西道渠州一帶(今四川渠縣、大竹、鄰水一帶)發(fā)現(xiàn)了野犀,隨后便被送往朝廷:“(犀)既至,上于便殿閱之,仍命月華門外宣示百僚,上慮傷物性命,便押赴本道,復(fù)放于渠州之野”,在向臣工展示后便放歸山林。
圖10:唐中晚期犀牛銅像(克利斯蒂拍賣行2007拍品)
雖然犀牛越來越罕見,但“靈犀”這樣的美好意象卻越來越深入人心,我們所熟知的李商隱《無題》中便有“心有靈犀一點通”。除此之外,靈犀望月的圖像也出現(xiàn)在了唐代銅鏡的裝飾上(圖11)。到了中晚唐,用犀角制成的犀帶成為帝國最高品級的官員的腰帶佩飾,甚至可與玉相提并論。據(jù)《新唐書·志第十四·車服》中的記載,唐文宗在即位后,由于四方車服僭奢,下詔準(zhǔn)儀制令:“諸親朝賀宴會之服,一品、二品服玉及通犀,三品服花犀、班犀”,其中的通犀、花犀、班犀指的是不同類型的犀牛角,只有三品以上的高官才能身配犀帶。李德裕在大和八年(834年)寫下了《通犀帶賦》,其中對通犀帶極盡贊美之詞:“靈可御邪,光能遠燭……溫兮如玉氣舒虹,粲兮若晨光爍霞”。
圖11:唐、宋犀牛銅鏡拓片
到了宋代,犀牛仍然大受宮廷喜愛。據(jù)宋代蘇頌等撰《本草圖經(jīng)》的記載:“犀,出永昌山谷及益州,今出南海者為上”,可見這一時期只有永昌郡、益州郡和南??み€有犀牛的分布。據(jù)《御定月令輯要》所記載,“景德三年(1006年)八月十一日風(fēng)琶蠻(黎州諸蠻之一,生活于今四川漢源西南)貢犀象”。除此之外,宋代帝京的犀牛全都由東南亞的外邦進貢,《玉?!贰端螘嫺濉分杏斜姸嗟挠涊d:“占城貢方物……乾德四年(966年)三月,貢犀……(雍熈)三年(986年)三月,貢通犀。淳化元年(990年)十月,貢馴犀”,“三佛齊貢方物……興國八年(984年)十一月,貢通犀”,“交趾貢方物……(開寶)八年(975年)五月,貢犀……(興國)八年(984年),黎桓貢通犀……(咸平)二年(999年)獻犀牛,四年(1001年)貢馴犀一……祥符二年(1009年)十二月癸未,貢馴犀一,上令縱之海涘”;“天禧二年(1018年)八月,阿善遣將軍卑熱等百五十人來朝,貢犀”。在此之后,便再也沒有犀牛的進貢記錄,因而時人對犀牛也變得十分陌生,以至于出現(xiàn)了《玉海》“交趾貢方物”條目中“嘉祐二年(1057年)六月丁卯,貢異獸二,以為麒麟”這樣的記載,其實這里的“麒麟”便是犀牛,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對其進行了一番不知所終的考證:“如牛而大,通身皆大鱗,首有一角。考之記傳,與麟不類。當(dāng)時有謂之山犀者,然犀不言有鱗,莫知其的?!庇捎谒蚊鞴賳T服飾延續(xù)了唐代的傳統(tǒng),對于最高等級的官員,犀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據(jù)《明集禮·卷三十九》中的記載:“其朝防之服則用唐宋公服,一品紫玉帶,二品紫犀帶”,所以犀角的進貢仍然源源不斷,正如明張燮在《東西洋考·物產(chǎn)·犀角》中所言“其角,宋及本朝充貢”。
圖12:文俶《金石昆蟲草木狀》中的犀牛(明萬歷時期繪本)
圖13:王圻、王思義《三才圖會》中的“兕”(明萬歷時期繪本)
到了元代,有關(guān)進貢犀牛的記載非常少,只有在《元史·本紀(jì)第十二》中記載了“【至元十九年(1282年)】丁卯,安南國進貢犀、兕”。明朝初年,犀牛的進貢大量恢復(fù),據(jù)明何喬遠《名山藏》中記載,“洪武四年(1371年)三佛齊國貢犀?!保弧睹魇贰ち袀鞯诙偈ね鈬濉芬灿杏涊d,洪武九年(1376年),由于三佛齊王國去世,太子繼位后請求大明王朝的冊封,于是“明年遣使貢犀牛”;據(jù)《明實錄·太祖實錄》記載,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四月)戊寅,麓川平緬宣慰使思倫發(fā)遣刀越孟等貢犀象方物”。據(jù)《皇明典故紀(jì)聞·卷十一》載,明英宗“正統(tǒng)中(1436-1449年),“廣東南海衛(wèi)指揮曹忠等送占城國進貢犀象赴京,一犀道死”;據(jù)《明實錄·英宗實錄》載,天順?biāo)哪辏?460年)“(五月)甲申,占城國遣陪臣究別陀樸等,陜西岷州高地平等,簇番僧頭目蒼者他等,四川馬湖府泥溪長官司土官舍人王明德等,貢犀牛……”明嚴從簡在《殊域周咨錄》中的“占城”條目中記載,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派兵征討安南,占城國王出兵相助,收復(fù)被安南占領(lǐng)的失地后,“(永樂)六年(1408年),自是屢表貢犀象及金銀器物”,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的貢犀記錄。
圖14:明代鎮(zhèn)河鐵犀(河南開封鐵牛村藏)
圖15(1):明清武官官服上的犀牛形象:明代八、九品武官補子(引自《三才圖會》)
圖15(2):明清武官官服上的犀牛形象:清代七、八品武官補子
自明代中期以降直至清代,由于犀牛不再進貢,人們對于犀牛的認知只能依托歷史文獻的記載并加以想象,比如正統(tǒng)年間,于謙巡撫晉豫時,鑄鐵犀以鎮(zhèn)黃河水患,后來閻興邦作《鐵犀填河廟碑記》,“……后有鐵犀一,猙獰蹲踞,半出土上,背鑿銘,乃正統(tǒng)丙寅(1446年)巡撫于忠肅所鑄以鎮(zhèn)水患者”。從鐵犀的形態(tài)上,顯然與實物相去甚遠,更像是一種神話傳說中的靈獸“獨角獸”(圖14)。無獨有偶,后來到了明代萬歷年間,出現(xiàn)了一批百科式圖錄類書,上面對于犀牛的描繪也承襲了這種“獨角獸”的造型。除此之外,從明代開始,犀牛的形象也開始出現(xiàn)在了官服的補子上,如《三才圖會·衣服》中所載“(武官)八九是海馬,花樣有犀牛”;之后到了清代,犀牛成為了七、八品武官的補子(圖15)。
圖16(1):16、17世紀(jì)西方人眼中的犀牛形象:丟勒的《犀?!纺究贪娈嫞?515年)
圖16(2):16、17世紀(jì)西方人眼中的犀牛形象:大英博物館藏南懷仁《坤輿圖說》(清康熙刻本)中的“鼻角獸”
與此同時,隨著西方傳教士的到來,他們把海外風(fēng)物知識帶到了大清帝國,于是中國的典籍中便出現(xiàn)了西方人眼中的犀牛形象(圖16)。需要注意的是,當(dāng)時絕大多數(shù)的歐洲人也未曾見過犀牛,他們的認知仍然停留在1515年偉大的藝術(shù)家丟勒筆下想象的犀牛形象。相比在中國已經(jīng)幻化成吉獸、又帶有幾分可愛、靈巧的形象,西方對犀牛的想象未免顯得有些丑陋、甚至猙獰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