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舊之間:MoMA首個中國建筑展——重復使用、再生、回收
在過去三十多年里,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帶來一股建筑熱潮。經過多年專注于城市巨型工程和多由西方建筑師設計的壯觀建筑作品之后,年輕一代中國建筑師開始了一場反思。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再利用,更新,回收:中國近期建筑”聚焦王澍、袁烽、柳亦春等中國新一代建筑師,他們對“白板式重建”提出挑戰,傾向于采用相對較小規模的干預,以尋求與已有建筑環境和既定社會結構的有益互動。
展覽入口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于2021年9月18日至2022年7月4日期間推出展覽《重復使用、再生、回收:中國近代建筑展》(Reuse, Renew, Recycle: Recent Architecture from China),展出來自中國新一代建筑師的八個專案,參展方包括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業余建筑工作室(王澍、陸文宇)、創盟國際 (袁烽)、大舍建筑設計事務所(柳亦春、陳屹峰)、DnA建筑事務所 (徐甜甜)、朱锫建筑事務所(朱锫)、直向建筑事務所(董功)和阿卡汗獎得主標準營造事務所(張軻)。展覽涉及的議題從對舊工業建筑的適應性再利用、建筑材料的回收、對傳統建筑技術的重新詮釋,以及如何以非干預式的建筑置入來振興鄉村或整個地區的經濟等,探討他們在社會和生態可持續性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這是MoMA首次推出中國建筑展。經過為期四年的研究計劃,包括與建筑師們的廣泛溝通和對所有參展項目的多次實地考察,本次展覽呈現包括模型、圖紙、照片、視頻以及近期收藏的約160件中國當代建筑作品的實體模型。展覽由菲利普·約翰遜建筑與設計總策展人馬蒂諾·斯蒂爾利(Martino Stierli)和建筑與設計部策展助理 Evangelos Kotsioris策劃,上海同濟大學李翔寧教授擔任策展顧問。
舊的建筑
大舍建筑事務所,龍美術館(西岸館),上海,中國,2012-2013;攝影:蘇圣亮
說到城市的“回收”,對舊的或廢棄建筑的再利用并使之重生是非常典型的一類案例,這次展覽中就有龍美術館、池社和陽朔Alila糖舍酒店這三個專案。
位于上海徐匯區黃浦江畔的龍美術館所在地以前是運煤碼頭,保留著上世紀50年代建造的大約長110米、寬10米、高8米的煤料斗卸載橋,和2013年建成但廢棄了的地下車庫。大舍建筑事務所有機地結合了這些新舊工業元素,增添的一系列不同高度和方向的“傘型拱門”交錯成一片日光明媚的拱形展廳“森林”,與保留下的卸載橋形成不同層次的空間,車庫也被改造為地下展覽空間。
同樣位于徐匯區西岸文化藝術街區的“池社”畫廊,原本是一個破敗的舊倉庫。 袁烽和他在創盟國際的團隊保留了舊建筑的外圍護墻體,將回收自老建筑的古老灰磚和先進的科技砌筑技術結合,讓磚構這一古老形態融入當下新的時代中。展廳主入口處上方的墻體營造出微微隆起的曲面形態,既可作為主入口的標識,還可以作為雨棚使用。
直向建筑事務所,陽朔糖舍酒店,陽朔,桂林,廣西,中國,2013-2017;攝影:蘇圣亮
位于廣西桂林的陽朔Alila糖舍酒店,則是改建自上世紀60年代一家廢棄糖廠的工業設施。酒店位于陽朔縣漓江邊一處山坳,是喀斯特地貌最具代表性的區域之一,老糖廠也是當地一代人的生活記憶和情感載體。直向建筑事務所將酒店的標準客房樓梯和別墅布局在老糖廠兩翼,復合立面材料的材質肌理和壘砌邏輯與老建筑的青磚保持一致。新建筑外形簡單克制,且體量被嚴格控制低于老廠房,沿用老糖廠的坡屋頂形式與屋頂角度,繼而使新、老建筑在同一個秩序中演進、更迭。透過已有元素、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之間的微妙張力,糖舍酒店展示了大規模開發的另一條路,而不必犧牲歷史文物或自然環境。
舊的文化
張軻,微胡同,北京,中國,2016;攝影:吳青山
歷史文化如何融入當代生活,在建筑界也是一個頗為熱門的議題。
為了滿足市中心高密度的住宅需求,近年來北京的許多胡同成為大規模拆遷的目標。北京胡同是一種傳統的院落-巷道系統,是中國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胡同被拆除,大量原居民被迫離開,胡同社區多樣性逐步消失,胡同傳統文化也迅速衰弱。張軻和標準營造事務所在北京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內建造的“微胡同”,是圍繞舊城改造、風貌保護與社區生活營造提出的一個小而豐富的實驗構想。微胡同距離天安門廣場15分鐘步行路程,將一系列獨立的空間單元置入一個約30平方米的長方形院落中,形式保留了北京傳統建筑的青磚、灰瓦、坡頂,是位于胡同院落內的、服務于社區的兒童圖書館。
朱锫建筑事務所,景德鎮御窯博物館,景德鎮,江西,中國,2016-2020 ? schranimage
另一邊,在中國的“瓷都”江西景德鎮,由朱锫建筑事務所設計的御窯博物館近年剛落成。博物館位于景德鎮歷史中心,明朝和清朝御窯所在地就在附近。博物館的空間結構參考了傳統窯的幾何結構、物質性和結構效率,由這樣的基礎建筑單元的重復和變化構成。根據當地的習慣,每兩三年會拆除一次老化的熔爐,并將其材料用于其他建筑,御窯博物館也同時采用新燒磚和舊熔爐拆卸后收集的再生磚混合物。“自然建筑”是建筑師朱锫的核心建筑理念,御窯博物館也以最樸素帶非常聰明的構造構建了自然通風裝置,讓博物館到了夏天也可以不用空調。
舊的鄉村
本次展覽中,有三個建筑項目都在浙江省,其中兩個建筑專案“金華瓷屋”和“富陽文村”均出自王澍和陸文宇主理的業余建筑工作室。金華瓷屋是他們受邀為金華建筑園設計系列展館設計的一個單層建筑,在公園的一個斜坡上,展館的傾斜外觀形似硯臺,展館表面則覆蓋著手工制作的顏色各異的瓷磚。從本次展覽中展示的模型中,可以看出王澍和陸文宇對不同釉色和傳統工藝的研究。傍依富春江的富陽文村是業余建筑對中國鄉村振興的一次嘗試,在當地約300個村落中,只有不到20個還保留著傳統上的自然狀態,千年來積累的建筑智慧正迅速消失。他們對現存房屋進行了翻新和重建,借鑒當地傳統的庭院結構,設計出30套新住宅。建筑師們的抱負在于他們的方法,將現代設計與傳統建筑技術和當地材料相結合,成為其他村莊復興的模板,同時防止它們無意中變成鄉村生活的“主題公園”。
DnA設計與建筑事務所,竹劇場,橫坑村,松陽縣,中國,2015;攝影:王子凌
浙江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西南部的松陽縣保存著大量格局完整的傳統村落,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譽為“最后的江南秘境”。建筑師徐甜甜和她的DnA建筑事務所在七年間,已經實現了數十項微創且往往可逆的干預措施——她稱之為“建筑針灸”為——陸陸續續開展針對不同村莊特點的小體量公共建筑。竹劇場、紅糖工坊、石門廊橋……借由創造文化活動空間與小規模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為人口迅速減少的當地重新注入生命。徐甜甜的作品中,最具詩意的或許就是“竹劇場”,這是橫坑村附近的一個表演舞臺,以彎折并捆扎大量的毛竹形成圓形的穹頂,讓我們看到了原本只在想象中的完全由可再生資源構成的建筑模樣。
《重復使用、再生、回收:中國近代建筑展》中的建筑師和專案展現出在當今中國建筑的意義,并且探索現代建筑如何扎根于中國獨特的文化背景。如何在馬不停蹄地向前時,守住我們與生俱來的DNA,不拋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個體。
注:本文轉載于“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微信公號,編者略有調整。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