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周觀展指南|閱讀城市空間藝術季,體味“林下風雅”高逸情
國慶將至,2021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如約而來,相比過去沿著黃浦江展開,此次藝術季進入社區生活圈,上海ART021首次南行來到深圳。
古代藝術方面,蘇州博物館西館已投入試運營,五大開幕展覽在呈現姑蘇文史、傳承江南文化的同時,引進不少國內外知名博物館展覽;故宮的歷代人物畫特展第二期“林下風雅”、國博的大盂大克子龍三鼎相聚的青銅大展和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上海博物館“萬年長春”特展及黃浦江邊的拉斐爾、夏加爾、康定斯基等西方名家展都值得專程前往。
在巴黎,已故的大地藝術家克里斯托和讓娜-克洛德設計的項目“被包裹的凱旋門”將進行至10月3日;倫敦大英博物館將展新入藏的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德累斯頓的維米爾展將揭示維米爾所處的藝術環境,以及藝術家之間的傳承影響。
上海
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館受贈文物展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期:2021年9月28日—12月26日
展覽將早期的捐贈者代表及文博事業開創者聚集一起,展品包括鄭振鐸捐贈的漢代人物畫像磚,張珩捐贈的唐永徽六年李世延母馮氏等造像,沈同樾、顧榴等人捐贈的元代華祖立《玄門十子圖卷》,潘達于捐贈的明代馬守真《設色花卉卷》等。
2021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地點:長寧區新華社區和普陀區曹楊社區(主展區)
展期:2021年9月25日—11月30日
相比過去沿著黃浦江展開,本屆藝術季以“15分社區生活圈——人民城市”為主題,進入社區生活圈,走近市民身邊。除了主題演繹展在上生新所、主展區在新華社區和曹楊社區外,還有靜安臨汾、長寧虹橋、浦東陸家嘴、徐匯田林、黃浦瑞金、楊浦四平、虹口多倫、閔行梅隴、寶山多個社區、臨港申港、嘉定菊園、松江九里亭、浦東海沈、青浦章堰等眾多社區展場。
萬年長春:上海歷代書畫藝術特展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期:2021年6月22日—10月9日
該展系首次從學術視角對上海歷代書畫進行較為系統的梳理與研究,遴選相關書畫146件(組),從晉代上海松江陸機《平復帖》(拓本)、宋代米芾書法、元代任仁發畫作直看到近現代名家名作。宋元以降,文人畫漸為主流,其中董其昌以一己之力影響身后近四百年,倘若加上董氏之外的海上千年書畫成就,則一部文人畫史,可謂半部與上海相關。
錢瘦鐵和他的朋友圈
地點: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
展期:2021年9月17日-10月24日
展覽從“社會情境中的藝術品”和“社會關系中的藝術家”這兩個角度來研究和展示錢瘦鐵的藝術,展出錢瘦鐵及其師友同仁作品共87件(組),分別以“鐵筆丹心”“會友輔仁”“鷹擊長空”三個篇章講述錢瘦鐵的藝術創作及藝術交往。
文藝復興至十九世紀——意大利卡拉拉學院藏品展
地點:上海東一美術館(中山東一路1號)
展期:2021年8月12日—2022年1月3日
展覽由意大利卡拉拉學院喬瓦尼·瓦拉古薩擔任展覽策展人,以時間為軸,呈現15-19世紀西方繪畫風格的發展與更迭。展區分有人文主義與文藝復興、16世紀的威尼斯、17世紀的繪畫類型、18世紀的社會思潮與貴族制度的終結等。包括拉斐爾的《圣塞巴斯蒂安》、皮薩諾的《廖內洛·德·埃斯特肖像》、曼特尼亞的《錫耶納的圣伯爾納定》、 魯本斯的《圣多米提拉》等精品杰作。
喬治·康多:圖像殿堂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展期:2021年9月26日—11月28日
這是美國藝術家喬治·康多在亞洲迄今為止最大規模個展,由馬西米里亞諾·吉奧尼擔任策展人,并與知名建筑師安娜貝爾·塞多夫合作布展,展出200余件繪畫、雕塑及素描作品,聚焦于康多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以來重要的周期創作與作品系列。
往來千載——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
地點:震旦博物館
展期:2021年9月25日—10月31日
此次展覽展出3位近現代藝術大家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的60余件真跡。除原作外,展覽內容還包括齊白石在國立北平大學的聘書,徐悲鴻與齊白石的10余件往來書信等珍貴史料。展覽主線將圍繞3位畫家在上世紀初結識往來并在藝術的道路上共同創作,互相扶持的過程。
銘心妙相:龍門石窟藝術對話特展
地點:上海大學博物館
展期:2021年9月18日-2022年1月8日
展覽展出27件龍門石窟研究院特藏和16件當代藝術作品。千年前的北魏“龍門二十品”、北魏至唐代的造像與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在展覽空間中對話。
愛即色彩——馬克·夏加爾展
地點:上海久事美術館
展期:2021年7月31日—10月8日
以“故鄉與童年,躍動的靈感”“愛!永恒的愛”“拉·封丹寓言”“巴黎,另一個夢境之鄉”“生命,春暖花開”等6大主題,展出共計154幅藝術家真跡,其中包括27件油畫、水彩畫、水粉畫、坦培拉等采用不同技法及材料創作的繪畫作品,以及《圣經》、《拉·封丹寓言》、《巴黎》3個系列127件蝕刻(石)版畫作品,記錄并展示馬克·夏加爾跨越60年的創作生涯。
遠帆歸航“泰興”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
地點:中國航海博物館
展期:2021年8月24日-2022年1月3日
“泰興”號是目前海洋考古中發現最大的中國木帆船,也是打撈完整文物最多的沉船。這是國內首次“泰興”號沉船主題大型展覽,展出400余件沉船出水器物,呈現了“泰興”號出水德化窯瓷器的基本面貌。
前哨——魯迅居上海時期手稿展
地點:上海魯迅紀念館
展期:2021年8月24日—11月24日
展覽呈現魯迅手稿共計110件(組),其中包含館藏珍貴文物近60件(組),涵蓋魯迅詩稿、文稿、書信、版權收據等類型,包括《故事新編》《毀滅》等國家一級文物。這些展品分別展現了魯迅居住上海時期多方面的成就,集中展示了這段時期魯迅在創作、社會活動、私人交往中體現出的先進思想和民族精神。
江山如畫——上海中國畫院藏毛澤東詩詞主題作品展
地點:程十發美術館
展期:2021年9月18日-2022年2月16日
展覽從館藏作品中特別甄選42件(組)有關毛主席詩詞主題的作品,涵蓋繪畫、書法、篆刻等門類,展覽大部分作品創作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特別是以1964年、1965年居多。
陳鈞德藝術與文獻特展
地點:劉海粟美術館
展期:2021年9月10日—10月7日
陳鈞德(1937-2019)是中國當代重要的油畫家、美術教育家,在相當長的時期,他卻自甘邊緣與淡泊,潛心于油畫之路的探索,可算是一位隱士型畫家。展覽以4個展廳,梳理了他自1950年以來的藝術作品,以及他與林風眠、劉海粟、關良、顏文樑等藝術大家的交往,在“綿延師承”“教學相長”中形成自己“生命交響的色彩”,他畫下了上海這座城市給他的滋養,在純質、熱烈的色彩中,也看到了他人生沉淀后的斑斕。
海貿遺珍——清代廣州十三行外銷品
地點: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展期:2021年8月27日—11月7日
展覽甄選清代至民國廣州工匠制作的廣彩瓷、牙雕、貝雕、銀器、織繡、石灣陶、外銷畫等,它們都是風靡一時的外銷珍品。此次展覽展出的百余件展品中,有近半數是首次展出。如清代貼象牙人臉彩繪廣州風景人物紋故事圖折扇、清乾隆廣彩合家歡樂人物圖盤等。
萬物的聲音
地點:上海西岸美術館
展期:2021年7月28日—2023年2月5日
“萬物的聲音”展覽匯集了超過160件蓬皮杜中心館藏力作,以18個展覽章節帶領觀眾深入20世紀初至近年全球化背景下藝術先鋒運動的腹地,以“物”觸碰歷史時代脈搏,沉入聆聽藝術背后的聲音。
光:泰特美術館珍藏展
地點:浦東美術館
展期:2021年7月8日—11月14日
以“光”為線索,展示了來自40多位藝術家的100余件作品。展出泰特收藏的一些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了1831年展出的約翰·康斯太勃爾的《由草甸瞭望索爾茲伯里大教堂》等。此外,展覽呈現了泰特鎮館之寶——米萊的《奧菲莉婭》。
丁丁與埃爾熱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1年8月6日—10月31日
展覽讓觀眾置身鮮活的場景與漫畫原作之中,與200多位曾在《丁丁歷險記》中登場的角色相聚。此外,展覽還將結合埃爾熱的創作手稿、筆記、繪畫、個人的藝術品收藏,以及文獻資料、歷史老照片等,帶領觀眾們走進“丁丁之父”埃爾熱充滿思考、活力與好奇心的一生。
樹,樹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1年7月9日—10月10日
展覽通過呈現逾30位(組)來自中國、拉丁美洲、印度、伊朗以及歐洲藝術家涵蓋繪畫、攝影、影像、裝置、手稿等不同形式的200余件作品,此次展覽頌揚人類社會中重要的美學靈感源泉之一——“樹”之魅力,亦呼應了最新科學發現所揭示的樹之智慧。
劉小東:你的朋友
地點:UCCA Edge
展期:2021年8月8日—10月10日
展覽呈現劉小東最新創作的“你的朋友”系列作品,一同展出的還有包括藝術家創作手稿和日記在內的文獻資料,以及記錄該系列創作過程,由導演楊波拍攝的最新紀錄片。此外還有藝術家早期作品,以及近年于世界各地行走的創作。
小千世界
地點:上海古美藝術中心(顧戴路205號)
展期:2021年9月25日—10月8日
兒童繪畫中的天真與天趣是最可寶貴的。由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與古美藝術中心推出的《小千世界——顧千一畫展》展出顧千一從兩歲到10歲之間的主要代表畫作近百幅,同時呈現知名畫家韓羽、謝春彥、了廬、蕭海春等為顧千一題簽的書畫作品。今年10歲的顧千一,作品曾參加國家博物館及相關藝術機構主辦的大型畫展并被收藏,謝春彥在前言中稱之為“有民國才女意味的畫童”。
未知游戲
地點: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展期:2021年8月15日—10月17日
以“未知游戲”之名展開——延續了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于2019年展開的《假裝游戲》展覽項目中對“游戲”主題的探討。展出陳陳陳、胡偉、李亭葳、王拓、辛未、徐文愷等關于權力生產機制、虛擬游戲與真實、經濟學與倫理、消費主義與欲望等當代議題的作品,以及特別項目:辭“海”游戲,講述關于定海橋、關于替代性實踐的立體敘事。
北京
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
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門
展期:2021年9月17日-11月18日
展覽分為“絲路重華”“萬象人間”“保護傳承”三個單元,展出來自絲綢之路甘肅段的文物及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共188件。展品還包括敦煌壁畫臨本35件,復制彩塑6身,高保真數字化壁畫復制品70余幅,還有仿制華蓋、佛塔等輔助展品20余件。
林下風雅——故宮博物院藏歷代人物畫特展(第二期)
地點: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書畫館
展期:2021年9月1日-10月31日
“林下風雅——故宮博物院藏歷代人物畫特展(第二期)”從故宮院藏人物畫中,選取76件兼具藝術性和歷史價值的珍貴畫作,含五代周文矩 《琉璃堂人物圖》卷 (舊署“韓滉文苑圖”)、北宋趙佶(傳)《聽琴圖》、南宋李唐 《采薇圖》卷、明代戴進《商山四皓圖》軸、清代石濤《人物故事圖》卷等 。
禮和萬方——商周青銅鼎特展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1年9月14日起
此次展覽聚焦精品文物,著力凸顯青銅鼎這一文明載體的展示,結合陶范、全形拓,從用鼎制度、造型藝術、紋飾紋樣、銘文內容、制作工藝等方面綜合呈現商周青銅禮儀文明的源遠流長。重點展品包括國博的子龍鼎、大盂鼎與來自上海博物館的大克鼎聯袂亮相。
摩崖上的中興頌——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1年9月18日-10月17日
展覽以永州地區的摩崖石刻為主題,精心遴選出具有永州地區代表性摩崖石刻拓片約60件(套)。其中最著名的有元結撰文、顏真卿書寫的《大唐中興頌》和韓愈撰文、蘇軾書寫的《荔子碑》,這兩件作品在中國歷史上有“三絕”之譽。
殊勝大足:大足石刻特展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1年9月17日—11月17日
展出大足石刻研究院收藏的66件(套)宋代至明清石質文物,以及3D打印復制品、紙質線描圖、修復工具等相關展品16件(套),解讀大足石刻的歷史與藝術。
天才縱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任伯年作品專題展
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展期:2021年9月18日-10月17日
展覽將任伯年置于歷史語境中,以“天才縱橫”為題,通過三個篇章,共計任伯年作品45套,及相關23位藝術家作品44套,展示任伯年的藝術滋養、藝術成就和后世影響。
文藝復興紙上繪畫:一次與中國的對話
地點:北京木木美術館(錢糧胡同館)
展期:2021年9月10日—2022年2月20日
“意大利文藝復興紙上繪畫:一次與中國的對話”由木木美術館與英國大英博物館聯合舉辦,展品主要有來自大英博物館的近50幅文藝復興時期的紙上作品真跡,包括列奧納多·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提香和拉斐爾在內的眾多文藝復興偉大藝術家的作品,也有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并置,作為對文藝復興紙上繪畫的回應。
棟梁:梁思成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獻展
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1年8月10日—10月20日
為紀念中國建筑學家梁思成誕辰120周年,此次展覽將展出362件文獻資料,包括照片、錄像、圖紙、模型、書信、手稿以及空間裝置,其中絕大多數為罕見的原始資料。展覽旨在致敬梁思成為中國建筑事業發展、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做出的重要貢獻。
成為安迪·沃霍爾
地點: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展期:2021年7月3日—10月10日
展覽從匹茲堡安迪·沃霍爾美術館的館藏中精選近400件作品,其中包括首次于安迪·沃霍爾美術館之外展出的攝影作品和文獻物品,特別聚焦于安迪·沃霍爾身為攝影師和實驗電影制作人的藝術實踐。
黃銳:抽象之道
地點: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展期:2021年9月25日—12月19日
此次展覽是黃銳近十幾年最大規模的個展,通過涵蓋包括繪畫、雕塑在內的數十件作品,系統梳理了黃銳以抽象語言和東亞思想展開創作的重要線索,聚焦呈現藝術家從創作生涯初期至今的抽象創作。其中包括黃銳2021年最新的抽象創作“天、地、人”系列。
程新皓:浮木沉石
地點:Tabula Rasa 畫廊
展期:2021年9月4日—10月29日
展出以“情境中的身體”系列為主的9件錄像作品,其中包括藝術家2021年在瑞士文化基金會駐留項目期間完成的兩件新作《Der Rhein》和《延長線》。
江蘇
純粹江南——蘇州歷史陳列
地點:蘇州博物館(西館)
展期:常設展(2021年9月29日起)
從“城、史、人”三個方面展現蘇州萬年文明史、二千五百年城市史,溯源蘇州文脈傳承和地域文化。展覽共計展出文物1200余件/套,精品文物150件,吳王夫差劍、吳王余眛劍等重量級文物將亮相。
書畫蘇州:館藏歷代書畫精品詮釋江南文脈
地點:蘇州博物館(西館)
展期:2021年9月29日起
展覽精選60件/套書畫作品,在以通史為脈絡體現書畫的傳承的同時,尤其注重呈現蘇州本地的文化傳統。從唐宋寫經至明代,浙派、極具蘇州地方特色的吳門畫派,延伸到近現代張大千、吳湖帆。尤其鎮館之寶,元代《七君子圖》,時隔數年再度與觀眾見面。
羅馬:城市與帝國:大英博物館館藏古羅馬文物特展
地點:蘇州博物館(西館)
展期:2021年9月29日起
展覽細致呈現了令人心馳神往的羅馬城市意象。與此同時,雙方策展團隊也希望向公眾科普:羅馬文化不止體現在首都城市,它擴展在龐大帝國的廣闊疆域,也吸收和輻射著亞非歐文明。同時以中國視角,呈現羅馬人的生活方式。
糸——已知·未知的互文
地點:蘇州博物館(西館)
展期:2021年9月29日—2022年2月6日
展覽以“糸”(mì)為名,從蘇州的重要象征之一“絲”及比絲更微觀的視角出發,聚集國內4位著名當代藝術家徐冰、施慧、曹斐、王之綱的共12件(組)作品。
樂居長安——唐都長安人的生活展
地點:吳文化博物館
展期:2021年9月15日-12月14日
呈現了百余件/套西安考古出土的各類唐代文物,透過衣、食、住、行等物質元素,讓觀眾了解大唐長安人的日常生活。
清代“四王”繪畫展(上)
地點:南京博物院
展期:2021年7月—12月
清初畫派和畫家集群中,由王時敏、王翚、王鑒、王原祁組成的“四王”畫家群最為亮眼。他們活動于明末清初的江南婁東、虞山地區,以摹古見長,山水畫主要繼承董其昌衣缽,師承元人體系,尤以黃公望為宗師,筆墨趨于傳統,法度嚴謹,底蘊深厚,頗得元人神韻,深受皇家青睞。
繡羽銜花——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藏近現代花鳥畫精品展
地點: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
展期:2021年9月7日—10月27日
展覽以“物·我”、“致祥”、“德志”三個篇章,包含李鱓、朱夢廬、任薰、吳昌碩、張大壯、唐云等名家之作。
浙江
碧玉流光——龍泉青瓷制釉技藝古今對比展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展期:2021年9月14日-11月14日
展出的數十件古代龍泉青瓷皆為精選,如南宋龍泉青瓷鳳耳瓶、南宋龍泉青瓷出戟尊、元龍泉青瓷玉壺春瓶等均為國家一級文物。展覽以古今對比為切入,將古代龍泉青瓷精品和現當代優秀之作一同呈現,以工匠精神表達人類非遺的不朽與傳承。
人與神——神秘的古蜀文明
地點:浙江西湖美術館
展期:2021年9月17日——2022年1月4日
展覽以古蜀王國兩個最重要的遺址——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出土的典型文物為載體,共展出包括青銅頭像、青銅面具、金箔飾物、各類玉器、陶器等文物139件/組(其中一級文物65件/組),從古蜀先民的物質生活,到溝通天地的“巫”與祭祀,再到神秘多樣的“神”,以勾勒中國西南地區獨具特色的古蜀歷史文化的發展面貌。
山西
昭明——山西博物院藏銅鏡展
地點:山西青銅博物館
展期:2021年9月19日—2022年3月13日
展覽共展出銅鏡及相關文物近200件,通過實物與場景相結合的形式,展現了中國古代銅鏡蘊含的獨特藝術魅力。銅鏡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從新石器時代晚期齊家文化始現,一直沿用至清代。此次展覽以歷史脈絡為主線,由天工開物、見日之光、繁華入鏡、照見生活四個單元組成。
觀妙入真:永樂宮保護與傳承特展
地點:山西博物院
展期:2021年7月10日—10月10日
永樂宮始建于元定宗二年(1247年),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道教宮觀,全國道教三大祖庭之一。永樂宮以獨特的建筑藝術和壁畫藝術聞名。展覽將展出超過200件文物,其中包括6件首次展出的國家一級文物,以此詮釋永樂宮的藝術價值,講述以永樂宮為代表的山西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故事。
復興路上 國寶歸來
地點:太原天龍山石窟博物館
展期:2021年7月24日起
展覽以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為核心展品,綜合運用珍貴文物、歷史圖片、數字復原、3D打印石窟等多種形式,全方位講述天龍山石窟文物流失與回歸歷程,展現流失文物調查研究、考古發掘、修復保護最新成果。
廣東
應時而作——中國傳統時節繪畫展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展期:2021年9月26日—2022年2月16日
本次畫展致力于使觀眾在時節的繪畫中品味中國傳統文化與習俗,探究作品題材內容與寓意,探尋藝術與文化習俗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
《紅樓夢》文化展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展期:2021年9月29日—2022年1月9日
通過126套古籍文本、58幅書法繪畫、128件文物器具,全方位地為您展現封建末世的人物生活、社會百態,《紅樓夢》的創作背景、文化環境以及和廣東的不解之緣。
DnA SHENZHEN設計與藝術博覽會
地點: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
展期:2021年9?30?—10?4?
此次博覽會將匯聚來?中國以及亞洲、歐洲和北美的33家頂尖參展商,上千件海內外藝術家重磅作品,呈現跨越時代的設計與藝術精華,也是ART021首次南行深圳。
不完美·加埃塔諾·佩謝
地點: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深圳)
展期:2021年10月1日—2022年2月27日
展覽以跨越半個多世紀、近100件全手工制作的作品——涵蓋坐椅、桌臺、柜子、燈具、花瓶、產品設計、建筑模型、樹脂畫和裝置等53件立體作品與38件平面手稿與攝影復刻版,將觀者帶入佩謝用濃烈的色彩、創新運用的粘性與彈性材料以及具象化的擬人造型揉煉而成的奇想世界。
湖南
地宮寶藏——法門寺唐代宮廷文物精粹展
地點:長沙博物館
展期:2021年7月16日—10月17日
此次特展是法門寺地宮自1987年發現以來,文物首次大規模、高規格、全品類走出陜西。展覽以法門寺的歷史和考古背景切入,以法門寺厚重的歷史作底色,唐代漢傳密教為橋梁,分為“千年古剎,悠悠地宮”、“密教道場,佛家圣境”和“奉珍獻寶,禮佛祈福”三個單元,共展出57件(組)展品。其中,包括一級文物30件(組),為大家展示一幅璀璨奪目的唐代宮廷與宗教文化畫卷。
重慶
百川匯流——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建館70周年書畫精品展
地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展期:2021年7月30日—12月31日
今年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建館70周年。展覽精選了70年來各種渠道來源的館藏精品書畫70余件/套,含南宋《雜景院畫》、元《仙山樓閣圖》以及唐寅《仿韓熙載夜宴圖》等鎮館之寶。其中南宋《雜景院畫》首次全貌展出。
海外
日本
古瓦所訴說的東大寺歷史
地點:東京國立博物館
展期:2021年8月31日—11月7日
東大寺,南都四大寺之一,日本華嚴宗大本山。當今全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1998年作為古奈良的歷史遺跡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此次展覽,通過展出東大寺大佛殿、正倉院的古瓦等共35件跨時代的展品,向觀眾訴說其一千二百余年的榮華與苦難。
美國
重復使用、再生、回收:中國近代建筑展
地點: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展期:2021年9月16日—2022年7月4日
展覽通過包括模型、圖紙、照片、視頻以及近期收藏的約160件中國當代建筑作品的實體模型。呈現當今中國建筑的意義,并且探索現代建筑如何扎根于中國文化。
提香:女性,神話和力量
地點:波士頓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1年8月12日—2022年1月2日
展覽聚焦于包括《掠奪歐羅巴》在內的6幅“詩歌繪畫”系列作品。這一作于1551年至1562年間的系列基于奧維德《變形記》中的敘事,由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委任提香創作,意在表現他身為“世界征服者”的形象。而從當下的視角來看,作品中的暴力、尤其是針對女性的暴力引發了倫理道德的質疑。
英國
北齋:《萬物繪本大全》
地點:大英博物館
展期:2021年9月30日—2022年1月30日
葛飾北齋是19世紀日本最重要的畫家與版畫家之一,他曾為《萬物繪本大全》繪制了103幅畫稿,然而繪本終究沒有出版,這些未出版的畫稿反而得以長久存世,變成供人觀賞的藝術品。
2021年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夏季展
地點: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
展期:持續至2022年1月2日
展覽展出1382件作品,從歷史和當代雙重角度再看殖民文化,非裔英國策展人因卡·修尼巴爾以“玩笑”式的方式,對于傳統以及學院與殖民史的交織發出了挑戰,用最溫和的炸藥炸掉根深蒂固的不平等?!?/p>
意大利畫家貝洛托:重聚的國王巖堡壘風景畫
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
展期:2021年7月22日—10月31日
十八世紀意大利風景畫家貝洛托的油畫,就是一曲歐洲城市的挽歌。展覽展出以德累斯頓市歷史遺跡“國王巖堡壘”為描寫對象的5幅畫作,其中一幅畫《自北部眺望國王巖堡壘》是2017年的新近藏品,250年來首次公開展出。
尼祿:神話背后的人
地點:大英博物館
展期:2021年5月27日—10月24日
尼祿是羅馬帝國第五任皇帝,16歲時(公元54年)繼承皇位,30歲便在暴亂中死去。在他執政期間,社會與政局動蕩,先后發生了由布狄卡帶領的不列顛諸部落的起義和羅馬大火等事件。但展覽希望通過200余件展品,讓觀者在史書之外作出自己的評判。
愛麗絲:越奇越怪,越奇越怪
地點: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A)
展期:2021年5月22日—12月31日
展覽帶領我們一起探索愛麗絲故事的起源、改編和重塑,展開一次身臨其境、心醉神迷的兔子洞之旅,并以300件來自電影、表演、時尚、藝術、音樂和攝影等不同門類的展品慶祝這個風靡全球的現象級作品,呈現其對文化的全方面影響。
法國
被包裹的凱旋門
地點:巴黎凱旋門
展期:2021年9月18日—10月3日
“被包裹的凱旋門”(L'Arc de Triomphe, Wrapped)是已故的大地藝術家克里斯托和讓娜-克洛德設計的項目。這一作品由克里斯托的侄子、巴黎的蓬皮杜藝術中心以及法國政府合作完成,使用了2.5萬平方米的可回收聚丙烯材料以及3000米的可回收聚丙烯繩索,花費約為1400萬歐元。
蓬皮杜:現當代館藏展
地點:蓬皮杜藝術中心
展期:2021年8月1日—2022年12月31日
展覽以時間為序,探究20世紀以來藝術的百年發展,通過標志性的作品,領略藝術創作的關鍵時刻。
德國
維米爾:鏡像
地點: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
展期:2021年9月10日—2022年1月2日
展覽以維米爾《窗邊讀信的女孩》的修復研究為線索,展出與之相關的《讀信的藍衣女子》、《站在維金納琴前的女子》等作品,同時展出的還有彼得·德·霍赫等17世紀下半葉的荷蘭風俗畫作品,以及版畫、雕塑和歷史家具,以此揭示維米爾所處的藝術環境,以及藝術家之間的傳承影響。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