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普通人的自然|自然教育導師:在國家濕地公園講一棵草
“紅傘傘,白杠桿,吃完一起躺板板?!?/p>
前段時間,云南省某消防隊用于宣傳食用蘑菇安全的視頻在抖音上火了。當我跟沈婭婷在同里國家濕地公園的松樹林下看到一排排“白傘傘”蘑菇時,她也情不自禁哼起了這首歌。
沈婭婷是蘇州同里國家濕地公園宣教活動部門的解說員,從生物制藥到私企出納,生于同里、長于同里的她,有過不同的工作體驗。但她最后選擇到離家5分鐘的濕地公園上班,成為一名90后自然教育導師。
沈婭婷在濕地公園邊長大,兒時嬉戲的小竹林,如今已長成參天竹林。本文圖片除特殊標注外均由作者提供
自然教育:源于人類對它者的好奇
沈婭婷從小都比較顧家,大學畢業后就回到家鄉的私企上班,方便照顧家人。但是 “一眼望到頭” 的辦公室工作又讓年輕的她心生不甘。
“當我媽媽說,她所工作的同里國家濕地公園正在組建一支新的宣教部門,能跟大自然接觸,我就跟自己說,這次要做點不一樣的?!?/p>
轉行到自然教育并不是臨時起意。沈婭婷從小就對自然界的生物多樣性充滿好奇。當別的孩子在看動畫或者電視劇時,沈婭婷卻經常守在電視機前,看動物類、科學類和考古類的紀錄片。
“在一望無際的非洲大草原上,兇猛的獅子咆哮著馳騁在眾多草食動物群中,禿鷹在空中盤旋尋找腐肉……”很多人對自然的認知,可能都來自《動物世界》及BBC諸多自然紀錄片的解說詞。
2020年最熱門自然紀錄片《大衛·愛登堡: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海報,大衛-愛登堡是BBC紀錄片《生命的進化》策劃兼主持人, 被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圖片來源:New On Netflix USA
這些紀錄片為沈婭婷打開了觀察非人類世界的顯微鏡,展示了動植物選擇、生存和繁殖的故事,勾勒了一幅幅“身不能及,心之所向的”遠方,也在她心中埋下一顆自然保護的種子。
事實上,與發達國家相比,“半路出家”是現在中國自然教育行業從業人員普遍的現狀。歐美國家較早開始環境教育立法。據統計,北美洲2004年有103所高校開設環境教育和解說課程,學生畢業后可直接去國家公園、保護區等保護地上班。
中國的自然教育是在2010年左右,由民間發起的一個新共識,旨在讓孩子通過體驗真實的大自然,樹立環境意識,均衡自身綜合素質。由于自然教育仍處于萌芽發展階段,高校普遍缺少專業的解說人才培訓體系。很多解說員都與沈婭婷一樣,因為對自然的熱愛,而跨入自然教育行業。
因此,自然教育從業人員經常要參加短期的培訓課程。 沈婭婷剛入職時,就參與了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同里濕地公園開設的環境教育實務培訓,與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名一線環境教育伙伴一起學習課程設計。同年,她又參與了蘇州市濕地保護管理站主辦的環境教育課程工作坊,學習調查濕地水質、鳥類、水生生物的健康狀況。
今年中秋沈婭婷參與組織的自然體驗活動,孩子不僅學到了植物知識,還在游戲中交到了朋友。圖片來源:同里國家濕地公園
講故事也可以保護自然
對專業知識的熱愛和學習,加上本地人的優勢,讓沈婭婷很快找到了進行自然教育的切入點:講濕地公園中,人與自然的歷史故事。她在同里國家濕地公園旁的村子長大,媽媽在食堂工作,她被同事親切地稱為“食堂阿姨的女兒”。
在成為同里國家濕地公園前,這里原來是吳江肖甸湖村的一片集體林場。令沈婭婷印象最深的是兒時與竹林的一張合照,照片中剛學會走路的她與一根高高冒出的毛竹筍比肩站著。照片定格了沈婭婷對這片場地最早的記憶,也為她現在的工作提供了靈感。
同里國家濕地公園開發了一系列四季物候自然教育課程,其中“春筍春味”課特別受歡迎。沈婭婷說:“蘇州人講究不時不食,春天是吃竹筍的好時候,我們會專門科普竹子的知識。 比如,讓小朋友拿一棵草與竹子對比觀察,鼓勵他們思考,竹子是樹還是草?很多人都以為竹子是樹,其實它是禾本科的草,竹竿跟草一樣是中空的?!?/p>
每當帶游客經過這片竹林時,沈婭婷會跟游客講述,村里從安吉引進竹子的歷史,濕地公園里的竹子與普通竹子的區別。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里引進竹子作為經濟苗圃前,肖甸湖還是一片蘆葦塘。 因為血吸蟲病泛濫,解放后知青開始“填”沼澤、種樹。 但土壤含水量高,使得這里的竹子竹壁偏薄。所以不同于浙江的竹子被用來做家具,肖甸湖的竹子大多用來造紙、做蘇扇等工藝品。
故事是人類傳承知識的方式,自然教育的本質就是通過不同形式的解說,讓人與自然的關系成為一種敘事,“敘事”本身就是一種保護自然的方式。
同里國家濕地公園杉樹林保育區和竹林交界處的水系。圖片來源:同里國家濕地公園
如何設計一堂自然教育課
如今,自然教育課程越來越受家長們的喜愛,那么,公眾自然教育課程是怎么被設計出來的呢?
當我見到沈婭婷時,她和宣教部門的同事正圍坐在一起,討論即將到來的國慶節活動。討論是準備自然教育課程的第一步,主要包括:活動主題、對象、形式和流程框架的確定?;顒又黝}一般會貼合當月的節日?;顒訉ο笫亲钣兄v究的,自然教育的對象一般分為幼兒、青少年和成年人。根據不同對象的特點和需求,需要不同程度自然知識的傳達,資料和物料的準備也有所不同。
當天下午,沈婭婷和同事要為即將到來的中秋節活動進行彩排,這是自然教育準備中的核心:戶外實戰。 因為中秋活動是面向6-8歲幼兒的親子自然體驗課程,沈婭婷和同事希望利用視覺、觸覺和嗅覺,激發孩子們對于自然界里植物的體驗?;顒又校總€孩子會拿到一片不同的樹葉,作為尋找自己家的線索。在公園找到相應的樹后,鼓勵孩子觀察和分享這棵樹的特征。
臨時扮演幼兒的我,拿到了香樟葉,當我帶他們走到香樟樹下后,她們用擬人的方式告訴我,香樟樹為什么是香的?它的香味來自于哪里?它與人類生活有什么關系?原來,香樟樹葉的根莖處有兩個腺體,生產香味,所以香樟樹和它旁邊的樹很少會病蟲害的困擾。香樟樹葉也是制作天然樟腦丸的原材料。
沈婭婷與同事為中秋節自然教育活動“濕地中美味的食物”環節進行彩排。
自然體驗中還包括尋找開花植物做成手環、植物種子尋寶等環節。對這些實地環節的復盤總結便是自然教育課程開始前的最后一步。沈婭婷和同事們反復測試自然體驗的路線設計是否合理。既不能讓孩子走的太遠導致體力不支,又要盡可能多的讓孩子接觸到不同的樹葉和果實,充實孩子的觀察。
她們還十分注意每個活動環節的時間長短。雖然目前自然教育的范式是,通過社交互動和團隊活動培養孩子與自然的情感聯結,但也有學者主張:自然體驗不一定要知道各類動植物的名字,關鍵在于讓孩子自己構建與自然的故事。過多的游戲和解說,可能會剝奪孩子的想象力和感知力。
沈婭婷與孩子一同制作中秋節自然裝飾畫。
與自然共存,未來生活的新方式
自然教育課程并不是簡單的臨場發揮。我問沈婭婷,給孩子上課會不會緊張?她說,孩子天性好動,充滿著不確定性,再有經驗的老師,現場教學也會緊張。在她看來,緩解緊張的方法只有做足準備。
為了尋找合適的植物和路線,她們經常在公園里一走就是一天。為了給孩子們制作中秋節自然裝飾畫的素材,她們前一天用美工刀一點點摳出玉兔等造型的剪紙,我看到她的右手食指還泛著紅。然而她并不在意這些小傷,她覺得,讓自然教育給家長和孩子留下一個美好而特殊的中秋節回憶更重要。
自然教育也給沈婭婷的生活帶來了一些“挑戰”。比如,越是節假日沈婭婷越忙,有時候很久沒見的朋友節假日叫她出來玩,她只能婉言拒絕。因為濕地公園跟旅游景區結合,一年有一百多場活動,基本都在周末和節假日,平時一個月一兩次活動,遇到國慶可能每天都有活動。
在家門口的濕地公園里做自然教育,讓沈婭婷對自然有了新的理解。自然,不再是小時候紀錄片里的那樣充滿野性又難以接近。相反,自然與人的關系變得如此接近,在自然里學習,沈婭婷發現了自然的神奇,但也會有泥濘、寒冷、炎熱和蚊蟲叮咬。
就像疫情期間,BBC自然歷史組(NHU)制作的現場直播節目《春日觀察》(Spring watch)改為讓觀眾上傳自己的視頻,人們在自家后院介紹鳥兒、飛蛾和鴨子,在自家附近的田野和樹林里悠閑漫步,談論花朵的盛開和橡樹葉的舒展。
自然體驗和教育似乎成為疫情中人們防止自己陷入絕望的燈塔。
參與自然教育活動的孩子正在聞香樟樹葉的味道。圖片來源:同里國家濕地公園
人類和非人類之間的聯系不只在屏幕里,人文歷史、風土人情、物種分類都是自然知識,只要敢開口,就能成為自然解說員。 沈婭婷希望,先教會孩子們敬畏自然,讓他們了解世界上不只有鋼筋水泥、城市建筑,還有自然里的各種生物,以及自然與人互動產生的獨特智慧。
就像動物學家珍妮·古道爾的那句話:“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才有希望?!?/strong>
(作者王婷系香港大學景觀學博士候選人,主要研究中國當代環境史和濕地景觀的文化建構)
個人能為環境做什么?普通人如何在自然中自處?
“普通人的自然”(A New Normal for Nature)專欄將記錄普通人與自然相遇的故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