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死亡偷渡:被漠視的歐洲“西線”難民
4月16日,一艘菲律賓商船將41名劫后余生的“地中海難民”送到了希臘南部港口卡拉馬塔,這41人(包括3名婦女和1名3歲幼童)是3天前在地中海一片迄今人們尚不清楚具體坐標的海水中偶然救起的,據這些驚魂甫定的難民稱,他們已在海中無望掙扎了至少3天。
20日,聯合國難民署(UNHCR)發布公告,證實了這起事件,公告披露了令世人震驚,這41名幸存者可能僅占同批遭遇海難難民總數的不到10%,而其余的難民可能都已葬身魚腹了。
據南歐難民署發言人薩米(Carlotta Sami)介紹,大約一周前,約200名非洲難民被“蛇頭”帶往利比亞東部港口托卜魯克,在那里他們登上一艘長約30米的舊船,打算偷渡到意大利去。在海上航行數小時后,“蛇頭”讓他們轉駁到一艘較大、已裝載了許多難民的船只上,由于超載和劇烈搖晃,那艘大船隨即傾覆,“至少500人”下落不明,幸存的41人要么尚未及換乘,要么見勢不妙僥幸逃回小船,他們在不知所措和孤立無援中隨波逐流達3天之久,才幸運地被那艘菲律賓過路船所搭救。
據聯合國難民署稱,41名幸存者的身份已得到核實,他們中23人來自索馬里,11人來自埃塞俄比亞,6名埃及,1名蘇丹,也就是說,他們都來自非洲。
這已非近期發生在中部地中海的首起難民船難:僅一周之前,已有兩起類似船難發生,按照國際移民組織(IOM)的說法,其中一起至少導致400人失蹤,另一起則至少40人。
由于“敘利亞難民”問題的異軍突起和去年“9?2”伯頓海灘事件的轟動,加上此后“敘利亞難民潮”對整個歐洲的連鎖沖擊,人們的注意力幾乎都被吸引到“東線”,即先抵達土耳其、再從土耳其經陸路或海路進入歐洲的難民線路,且在潛移默化中把“敘利亞難民”當作最大宗。但事實上,被漠視的“西線”,即從利比亞上船,北上前往意大利登陸的移民偷渡線路,是“地中海難民”偷渡渠道中歷史最悠久、死人也最多的,IOM的數據顯示,僅今年年初至4月14日,就有24443名難民循“西線”從利比亞偷渡意大利,其中死亡至少350人,同期從海、陸兩路抵達希臘的難民雖多達15.3萬,但死亡人數為375人,死亡率遠低于“西線”。
IOM數據還顯示,自“阿拉伯之春”至今,在偷渡路途中死于海難的難民約3700人,其中死于“西線”的竟多達近3000人。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西線”的出發地——大馬格里布沿海和西歐、南歐關系密切,“蛇頭”及偷渡網成熟,且靠近傳統的“地中海難民”源頭——原為歐洲殖民地的薩赫勒地區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這些“地中海難民”的偷渡歷史可追溯到一百年前、甚至更遠,而“東線”則僅僅是在敘利亞危機爆發后,才“做大做強”的。同樣,相較于近年來突然“壯大”的“敘利亞難民潮”(實際上也摻雜了眾多來自周邊甚至阿富汗等地的難民),“西線”難民的來源一直相當“穩定”:戰亂時會大增,但即便沒有戰亂也不會大減。
相對于島嶼密布的東地中海,“西線”雖直線距離也并不算很長,但海面較開闊,海況十分復雜,意大利等沿海國家海上巡邏力量也較嚴密,一旦被發現,“蛇頭”為脫罪常常將整船難民棄之不顧,因而導致的難民落水、船只傾覆,甚至被拋棄難民爭奪生存資源自相殘殺的慘劇層出不窮。據不完全統計,僅2011年至2015年,在這條“西線”上就發生了至少9起死亡、失蹤百人以上的惡性“地中海難民”海難(2011年“4?6”海難,自利比亞出發的難民船在意大利蘭佩杜薩以南海域沉沒,來自索馬里、厄立特里亞難民150多人失蹤;同年“6?2”海難,搭乘數百名撒哈拉以南非洲難民的拖網漁船在駛離利比亞海岸后不久因超載失控,后在突尼斯海岸附近沉沒,至少死亡200人以上;2013年“10?3”海難,滿載約500名索馬里等地難民的小船在蘭佩杜薩附近沉沒,至少366人死亡,其中許多是婦女兒童;2014年“8.22”海難,一艘滿載撒哈拉以南非洲難民的船只在利比亞的黎波里附近海上沉沒,死亡170多人;同年“9?10”海難,從埃及開往利比亞的難民船因被意大利海軍發現,在馬耳他海域被“蛇頭”蓄意弄沉,死亡者可能多達500人;同年“9?14”海難,一艘滿載非洲難民的船只在的黎波里以東海域沉默,船上200多人中僅有36人遇救;2015年“2?11”海難,從利比亞偷渡前往意大利、滿載撒哈拉以南非洲難民的偷渡船在寒風中傾覆,至少300人失蹤,更有29人雖被救起,卻因在冰冷海水中浸泡過久死亡;同年“4?12”海難,自利比亞駛往意大利的難民船沉沒,至少400人失蹤;同年“4?19”海難,滿載來自馬里、塞內加爾、岡比亞難民的利比亞漁船在偷渡途中和葡萄牙貨輪相撞沉沒,船上800多人中僅28人獲救;同年“8?5”海難,從利比亞祖阿拉駛出不久的難民偷渡船因超載沉沒,船上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中東甚至南亞的難民死亡225人),正是因為“西線”難民問題的棘手,令意大利、西班牙、馬耳他等國海軍和海岸警備力量左右為難(從嚴執法會被指責“見死不救”,反之則會被斥為“縱容偷渡貽禍全歐”),如今爭議不絕的“歐盟難民配額”,最初也是因為這條“西線”的難民“老大難”而被提上議事日程,卻被突如其來的“東線”和“敘利亞難民問題”攪了局。
“東線”的一系列麻煩不僅攪黃了“西線”所期待的“配額”,隨著德國“大開方便之門”副作用的凸顯,南歐“前線國家”紛紛收緊西線籬笆,促使許多原本集中在“東線”的中東、南亞等地難民也轉到早已人滿為患的“西線”,導致這條本就危機四伏、尸骨累累的“死亡偷渡線”更加令人毛骨悚然,卻仍遏止不住難民們的前仆后繼。
對此聯合國難民署在最新聲明中呼吁歐洲“增加固定接納難民的總數”、“避免偷渡過程中死亡情況的發生和惡化”,且不說如此呼吁在“德國難民門”發酵后的歐洲會引發怎樣的反響,如前所述,“西線”的“地中海難民”問題由來已久,偷渡者中固有戰爭或政治難民,絕大多數卻是僅因不滿故土貧困生活,想通過偷渡去歐洲“賺大錢”的經濟類難民(前述一系列海難中不乏來自近年來幾乎未發生過戰亂的塞內加爾等國難民,就是典型的例子),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全球平均人口最年輕、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地區,倘照難民署所言去做,這個“口子”要開到多大才是個頭,由此帶來的沉重負擔和嚴重社會問題,又將由誰來埋單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