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現場|藝術是慢活,“上海之魚”里的公共藝術
奉賢距上海市中心30多公里,通江達海。今年盛夏,奉賢博物館展出三星堆、金沙遺址出土文物,讓金海湖熱度攀升,人們在此不僅看到了來自遠古的文明,也看到了日本建筑師藤本壯介設計的博物館、法國何斐德公司設計的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等文化地標,在這個名為“上海之魚”的環湖區域,還建有雕塑藝術公園等公共文化設施。
如今“第二屆‘上海之魚’國際公共藝術雙年展”在金海湖開啟,來自8個國家、31位藝術家近40件公共藝術點綴湖畔多座公園和九棵樹藝術中心,讓公眾在不經意間與藝術相遇,同時讓人思考,在自然之間的公共藝術作品應如何在未來延展。
夜幕之下,“上海之魚”一片靜謐,蟲鳴或近或遠構成湖畔的交響,遠處一行亮起的白燈如同音符閃爍,其水中之影構成又一空間。如同拆字游戲般,依稀讀出“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進而在反復辨認中確認。
何岸《世界是你們也是我們的》
這是來自藝術家何岸的作品《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若在燈火通明的城市中心,這件霓虹燈作品將完全淹沒,但在與自然更近的郊縣,這件作品卻寧靜、簡潔而有力量。
這是此次公共藝術雙年展的作品之一,這一區域內還能看到劉建華、施勇等知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這些作品的安放從某種意義上代表了國內公共藝術的發展現狀——藝術作品走出美術館來到城市空間之中,構成公眾休閑生活的一部分,也試圖提升某一區域的文化標識和關注度。
劉建華《紅色的形體》
依托“上海之魚”意向的作品
此次國際公共藝術雙年展主題為“游弋YOUYI”,是金海湖畔第二次辦雙年展,第一屆在2019年舉行,名為“魚躍”。從“魚躍”到“游弋”,有公共藝術從“介入”到“融入”的意味。
此次雙年展的策展方為上海羅浮紫公共藝術團隊,這是該團隊在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靜安雕塑公園后,又一個將延續十年的項目。據羅浮紫公共藝術創始人毛文采透露,2009年,“上海之魚”還是一張圖紙,當時就夢想為這里做點什么。2019年有了第一屆,并以五屆為一個階段,策劃了十年的雙年展計劃。“藝術是個慢活,‘雙年展’的說明了態度,從靜安到奉賢,也看到了上海不僅有洋氣、小資的一面,也有百里運河、千年古鎮、一川煙雨、萬家燈火……如果要真正的體會上海,奉賢和其他幾大新城也值得一看。”
陳秋林《薄荷—流光》
不同于靜安雕塑公園,奉賢“上海之魚”相對側重魚和水的元素,展覽有一個部分以“點睛水景”為名,將展區延伸至水岸區域,強調沉浸與共生。比如,旦兒&莊輝的《鴛鴦》,成為了水邊搖晃的“鐵皮玩具”;李季的《余·影》結合奉賢皮影戲的視覺元素,營造了一尾鯨魚投入海中景象;陳秋林的《薄荷—流光》是
漁船被拆分后重塑,在金屬包裹下,薄荷從被腐蝕的木頭中生長而出;來自印度尼西亞的藝術家艾迪·帕斑多諾的作品《生活在喜悅的人生里》以輕盈之姿躍動于龍潭公園之上,他擅長利用工業廢料、汽車零件、塑料垃圾等廢棄物品來進行創作,試圖給真實世界另類解讀。
李季《余·影》
艾迪·帕斑多諾《生活在喜悅的人生里》
展覽中,還有幾件作品與突出了奉賢的“在地性”,比如,郝經芳&王令杰的《咡》,是一個由瓦缸作為載體的聲音裝置,瓦缸與奉賢釀造的歷史相接。奉賢人民積累了大量經驗,可以通過發酵聲音了解缸內狀態,在與酒糟和酵母的對話中,凸顯出生活的智慧。藝術家將瓦缸和發酵聲重新組合,以詩意詮釋釀造的歷史。譚英杰《樹下的想象》也是奉賢駐地一個多月,將在此地遇見的事轉換成方案,以文字、圖案、手繪的方式在透明亞克力上呈現,并剛在不同的樹梢之下,等待觀眾的偶遇。
王令杰&郝經芳《咡》
公共藝術,是公眾參與的藝術,也是場域的藝術
不同于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尤其強調公共性,以及公眾的認可與參與度。在此次展覽中,主辦方似乎也有意識地側重了這一觀念,有幾件作品公眾可以參與其中,并產生互動。比如,拉斐爾·多梅內克《基本旋轉,上海,魚貫而入》。多梅內克生于古巴瓦哈那,目前生活在紐約,多重文化背景讓他的作品多元而異域。此次在金海湖畔的《魚貫而入》由四組可移動板組成,公眾身在其中,如同穿行在移動迷宮;亦可以推動旋轉移動板,成為作品構成的一部分。
拉斐爾·多梅內克《基本旋轉,上海,魚貫而入》
藝術家使用了城市化進程中最常見的建筑保護材料制作了四組面板的表面,網布層疊間,雕刻的文字講述了多梅內克將隱匿于城市間的交流、互動、空間轉換的詩意。在公眾移動面板、穿行期間的過程中,上海等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化進程和人口流動的意象也隱含其中,在裝置面板旋轉移動的斗轉星移之隙,似乎也是上海這座城市無限變化的縮影。
除了作品本身外,雙年展還聯合了青年建筑師打造創意藝術驛站、游藝發電站等公共服務小站,展期內也成為與藝術家交流的互動空間。
上海之魚·游“藝”發電站
作為上海“五大新城”之一,在奉賢“上海之魚”設公共藝術雙年展確實是豐富市民的休息文化,提升區域關注度,乃至通過一些藝術作品了解此處的歷史。然而相比學術上的“公共藝術”概念,國內目前尚存在差距,部分停留在城市雕塑階段,或多處于政府打造社區文化內容,并非真正意義上公眾參與。
就公共藝術而言,兩年一屆的雙年展似乎稍顯倉促、不少作品只能“點景式”呈現,淹沒于“上海之魚”的巨大場域中。這種快速讓人想到了已故大地藝術家克里斯托將在9月18日完成的“凱旋門包裹項目”,這是他與妻子珍妮-克勞德1962年制定的計劃,歷經60年后實現,也是對他們藝術最榮譽的紀念。
法國巴黎,日落時分,包裹中的凱旋門。
克里斯托夫婦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在1995年。1995年6月17日,正值二戰結束50周年,德國柏林國會大廈被10萬平方米的銀白色丙烯面料和1.5萬米的深藍繩索包裹起來,成為一座通體閃爍著銀色光芒的大地雕塑,當時距柏林墻倒塌不到六年。包裹國會大廈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們花費24年的時間說服了近200位德國議員支持他們的作品創作計劃。被包裹的國會大廈展出時間僅為兩周,卻吸引了多達500余萬名的游客。因為對藝術的執著,克里斯托還拒絕了三大男高音在被包裹的國會大廈前舉行音樂會。由此,公共藝術作品誕生過程中藝術家如何堅持、如何讓人接受,如何講述意圖,均是作品誕生的一部分。
同時,公共藝術也是一個“場域”的作品,“場域”不同于空間、地點、位置,它將人本身,人的感受和體驗,人的活動和交往,人和空間、環境、構筑物的互動和關系,以及場域所在處的歷史、文化、記憶在整體上構筑成了一個綜合體。
“第二屆‘上海之魚’國際公共藝術雙年展”展覽現場
但目前,我們也看到一些藝術家的作品像是“萬金油”,同一系列、乃至同一件作品存在于不同城市的公共藝術項目中。
面對奉賢金海湖的公共藝術作品
當然,我國的公共藝術也在迅速成長,從2015年開始的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由上海西岸、東岸民生碼頭、楊浦濱江,到今年即將播撒到新華、曹楊等多個社區,乃至到公園、到菜場,將與公眾生活直接產生關系就是一個例證。
而奉賢“上海之魚”,兩年一屆的“公共藝術雙年展”或只是一個推進的時間點,在金海湖環湖,也看到2019年首屆雙年展留下的部分作品與今年的新作構成一種時間關系,設想如果雙年展辦五屆,到了2029年,十年間留下的公共藝術作品將呈現的圖景更是這座城市所期待的。
上海之魚地圖
本屆雙年展將持續展出至12月30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