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那個男人”回來了,準備好沉浸于恐怖中了嗎?
昨天破天荒引進的R級片被低估了 原創 毒Sir Sir電影
尖叫,可能是這周末所有硬核影迷的主旋律。
畢竟……
“那個男人”回來了——
致命感應
Malignant
噱頭早早拉滿——
國內導演界頂流,“恐怖大師”溫子仁。
Sir知道溫子仁即將推出新片,也知道將會引起國內影迷一陣狂歡。
可上映前一天的消息,還是讓Sir嚇到了。
國內有視頻平臺宣布:
國內將與HBO max于9月10日同步上線。
沒錯。
國內首次引進北美“R級片”。
北美院線對R級定義:
R級,即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dult guardian。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陪伴才能觀看。
雖然沒上院線,而是上線視頻平臺。
但這也是國內對海外恐怖片給出最大的排面。
Sir知道你會問——
沒刪減嗎?
有。
國內平臺版:片長1小時47分鐘;
HBO版:片長1小時51分鐘。
刪減4分鐘。
Sir第一時間掏錢看了國內平臺的版本,也看了北美流媒體版本。
開門見山先說觀感——
國內版與HBO版對比,刪減內容不影響理解劇情或敘事節奏,但在畫面沖擊感與風格展現方面,的確有較大落差。
具體刪減內容后面會提到。
我們先擼故事。
故事講述的是一名女子曼迪遜(安娜貝拉·沃麗絲 飾)自從懷孕后,與丈夫德里克(杰克·阿貝爾 飾)的關系日益惡化。
在一次家暴沖突中,曼迪遜被丈夫推到墻壁上撞傷了頭部。
自此之后,她便時常看到一些離奇的幻象。
更可怕的是,她居然可以在夢境中,親臨一些兇殺案的現場,目睹犯罪全程。
而這一切,原來都與一個圍繞在她身邊的惡魔——蓋博瑞有關。
Ta是誰?
女主的夢境又是什么?
Ta和女主有什么關系?
停,不劇透。
片子一上線,Sir馬不停蹄刷完。
直到最后電影的職員表全部結束,迎來黑屏。
那一瞬間,Sir只有一個感覺:
溫子仁。
好像,和以前,有點,不一樣了?
p.s. 以下內容涉及輕微劇透,不影響觀影
溫子仁,James Wan。
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對恐怖片的把控與拿捏。
一部好的恐怖片,最基礎的就是要講好故事。
正如之前溫氏恐怖中最出名的那幾部。
都有著極強的原創性、出人意料的反轉以及脫離常規的故事架構。
例如《死寂》中詭譎的人偶傳說;
(前方高能預警)
《招魂》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捉鬼夫妻;
還有《電鋸驚魂》中打破常規的驚人反轉。
都與傳統“一驚一乍”的恐怖片形成鮮明的對比。
溫子仁的高明,在于他擅長通過講故事來給人營造一種“后怕”感。
哪怕走出電影院,還能在回想畫面時,感到最深刻的恐懼。
但這一次的《致命感應》,明顯有些不一樣。
人物設定和反轉橋段,都讓Sir看出了不少老式恐怖片的影子。
例如電影對“鬼”的設定。
類似情節可追溯到2005年的《恐怖蠟像館》;以及1982年的《籃子的惡魔》。
甚至,你可以在后來許多大熱作品中找到影子。
比如《哈利·波特》《毒液》等。
不能劇透。
但總之,主要設定不算新奇。
讓Sir感到意外的還不止這些。
這次,就連溫子仁最拿手的恐怖元素穿插,也有一絲詭異的熟悉感。
雪花電視。
開關燈的jump scare。
還有“幻想中的朋友”。
和太多恐怖電影中的橋段都有撞型(例如2016年《關燈后》)。
往好了說,這是一種對恐怖/驚悚電影宇宙的致敬。
往差了說,稍顯平庸。
所以,最明顯的落差——
我們期待中溫氏恐怖活泛的新奇與靈性,少了。
好在,《致命》也不算是完全脫離溫子仁一貫的風格。
它仍然保留了溫子仁的一些特點。
比如熟悉的“溫氏光效”。
紅色代表危機。
綠色鋪墊詭異。
以及對前作中演員的沿用。
△ 《招魂》演員Madison Wolfe
還有溫氏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名臺詞設定。
哪怕電影忘得差不多了,總還能記住這一句。
《電鋸驚魂》系列最著名的:
“ I want to play a game.”
或者是《死寂》最招牌的宣傳:
“You scream, you die.”
這次在《致命》里,也有。
反派一直在重復的那句臺詞,也代表TA執念的源頭:
“切腫瘤。”
這些臺詞其實都是對影片主題的強調——
切除腫瘤,意味著世人對“邊緣”與“少數”的偏見。
除此之外,溫子仁擅長的花樣運鏡也在《致命》中有所拔高。
古宅,溫子仁恐怖片中最凸顯的元素。
新片依然能玩出新花樣——
狹窄空間追逐,長鏡頭跟隨的緊張感。
再把鏡頭吊高。
這個畫面Sir尤其深刻——
它不僅渲染風格,也在幫助敘事。
俯視女主在房間與房間之間逃竄,時而被樓層遮蓋,時而又出現。
古宅的空間,人物的驚慌,同時展現。
以及,你看完結局后才發現:
這是一個反派的主觀鏡頭,隱喻女主始終身處一場“甕中捉鱉”的游戲。
最終,技巧落在情感。
承襲“招魂宇宙”中最核心的部分:
家庭與救贖。
無論是什么樣的鬼魅與靈異,都無法撼動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這也與溫子仁的個人背景有關。
父親的早年離世,使得溫子仁的創作不免都或多或少地帶有一些對親情的反饋與對家庭的思考。
但Sir說了。
這一次的溫子仁,有點不同。
上映前,溫子仁就曾在自己的ins上表過態:
千萬別帶著看《招魂》的期待去看《致命》
為什么呢?
溫導自己也解釋了:
在恐怖片的氛圍基礎上
我想要有一些原創性的、類型多元化的、與之前不同的創作
劃重點。
多元與創新。
仿佛是怕粉絲與觀眾對于這樣的預示還不夠明悉。
就在上映的前一周,溫子仁還專門接受了媒體采訪。
這一次,直白到底。
我敢說這部電影就是個風格混色盤
它包含了對我影響最深的幾類電影風格
像是科幻、科幻驚悚、心理恐怖與怪物
我也從不否認自己是意大利恐怖片的粉絲
像這部電影就包含了鉛黃電影獨有的美學
就像是蘭貝托巴瓦與達里奧·阿金托的作品中所表達出來的那樣
當然這部片也含有大量“肉體恐怖”元素
很明顯,溫子仁已經不再滿足于只在小制作成本的恐怖電影領域有所建樹。
在執導過《海王》并大獲成功之后,他明顯有了更大的野心。
而《致命》,只是一個開始。
如果說之前的“招魂宇宙”和《電鋸驚魂》系列代表了溫子仁在吊詭風格與鬼魂元素上的爐火純青。
那么《致命》,就是他試水創新的標志。
其中的怪物、精神折射甚至是暗戳戳的超英元素。
都是對“溫氏宇宙”更多可能性的研究與探索。
并不是Sir過度解讀。
電影在制作時期就已經放聲:
這本就是一部基于溫子仁2012年出版的漫畫改編而成的作品。
那么漫畫講述了什么呢?
一個男人因為寄生在自己身體內的腫瘤獲得了超能力,在逐漸解鎖了自己早已遺忘的過去之后,開始借助這股力量消除社會黑暗的故事。
《致命》除了把名字從《Malignant Man》變成了《Malignant》;
主角從男變為女;
還添加了許多其他的恐怖元素之外,并沒有動搖原本的故事架構。
寄生的怪物還是怪物。
超能力,也依舊存在。
就連類似的場景和臺詞也有所保留。
而電影本身,也包含了大量暗喻超英走向的鏡頭。
不要放過細節——
女主經歷過四次夢魘。
且每進入一次,她都逐漸變得強大。
從不能動彈到可以大聲呼叫,甚至求救。
當然,還有最明顯的:
對續集的召喚。
溫子仁看來是真的準備,另開一盤局了。
其實,《致命》無論是從劇情還是從畫面來看,都算不上是一部頂級的恐怖作品。
但它再次體現溫子仁最本質的一重身份:
“迷影信徒”。
新片可以說是大量著名或非著名老電影的“大雜燴”。
許多影迷都提到:
致敬范圍包括但不限于,意大利鉛黃電影、好萊塢b級片,以及許多恐怖大拿,史蒂芬·金、約翰·卡朋特……
這也是為什么Sir說刪減后觀感有落差的原因。
刨去劇本結構、恐怖氛圍等技法。
——老式恐怖片那種強調直視血漿、砍殺、怪形等獵奇元素的爽感,大大減弱。
更別說,一些處理過的鏡頭也將關鍵信息一筆帶過。
△ 警局砍人段落刪減最多
如今《致命感應》豆瓣分數7.1。
Sir覺得稍稍偏低(對比第一部《招魂》至今8.0)。
這當然和預期有關——
嚇人和靈異程度不足,懸疑屬性太強,而且沒有鬼。
Sir更在意“沉浸程度”的減弱。
無法進入影院觀影,減弱一點;
暴力刪減,減弱一點;
血腥刪減,再減弱一點。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穿Prada的南瓜
文章已于修改:,。視頻小程序贊,輕點兩下取消贊在看,輕點兩下取消在看
原標題:《昨天破天荒引進的R級片被低估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