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京東金融卷入“盜刷”疑云
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亦輝 編|深海
“現在晚上我連覺都不敢睡,一睡覺擔心錢被轉走了。”最近不少京東金融用戶遇到這樣詭異的事情,每天半夜睡著以后,自己銀行卡就開始“工作”,將里面的錢一筆筆轉走。
張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據河南廣播電視臺民生頻道《大參考》報道,10多天內,張先生手機通過京東金融分別向劉某、謝某等人的銀行卡轉去了7萬多元。而這一切,張先生都毫不知情。
對此,京東金融向雷達財經表示,經核實確認,用戶賬戶的所有登錄驗證、借款驗證及轉賬支付環節均無異常,都是客戶常用手機進行的操作。目前公司已派專人與客戶一起報警,具體結果等待警方調查。
早在去年,就有用戶向媒體反映京東金融存在類似情況。有律師認為,監管應及時介入,加強對第三方支付公司等相關方的監管。
用戶曝京東金融深夜“自動轉賬”
9月7日,《大參考》頻道播出的節目中,來自鄭州的張先生稱,8月31號下午在京東上下單,付款時發現銀行卡里原來1萬3千多塊錢,就剩下了300元。
隨后張先生查詢了自己的支付記錄,并打印了銀行卡的流水。幾筆轉賬記錄顯示,7月31日晚上11點28分,通過京東金融給自己廣發銀行的信用卡還款1元錢,晚上11點46分,京東金融又向代某的銀行卡上轉了1元錢。
張先生表示,這些都不是其本人操作,自己一般晚上10點半之后就睡著了。
到8月13日的時候,更大額的轉賬出現。當晚10點40分,該賬戶從京東金融借了5萬元,然后立馬轉賬到劉某的賬戶;8月30日,該賬戶又開啟“自動轉賬”,從京東金融借款7000元后連帶卡里原先的13000元轉賬的一位謝某的賬戶中。
就這樣,在張先生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京東金融轉賬的方式,前后將其7萬元被轉走。其中5.7萬還是京東金融的借款,時間在晚上10點半到11點半之間。
“現在晚上一睡覺都感到恐慌,怕一睡覺錢就沒了,整夜整夜都不敢睡覺。”手機在自己兜里,密碼也只有自己知道,張先生不解。
起初,他懷疑是妻子所為。于是帶著妻子去派出所,要求寫下保證書,承諾如果動過手機后果自負。
這時,張先生懷疑是京東金融泄漏了自己的賬戶。
京東金融方面則稱,張先生這個并非屬于真實被盜的情況。對于張先生的遭遇,可以聯系警方處理,京東金融也會全力配合京東調查。如果張先生需要具體的調查信息,必須通過司法機關進行獲取。
對于京東金融的答復,張先生并不滿意,下一步準備自己起訴京東金融。
9月10日,京東金融向雷達財經表示,“經我司核實確認,用戶賬戶的所有登錄驗證、借款驗證及轉賬支付環節均無異常,都是客戶常用手機進行的操作。”
京東金融稱,至于用戶的手機或賬戶是否被他人盜用,公司已派專人與客戶一起報警,目前警方已正式受理,具體案件情況需等待警方調查,公司將盡最大努力協助用戶挽回損失。
去年曾發生類似事件
根據媒體報道,京東金融類似上述“盜刷”事件發生過不止一次。
去年10月20日,新浪財經曾報道,有消費者龍先生向《金融一線》投訴稱,幾天前發現中國銀行突然給他發了幾條短信,提醒該行儲蓄卡被扣除了4筆人民幣賬款。龍先生登陸中國銀行App,中行客服人員答復,這四筆交易是通過京東金融的支付渠道進行扣款。
據龍先生介紹,他已很久沒用京東金融了。盜刷發生后,他馬上聯系了京東金融的客服,然而對方卻開始推卸責任,認為是龍先生自己泄露了京東賬號,故而拒絕其理賠申請。
然而,龍先生并不認為自己存在京東客服所說的密碼保管不當、驗證碼泄露或是舊手機號未解除等行為。
京東金融的交易記錄顯示,4筆“盜刷”交易發生在湖南省永州市,而龍先生本人則一直身處湖北省。
通常而言,金融類App對于異地登陸均設有活體認證或是密碼驗證等安全措施,但龍先生并沒有收到相關提示。他因此懷疑,京東金融存在較大安全漏洞,騙子只要用非法手段獲取短信驗證碼,就能隨意盜用資金,而不受人臉識別、指紋識別、密碼等制衡。
除此之外,京東支付的免密支付也給這次“盜刷”提供了便利。據悉,龍先生此前開通了京東的免密支付功能,500元以下消費不需要輸入密碼確認,而這次4筆交易均在500元之下。
無獨有偶,今年8月17日,據南國都市報報道,去年11月海口的劉先生名下銀行卡突然傳來扣費短信,在短短不到2分鐘的時間里,進行了8筆扣款,共被“京東支付”劃走19200元。
劉先生去開戶銀行網店查詢得知,其賬戶中錢款去向為京東支付。京東支付方面回應是受凡普信貸委托,對劉先生之前的欠款進行扣除,并通過郵箱向其發送了劉先生之前簽署的借款合同等資料。
仔細查看資料,劉先生發現所收到的借款合同不是其本人簽字,“之前合同上的簽字是我手簽的,而京東金融提供的合同上,簽字是機打的。”
在向海南銀保監局反映情況后,該機構認為,劉先生反映的賬戶管理事項,屬于他與某銀行的民事糾紛,依法應當與該銀行協商解決,劉先生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向仲裁機構提起仲裁或向有關組織申請調解。
開戶銀行負責人稱,銀行通過交易流水,逐漸查詢到被扣款項的流向,但最終還需要劉先生和京東金融及凡普信貸溝通交涉。
資料顯示,凡普金科最開始是一家P2P公司,旗下“愛錢進”于2020年9月26日,被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對其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但京東支付一直與其有合作關系。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截至9月10日,針對京東金融的投訴多達17437條,京東支付的投訴也達10084條。除了京東金融旗下白條暴力催收、騷擾用戶、利率過高等問題,更多指向京東支付在用戶不知情、未授權的情況下,隨意扣款。
網友“封茗”在投訴中寫到,“2021年7月30日京東特約支付無緣無故在建設銀行卡無卡自助扣費了888元,我研究了很久都找不到為何扣我錢,打電話給京東也不處理,東推西推,顯示扣款方是(特約)京東白條,但我根本沒用過京東,也沒買過什么。客服也不回。”
另一位網友表示,“本人于2021年09月08日到賬工資兩千余元,當日晚上20:07分銀行卡分別三次被京東(特約)京東支付扣取1154.56元,本人中國銀行卡沒有綁定過京東任何軟件,無緣無故可以扣取里面的余額,請京東貴公司退還金額。”
多達上萬條投訴中,類似的投訴比比皆是。
有業內人士認為,支付公司為貸款平臺扣款屬于代收代付業務,實際上平臺在借款人知情權、選擇權并不明晰的情況下,利用優勢地位和借款人簽署了不平等合同關系,后期貸款公司以此漏洞在第三方支付的幫助下,直接從貸款人賬戶中劃扣款項。
律師:監管應及時介入
對于這種形式的委托代扣是否合規合法,雷達財經咨詢了相關律師。
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合伙人楊兆全表示,網絡平臺的貸款人,是金融消費者。對消費項目,享有知情權和選擇權。平臺應該在顯著的位置,以簡明的語言充分告知。否則,平臺和商家就侵害了貸款人的權益。
“投訴反映的問題,目前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個環節,因此無法判斷是京東支付平臺還是貸款公司的責任。”楊兆全指出,消費者可以向京東支付公司反映情況,要求京東支付公司出示消費者曾經授權同意的證據,確實責任歸屬。如果京東支付不配合,消費者可以起訴京東支付和貸款公司,要求二者共同承擔侵權責任。
他強調,消費者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厘清事實真相,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海南佐宸律師事務所主任鐘敏認為,用戶將錢財存放銀行,與銀行構成儲蓄合同,銀行要依法依約保證用戶的存款安全,如果存款未經用戶本人同意、授權,被扣劃支取,明顯不合理不合法,應承擔賠償責任。但在具體案件中,需要進一步了解銀行是否得到了相應的支付指令,以及該指令是否是用戶事先通過其他的授權等方式發送、不可撤銷的授權。
鐘敏表示,很多平臺公司利用借款人急于用錢,事先準備好各種各樣的不利于借款人的法律文書手續,讓借款人一次性授權、同意,然后在借款不按照協議履行時候采取各種方式方法“維權”,監管部門對于這種名為合法,實質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應及時有效介入監管,對第三方支付公司及網貸平臺加強監管。
京東數科IPO終止后現裁員、高管離職
京東金融曾是京東集團旗下負責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板塊,但隨著P2P暴雷潮開啟,互聯網金融飽受污名化質疑,一些金融科技公司通過調整業務、變更名稱的方式“改頭換面”,京東金融也進行了更名。
2018年11月11日,京東金融改名京東數科,宣稱將致力于通過數字化手段助力金融與實體產業實現互聯網化、數字化和智能化,進而降本增效。同時,新的京東金融成為京東數科旗下個人金融業務品牌,開展信貸、理財、保險等業務。
2020年9月,京東數科向上交所科創板遞交IPO申請,擬募資約200億元人民幣,目標估值高達2000億元。
在業務相似的螞蟻集團IPO被暫停后,國內政策持續對個人信息保護、資本無序擴張、過度借貸等進行了一系列整治,市場預計京東數科的上市之路恐難順暢。
2021年1月底,京東數科又升級為京東科技,整合了原京東數字科技、原京東云與AI事業部板塊。4月2日,上交所官網披露,京東數科于2021年3月30日已撤回IPO申請材料。
終止上市后,今年6月份,有認證為京東科技的員工在脈脈職言發聲稱,京東科技開啟裁員,“今天優化了40個人。”
今年7月,京東金融關聯公司北京方博資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去年12月曾發布的一起廣告內容價值觀存在嚴重問題,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開出40萬的罰單。
該廣告中,一位農民工打扮的人士因母親暈機向空姐提出能否打開窗戶或更換座位,空姐則向其推銷升艙服務,價格千元。該農民工打扮人士因余額不足放棄升艙,而后排一位西裝革履的男子隨機幫他在京東金融申請了15萬元的“備用金”,稱“如果你以后急用錢,不需要再看別人的臉色了。”
處罰文件稱“該廣告宣揚了過度消費等不正確導向,存在嚴重價值觀問題。”
伴隨著京東科技業務構架不斷調整,公司被傳裁員的同時,高管也頻繁離職。在公司提交IPO招股書之前,京東數科就有不少中高層出現離職,傳“500人離職群爆滿”,曾引市場熱議。
2020年12月21日,原京東數科首任CEO陳生強宣布卸任。7月21日,據界面新聞報道,原京東數科副總裁謝錦生、程建波均已離職;但京東公司回應稱:新聞失實,目前正在溝通處理中。
9月3日,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原京東白條掌門人許凌、京東數科副總裁被調崗至京東集團CSO體系9個月后,正式提出離職。
網上曝出的朋友圈截圖中,許凌寫道,“一直就認為京東是我最后一份工作,八年時間從沒接觸過其他平臺。”有網友感慨,許凌在言語間透露出無奈。
分析人士指出,頻繁的人員流動,對一家公司的穩定性會產生沖擊。
對于京東科技的后續發展,雷達財經將繼續關注。
注:本文是雷達財經(ID:leidacj)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