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經濟痕跡〡央行調控要有預期管理
影響央行貨幣政策實際效果的因素,除了前文所說的商業銀行的負債結構變化之外,還有商業銀行資產結構的變化,因為商業銀行資產結構中體量最大的一類資產,就是提供給實體經濟的融資(即實體經濟的負債)。
具體而言,在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除了商業銀行負債端的“存款理財化”的變化之外,還有其資產端的“金融脫媒”的變化。
通俗地說,“金融脫媒”就是資金供求雙方不通過中介(例如銀行)直接進行交易。近年來,隨著“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退出(筆者注,2009-2010年間,在“4萬億”政府投資帶動下,銀行貸款累計凈增加了18萬億之多),我國“金融脫媒”的進程也不斷提速。
按照央行的統計數據,信貸之外的融資規模占社會融資的比重由2010年底的40%升至2013年5月份的48%以上。按照一年的新增融資規模測算,2010年底信貸年增量為8萬億,非信貸融資年增量為5.6萬億;到了2013年5月份,這兩個數字分別升至9.8萬億和9萬億。可見非信貸融資飛速擴容,主要體現在銀行表外業務的擴張。
與此同時,央行的貨幣政策發生了方向性的變化,由適度寬松轉為穩健,后又穩健偏寬松,具體到政策工具上,先是升息、升準,隨后又降息、降準。在此期間,由于非信貸融資的擴容,實體經濟的平均融資成本并未跟隨貨幣政策的調整而波動,而是一路下降,由2010年底的6.2%降至2013年5月份的5.23%。
不過,2013年5月之后,情況發生了“逆轉”。監管機構出于防范金融風險的考慮,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主要用于規范“影子銀行”等非信貸融資渠道,更要求銀行的表外業務回表(銀行表外業務無論是在資本占用,還是行業風險門檻等多個方面的要求,均弱于其表內業務)。受此影響,非信貸類融資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占比上均出現快速的回落。同時,信貸類融資的年增長規模基本穩定在9.8萬億左右。這實際上意味著,商業銀行資產結構再次發生了巨變——我稱之為“金融脫媒的回退”。此后,央行雖然多次降準,并創設了一系列流動性補充的定向工具,但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還是不可遏制地上漲,到2014年3月份高至6.05%。與此同時,GDP的名義增速持續下行。到了2014年下半年,央行不得不再放寬信貸政策,年末還增加了商業銀行信貸新增額度,2015年更是進行了5次降息和5次降準,終于遏制住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上升勢頭。2015年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降至4.56%,但此時GDP的名義增速已經低于6.5%。相應地,信貸類融資的比重重新回升至70%的水平,信貸年增量也升至11萬億左右,而非信貸類融資年增量則回落至4.7萬億,較2013年5月份的峰值減少了4萬多億。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5月份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觸底時,GDP名義增速為9.8%,所以盡管當前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低于2013年,但日子遠沒有當年好過。
總結一下,從2011年至今,伴隨商業銀行資產結構的變化,中國的融資結構也隨之發生了三次變化,即經歷了“非信貸融資和信貸融資一塊一慢的擴張”、“非信貸融資和信貸融資一降一穩的收斂”和“非信貸融資和信貸融資一降一升的變化”三個階段。受此影響,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一波三折,反過來又對央行貨幣政策的實際效果產生了復雜的影響。
無可否認央行對經濟運行進行政策調控是必要的,但其政策效果是否盡如人意,則是另外一個問題了。在上述“金融脫媒”和“金融脫媒回退”過程中,均出現了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脫離政策初衷的情況,足見央行政策在傳導環節上已經出現問題。都說央媽的心思難猜,現在看來,央媽在出臺政策時也該猜猜別人的心思了,說得學術一點,就是“預期管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