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過康定斯基的名作讀什么書?西岸美術館推出公共“書架”
在上海西岸美術館看過康定斯基的抽象名作之后,也許你也想讀一讀他寫的《論藝術的精神》;看過了杜尚和曼·雷的“現成品”藝術,也許你也想讀一讀法國詩人弗朗西斯·蓬熱(Francis Ponge)是如何細致而飽含詩意地描繪尋常事物。
藝術指引閱讀,而閱讀可以理解藝術與生活。近日,上海西岸美術館B1層推出共建式開放圖書空間 “書架”,向公眾發出邀請:“你覺得在西岸美術館應該讀什么書?”
瓦西里·康定斯基,《歌》,1906年,光面紙板蛋彩,49 x 66厘米,1981年由妮娜·康定斯基女士遺贈,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國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工業設計中心
康定斯基,《白色之上II》,1923年,布面油畫,1976年由尼娜·康定斯基女士捐贈,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國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工業設計,現場圖
馬塞爾·杜尚 《帽架》,1917, 1964年 西岸美術館“萬物的聲音”展品
西岸美術館書架
在西岸美術館地下一層新開放的“書架”上,你可以看到一些作家與藝術家的贈書,如金宇澄捐贈的書——理查德·麥奎爾的《這里》。上海科技大學創意與藝術學院副教授廖樹林捐贈了其珍藏十多年的《設計大師の對話》,“當年這本匯聚了25位日本頂級設計師思想的書,時至今日多位已經過世,令人唏噓。但幸運的是,他們的言語靈魂,隨著書籍紙張得以長久存留。”對于共建式“書架”這一形式,廖樹林認為,“這一理念對捐書者來說是有著很強的參與性的,而更大的價值是留給閱讀者的。”
澎湃新聞獲悉,西岸美術館致力于打造一個開放性、有溫度的“第三空間”,以“藝術設計、戲劇表演、視覺藝術、新媒體藝術”為主線,希望讓公眾直接地參與到文化藝術本身,由公眾來書寫對藝術以及美術館的思考,并且通過長期、持續的計劃記錄與展示公眾的想法,使美術館與公眾形成互文性,讓公眾與美術館之間打造一個實現“共制共建”的公共性空間。因此美術館向公眾發出邀請:“你覺得在西岸美術館應該讀什么書?”美術館希望以閱讀和書本為媒介,與公眾共同架構這個空間,這就是“書架”空間籌建計劃誕生的初衷。
曼·雷 《堅不可摧之物》,1923 ,1959年 西岸美術館“萬物的聲音”展品
西岸美術館志愿者候宇軒為“書架”帶來了一本來自德國插畫師Olaf Hajek的插畫集:藝術家筆下都是各種天馬行空又充滿異域風情的肖像畫和風景畫。男人和女人的頭發由奇形怪狀的花卉水果組成;巨大的樹上爬滿了不可思議的動物們;在樹林中人類和植物共同生長。在候宇軒看來,整個書架追求的也是一種“有機生長”的過程,“社會中的每個個體都可以決定在美術館當中擺放著什么樣的書。而整個書架也會隨著每個人的每一次捐贈,逐漸成長起來。”
對于西岸美術館而言,“書架”承載籌建計劃的同時,也是美術館的閱讀空間,力圖為觀眾帶來更完整的展覽參觀體驗。因此,在“書架”上,你會發現一部分擺放著西岸美術館展覽畫冊,以及與展覽有關的藝術畫冊及理論書籍,以豐富觀眾對于展覽的了解與思考;而其他的書柜則會擺放來自公眾的書籍。邀請公眾分享與藝術設計、戲劇表演、視覺藝術、新媒體藝術或美術館相關的書籍,并且在書本上贈言。這些書籍與贈言代表了公眾對于西岸美術館的理解,而公眾對美術館的理解與美術館的展覽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書架”的書籍既向公眾闡明了藝術史學者、策展人對于展覽的詮釋,也展示了公眾對于西岸美術館展覽的理解與思考。例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副教授劉平的贈書《圖像何求》“將會從視覺藝術、文學、媒介及其之間的關系,為我們解答圖像的奧秘。”她在贈言里寫道,諸如此類書籍也將為理解展覽提供一條途徑。
西岸美術館
如今,國內不少美術館、博物館都引入了自己的書店,以出版物的形式和展覽形成互補。去年,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也曾推出“藝術閱讀在上海” 專題報道,探討當下上海不同形態書店、藝術機構的藝術閱讀部分。而西岸美術館的“書架”提供了又一種新的嘗試,書本由公眾選擇,代表了公眾對美術館的理解與想法,而非美術館單方面的選擇。澎湃新聞了解到,目前西岸美術館也在探索“書架”與藝術類書店聯動的可能,希望展開一些富有新意的活動,逐步豐富與“書架”相關的內容,為觀眾帶來更多參與式的藝術生活體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