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心理專家稱常遇尖子生求助:青少年抑郁高發,心理教育該學啥
2月23日,18歲的西安高三生林嘉文留下遺書跳樓自殺。抑郁癥帶來的心靈困境再次引起人們的警惕和反思。
“我們老以為孩子天真無憂,其實他們也有豐富的心理活動,特別是青春期。”2月26日,清華大學心理系主任彭凱平教授對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說,“目前國家對于中小學心理教育缺乏相關的政策和標準,也沒有引起社會足夠的重視。”
近日,多位中小學心理問題工作者及心理學專家指出,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長變化階段的青少年,心理特征還未完全定型,相對于成年人更加活躍,也更易感受到壓力與挫折,一旦缺乏足夠的應對能力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他們向社會呼吁,心靈教育刻不容緩,應盡快出臺相關舉措構建學生心理教育體系,勿讓校園悲劇不斷重演。
小學生有時也“心事重重”
近年來,學生群體的心理疾患日益突出,不容樂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20年前全球兒童精神障礙將增長50%。
時有中小學生因心理問題而倉促畫上生命句點:2010年10月,一名品學兼優的11歲女孩在北京海淀區冠城北園小區3號樓一躍而下;2013年,四川成都師范附屬小學五年級的10歲男孩在語文課本上留下遺言后,從30層高樓跳下;2016年1月6日,邯鄲市雞澤縣一初中女生喝下農藥后搶救無效去世??
小學生有時也心事重重。2015年10月,溫州醫科大學附二院心理醫生戴王磊接待過一位只有小學二年級的重度抑郁癥病人。
戴王磊說,在對話的過程中,這個孩子表現得非常焦躁,說父母不關心他,教師討厭他,他感覺不到溫暖,還總是挨罵。“但是我了解到,他的家庭非常完整,而且父母其實非常愛他,他的父母說有時孩子成績波動,詢問幾句,孩子就覺得有壓力,想要自殺。”
2014年,一份來自溫州市部分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抽樣調查報告顯示,約35%的初中生有抑郁情緒,10%的學生至少考慮過一次自殺。
青少年也是抑郁癥的高發人群,發病率高達2%至8%,且往往比成年人更具有自殺傾向。
抑郁癥有著生物性的根源
什么是抑郁癥?
“抑郁癥最根本性的特征是讓一個人失去愉悅的能力,它并非單純的心理疾病,還有著深刻的生物學根源。”2009年,著名生物學家Robert Sapolsky如此解釋。
彭凱平介紹,這種生物性表現為人對各種壓力源產生的應激反應,能夠在短時間內調動生命的潛能,類似于“狗急能跳墻”,是生命體自我保護的一種手段。但是,危機結束后如果應激反應開啟了卻不關閉,就會演變成慢性壓力,對人體造成傷害,情緒趨于消沉。“所以,抑郁癥是環境、身體、心靈三重影響下的結果。”
令人擔憂的是,中小學生對自身心理問題的識別率很低,并且大部分中國父母,甚至教師,對孩子的心理認知是空白的。
在專家看來,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焦慮不安、反應遲鈍、少言寡語、失眠、厭食、乏力等生理表現,都是青少年心理疾患的初期征兆,需要引起警惕。生理上的變化也會帶來心理上的改變,比如開始厭學、對父母吵鬧、冷漠、逃避及厭倦人生。
那么,如果有家長、同學、朋友、教師、甚至鄰居及時發現了一個孩子的抑郁傾向時可以做些什么呢?彭凱平建議,陪伴、報告、尋求職業幫助以及持續關注是較為合理的步驟。
彭凱平說,首先是關懷陪伴,認真傾聽他們的心事,保持釋放壓力的渠道,加上肢體上類似擁抱的親密接觸,用心呵護。
同時孩子們要注意,發現同伴不開心或情緒異常,千萬別去嘲笑或者揭發,僅僅是默默陪伴都有意義和價值。
如有必要,需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幫助解決心理的痛苦,尤其重要的是制定出今后的行動方案。最后,還須保持提供熱心幫助的氛圍。
省重點尖子生來尋求心理援助
在家庭保護中的孩子常感幸福,但到了學校,有了學業,和其他孩子相處,他們的焦慮開始滋生。
彭凱平告訴澎湃新聞:“孩子小時候自我意識較強,不太關心別人,但是離開家庭的保護,到了學校,就會感到社會的關系、地位受到他人的影響,有時候會產生很大問題,例如同伴之間產生了不好的評價,甚至遇到霸道的欺凌、侵犯等行為。另外,很多孩子在這個階段,個人身理變化后,開始會對異性有了朦朧的感情而產生焦慮。”
多名中學一線心理教師表示,青少年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情緒不穩,集中來自于學習壓力和人際關系。而人際關系又包括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親子之間以及異性交往之間產生的矛盾和焦慮。
上海市中小學心理輔導協會理事長吳增強長期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2月29日,他告訴澎湃新聞,從全國來看,中小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其中,小學生群體中出現的大多是學習適應和合群交往問題,而中學生步入青春期后,情緒問題(焦慮、抑郁)開始增多,主要原因來自于不良的家庭環境,及難以適應教師的教學方式。
工作中,吳增強還遇到不少省市重點中學的“尖子生”向他尋求心理援助。他了解到,這些“好孩子”們的煩惱主要來自于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比如背負著考取名校的精神壓力。
吳增強認為,心理問題與學生對生命的態度,與自身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密不可分。目前,社會與校園共同面對著價值觀的多元,“因此,確立社會核心價值觀既迫切又具挑戰性。如果我們能少一點對金錢的崇拜,多一點對人文精神的追求,那么這對我們中小學生乃至整個社會的心理健康問題的改善,幫助都會很大。”
心靈教育應是心理學教育最核心的本質
“心靈的教育可能是心理學教育最核心的本質,但這方面我們都做得不夠。從小學、中學到大學,我們都沒有心理學的課程。我甚至可以武斷地說,很多中小學生沒有上過一節心理課。”彭凱平感慨道。
他認為,這與我國對心理學一直不夠重視不無關聯。“社會老以為心理學沒有價值和意義。”
“美國大概從小學三年級就開設心理課,給孩子講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尤其偏重于將一些積極的心理學知識。比如,如何讓自己開心?情緒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會感到孤獨?遇到別人不小心罵了你應該怎么辦?”
彭凱平介紹,美國也有一些專門的心理類和情商教育類書籍專門給孩子看的,比如小老虎和小貓吵架了,它們怎么處理?還有針對離婚率偏高的社會;也有書籍告訴孩子為什么自己要在不同的時間住兩個家里,應該如何應對。
彭凱平呼吁,中國教育一定要真正加強普及與生活與大眾生命有關的心理學知識。“先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生理和感情可能產生的變化,就能提前做好準備,不至于不知所措。可怕的是因為無知,遇到困境之后陷在其中無法自救。”
大學心理課誤區:過于強調生物學因素,少人性知識
此外,社會中也應該有一個完善的心理學支撐的體系,保障孩子在學校以外的環境也能夠健康成長。這需要真正愿意為社會底層、弱勢群體服務的心理咨詢師和機構。
在專家看來,目前,“心理熱線”、“心理咨詢點”、“悄悄話信箱”等都是中小學心理教育的主要“媒介”。雖然不少有條件的學校開設了心理衛生課,配備了青少年心理輔導中心,但多數還是流于形式。
中國教育學會學校心理輔導專家委員會會員、上海市七寶中學心理教師楊敏毅告訴澎湃新聞,近年高中對于學生心理咨詢輔導方面的重視程度有顯著提升,但總體情況仍需要不斷完善。
楊敏毅建議,首先要保證每個學校一定編制比例的專業心理輔導老師。其次,保證專業的心理輔導課程面向每一位同學。此外,學校以及社會相關部門也必須積極、有規律地開展心理健康相關的活動,向學生群體從各個層面滲透心理健康有關的知識,承擔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光靠專職的心理老師肯定是不夠的”,張靜也認為,每天在學校和學生接觸最多的還是班主任及任課老師,加強學生心理教育的根本,應該是加強整個教師行業的專業心理培訓和教育。
然而,在加強教師心理專業素質的培養方面,彭凱平指出,很多教師在師范類院校上過心理學的課程,但這些課程通常過于強調生物學的遺傳、內分泌、神經系統等因素,而缺乏真正的社會心理學、文化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等講人性的心理學知識。“現在大學開設的一些應用心理學的課程,主要是為了給本專業的學生應對考研和就職,并不是為了培養做人、養心正心以及向大眾普及積極陽光的心理知識而服務。這是我們過去幾年心理學的一個誤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