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征服者的最后一幅肖像
君士坦丁堡的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對西方油畫“法蘭克式”的透視技法癡迷不已。由威尼斯畫家詹蒂萊·貝利尼繪制的一幅半身側面肖像,是這位世界征服者的最后一幅肖像。畫中身著深紅罩袍、頭裹白色頭巾的穆罕默德二世,臉上有著輕易就能察覺的疲憊、不安和憔悴。
《穆罕默德二世肖像》,詹蒂萊·貝利尼創作于1480年,藏于倫敦國家畫廊如果用舌尖體來描述十五世紀下半葉的歐洲,或許是這樣的——
入冬了,中部的維也納人要吃腌肉,南部的威尼斯人也選擇腌肉,距離不遠的佛羅倫薩人更加喜歡腌肉,而東邊的斯拉夫蠻族還是將腌肉作為他們的餐食。在畜牧技術落后的中世紀,每年冬季都會有大量牲畜被凍死。歐洲人將凍死的牲畜做成腌肉,作為動物蛋白的來源。在沒有冰箱的年代,如何防止食物腐敗變質便是個難題。而來自東方的胡椒、丁香、桂皮,可以掩蓋咸肉長時間貯存散發出的臭味,矯正口感。所以,香料是每一位歐洲主婦的必備之選。然而,向東尋找香料的陸路被堵死了。迫不得已,歐洲人把目光投向西方,想從海路去往東方,尋找那些帶給他們奇異味覺的調料。很巧,他們發現了新大陸……
這段戲說,與全球化早期的歷史真相大致相符。而撬動全球化進程的那根撬棒,也就是那位阻斷歐洲人向東尋找香料的人,就是畫中的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率領的奧斯曼大軍攻陷了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并遷都于此,改稱伊斯坦布爾。那一年,蘇丹即位剛兩年,21歲。
創作于1499年的描繪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壁畫時至今日,這座橫跨歐亞兩洲的城市依然屬于土耳其,依然叫伊斯坦布爾,依然是基督教疆域的極東之地。所以,怎么稱頌穆罕默德二世的征伐偉業都不為過。無論是他的對手,還是他的追隨者,都把一個其他君主可望而不可即的尊號奉給了他——世界征服者。除此之外,他還收集了同等級的頭銜若干:戰爭的雷霆、地球的皇帝、海陸勝利之王。關于上述頭銜以及頭銜的由來,英國歷史學家羅杰·克勞利在其巨著《地中海史詩三部曲》里有詳實解答。
不過,比起這位建立不世戰功的蘇丹,任何史詩都像是謙辭。閱讀穆罕默德二世的履歷,你會發現,所謂世界,無非是他袒露欲望的沙盤。稍顯遺憾的是,沙盤的極限是直布羅陀海峽,他不知道海峽外面還有一個叫大西洋的東西,大西洋的西側還有一個叫美洲的東西。探訪此處,是吃腐臭腌肉的歐洲人要做的工作。
穆罕默德二世的工作是,把已知世界納入自己的賬本:1453年,占領東羅馬帝國的永恒之都君士坦丁堡;1459年,吞并塞爾維亞;1463年,攻克波斯尼亞;1479年,征服阿爾巴尼亞。此前一年,克里米亞汗國淪為奧斯曼帝國的藩屬。在穆罕默德二世30年統治期間(1451年-1481年),他一共發起了26次征討——都是御駕親征。
君士坦丁堡城墻穆罕默德二世用來攻陷君士坦丁堡的大炮沒有人能窺測穆罕默德二世的彎刀會揮向何方,在一次與屬下的歡宴中,他曾說道:如果我的胡須知道我的(軍事)秘密,我會毫不猶豫地將它拔掉。也沒有人膽敢對他的征討提出不同意見,在君士坦丁堡戰役的關鍵當口,重臣哈利勒·帕夏提出暫緩用兵的建議,結果哈利勒的腦袋被當作泄密的胡須給拔掉了。
無需贅言,在歐洲人尤其是東地中海人眼里,與穆罕默德二世生活在一個時代,就是一場夢魘。這位蘇丹的勃勃野心就是制造夢魘的素材。每一座尚未淪陷的歐洲城市,都在傳說著君士坦丁堡被攻克后的可怖情景,那些被殺戮的老人與孩子,那些被販賣為奴的婦女,那些淪為廢墟的建筑。但傳說多半是傳說,城陷之后,人并未被殺絕,建筑也并未全然毀棄。恢宏的圣索非亞大教堂今猶在,只是四周加建了宣禮塔,改成了清真寺。
1463年,穆罕默德二世簽署的文件,向新被征服的波斯尼亞地區的天主教僧侶承諾信仰自由事實上,簡單地將穆罕默德二世視作文明破壞者,是對“世界征服者”這個頭銜的輕慢。穆罕默德不夠仁慈,但也算不得嗜血狂人。
關于此人,史家的兩處重筆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宗教信仰寬容者,二是文化事業贊助人。因為穆罕默德二世,君士坦丁堡東正教會得以存活,牧首職位得以保留,他還命人將許多東正教文獻譯成突厥語。因為穆罕默德二世,奧斯曼帝國建立了最初的一批學校、圖書館和醫院,頒布了第一部法典。當然,也因為寬容和文藝,穆罕默德二世招致了奧斯曼傳統勢力的憎恨,這也為他的死埋下了伏筆。
威尼斯畫派的詹蒂萊·貝利尼與喬瓦尼·貝利尼兄弟合作的畫作《圣馬可在亞歷山大城布道》1479年,在經歷了十六年戰爭之后,穆罕默德二世迫使威尼斯共和國簽下《君士坦丁條約》,條約有個附加條件:要求意大利人選派一位最好的畫家去伊斯坦布爾——蘇丹對西方油畫“法蘭克式”的透視技法癡迷不已。急于息事寧人的威尼斯總督欣然從命,他派出了威尼斯畫派的奠基人雅各布·貝利尼的長子詹蒂萊·貝利尼(他有個更有名的弟弟喬瓦尼)。
威尼斯畫派奠基人雅各布·貝利尼的長子詹蒂萊·貝利尼自畫像
詹蒂萊·貝利尼創作的《圣母子像》,圣母腳下的伊斯蘭風格的地毯顯示了東方元素對文藝復興繪畫的影響詹蒂萊·貝利尼到伊斯坦布爾之后,不辱使命,創作了大量精美的宗教壁畫。但這些壁畫在奧斯曼傳統勢力看來,都是些淫穢的垃圾。好在穆罕默德二世對詹蒂萊信任有加,還在意大利人聚居的加拉塔區為詹蒂萊建造了豪宅。1480年,為了報答恩主,詹蒂萊為蘇丹畫了一幅筆法細膩的半身側面肖像。畫面上方是一座金色拱頂,頂端放置皇冠,畫面下側窗臺上搭著一塊飾有華貴珠寶的掛毯,正中央是身著深紅罩袍,頭裹白色頭巾的穆罕默德二世,他的臉上有著輕易就能察覺的疲憊、不安和憔悴。
這是世界征服者的最后一幅肖像。
穆罕默德二世的墓穆罕默德二世的兒子巴耶濟德二世的細密畫像次年五月,在遠征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的路途上,穆罕默德二世暴斃于伊斯坦布爾以東50公里的蓋布澤,享年不過49歲。蓋布澤,亦是上古時期另一位世界征服者漢尼拔的駕崩之所。據說,穆罕默德二世真實死因是波斯裔御醫下毒,而幕后指使者是穆罕默德二世的兒子巴耶濟德二世。穆罕默德二世的死,讓整個基督教世界長舒了一口氣。有趣的是,巴耶濟德弒父的動因是作為奧斯曼傳統勢力的代表,他無法容忍穆罕默德二世對異教徒的寬容。
作者系專欄作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