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斯人已逝,搖滾不死丨給熱愛搖滾的你我
8月25日凌晨,傳奇樂隊滾石樂隊(Rolling Stones)的官方賬號發布訃告,樂隊鼓手查理·沃茨(Charlie Watts)于8月24日在倫敦一家醫院去世,享年80歲。
滾石樂隊無愧于“偉大”二字,自1962年首次登臺以來,它一直活躍于搖滾樂的舞臺上,其生命力延續了半個多世紀,并將繼續影響以后的樂迷們。
美國巨星肯尼思·埃德蒙茲曾這樣評價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s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樂隊,而且永遠都是。在他們之后誕生的金屬、說唱、朋克、新浪潮、流行搖滾和所有你能叫出來名字的那些風格,都可以在The Rolling Stones樂隊身上找到影子。他們領先于這些,而且沒有人比他們做的更好。”
在流行音樂幾十年來的風云變幻中,滾石樂隊始終保持著獨特的音樂姿態,從未摒棄一以貫之的布魯斯基調,在與此相關的藝術領域,它們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斯人已逝,但熱血和青春永不落幕。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心目中喜愛的樂隊都各不相同。
今天,知美君想跟大家細數自己心中難以磨滅的偉大樂隊,或許我們的心頭好是一樣的嗎?快來看看吧!
披頭士 The Beatles
如果列舉一個史上最牛的搖滾樂隊,人們的答案一定不盡相同。但要說最有名的樂隊,多數人都會選披頭士。
1960 年,披頭士(The Beatles)成立。約翰·列儂從巴迪·霍利的蟋蟀樂隊(The Crickets)名字中汲取靈感,以節拍和昆蟲作為雙重隱喻,發明創造了這么一個新詞。所以,披頭士樂隊又名甲殼蟲樂隊。
披頭士的出道單曲《愛我吧》(Love Me Do)在1962年發行,成績排在英國排行榜的第十七位。盡管沒能進入前十名,但首支單曲就以原創打天下,這可是當時所有樂隊不具備的。就原創這一點,他們讓自己代表的英倫搖滾站到了與美國搖滾樂平起平坐的位置上。
用一句話概括,搖滾樂所追求的原創性訴求正是由披頭士樹立的,他們為之后的樂隊設立了新標準。
當然,雖說是原創,他們的音樂也不是石頭里蹦出來的。在披頭士音樂內核中,有三大要素是支撐他們創作的基石。
其一,是美國的初期搖滾樂。其二,美國的南北靈魂樂。其三,算是北派靈魂樂(Northern soul)所倡導的流行性。
1966年8月,在洛杉磯燭臺球場演出后,披頭士宣布停止一切巡演,回歸錄音棚。由此,樂隊進入職業生涯更為關鍵的第二創作期。
在未來的藝術搖滾領域中,其最核心的聲音底色將不以黑人音樂為絕對基礎,無論是當代古典的前衛元素,還是東洋音樂元素都會被融合進來,加上無與倫比的流行性,直接為未來誕生的獨立流行(Indie Pop)以及90年代英式搖滾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滾石樂隊 The Rolling Stones
如果說披頭士是史上最受歡迎的樂隊,那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s)可以說是史上最受人愛戴的搖滾樂隊。
他們與披頭士的志向不同,滾石的創作基礎圍繞著布魯斯展開,是徹頭徹尾的布魯斯堅決擁護者。同時,盡管有一些唱片公司戰略性的因素,但他們恰如其分的叛逆形象為反叛青少年樹立了標準。
1964年,滾石樂隊踏上美國巡演之路。在還沒有熱門暢銷曲的情況下,所到之處不是讓人笑話發型,就是被嘲笑演奏的水平太低,所以基本上第一次美國巡演算是場災難。
回到英國后,名為《滾石樂隊2》(The Rolling Stones No.2)的新專輯順利推出,并直接在英國排行榜登頂。
在某種程度上,滾石樂隊追上了披頭士開創的輝煌戰績。但與披頭士不同的是,滾石樂隊始終未丟棄自己的初衷,也就是對布魯斯音樂的熱愛,這也是滾石樂隊最大的魅力和特色。
之后,樂隊全面轉入原創階段,但布魯斯底色一直在他們的音樂中發光發熱。那些搖滾樂的力量,甚至粗糙的颯爽,在他們身上都展現得淋漓盡致。
20世紀60年代的英倫,也正值青年文化爆發的年代。在各個文化領域,時代就像被涂上了七彩的顏色。這股風尚,人們也用“擺動的倫敦”來形容。在整個風潮中心,滾石的樂隊形象尤為扎眼。
到了當下,他們仍在“全球最受歡迎搖滾樂隊”中名列前茅,恐怕再也沒人能撼動他們的江湖地位。
皇后樂隊 Queen
提起那些無法以風格約束的樂隊,最具代表性的當數創作了《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的皇后樂隊(Queen)了。
1970年,皇后樂隊在倫敦組建,成員由主唱佛萊迪·摩克瑞、吉他手布賴恩·梅、貝斯手約翰·迪肯、鼓手羅杰·泰勒4人組成。
1973年,樂隊首張專輯《皇后》(Queen)發行,這張專輯明顯受到了硬搖滾和前衛搖滾的影響。佛萊迪那種具備鮮明獨創性的演唱方式在之前的樂隊中極為少見。布賴恩·梅的吉他演奏也是如此,無論樂句、音質、自在的空間感,還是輕松自如地展開節奏的感覺,其他樂隊都無法與之比擬。
他們的音樂中,有著誰都不曾聽過的唱法和表現形式,那些好似管弦樂式的編曲手法與和聲的結構性,無不讓人嘖嘖稱奇。
他們的音樂有一種獨創的聲音色彩。首張專輯后,樂隊隨后發行的三張專輯都具備了史詩級的完成度。
很快,皇后樂隊大獲成功,他們的音樂志向也開始向主流大眾方向延展,音樂更加具備了流行性。
所以綜合來說,把皇后樂隊歸到哪一風格門類中,似乎都會顯得突兀。從《波希米亞狂想曲》開始到人人合唱的《我們將震撼你》(We Will Rock You),他們為20世紀貢獻了太多經典作品。
要說唯一的缺憾,就是沒有明確的風格屬性,這讓他們的音樂很難以派系的方式傳承。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對搖滾樂的發展產生的深遠的影響。
U2樂隊
1972年U2樂隊組建于愛爾蘭都柏林,樂隊的核心是主唱博諾(Bono,原名保羅·大衛·休森,Paul David Hewson)和吉他手The Edge(原名大衛·荷威·伊凡斯,David Howell Evans)。
U2樂隊是愛爾蘭的音樂象征之一,他們對英倫搖滾風的繼承與創新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們的音樂風格取流行和搖滾的中間值,從硬搖到前衛,從后朋克到流行電音都有涉獵,但顯然又不傾向于某個領域。
U2擁有歌手、吉他手、貝斯手以及鼓手,這四個搖滾靈魂秉持著對搖滾的忠誠信仰,建構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搖滾王朝,照亮了搖滾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他們的音樂輕松易懂,風格鮮明,歌曲主題并不避諱政治性的話題,例如對社會公平公正的追求等,顯示出極高的社會參與度與使命感,因此樂隊也贏得了超凡的成功,可以說在世界范圍內無人不曉。
他們的作品還出現在經典的影視作品中,比如在《老友記》第二季第七集中,羅斯無意中聽到了瑞秋在電話答錄機里的留言,羅斯決定晚上去咖啡廳找瑞秋說清楚,經過一番爭吵,兩人還是要忠于自己內心的情感,相擁而吻,這時,這首插曲With or Without You響起……
With or Without You是U2樂隊The Joshua Tree專輯里收錄的一首歌,1987年3月推出,它鞏固了U2的樂壇地位。在《滾石》評出的最偉大的100首英文歌曲中,With or Without You這首歌排名第八位,被傳唱幾十年之久。
齊柏林飛艇樂隊 Led Zeppelin
如果說定義了硬搖滾這一風格的樂隊是齊柏林飛艇,應該不會有人反駁。齊柏林飛艇在世界范圍內的唱片銷量達到3億張以上,而在世界上,有這種商業戰績的樂隊屈指可數。
齊柏林飛艇樂隊成立于1968年,直到鼓手約翰·博納姆去世樂隊才解散,從未有過人員變動。
樂隊發起人是吉米·佩奇,當樂隊與大西洋唱片簽約時,“給予樂隊最大權限的自由”成為其最核心條款。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轉變,意味著不再只由唱片公司掌握話語權了,而是樂隊自身可以抓住創作上的絕對命脈。
樂隊由主唱羅伯特·普蘭特、吉他手吉米·佩奇、貝斯手約翰·保羅·瓊斯以及鼓手約翰·博納姆組成。
約翰·博納姆在鼓上打出的革新樂句,軍鼓落槌的時機與底鼓之間的絕妙組合,都是樂迷們之前從沒聽過的聲音。
羅伯特·普蘭特在布魯斯和傳統民謠的唱法之上,加入了shout和high note(聲線到達音域上限的一種唱法),真正意義上革新了搖滾樂的演唱方式。吉米·佩奇創造了無數前所未有的吉他riff,每一種都神乎其技。貝斯手瓊斯作曲天賦異稟,同時將搖滾貝斯提升到全新層次。
齊柏林飛艇在全球范圍最熱門的歌曲,無疑是在第四張專輯《齊柏林飛艇 4》(LedZeppelin Ⅳ)中收錄的那首《天堂的階梯》(Stairway to Heaven)。當這首劃時代之作問世,“搖滾樂界第一”的稱號也就獨屬于齊柏林飛艇了。
對齊柏林飛艇的眾多評價中,也有很多細節值得咀嚼。
涅槃樂隊的科特·柯本討厭華麗金屬,卻留了下了“討厭齊柏林飛艇的人不值得信任”這樣的金句。約翰·萊頓對前衛搖滾可以說是厭惡透頂,但他還是翻唱了齊柏林飛艇的《克什米爾》(Kashmir),這首歌充滿了對亞洲風情的憧憬,雖然并不是真正在描述克什米爾,但歌詞中東洋風物的詩化意境仍然驚為天人。怪不得約翰·萊頓說這是比自己“世界觀”還大的一首作品。
平克·弗洛伊德樂隊 Pink Floyd
如果說平克·弗洛伊德最終定義了前衛搖滾并成為前衛搖滾的象征,應該不會有人反駁。
平克·弗洛伊德在1965年成立于倫敦,最初以演奏布魯斯起家,樂隊名字的由來,正是合并了兩位初代布魯斯音樂家的名字。最初成員由主唱兼吉他手席德·巴勒特(Syd Barrett)、貝斯手羅格·沃特斯(Roger Waters)、鼓手尼克·馬森(Nick Mason)和鍵盤手理查德·懷特(Richard Wright)組成。
從樂隊組建到風格完成的黎明期,樂隊由席德·巴勒特全權主導。這個時期,迷幻元素成了他們的新寵。1967年,發行首張專輯《黎明之門前的風笛手》(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其頗為新穎又具思索性的特征為樂隊贏得了不俗的評價。
不久后,由于席德·巴勒特吸食LSD過量,嚴重影響了樂隊的創作和演出,樂隊找來了吉他手大衛·吉爾摩(David Gilmour)來頂替他的位置。次年,席德·巴勒特離隊后,樂隊的創作主導權則由羅格·沃特斯全權主導,平克·弗洛伊德展開了富有冒險精神的創作歷程。
1973 年,發行專輯《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樂隊的藝術格局達到一個全新的次元。這張專輯在美國專輯榜創下了連續741周上榜的超長紀錄,是真正將概念專輯以及前衛搖滾推向巔峰的史詩級巨作。
隨后,樂隊宏大的音樂理念繼續發酵,于1979年發行專輯《迷墻》(The Wall),刷新了15周排行榜冠軍的輝煌紀錄。
這兩張概念專輯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成為不管到了什么時代都不會下架的搖滾唱片傳奇。而大衛·吉爾摩主導樂隊時推出的專輯《藩籬之鐘》(The Division Bell),則成為后期代表平克·弗洛伊德的絕對經典。
平克·弗洛伊德的宏大藝術格局為搖滾樂重新塑造了一座值得永久紀念的豐碑。可以說任何一位搖滾樂迷只需稍加了解就很難不愛這支樂隊,也很難不愛他們的作品。
槍炮與玫瑰樂隊 Guns N' Roses
1985 年,槍炮與玫瑰樂隊(后文簡稱“槍花”)成立于洛杉磯。有人說流行金屬/華麗金屬發展到槍炮與玫瑰基本是被他們終結了,印證了其“華麗金屬終結者”的稱號!
槍炮與玫瑰樂隊志在復興硬搖滾,極力想把流行金屬從純商業的世界重新拉回重視音樂性的初始陣線上。樂隊核心有主唱艾克索·羅斯(Axl Rose)、吉他手史萊許(Slash)、貝斯手達夫·麥卡根(Duff McKagan)、鼓手史蒂文·阿德勒(Steven Adler)。
1987 年,槍炮與玫瑰首張專輯《毀滅的欲望》(Appetite for Destruction)發行,盡管受到衛道士的猛烈抗議,專輯還是突出重圍并火爆全美。其中,同步發行的單曲《我親愛的孩子》(Sweet Child O' Mine)直接霸占了全美各類排行榜的榜首,也成為槍炮與玫瑰樂隊名片式的代表曲目。
槍炮與玫瑰樂隊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巨大成功,專輯銷量超過了1億張。他們的音樂沿襲硬搖滾的基因并兼顧流行特質,這是他們的個性特征。同時,吉他手史萊許的個人發展也值得關注。
流行金屬發展到了槍炮玫瑰樂隊就算迎來了歷史拐點。在華麗金屬浪潮鼎盛期陸續獲得成功的樂隊還有 W.A.S.P.、毒藥(Poison)、灰姑娘(Cinderella)、窮街(Skid Row)等。這些樂隊一邊在華麗金屬領域耕耘,一邊朝著各自的不同領域開辟道路,取得了相應的成功。洛杉磯這股流行金屬浪潮,直至1989年出道的大先生樂隊(Mr.Big)這里,才算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
金屬樂隊 Metallica
金屬樂隊于1981年組建于洛杉磯,是美國著名的激流金屬樂隊。
1983年7月,金屬樂隊發行首張專輯Kill 'em All!盡管商業銷量不佳,但這張象征激流金屬浪潮開端的唱片在金屬圈炸開了鍋!可以說,正是受到這張專輯的影響,激流金屬樂隊才全面崛起,并迅速在整個搖滾樂版圖中占有一席之地。
隨著1984年第二張專輯Ride the Lightning 、1986年第三張專輯Master of Puppets的順利發行,金屬樂隊人氣暴增,越發奠定了他們在激流領域的領導地位,成功打入主流,迎來了激流金屬的全盛時期。
在第四張專輯And Justice for All發行后,他們本來有意脫離激流金屬,但未曾料想的是,單曲One為樂隊收獲了首個格萊美提名認可。
1991年,樂隊第五張專輯Metallica發行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銷量突破一億張大關。歌詞上,樂隊更是把社會、神話、惡魔主義、文學性都融合到了一起,在歌詞上也樹立了標桿。
但在音樂上,金屬樂隊似乎有意放棄了對激進速度的追求,這也導致大眾對這張專輯評價依舊呈現兩極化。傳統激流迷意識到,金屬樂隊已不會再扛著激流的大旗前行。
等到了專輯Load和Reload發行時,這一贊否兩論的評價已經到了極點。傳統樂隊痛批他們徹底背叛了激流,怎么能去唱什么抒情歌曲?
時代不可逆,在重金屬極端裂變的年代,金屬樂隊的風格也影響著其他金屬風格的發展。也許從Metallica發行后,激流金屬就進入了下一個發展階段,也就是蠱戮金屬的開始。
涅槃樂隊 Nirvana
1987年,涅槃樂隊在華盛頓州阿伯丁組建,首張專輯在邊緣流行廠牌旗下發行。雖然活動期只有短短7年,正式的錄音室專輯也只有3張,但論影響力,這支樂隊可謂名垂樂史。
1991年,涅槃樂隊在移籍主流唱片DGC旗下后,以一支單曲《少年心氣》(Smells Like Teen Spirit)蜚聲整個歐美!盡管科特·柯本曾坦然這首歌借鑒了小妖精樂隊的音樂,卻并不影響人們被這支光芒四射的樂隊折服。
憑借單曲的成功,同年發行的專輯《無所謂》(Nevermind)一舉在公告牌排行榜登頂。可以說是柯本身上的特質和樂隊超高的完成度,將垃圾搖滾提升至一個全新的次元。
在柯本的歌詞里,基本沒有太多對社會的抱怨和批判,反抗性的內容也不扎眼。柯本寫詞的方法,堪稱完美詮釋了古典性的韻腳,也正因如此,增加了歌詞意境的解讀難度。
但越了解涅槃、越了解科特·柯本就會發現,他們歌詞中的那種“態度”和“信息”性的表達在如今的搖滾樂中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老鷹樂隊 Eagles
20世紀70年代,鄉村搖滾領域最成功的樂隊出現了,那就是坐擁六座格萊美大獎、擁有五首上榜金曲的老鷹樂隊。
1971年,老鷹樂隊在洛杉磯成立,最初的團隊成員由主唱兼鼓手唐·亨利(Don Henley)、吉他手格列·弗雷(Glenn Frey)、貝斯手蘭迪·麥斯納(Randy Meisner)以及吉他伯尼·利頓(Bernie Leadon)四位優秀隊員組成。樂隊成員更迭雖頗為頻繁,但基本上人人都能唱,根據歌曲的不同,他們會交替做主唱。
1971年,樂隊第一首單曲《放輕松》(Take It Easy)推出,在熱門單曲排行榜上有名。隨即發行的《巫師般的女子》(Witchy Woman)在全美爆發,正所謂華麗出道出師大吉!
到了1975年,樂隊第四張專輯《這些夜晚之一》(One of These Nights)發行后,基本奠定了老鷹樂隊超級名團的地位。同時,專輯同名單曲為樂隊摘下第一座格萊美大獎。但老鷹樂隊的巔峰卻是在1976年發行的專輯《加州旅館》(Hotel California)以后。
這張專輯蟬聯冠軍榜達5周之久,在世界范圍內賣瘋了,直接就成了白金唱片。關于專輯主打同名曲加州旅館,其歌詞到底講的是什么,到今天仍然是個迷。人們談論它的同時,專門研究這首歌的論著也層出不窮。此曲的意境充滿想象空間,不愧為曠世名曲。
也是在這個時候,樂隊內部的矛盾和對立逐漸激化,經過幾輪人員更迭后,樂隊的風格也嘗試向多元方向轉變。1980年,老鷹樂隊宣布停止活動,并于1982年正式解散。經過10余年空檔期,樂隊在1994年以原班人馬重啟,傳奇又延續到了當下。
《搖滾樂全史》
虎子 著
2021年6月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