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貓奴、孩子王、資深宅男……帶你走近民國暖男豐子愷的一生
豐子愷經典漫畫《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
民國時期,有這樣一個人,生于亂世而無憤世的怨氣。在他的生花妙筆之下,日常煙火,貓兒流年,稚子頑童,一飲一啄,皆是人情,萬般滋味,都是生活。
在成人的世界里,他始終保持著一顆童心。溫情不輸沈從文,諷喻不輸錢鍾書,而且還自帶頑皮天性。不管寫字兒還是畫畫,都出于隨性,他是真正的大生活家。
他就是豐子愷。
為什么過了這么久,人們仍然這么喜歡他?
今天,借由16個小故事,一起走進民國暖男豐子愷的一生。
1、貓奴
豐子愷在日月樓上伏案寫作,任由兩個月大的小花貓趴在肩上。豐子愷覺得貓與小女孩很像,她們有個共通性:嬌癡親昵
豐子愷是一個典型的貓奴,他寫下了許多關于自家貓們的故事,也畫了很多貓的漫畫。
在懷念自己的愛貓白象時,豐子愷寫道,“收電燈費的人看見了它,幾乎忘記拿鈔票;查戶口的警察看見了它,也暫時不查了?!?/p>
后來這只白貓不幸死去,家中兒女為此傷心了好一陣,對白象產下的小貓崽也更加關愛。
許多讀者看完文章后,隔三差五送貓來家中。他對此從不拒絕。
豐子愷說:“愛貓之人,即使為貓送了命,大概也是死得其所?!?/p>
2、骨灰級孩子王
豐子愷愛孩子這件事,和他的漫畫、散文一樣名播遠揚。
比如一切頑皮、令人抓狂之事,在他同樣“小孩般”的眼中,竟最是有趣至極。
豐子愷寫字畫畫的書桌,孩子們一上來,抓住自來水筆,把桌子弄得到處是墨水,筆尖插在漿糊瓶里,茶壺打翻,壺蓋砸碎在地上,把一切弄得亂七八糟。
常人見此情狀,怕是要火冒三丈,恨不得來一個“混合雙打”才好。
然而,在豐子愷看來,孩子們的調皮搗蛋,全是本真的流露,羨慕都來不及呢。
瞻瞻在豐子愷7個孩子中最愛哭鬧,花生米落地了,小貓不肯吃糕了,泥人自己打碎了,都哭得聲嘶力竭。
豐子愷卻覺有趣,在寫給孩子的文章中,說:“瞻瞻尤其可佩服,是身心全部公開的真人,什么事體都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對付?!?/p>
大人和小孩,分處兩個不同的世界,大人的世界只有生活,而孩子的世界充滿星河。
不妨“像個大人一樣去生存,像個孩子一樣去生活”吧。
3、資深宅男
豐子愷是一個標準的宅男,最愛閑居,喜歡鼓搗房間擺設。
他把房間看作一幅畫,如此一來,布置房間,也就相當于繪畫當中的置陳。大到整體布局,小到每一個器具的擺放,都可以精心謀劃著,悠閑想象著,然后付之于行動。
也因此,書房雖然簡陋貧乏,但他仍然喜歡自取其樂,一個月要把其中家具搬來搬去好幾回。
除了房間布置,豐子愷還在小物件上做文章。
他會把自鳴鐘從墻上取下來,先用油畫顏料將鐘面涂成天藍色,然后在上面畫上數根楊柳枝,接下來,用黑色的硬紙板剪出兩只燕子,粘合于針尖上。
審美,是豐子愷生活的方式。
4、愛吃蟹
《秋飲黃花酒》
豐子愷的父親是晚清舉人,嗜蟹,一年四季在家里的水缸里養著螃蟹,以滿足口腹之欲。
受父親的影響,豐子愷也喜食螃蟹,兒時常跟著父親一起吃蟹。與父親吃蟹,也成為豐子愷兒時的三件回味無窮之事之一。
豐子愷吃蟹也像父親一樣講究儀式感,過程雖復雜卻樂在其中,最后用半兜兒蟹肉就兩碗米飯,剩下半兜兒白口吃。
很多人以為豐子愷吃素,其實他確實吃過一陣子的素,但是后來沒有忍住,可見至深境界如豐子愷,也難忍口腹之欲啊。
但豐子愷回憶兒時吃蟹場景,卻覺得“一面神往,一面懺悔”,這也是豐子愷的慈悲心所致。
也許,正是他身上的這一點入世的凡俗之心,才會顯得如此真實可愛吧。
5、愛喝酒豐子愷的漫畫中,有很多飲酒忘情的場景。
喜歡喝酒的人大抵都是性情中人,豐子愷每次飲酒,大多也要找點緣由。
合家團圓,他寫道:“飲酒大醉,沒有賞月就酣睡了”。
與朋友相聚他又寫道:“草草杯盤共一歡,莫因柴米話辛酸。”
正是這種“酒對人生”的豁達態度,才使豐子愷面對任何困難都能泰然處之。
每天黃昏,酌三二杯黃酒,管他世界風云變幻,我自心神灑然。這便是神仙風骨的豐子愷了。
抗戰期間,豐子愷在重慶沙坪壩居住,喝的是沙坪黃酒,
他說口味不及紹興黃酒,但抗戰后期,他卻喝得越來越多。
喜不自勝的豐子愷說,酒量增大是“抗戰局勢的好轉”帶來的。
江南文士柔弱的外表下,都藏著拳拳赤子之心。
6、“不要臉”漫畫
《鄉村學校的音樂課》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某天早晨,豐子愷先生翻開上海新聞報,一篇題為《豐子愷畫畫不要臉》的文章赫然入目。
他不禁大吃一驚:自己素來溫和,與人無仇怨,何以對他這樣破口大罵?豐子愷百思不得其解。
可待他看完全文,嘴角卻露笑。
報上是一人就豐老的這幅《鄉村學校的音樂課》畫進行評論——
畫中的孩子們一個個張大了嘴巴,跟著拉二胡的先生唱歌。雖然所畫人物沒有臉,但依然能從他們仰著頭,張著嘴的神態中,體會到這群活潑可愛的孩子正全身心地沉浸于唱歌帶來的歡樂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寥寥幾筆,寫出人物個性。高度藝術所表現的境地,就是這樣。
原來報上標題的“不要臉”以極夸張戲謔的語氣來稱贊豐子愷的畫藝,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標題黨。
7、逃難是一種藝術
豐子愷的一生,并不如外人看起來的那般“平和安穩”。
豐子愷所處的年代,戰火紛飛,他一生顛沛流離,大半時光在逃難中度過。
抗戰期間,豐子愷帶領大大小小一大家子四處逃難,歷經艱苦。
有一次,豐子愷想逗一逗四歲的兒子瞻瞻,問他喜歡什么。當孩子回答“喜歡逃難,因為逃難是和爸爸媽媽姐姐妹妹們坐汽車、看輪船”時,感到既驚又喜。
受孩子這番回答的啟發,豐子愷發出了“藝術的逃難”的感慨,把逃難當成是難得的“全家旅游”。
沒有人能擁有完全順遂的一生,我們缺少的是坦然接納這萬般滋味的強大內心。
8、豐子愷與楊柳
豐子愷漫畫《春到江南放紙鳶》,畫中出現了他的標志植物——青青楊柳,
像這樣的元素在他的漫畫中還有很多
豐子愷與楊柳有緣。文人們畫梅蘭竹菊四君子,而他更愛楊柳與芭蕉這些江南巷陌的尋常之物。在他現存的4000多幅漫畫中,楊柳的豐姿出現在其中200多幅中。自家鐘表的表盤也被他改畫為春燕在柳枝中穿梭,因此還有了“豐柳燕”的別號。
楊柳之美,美在高而不忘本。
9、“假櫻桃”
豐子愷經典漫畫——《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拋》
豐子愷特別喜歡詞人蔣捷的“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拋?!?/p>
鑒于這份喜愛,他特地在緣緣堂前院花壇里栽種這兩種植物。
有一次,櫻桃樹枯萎而死,豐子愷從外面買了櫻桃回來,掛到樹上。
等孩子們放學歸來,又將這些櫻桃“采摘”下來,請他們品嘗。
是擁有一顆怎樣的心,才能毫無掛礙地將櫻桃一顆顆妥帖安縛在樹上去呢?
能夠成為豐子愷的孩子,在他的關愛和呵護下成長,也是一件幸事吧。
10、教育孩子
豐子愷對待孩子純然一片溫柔苦心,當兒女為自己的朋友而從無苛責。
1932年,豐子愷返回老家桐鄉石門灣,新建緣緣堂,修葺老房子。
他在院子里安置滑梯、沙坑、蹺蹺板、秋千架、跳高架子這些供兒童玩耍、運動的設施。在那樣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這自然算稀罕。親朋好友的孩子都到家他來玩耍,把這里當做公園。
為了給家庭增添歡樂氣氛,身為佛教徒的豐子愷照樣會在圣誕節給孩子們準備禮物。等他們睡著,將禮物放到每個人枕邊,第二天早上就說,是圣誕老人派送的。
豐子愷說:“教養孩子,只要教他永遠做孩子,即永遠不使失卻其孩子之心?!?/p>
11、“飛花令”詩詞游戲
豐子愷早期漫畫皆以江南風物為題材,以詩入畫,詩畫并臻。
豐子愷也特別注重“詩教”,這種“詩教”并不是讓孩子們死記硬背,而是將詩詞融入游戲中,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也讓孩子們欣然接受。
幼女豐一吟回憶家住在西湖邊上的時光,父親希望她增進古典文學的修養,便將屈原的《離騷》用小楷寫在扇面上,揮扇的時候目光不覺落在“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佳句之上,夏天過去就可以把它背出來……
豐子愷還會在吃飯等菜上桌的空隙,張羅孩子們玩類似“飛花令”的詩詞游戲。這種游戲,沒有兩把刷子,還真玩不轉哪。
這樣的爸爸豐子愷,誰不想擁有呢?誰不想做這樣的爸爸呢?
12、緣緣堂的由來
1926 年,在立達學園任職的豐子愷,有了新的住所,即校方在永義里建造的宿舍。
這年的秋天,弘一法師——李叔同先生恰好云游至此,師生見面,親熱之情自不待言。
豐子愷提議李先生為他的新寓所命名,李先生思索片刻后說:“你在一些小方紙上寫一自己喜歡而又能互相搭配的字”。
豐子愷如命寫好,李先生則將這些紙片團成小球,撒在釋迦牟尼佛像的供桌前。
兩次拈鬮,拆開來都是“緣”字,于是李先生為寓所起名為“緣緣堂”,當即李先生還書寫了一幅“緣緣堂”的橫額,豐子愷將它裝裱后掛在寓所中。
豐子愷對先生的這幅題匾愛惜備至,遷居到哪里就帶到哪里,隨同豐子愷有六、七年之久。
1933 年,豐子愷在家鄉石門灣建了宅第,這個地方才成了名符其實的“緣緣堂”。
仔細想來,無論何事都是大大小小,千千萬萬的緣所湊合而成,缺了一點就不行。世間的因緣何等奇妙不可思議!
13、豐子愷的長白胡子
豐子愷晚年總是以這樣一幅長白胡須的形象留在讀者心中
1959年,全國政協會議上,有位留著長白胡子的畫家引人注目。
他就是豐子愷。
1898年,豐子愷生于浙江嘉興石門灣的一個富庶之家。父親早逝,母親挑起整個家庭的重擔,承擔起如父如母如師的角色,在豐子愷的眼里,對母親是“又敬又怕”。
母親去世那年,為了紀念她,豐子愷開始蓄須,一留就是三十年。
可惜的是,豐子愷的這一把長白胡須,在文革時代,被毫不留情地剪掉了。
然而,他卻笑稱:“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胡子可以輕易地剪掉,但屬于文人的風骨卻不能被剪掉。
14、豐子愷的包辦婚姻
豐子愷與妻子徐力民結婚照
豐子愷與妻子徐力民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時的豐子愷在浙江當地也是一大家,妻子徐力民也是出生書香門第,雖然是傳統婚姻,但兩人婚后卻并不生分。
當地的老人回想起豐子愷的婚禮場景說:“當時的豐家和徐家沒有像傳統的那樣用船來運載送嫁的隊伍,而是用車,足足有十來車。看著新娘子從轎子里下來,豐子愷就走過去,小心地拉起她的手,臉羞得很紅?!?/p>
婚后兩人過上了平常的夫妻生活,徐力民知道豐子愷的抱負,還是在第二胎身孕時目送丈夫去日本留學。
豐子愷本就是戀家之人,日本歸來之后,就再也沒有離開妻子身邊,即使經常漂泊無定,但是兩人始終在一起。
正如木心先生說的那句:“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人。”
15、豐子愷與李叔同
中間為李叔同,右一為豐子愷
李叔同是豐子愷少年時期在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的音樂老師,豐子愷一生深受李叔同影響。
1928年,豐子愷決定畫50幅護生畫為弘一法師50歲祝壽。而后,弘一法師寫信給豐子愷予以重托,豐子愷則在復信中表示:“世壽所許,定當遵囑。”
八字承諾,一許便是一生,也貫穿豐子愷日后的全部生活。
10年后,豐子愷又在戰火中完成了第二集的60幅。
后來,弘一法師回信道:“希望在70歲時,收到第三集70幅,80歲時第四集80幅,90歲時第五集90幅,100歲時滿百幅?!?/p>
豐子愷應下了這個將綿延40年的諾言,要作至純至善之畫,應答滄桑變化的人世間,直到生命的終點。
1973年底,距弘一百歲還差6年時,豐子愷畫完了《護生畫集》第六集的100幅畫。此時,距他畫第一集,已經過去了45年。
遺憾的是,他并沒有活到恩師誕辰100周年之時。
“世壽所許,定當遵囑?!敝灰业膲勖试S,我一定遵守您的囑托。從此我活著在世上的每一天,都是帶著你的使命而活。
16、文革中的豐子愷
晚年的豐子愷,過得并不如意。他早年的漫畫受到抨擊,言論也被人刻意曲解,留了多年的長白胡須也被“咔擦”一刀剪斷,被抄家,被隔離,種種磨難,而這時的他,已是古稀之年。
被下放到上海郊縣農村勞動時,女兒豐一吟去看望他。
那時的豐子愷,已經白發蒼蒼,身前還掛著個蛇皮袋,正在地里摘棉花。
豐一吟去看了他的住處,四面漏風,枕邊尚有一捧雪,頓時哭得不能自已。
沒想到豐子愷說:“地當床,天當被,還有一河浜的洗臉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p>
依然是脫俗又平和的模樣。
你看,心一小事兒就大了,心一大事兒就變小了。
正如他所說: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
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
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
-----------------------
1975年9月15日,這位愛貓、愛孩子、愛自然、愛生活的老人,在“壽者多辱”的哀嘆中,因肺癌在上海與世長辭,享年77歲。
死后,他被葬在上海龍華公墓,長眠在這片他深愛的江南故土。
他自稱是兒童的崇拜者。
他曾說:“我的心為四事所占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p>
世上如儂有幾人。
原標題:《貓奴、孩子王、資深宅男……16個小故事,帶你走近民國暖男豐子愷的一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