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快遞老大中通的新挑戰
斑馬消費 徐霽
2021年Q2毛利率下滑4.8個百分點,導致業績下降12.5%,給快遞業老大中通,敲響了警鐘。
作為六大快遞公司最年輕的一位,中通通過綁定電子商務平臺,以低價模式崛起成為中國快遞業的業務量老大。
但是,遠遠低于同行業公司的單票收入,大大影響了中通的業務價值,公司在規模和利潤上并無優勢。
近期,快遞業價格戰退潮信號明顯,行業老大中通的挑戰在于,如何在維持市場份額的前提下,提升業務含金量以實現持續增長。
毛利率大幅下降
快遞業老大中通快遞-SW(02057.HK),也有了業績壓力。
8月19日,公司披露2021年Q2未經審計財務業績公告,收入73.27億元,同比增長14.4%,凈利潤同比下降12.5%至12.72億元。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37.98億元,同比增長了33.71%,實現凈利潤18.06億元,同比下降了1.03%。
當下正是中國快遞業最焦慮的時刻。行業高速增長不再、競爭持續白熱化,在價格戰的沖擊下,重資產、高人力運作模式所構建的行業結構,變得脆弱不堪。
各大快遞公司的業績表現,前所未有地一片慘淡。申通快遞1-6月虧損1.4-1.6億元,順豐控股一季度巨虧之后,上半年整體實現盈利6.4-8.3億元,同比下降78%-83%。中通還算是穩住了。
在財報中,中通快遞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松表示,公司有效執行了服務質量、業務量和利潤增長三方面實現最佳平衡的策略——這也被稱為快遞業的“不可能三角”。
就業務量來看,公司為這種“平衡”,付出了代價。
2021年Q2,公司業務量57.72億件,同比增長25.6%,市場占有率達到21%。同期,順豐、韻達、圓通、申通的業務量增速分別為37.04%、26.81%、30.24%、12.30%。
中通二季度的業績下滑,主要原因還是毛利率的下降。2021年Q2,公司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27.6%下降至22.8%,同比下降了4.8個百分點。
毛利率下降背后的原因為,公司快遞業務單票收入下降了5.9%,而同期單票成本上升了1.7%。
業績披露當天,中通快遞-SW股價下跌1.76%,報收201.4港元/股,較其去年9月218港元的發行價,早已破發。
價格戰最大贏家
的確,2019年以來的價格戰,令快遞行業哀鴻遍野。
如果說順豐從商務件主陣地向四通一達的核心市場電商件進攻,在此輪價格戰中占據主動地位,算是明面上的主攻方。那么,從最后的結果來看,四通一達中的中通快遞,則是偷偷對戰友們插了刀子。
此前投資者們盯著順豐、韻達、圓通和申通每個月披露的單票收入,卻忽略了中通。直到人們發現,快遞業務量最大的中通快遞,居然還是在價格戰階段,實現了相當可觀的市場份額提升。
中通2019年市場占有率為19.1%,到2021年Q2提升至21%,幾乎算是此輪價格戰的最大贏家。
中通快遞長期以低價優勢縱橫快遞業。估算發現,公司去年的快遞業務單票收入從上年的1.62元下降至1.29元,下降幅度超過20%。今年二季度,估算公司單票收入為1.15元,較上年同期的1.21元,下降了5%。
單票收入低至如此水平,行業中無人能比。
去年,順豐控股平均單票收入17.78元,同比下降了18.92%;韻達股份下降30.12%至2.25元;圓通2.26元,下降了23.39%;申通下降了23.70%,為2.35元(各家快遞公司因合并的業務環節并不相同,實際價值略有差異)。
不過,中通也已經意識到價格戰不可持續,在最新的財報中稱,“不必要的低價虧損件,或以利潤換取短期市場份額增長的做法,既非明智也不可持續。”
再結合順豐控股等A股快遞公司近幾個月的經營簡報來看,價格戰退潮,應該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行業老大的新挑戰
1993年,桐廬人聶騰飛、陳小英夫婦創立申通快遞,立足長三角、逐步全國化。6年之后,聶騰飛的弟弟聶騰云從申通出走,創立韻達快遞。
裝修生意失敗、負債182萬元的喻會蛟,2000年在妻子張小娟的建議下,籌集5萬元赴上海創辦圓通速遞。張小娟與陳小英的哥哥陳德軍是初中同學,創業前通過這層關系在申通干了幾年財務,基本摸清了快遞生意的門道。
陳德軍的另一個同學、原申通分公司經理賴梅松,于2002年離職創立中通。
這便是中國快遞行業“三通一達”的由來。
2011年,申通作為快遞行業老大,分走了20%以上的業務量,老牌巨頭順豐緊隨其后,中通的市場占有率僅為7.6%;4年之后,申通、順豐市場份額滑落,圓通、中通新王上位;再過4年,中通一枝獨秀,拿下兩成市場,將前輩們遠遠甩在身后。
中通快遞是中國規模化快遞企業中最年輕的企業,最后卻成長為業務量最大的快遞公司,靠的就是深度綁定電商平臺。公司曾對外披露,90%以上的快遞訂單來自電子商務平臺。
2020年,中通以170億單的業務量一路領跑,韻達142億、圓通126億緊隨其后,申通、百世匯通、順豐分別為88.2億、85.4億、81.4億。
公司預計,2021年全年的快遞業務量將達到229.5-238億,同比增長35%-40%。
這些年,中通與順豐分別向左走向右走,在各自的維度稱霸。一個追求業務量,一個講究業務價值,也就是收入和利潤。
但是,快遞行業發展到現在,越來越趨近于平。順豐進攻電商件大打價格戰,主動從高價神壇上走下來;整個行業的規模增速已經開始下滑,市場從增量獲取轉換為存量爭奪,業務量老大中通的位子,并不好坐,也急需提升業務價值,不然,市場份額有何意義?
順豐大搞分拆上市,順豐同城之外還將獲得嘉里物流,一下就有了3家上市公司;同時,建機場,開辟供應鏈業務。順豐越來越大,越拉越重,護城河也越來越深。
市場上的其他玩家,軍備競賽的方向也不外如是。京東物流將自己定位為供應鏈服務商;京東航空,圓通的嘉興機場,都已經提上來日程。
中通除了打價格戰搶現有的市場份額,還在干啥?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