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創業者毛大慶:絕不跳樓,生生不息
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沒有被投資人罵到襯衫濕透的創始人,不足以談創業。
向死而生,在濕透的襯衫外套上一件干爽西裝,繼續下一個挑戰。質疑、瀕死、抉擇、委屈、責任,很多像我一樣的創業者,都有過崩不住的瞬間。
真正的創業者在出發時都是信心滿滿的,但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都會有焦慮、有精力與體力的透支,但在遭遇重大危機與挑戰時,都會充滿勇氣,挺身而出,迎難而上。
沒有人是天生的成功者,大家都是血肉之軀,只是在追求夢想的路上,為了熱愛的事業而全情投入的過程中,創業者才會顯出與眾不同的一面。
做一條為創業而生的大魚
不知道你們聽過大馬哈魚的故事嗎?
這種魚從一出生就開始了游向遠方,繞著太平洋游一圈,四年為期。出發時它只是一尾魚苗,回到起點時,已經有了一具長達一米的碩大身軀。
大馬哈魚的生命之旅要游上三千多公里,能夠回到起點的大魚不過出發時數量的千分之四,而在這碩果僅存的成魚中的雄性還要競爭交配權,勝出者才有資格擁有后代。
繁衍后代的使命完成后,成魚相繼死去,尸體漂浮在海面上,成為海鳥的食物,水面之下的隱藏著的魚卵得以安全誕生,并以殘存的大魚浮尸為食,再次啟航繞太平洋一圈,這是一段嶄新而又重復的生命之旅。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聽到這個真實存在于動物世界的有些殘忍的故事時,心中在想,大馬哈魚的生命到底是為什么而存在呢?
這真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它們是為了死亡而生?還是為了繁衍后代而生?亦或只是為了出發而生?
直到我投身創業,六年多了,某天深夜再想起這個故事,我就知道,大馬哈魚,是為了創業而生,那些順流而下的生命,在游出起點時,宿命已定,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的三重內涵
這些年來,媒體采訪、朋友聚會時,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就是關于創業這件事,好玩嗎?刺激嗎?有沒有成就感?
創業到底是什么?這是個沒法用一兩句話回答清楚的問題,但如果你非要我言簡意賅,那我就說,創業就是一個向死而生的過程。
向死而生,聽上去悲壯豪邁,仔細體味這四個字,其實包含著三重意思。
向死,是注定了、抱定了死的結果。
生,是永遠不會向死神低頭,永遠不會屈從于命運的把戲,命不由天。
連在一起,又是一重新的意思,是要以最壞的打算、最差的運氣去搏擊、沖擊最好的結果。
向死而生,其實一點也不悲壯,也不豪邁,因為這其實就是生命的本質啊。
所有生命的結局都毫無懸念,既然沒有懸念,既然都知道會是那樣一個結局,那為什么還要努力的學習、工作,創造財富、創造價值……
創造價值,這是生命中最核心的、最珍貴的事由,也是人之所以為人,而與其他動物最本質的區別。
生命是沒有懸念的,但生活是充滿各種懸念的,在生活中掌握、了解、控制自己的生命軌跡,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創業。
努力成為那千分之四的大馬哈魚
創業這些年,我的身邊來來往往,走走停停,聚聚散散,有太多曾經的明星創業公司一夜之間倒下去了,曾經在聚光燈下璀璨的豪言壯志都已灰飛煙滅,還有一些歷經千辛萬苦終于修成正果的創業公司,創始人卻突然撒手人寰。
每每聽到不好的消息,我在心中默念,“魚,總會游起來的。”
這也是我時常激勵自己的一句話。
今天活躍在市場最前沿的那些互聯網巨頭,如果你有興趣梳理它們的創業史,一定會發現,毫無懸念,它們在創立時,都是一尾渺小的魚苗,出發時身邊都有著無數體量(公司規模)、結構(商業模式)類似的同類,而在周游太平洋的過程中,它們幸運地成為了那千分之四的大馬哈魚,有資格繁衍后代。
在這些互聯網巨頭成長的過程中,企業出現過多少次生死一線的危機時刻,今天已經少有人關心了,除了創業者自己,沒有人會在意他們是怎么走到今天的,沿途又有過多少風浪與波折。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寧。
李寧是我最崇拜與尊敬的中國運動員之一,時下很多年輕人對這個名字的認知,可能只是簡單的“國潮運動品牌”,穿上“中國李寧”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潮流,而“李寧牌”背后的故事,少人問津。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21歲的李寧獨取三金二銀一銅六枚獎牌,是國人之光,是奧運英雄,四年后的漢城奧運會,鎩羽而歸的他黯然退役,隨后選擇了一條在當時看來不可思議的創業之路——加盟一家鄉鎮企業。
從1989年創業,1990年創建以個人姓名命名的運動服裝品牌,直到今天成為國貨之光,30多年間,李寧的崛起,同樣是一個向死而生的過程。
人們只記得今天受到億萬年輕人追捧甚至排隊搶購的潮牌,卻似乎忘記了就在十年前,這個品牌幾乎被市場拋棄,三年累積虧損超過31億元。
2020年,疫情沖擊之下,李寧的營收依然有著超過4個點的增長,近17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34%。
十年前后,我們見證了一位創業者的不屈不撓,向死而生。
創業者不能太把自己當回事兒
創業者,在出發時為了各自不同的夢想與信仰,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踏上征程,一路上荊棘密布,逐漸,我們成為了一類人,煉就了一副樂觀、驕傲、孤獨的鋼筋鐵骨。這些年,我在與路上的創業同仁交流聚會時,逐漸發現,我們的身上,其實有著五個幾乎相同的創業素質:
我們都是天然的樂觀派,不到最壞的時候,不會相信最壞結果的發生。
我們的血液里都充滿驕傲,有人天資聰穎,有人狼性熱血,有人埋頭苦干,有人家境殷實,有人才華橫溢,有人海歸博士,有人名校情結,有人管理超群,有人善于忽悠,有人兩耳不聞窗外事,有人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哪個創業者沒點小本事,哪個創業者沒點小人脈,創業者各有各的傲嬌,各有各的自戀,程度形式不同罷了。
我們都是孤獨的。最近幾年,創業紅利越來越少,行業內卷、階層內卷、年齡層內卷,甚至價值觀也在內卷,創業這個人生選擇,性價比越來越低,真實賺到錢有名有利還成功上岸的只是極少數。一睜眼就欠人錢,新業務只能自己帶隊干,老業務不盯著兩周就崩盤,工商稅務一座座大山,五險一金讓企業越來越難,什么核心產品競爭力,什么資本融資估值市值,過橋資金沒到賬那兩天誰苦誰知道,創造百萬利潤難比登天。創業者的孤獨,一言難盡也難找人傾訴一言。
我們都曾九死一生。我能想到一個企業的無數種死法——資金鏈斷裂死、政策團滅死、團隊崩盤死、業務轉型死、業務不轉型死、擴張過快死、招商加盟死、沒有利潤死、競爭失敗死、危機公關死、數據泄密死、山頭內斗死、搶奪公章死、被人挖角死、身體透支死、并購被拖死、專利克制死……企業有太多種死亡的方式,卻只有一種生存的可能性——創造價值、不斷增長。
于是,我們都至少要瀕死一次,只有真正“瀕死”過的人,才能對很多常識道理有通透的認知。這兩年,拿著BP幻想資本的少了,瘋狂擴張加盟商的少了,對外PR吹牛逼的少了,談什么生態化反概念的少了,搞什么孵化并購的少了,以為上市就可以解脫的少了,幾千萬幾個億投品牌廣告的少了,亂挖VP空降高管的少了……
我的創業道路,起起伏伏,同樣遭遇了太多的冷眼與嘲笑,不被理解與尊重。每有這樣的遭遇,或是公司出現負面傳聞,我已經逐漸學會了一些非常有效的應對方法。
先去大跑一場,最好是跑一場酣暢淋漓的馬拉松,多巴胺的大量分泌,讓我的心中不再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大腦的放空,讓我有時間與一個真實而純粹的自己愉快相處。
跑著跑著,我就會想到大馬哈魚,想到李寧,想到太多曾經一度瀕死卻向死而生的創業同仁。
那些挫敗與打擊,嘲笑與指責,都是緣于他們的不理解與不擅長,我又何必那么在意他們?
仔細想想,這個世界上,那些活得還不錯的,都是不太把自己當回事的,人也好,企業也好,都是一個道理。
寫在最后:絕不跳樓 生生不息
創業越久,越能懂得如何與自己達成和解,擁有一種不斷成長的心態,專注于一個堅定的目標,永遠對一切事物保持好奇與熱忱,永遠對一切可能性保持質疑與期待。
說到底,成為創業者的第一課,就是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的另一種比較直觀的表達,就是絕不跳樓,永遠保持生生不息的心態與狀態。
與所有的創業者,共勉。
(作者系優客工場創始人,原文刊載于微信公眾號“毛大慶”,原標題:向死而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