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探索破解傳統商業增速減緩困局:限制大型商場過度建設
很多外地消費者不再像以前一樣非常熱衷于來上海購物,上海本地消費者則越來越多地通過網絡購買外省市和國外商品……上海傳統商業正在面臨著運營困難持續加大的局面。
11月17日,上海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市政府關于促進商業轉型升級情況的報告,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主任尚玉英表示,上海正在推進重點商圈新一輪改造,打造地面、地下、空中貫通的立體商圈。同時上海將大力推動社區商業的發展,限制超大型和大型商業網點的過度建設。
外地客和本地人的購買意愿都在下降
尚玉英透露,上海的傳統商業正在面臨著運營困難持續加大的局面,由于商業地產大量入市,商業網點出現階段性、結構性過剩,加上網絡銷售迅猛增長,導致傳統商業的單店銷售規模和效益增長趨緩。
而且,商業物業租賃價格不斷上漲,人工、水電、物流等商業經營成本持續攀升,商業企業的盈利空間正在受到擠壓,面對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傳統商業難以快速采取有效的調整策略,經營單一、人員老化、硬件陳舊、庫存積壓、效益低下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
“過去,市外游客到上海購物消費比較集中,但隨著各地商業發展水平提高,上海商業對市外消費者的吸引力下降。”尚玉英表示,反而是上海居民通過網絡購買大量外省市和國外商品,這也令本地商業市場份額日益分流。
上海市民出境日益頻繁,境外商品以其品質、價格和服務的全方位優勢,大規模分流了本地中高端消費。“十二五”以來,上海商品銷售總額年增速逐年下降,2011年到2014年分別為23%、17%、12.5%和1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速分別為12%、9%、8.6%和8.7%;今年前三季度這兩個指標增幅進一步回落到6.1%和8%。同時,上海的網絡零售、“互聯網+”和物流供應鏈發展還比較滯后。2015年上半年,在全國網絡排名前十的零售商中,總部設在上海的僅有一號店一家,市場占有率不足1.5%。
傳統商圈啟動改造,離境退稅店將增至200家
尚玉英表示,面對傳統商業式微的現狀,上海近年來聚焦重點商圈改造提升,確定南京東路、南京西路、徐家匯、五角場等7個商圈試點建設首批智慧商圈,通過完善光纖寬帶、無線網絡接入,引入智能交通引導、移動支付、商圈App、微信公眾號和大數據分析等應用,來優化商圈生態和消費環境。
目前,南京路步行街有獨立官網或網絡旗艦店的企業占80%,通過官網或網絡旗艦店直接進行銷售的占56%。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徐家匯等商圈銷售已出現明顯回升,擺脫了連年負增長的困境,今年前三季度零售額增速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6.7、2.4和8.6個百分點。
同時,上海正在引導各大商圈特色化差異化發展,著力打造集購物、旅游、文化、會展、餐飲、商務、娛樂、休閑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城市多維空間,啟動了重點商圈新一輪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形成地面、地下、空中貫通的立體商圈。作為城市更新的首批案例,跨靜安、普陀、長寧三區的曹家渡商圈將通過空中連廊連通周邊九大商業坐標,打造“一廊九鼎”的新格局,徐家匯商圈老舊設施改造、普陀中環連廊項目,以及陸家嘴、靜安寺、中山公園、五角場等商圈的樓宇連通項目也已陸續開工。
此外,體驗式消費成為購物中心等業態轉型升級的方向,K11、環球港等打造融文藝、餐飲、娛樂、社交、生活服務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商業地標,如K11去年舉辦的莫奈特展吸引參觀者40萬人次,其間日常營業額增長20%。
尚玉英表示,上海已成為國際消費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地之一,2014年上海國際零售商的進駐率達到40.2%,在全球所有城市中排名第十;國際知名高端品牌已有90%進駐上海。因此,上海也正在借這一優勢,試圖形成以品牌經濟、時尚產業為升級動力的新格局,以濱江沿岸、世博園區、國際旅游區等為代表,以商旅休閑、文化創意、特色演藝、體驗消費為內容,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世界級商圈。
上海還將進一步擴大在中心商業街區、旅游購物景區、涉外居住社區等區域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布點,力爭在年內從首批27家增加到200家。
社區商業占半壁江山,將限制大型商場開建
尚玉英表示,目前,上海18-35歲的人口超過800萬,60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500萬,80、90后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和消費趨勢的引領者,銀發經濟則成為重要增長點。她表示,針對這些特點,上海正大力推動社區商業中心與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相結合,形成“四中心”合一的社區商業生活中心。
目前上海社區商業零售規模已占全市商業零售50%以上,社區商業持續向精細化、集成化、平臺化發展,如農工商、京東、1號店、順豐等在社區設立服務中心,提供網絡購物咨詢、導購、試用及定制采購、門到門配送等便民服務;以自動售菜和網訂店取為代表的智慧微菜場模式快速發展,營業網點已逾350個。
而在2014年形成的《上海市商業網點布局規劃(2014-2020年)》中,按照總量控制、存量優化的原則,上海提出至2020年,規劃商業設施建筑總量控制在7000萬到7500萬平方米,年均增長2.6-3.6%,限制超大型和大型商業網點的過度建設,實現差異化發展,避免無序競爭和重復建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