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英國近7萬兒童輟學在家讀書,后疫情時代這樣育娃?

2021-08-10 0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Olivia 精英說

據BBC報道,在本學年的前八個月里,英國注冊家庭教育的兒童人數上升了75%。

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間,英國有超過4萬名學生正式輟學,而前兩年,這一統計數據約為2.3萬人。

這些選擇給孩子接受家庭教育的父母告訴BBC,對健康的擔憂是導致他們選擇家庭教育的原因。

從去年3月開始一直到6月初,英國學校因疫情關閉,只對關鍵崗位工作人員子女開放,這樣的狀況使得越來越多的家長不得不讓孩子接受家庭教育。

但現在,許多家長又將這一教育模式延續到了解封之后。

中英家庭教育

提到家庭教育,很多人可能都會想起中國的“童話大王”鄭淵潔,他在兒子小學畢業后將他接回家中,親自教育,理由是:“應試體系教育,并不適合兒子。”

他在家中為兒子打造了一個和教室相似的環境,有些流程都是跟著學校走的,比如每周一都會在家中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

每天的安排也非常有規律,上午是自由時間,兒子鄭亞旗可以和父親玩游戲,也可以自由活動;下午連上三節課;傍晚,鄭淵潔會帶他到河邊去散步,和他討論電視上或書里各種話題。

多年后,鄭亞旗更是搭建起皮皮魯帝國,年收入超1.5億,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商業巨擘。

三年之后,鄭亞旗學完了中學六年的課程,從這所特殊的“學校”畢業了。

▲ 鄭淵潔與鄭亞旗(左)

在英國,家庭教育(Home Schooling or Home Education)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一般認為,家庭教育是在主流學校系統之外的,由父母、監護人或家庭教師對兒童進行的教育。

英國法律規定,孩子必須從5歲起接受全日制教育,但不一定要在學校接受教育,也無需遵守國家課程大綱。

家庭教育的提供者無需具備教師資格,孩子也無需參加GCSE(相當于會考)或A level(相當于高考)等考試。

如果家長想讓孩子接受家庭教育,必須要在地區政府注冊,得到政府的的許可后,孩子才可以不去學校上學。政府也可以對家庭教育進行非正式探訪,確認孩子是否合適接受家庭教育,但同時家長也有權利拒絕這種探訪。

正是由于英國對于家庭式教育管理比較松散,使得不少英國孩子在接受家庭教育后的情況,并未得到很好的監督。

在英國新冠疫情暴發前,英國接受家庭教育的兒童已經呈上升趨勢。

據英國兒童事務專員辦公室收集的數據稱,2018年有5.8萬名兒童在家接受教育,是2013年的兩倍。

但現在到底有多少兒童正在接受家庭教育,這一數字已經無法統計。因為很多家長可能沒到當地政府進行登記,這意味著在2018年,就有可能多達8萬名兒童在家接受教育。

英國家長讓孩子在家接受家庭教育,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

正規教育開始得太早;

學校的課程太死板了,家長想要一種不同的教學模式;

孩子在學校感到焦慮或遭受欺凌。

孩子承受著考試的壓力;

孩子承受來自同伴的壓力;

不認同學校的教育價值觀。

無論孩子不去上學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拿定主意讓其接受家庭教育的,終究是他們的父母。

“野蠻生長式”的家庭教育

那么,英國人是如何進行家庭教育的呢?這些孩子是不是更快樂,更獨立,學到對他們未來更有利的知識呢?

英國兒童事務專員安妮·朗菲爾德(Anne Longfield)曾于2019年2月在第四頻道(Channel 4)播出的紀錄片《跳過學校:看不見的孩子》(《Skipping School: Invisible Kids》)中,走訪了一些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家庭。

她驚訝地發現,英國不少進行家庭教育的家長自己并不具備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能力,他們甚至拒絕政府對家庭教育進行非正式探訪,地方政府也無法知道這些孩子是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我們需要知道這些孩子是誰?他們在哪里?他們是否安全?他們是否得到了成功的教育?政府有充分的理由對所有在家接受教育的孩子實行強制性登記,并且刻不容緩。”朗菲爾德說。

事實上,早在2017年10月,第四頻道就曾推出了一部名為《野生家庭》(Feral Families)的紀錄片,專門講述那些在家庭教育中不給孩子設定規矩的父母。

紀錄片采訪了三組家庭。其中一組家庭住在北約克郡,爸爸路易斯是一位廚師,媽媽嘉瑪是一位美發師,他們一共有七個孩子。

早上十一點,這家人的孩子并不是在教室里學習,而是在家里的院子還有樓梯上打打鬧鬧。

這天,嘉瑪正在家里為上門的顧客提供美發服務。嘉瑪7歲的女兒珀爾很好奇,她也想給自己剪頭發。

在得到媽媽的許可后,她拿起電動剃發器,插上電,就把自己的半個頭的頭發給剃了。

嘉瑪看到后既不生氣也不擔心,一邊夸贊她的“手藝”,一邊幫她補幾刀。

“我是一名美發師和理發師,所以孩子們對電動剃發器感到好奇,是很自然的。我向珀爾展示了如何使用這些東西。她能自己剪頭發,這能激發她的創造力,提高她運用工具的技能。”嘉瑪說。

爸爸路易斯在院子里生火做燒烤,孩子們在一旁看著,也能學到東西。“在家里,我們學會了生火,還學會了怎么修籬笆。”9歲的菲利克斯笑著說。

有的時候,嘉瑪會拿著食物的包裝盒,教大一些的孩子讀上面的烹飪說明,但她不會刻意地教他們。如果孩子們想讀書,他們也會自己拿起書來閱讀。

“他們在學業上落后于同齡人,但我不介意。”她認為,GCSE考試只是一種記憶力測試,與智商無關。

下午三點,當別人從學校放學了,嘉瑪就帶著孩子們到附近的公共游樂園野餐和玩耍,一直到太陽下山。

回到家,一家人又接著瘋玩。

路易斯和嘉瑪以及他們的七個孩子

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每天有很多自由時間,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作為一個大人,我們可以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為什么孩子不可以?”路易斯說。

“我們覺得孩子們需要被賦予成長的能力,讓他們自己做決定。這在實踐中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如果他們說他們想用床墊做一個滑梯,一般家長會告訴他們:‘不,你不能把床墊當滑梯。’”但為什么不呢?我們不僅同意,還要幫他們搬床墊。我們在床墊底部放了軟墊,這樣他們玩起來就安全了。”

他們不會給孩子設定晚上睡覺的時間,晚上十點半了,孩子們依然沒有睡覺。他們也不會阻止孩子晚上吃甜食,艾瑪的小兒子從冰箱里拿出一個冰淇淋甜筒,塞進了嘴里。

她的女兒珀爾則決定自己做一個冰淇淋甜筒。只見珀爾熟練地打開冰箱,拿出盛有冰淇淋的盒子,取出一個甜筒,用勺子往里面抹冰淇淋,再放上自己喜歡的棉花糖。

孩子們甚至可以用罐裝奶油,往自己嘴里灌奶油。

“孩子們不能每天晚上都這樣做。”嘉瑪說,“在工作日的時候,我們對孩子們的健康飲食有非常嚴格的規定。但到了周末,情況就不一樣了。”

“但我們并不是沒有規則的,我的意思是,比如我不會讓他們從窗戶跳到外面,而是不用遵守沒有必要的規則。”嘉瑪說,“家長總是喜歡對孩子說‘不’,而沒有考慮到,我們為什么這么做。”

12歲的芬利卻是一個很會收拾自己衣物的孩子,他喜歡把自己的衣物疊得整整齊齊,“我的天性如此。”

父母給了他們充分的自由,包括可以選擇是否去上學。

芬利決定要回到學校去,“我喜歡和我的朋友們在一起,我也喜歡寫作業。我覺得規則還是很重要的,否則就沒有政府了。”

紀錄片里采訪的另一個家庭是詹娜,她有四個兒子,最大的20 歲,已經搬出去住了,他接受的是主流教育。但其他三個孩子,都沒去上學。平時孩子的爸爸外出工作,家里就只有詹娜一人負責。

詹娜說,她希望孩子們能盡可能地享受到快樂。

她和路易斯完全放任孩子自由的做法幾乎如出一轍,只不過,她會對兩個較小的孩子(一個五歲,一個一歲)的吃飯和睡覺時間進行規定,其他時候,她認為“只要孩子們感到愛的安全就夠了。”

為此,詹娜買了一輛房車,里面電視、廚房、床、淋浴……一應俱全。大兒子阿奇喜歡打鼓,經常在這里玩鼓,這里就像他的“避風港”。

阿奇6歲時,每天從學校回來都不開心,“我看得出他很壓抑,早上我得把他從樓上拽下來,他才肯去上學。”

看到兒子悶悶不樂,詹娜十分擔心兒子的心理健康,于是做了一個決定,讓孩子接受家庭教育。詹娜對阿奇說:“你明天不用去學校了。”阿奇聽到后表示:“耶,太棒了!”

阿奇剛離開學校那陣子,詹娜也制定了很多計劃,讓孩子在家學習,但是她發現阿奇對這些完全不感興趣。她認為,孩子的快樂最重要,所以也沒有逼著孩子學習。

“他在閱讀和寫作上真的很吃力,我覺得他有輕度的閱讀障礙。”詹娜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認為快樂的事,比如打鼓、寫曲、玩籃球、鍛煉身體、耍旋轉火球和射箭。

現在阿奇已經13歲了,記者問阿奇:“你不擔心你的閱讀和寫作水平落后于同齡人嗎?”阿奇回答:“不擔心,我想寫什么的時候,我只要掏出手機,對著它說話,都能轉換成文字。”

但詹娜的做法并不是每個人都認同。

阿奇66歲的外公米克,有些擔心外孫長期不去學校帶來的影響。他帶著阿奇去測試中心對他的語言能力和數學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阿奇已經落后于同齡人。

阿奇接受ITV電視臺的采訪

當米克向詹娜表達自己的擔心時,詹娜不僅沒有讓阿奇回學校的意思,還告訴米克,自己打算開著房車帶著三個孩子環英國旅游一圈。

米克對此感到不解:“阿奇應該和他這個年齡段的其他孩子一樣,在學校里學習。”

詹娜反駁道:“那是你覺得你那個階段該做的事,不是阿奇覺得自己應該做的事。你用你自己經驗和個性來對他進行判斷的,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詹娜認為家庭教育完全改變了阿奇。“他非常有責任感,比其他孩子有責任感。他已經成為了一個自信、獨立的男孩。”

“我知道家庭教育并不適合每個孩子,但學校教育也并不適合每個孩子。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去學校,你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把他留在家里,接受家庭教育。”她還拿自己的大兒子舉例,“我的大兒子是一名理發師,但他不需要考A-level就能成為理發師。”

“我覺得這種的生活方式很適合我們,我也愿意鼓勵那些不適合制度化環境的孩子們,也從學校解脫出來。”

正如這部紀錄片《野生家庭》的名字一樣,紀錄片里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屬于放任自流的類型,比較極端。

紀錄片播出后,這種教育方式也引起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一部分英國網友也不贊成這些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說真的,這些孩子成年后怎么適應社會?”

“看著這些孩子如此荒廢,對我是種折磨!在我看來,孩子們需要立規矩,這些父母太懶了。”

“懶惰的父母。這些孩子長大之后會變成什么樣?他們能找到什么樣的工作?”

“如果孩子連‘club’都不會拼,我強烈建議他去學校,或者在家里好好教他!”

“你可以讓你的孩子按你的方式培養,但是不要讓他們丟掉讀寫能力。這并不能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容易。”

你認同家庭教育這種非主流的教育模式嗎?

對于這種放任自流式的家庭教育,

你會有怎樣的看法?

歡迎在文末留言,說出你的觀點。

作者:Olivia,旅居英國多年,兩個娃的寶媽,關注各類與中英教育相關的話題。

精英說是全球精英、海歸和留學生的聚集地。我們傳遞全球資訊、探討文化百態、創新社交模式、發現獨立思想。這里有溫度也有態度,歡迎氣味相投的你關注精英說(ID:elitestalk)。

編輯部好書推薦

主題:教育類

|內容介紹|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時常會遭受家長的“暴力管教”,比如批評、指責和懲罰,而這種情緒暴力的背后,往往隱藏著壓力和緊張:孩子感覺到不舒服,家長也會感覺糟糕。這本書旨在告訴家長,管教孩子,還有別的辦法。父母可以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同時保持對孩子的同情和關愛。本書中講到的創意性解決沖突的建議、緩解家庭情緒壓力的訣竅,以及自我情緒管理的練習,都會幫助家長們用符合人的自然天性的方式更好地養育孩子。

|作者|

[德]妮可拉·施密特(Nicola Schmidt),德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兒童教育專家,世界嬰兒心理健康協會成員,德國紅十字會、德國兒童保護協會顧問。2010年,妮可拉成立了“符合天性的養育項目”,為孩子家長提供教育培訓課堂,為教育專家提供進修培訓,其代表作《非暴力養育》榮登德國SPIEGEL雜志知識類圖書暢銷榜榜首、德國亞馬遜圖書暢銷榜榜首,瑞士引進版圖書非虛構類暢銷榜榜首。

原標題:《英國近7萬兒童輟學在家讀書,后疫情時代, “野蠻家庭”這樣育娃?》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澳门百家乐庄闲的玩法| 林周县| 赌球心得| 百家乐四式正反路| 彰化县| 百家乐搏牌| 百家乐官网全讯网娱乐城 | 百家乐赌场玩法技巧| 百家乐官网怎赌才赢钱| 大发888 在线登陆| 华泰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合作伙伴| 百家乐凯时娱乐网| 百家乐官网号技巧| 大发888八大胜博彩| 百家乐玩法既规则| 百家乐官网国际娱乐场| 华硕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娱乐网址| 百家乐官网赢钱绝技| 美女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玩百家乐官网澳门皇宫娱乐城| 大发888加盟合作| 金沙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发牌铲| 百家乐官网筹码方形| 易胜博官网| 百家乐认牌| 圣淘沙百家乐现金网| 亚洲百家乐官网论坛| 钻石国际娱乐| 大发888娱乐城健账号| OG百家乐大转轮| 百家乐博彩策略| 赌百家乐官网澳门| 永靖县| 赣州市| 大发888娱乐场 ylc8| 百家乐技术秘籍| 缅甸百家乐官网赌城| 百家乐官网网投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