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魯迅文學獎得主王干:我們的很多作品依然在“海平面以下”
近日,新華社新媒體專線推出“文藝工作座談會一年間”報道專欄,就一年來文藝工作的重點、亮點、難點和社會關注熱點,采訪知名文藝工作者,深入了解他們這一年來的實踐探索、創(chuàng)作動態(tài)、生活狀況和心理狀態(tài)。
11月5日,新華社就文學創(chuàng)作采訪魯迅文學獎得主王干。王干指出,在中國具備“高原”水平的文藝家其實不多,很多作品依然在“海平面以下”。
全文如下:
“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中提及文藝創(chuàng)作有‘高原’缺‘高峰’,這是對文藝工作者的一種鞭策、也是一種啟迪。”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得主、作家王干說,“我們不要以為自己真達到了‘高原’水平,在中國具備‘高原’水平的文藝家其實不多,很多作品依然在‘海平面以下’。”
和平年代,文學不再是投槍匕首。“但作家及其作品被賦予了新使命、新功能。”王干將其概括為:承載語言、記錄人文風采與時代風貌、陶冶心靈、鑄造靈魂、啟迪教化并喚醒民眾。“這需要文藝家凝神靜氣、甘于寂寞,始終保持向上的姿態(tài)。”王干說。
“不能奢望一部作品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文學的作用是潤物細無聲的。”王干說,作家尤其要有民族意識、使命意識、社會意識、歷史意識和文化意識。
對于網(wǎng)絡文學的沖擊,王干認為,文學是人民的氣血,不是帝王的文學,也不是精英的文學。網(wǎng)絡傳播導致了信息同質性、傳播扁平化,但推動了文學的普及。
“比如《紅樓夢》,我們做成連環(huán)畫、昆曲、越劇,一樣經(jīng)典,流傳甚廣。”王干相信,隨著時間沉淀,內容依然為王,網(wǎng)絡作為傳播媒介不會影響文學的本質、境界,反而會使其傳播更便捷、更深刻。
王干觀察發(fā)現(xiàn),六百萬大學生進了高校校門之后,其中很多在一夜之間既不閱讀、也不寫作了,使我們的教育資源、文化資源大大浪費。究其根源,一方面是文化精品缺失所致,另一方面是在權力、金錢被追捧的時代,文化人的身份與地位不被認可。
“一個完全崇拜金錢和權力的民族會生病。中華民族要以崇尚文化、崇尚知識、崇尚精神為導向。”王干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不僅要緊隨時代步伐,更要引領思想潮流,讓大眾在心情愉悅中汲取足夠的精神養(yǎng)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