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光明日報:現在有人一說模范和君子似乎都虛偽,這是病態心理
今日(9月21日)出版的《光明日報》刊登評論文章《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作者為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教授牟鐘鑒。
文章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個場合提倡“見賢思齊”。作為國人常說常用的一句古語,“見賢思齊”看似簡單平常,但其實內涵很豐富。
文章指出,“見賢思齊”是人們學習、修身、進學的最好方式之一。然而,現在社會有一種風氣,就是嘲弄崇高,滿眼都是卑劣小人,一說模范和君子似乎都虛偽,這是一種病態心理。
文章觀點認為,每個人都要向更高境界的人學習,努力提升自己。修身要認真要堅持,要善于向古人和今人學習,使自己仁智勇兼備,才能做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
以下為全文: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會見第四屆道德模范代表,2014年赴河南蘭考調研,2015年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等多個場合提倡“見賢思齊”。作為國人常說常用的一句古語,“見賢思齊”看似簡單平常,但其實內涵很豐富。
“見賢思齊”出自《論語·里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從大處來講,“見賢思齊”有文化傳承的意義在里面。孔子被稱為“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我們如果要表彰六經,繼承中華民族自上古以來的優秀文化,重點不在于記住一些理念,甚至一些書文,而重點是學習創造中華文明先行者的智見與業績,要心存敬意,向這些先圣先賢學習。
中華文明之道,其早期主導思想就是堯舜之道、文武之道。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些古代圣賢,他們內圣外王,有感召力,思想境界高,同時又有輝煌事功。就像孔子講的能夠“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濟眾”,要向這些先賢學習。而后有孔子孟子與后儒加以繼承發揚,確立了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和基本道德規范。
孔子孟子教育子弟,要他們讀經典,更側重在講一些圣賢的故事。事實上六經所記錄的,也正是這些古代圣賢創業的歷程和覺解。學習《論語》《孟子》要體會孔孟的氣象、抱負和見識,用以豐富我們的智慧。中國歷史一方面從正面去總結學習前人的經驗,另一方面又從反面吸取失敗的教訓。夏桀、殷紂暴虐無道,把各自王朝給葬送掉。“殷鑒”遂成為借鑒歷史教訓的代名詞。孔子以后還有秦始皇焚書坑儒、嚴刑酷法、濫用民力,二世而亡。賈誼《過秦論》里就總結說,秦之速亡在于“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后來唐太宗又總結隋煬帝的教訓而有貞觀之治。所以中華文化的發展里面,既重視正面的老師,也重視反面的教員,歷來如此。這也正應了《老子》的那句話:“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這樣去把握中國文化的進路,就比較生動,就活潑潑的。
從一般為人處世來講,“見賢思齊”是人們學習、修身、進學的最好方式之一。賢人是德才兼備者。荀子講:“學莫便乎近其人”,“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我覺得講得特別好。怎么進學?你要去找這樣的賢人,你尊敬他喜歡他,你就會向他靠攏和學習,不是硬把一些理論、概念往自己腦子里塞。現在我們有些老師得不到學生的敬愛,自己人格缺少吸引力卻喜歡向學生訓話,越訓學生越反感。古人說身教重于言教,就是因為身教具有真實性因而有示范作用。
如何能夠“見賢思齊”呢?孔子說:“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求仁無須好高騖遠,可從身邊開始,從自己做起。儒家講究修身從孝悌起步,學鄉里之賢者,然后再向外推,如孟子所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可以推到很遠很高的境界。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就是向周邊人學習,隨時隨地學習。這其中要注意所謂一般眾人和賢人君子的區別常常不是很分明的。很多平凡人,只要你細心觀察,就會看到他們身上“賢”的品質,有很多值得自己學習的優點。要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而對于缺點,則要警惕。千萬不要看不起身邊的人,好像誰都不行,就自己好。
孔子還有一句話:“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這是更進一步講,你一定要在善與不善、賢與不賢之間做出鮮明的選擇,形成好的道德習慣和反應的敏銳性,不能在涉及原則的問題上采取“差不多就行”,好像無所謂的態度。看到好的,要老是覺得追也追不上;看到不好的,好像熱水燙你的手,趕快縮回來,生怕受損傷。不能像有些貪官,開初得點小便宜,便自我感覺良好,最后被拉下水。有地位職權的人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只有防微杜漸,才能永葆清廉。
現在社會有一種風氣,就是嘲弄崇高,滿眼都是卑劣小人,一說模范和君子似乎都虛偽,這是一種病態心理。當然把一個人抬得太高、過度美化不好。不過要承認社會人群總是參差不齊,精神境界是有不同的,今天仍然如此。古人明白,從圣賢到君子到眾人到小人到罪人,是有層次的。每個人都要向更高境界的人學習,努力提升自己。這里面關鍵是從小人提升為君子,即從功利境界提升到道德境界。這不能靠外在強制,而應是人的本性的需要,然后形成道德自覺。人的真正幸福感不僅要求活得舒服,還希望活得有尊嚴;君子因關心他人而有尊嚴,小人因損人利己而被人看不起。社會道德風氣要靠君子群體帶動。現在各地都有道德模范和大批志愿者,他們維持著社會正氣,可敬可愛,我們要感恩,向他們看齊。
“見賢思齊”是孔子“為己之學”(修身之學)的精要,《大學》強調“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成己而后成物,修己才能安人安百姓,所以我們修身要認真要堅持,要善于向古人和今人學習,使自己仁智勇兼備,才能做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