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肝炎日:認清病毒性肝炎真面目,消除歧視實現早診早治
因為慢性乙肝,顧夏(化名)不僅相親困難重重,還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剛踏入職場的小鄰,因同樣的疾病,活在同事“異樣的”目光中;而本應享受愜意時光的老岳和盧阿姨,也因乙肝和丙肝打亂了人生的步伐……
這些真實的患者故事均來自于7月26日上映的公益微電影《成全他們的普通之事》。在世界肝炎日來臨之際,這部由吉利德科學支持的影片反映了普通公眾以及患者對于病毒性肝炎的認知盲區和誤區,而由此帶來的偏見使得不少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回歸正常生活的愿望,變得遙不可及。
“他們有肝炎,和他們吃飯會傳染”,“肝炎治不好的,不用治了”,這些認知誤區,使得很多患者不愿意去醫院接受規范檢查和治療。
事實上,乙肝、丙肝的傳播途徑為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性接觸傳播[1],只有發生與以上傳播途徑有關的高危行為,如不安全注射、共用剃須刀、共用牙刷、修足、紋身、打耳洞等,才可能因黏膜破損出血,造成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2]、[3]。而日常的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中,如同一餐廳用餐或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并不會傳染HBV、HCV。
由于乙肝、丙肝早期階段癥狀輕微甚至完全沒有癥狀,很多感染者都未能主動篩查,或即使發現感染也未能積極治療,以至于發展到了肝硬化、肝癌的階段。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肝硬化及門脈高壓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師協會消化醫師分會肝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理事賈繼東教授表示:“近些年來,乙肝、丙肝的防治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總結起來就是,乙肝可以有效預防和臨床控制,丙肝可以實現病毒學治愈。乙肝患者應盡早啟動并堅持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定期接受高敏檢測,通過把HBV DNA長期控制在20 IU/ml以下,可以有效地降低肝癌風險。雖然丙肝尚沒有預防性疫苗,但是,高效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的問世,使得丙肝不僅能獲得非常高的治愈率,而且治療非常簡單安全[2][3]。”
值得慶幸的是,自《“健康中國”2030行動》實施以來,我國一直在加大力度控制和降低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水平,多款創新藥物通過醫保談判的方式納入了國家醫保目錄。
吉利德科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金方千表示:“作為全球領先的生物制藥公司,吉利德科學致力于‘突破不可能’,為患者提供革新和簡化的治療方案。在病毒性肝炎領域,我們推出了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并在持續積極探索可能治愈慢乙肝的療法。自2017年進入中國以來,吉利德不僅快速上市了慢乙肝和丙肝領域的多款創新藥物,還積極推動實現了藥物的國家醫保目錄準入,以平價惠及更多患者。同時,我們持續探索多方合作,推動疾病的早診早治和規范治療,提高公眾對疾病的正確認知,以期幫助實現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提升公眾健康水平。”
自2017年開始,吉利德持續投入,聯合各方積極開展全國范圍內的病毒性肝炎公益篩查和檢測、公眾科普、患者支持等項目。今年7.28世界肝炎日期間,吉利德科學支持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主導的“消除肝炎,健康相伴”患者教育項目,將在全國范圍內的77家醫院展開154場患者教育活動,由醫生、護士為廣大乙肝、丙肝患者講解最新的疾病知識和治療理念。此外,吉利德科學也將再次支持中聯肝健康促進中心,在全國238家醫院進行為期9天的免費丙肝檢測和科普宣傳,以期推動公眾更多地了解病毒性肝炎,摒除偏見和歧視,讓更多患者通過早篩早診、規范治療,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乙肝防治進入“存量時代”,盡快啟動抗病毒治療
由于社會大眾的認知誤區,對于如顧夏、小鄰、老岳來說,得知自己患上乙肝后,或感覺人生進入了黑暗,甚至悲觀地認為連結婚、生一個健康寶寶都是奢望;或因對疾病的不了解而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因乙肝惡化導致的肝硬化而一度絕望。
不同的乙肝患者,都懷著相同的愿望,希望擺脫自身的病恥感和公眾的歧視,重新回歸正常的生活。
賈繼東教授表示:“長期以來,大家對于乙肝存在著一些認知誤區,難免會談肝色變,這也造成了乙肝的患者、感染者因擔心被歧視,而不敢公開去做檢測、不敢公開接受治療,這樣會耽誤病情,甚至會導致肝硬化、肝癌的發生。”
目前,隨著乙肝疫苗的全面推廣,我國乙肝防治重點逐漸從預防新生兒感染為主,轉移到預防與治療并重,希望盡快提高“存量患者”的診斷率和治療率。
據國家疾控中心的調查顯示,我國HBV感染者約7000萬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約2000萬- 3000萬例[2]。“存量患者”診斷率和治療率較低,據有關統計推算,我國乙肝患者的診斷率為 18.7%,治療率僅為10.8%[4]。我國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HBV所致者分別為77%和84%[2],因此,對于乙肝患者,盡早啟動規范的抗病毒治療、控制病情進展,是回歸健康生活的關鍵。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進一步擴大了治療的范圍:只要HBV DNA檢測結果為陽性,丙氨酸轉氨酶(ALT)升高(排除其他原因),就應該啟動抗病毒治療。如果ALT轉氨酶正常,也不可以掉以輕心,如果患者存在高危風險因素,年齡大于30歲且存在高危風險因素,如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發現存在明顯肝臟炎癥或纖維化的;以及已經出現HBV相關性腎小球腎炎等HBV肝外表現的;或肝臟組織穿刺檢查結果提示明顯炎癥和(或)纖維化的,也要盡快進行抗病毒治療[2]。
由于乙肝的治療要求大部分患者長期用藥,還需要關注治療的安全性和耐藥性。因此,《指南》提出:初治患者應首選強效低耐藥的核苷(酸)類藥物,如恩替卡韋(ETV)、富馬酸替諾福韋酯(TDF)、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TAF)。
賈繼東教授表示:“強效低耐的藥物,有助于減少耐藥情況的發生,讓患者可以堅持規范治療,幫助患者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 HBV 復制,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及肝臟纖維組織增生,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細胞癌和其他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如今,指南推薦用于一線的核苷(酸)類藥物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患者尋求長期規范治療,亦無需過度地擔憂經濟負擔。
丙肝可病毒學治愈,早篩早治可“永絕后患”
59歲的盧阿姨,在常規體檢時,發現自己感染了HCV。在此之前,她從未想到自己會成為丙肝患者,在確診之前,她沒有明顯的癥狀。
盧阿姨的經歷非常有代表性,很多感染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感染了HCV[5]。由于丙肝初期癥狀不明顯,大部分感染者缺乏主動去篩查的積極性,存在漏診率高、就診率低和治療率較低的現象。幸運的是,盧阿姨在確診丙肝后即開始了抗病毒治療,三個月就實現了病毒學治愈,且三年來,盧阿姨的丙肝沒有復發。
據估計,我國丙肝感染者約有1000萬[3],每年新報告多達20萬[6],距離達成“消除丙肝公共衛生威脅”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
要提高丙肝患者的就診率,除了鼓勵主動篩查之外,在醫療機構中開展門診、急診和住院患者的丙肝篩查項目,將有效地發現潛在患者[7]。
賈繼東教授建議:“如果在非感染科或肝病科就診的患者經過抽血檢查,確診已經感染HCV,應該及時將他們轉診到感染科或者肝病科治療。若醫療機構可以提供一站式的篩查、診斷、轉診和治療服務,就能提高丙肝患者的早診早治率和治愈率。”
相比于乙肝,丙肝尚沒有疫苗可以用于預防,但是在抗病毒治療上早已取得了巨大的進展。2019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再次更新,新版指南明確指出: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療已經進入了泛基因型時代,優先推薦泛基因型口服直接抗病毒治療方案[3]。泛基因型方案的應用可以減少治療前的檢測和治療中的監測,也更加適合于在基層對慢性HCV感染者實施治療和管理[3]。與此同時,患者只需要一天吃一片藥,堅持連續服藥12周,不用住院,不用注射,大大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賈繼東教授表示:“所有HCV RNA陽性的患者,不論是否有肝硬化、合并慢性腎臟疾病或者肝外表現,均應接受抗病毒治療。積極接受抗病毒治療,清除HCV,可以最大程度逆轉肝纖維化,阻止進展為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細胞癌,提高患者的長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目前,泛基因型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已經被納入醫保報銷,降低了患者的經濟負擔,藥物可及性大大提高。
[1] http://www.chinacdc.cn/rdwd/201107/t20110726_49934.htm
[2]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實用肝臟病雜志 2020年1月 第23卷 第1期 J Prac Hepatol,Jan.2020.vol.23 No.1
[3]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實用肝臟病雜志 2020年1月 第23卷 第1期 J Prac Hepatol,Jan.2020.Vol.23 No.1
[4] 中國病毒病雜志2018年7月第8卷第4期 Chin J Viral Dis,Jul.2018.Vol.8 No.4
[5] 中國實用醫藥 2009年9月 第4卷 第26期 ChinaPracMed, Sep2009, Vol.4, No.26
[6] http://www.nhc.gov.cn/jnr/gyrzsxx/201707/10ae796284de4d40a58b36502e145961.shtml
[7] 中華肝臟病雜志2020年10月第28卷第10期 Chin J Hepatol,October 2020,Vol.28, No.10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