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訪談︱李林:廢除科舉導致清朝滅亡?
自1905年9月2日清廷下詔立停科舉,至今已有110年。科舉雖然早被廢除,但以公開考試選拔人才的理念及方式仍在影響中國社會:每年各地高考的第一名仍被稱為“狀元”,有些地方甚至讓高考“狀元”穿上袍服、戴上冠帽、拜謁先師、騎馬游街,過一把“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登科癮……這種文化上的“內在延續性”,也是科舉受到持續關注和討論的原因。
隋唐以降,科舉考試成為寒門士子向社會上層流動的主要制度通道,但這種社會流動的實際功效如何?公平是科考推行者的首要考量,但地域差異、家庭出身對應試結果真的沒有影響嗎?舞弊與防舞弊的較量,在古代的科場上如何進行?科舉與王朝興亡的關系更是為人津津樂道,明朝覆亡與八股文、清朝崩潰與廢科舉之間,存在因果鏈條嗎?
圍繞這些問題,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采訪了中國教育史研究者、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講師李林。
李林,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講師。談制度:貴州只出過兩個文科狀元,公平嗎?
澎湃新聞:關于科舉考試是否促進了寒門士子向社會上層的流動,學界有些爭論。您怎么看?
李林:可以說,科舉選士的確立,完成了中國古代人才選拔從“出身本位”到“學識本位”的制度化轉型。這種以定期考試來選拔人才的制度,原本含有遏制中古貴族及世家勢力的考量,自然也為平民出身的優秀人才,提供了晉身上流社會的制度通道,因而促成唐宋之際中國社會的重要變革。隋唐以降歷代文官政府的建立,無不倚賴這一掄才制度,即便異族入主華夏也不例外。
關于科舉考試與社會流動,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詩句,比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就是對這一現象的直觀描述。何炳棣先生的名作《明清社會史論》,闡明科舉如何成為明清平民出身者的“成功階梯”,促進社會流動。當然,也有學者對此提出質疑和商榷,比如普林斯頓大學的艾爾曼(Benjamin Elman)教授,他認為科舉考試所促成的,其實是精英階層內部的“再生”與“循環”。艾氏的批評也提示我們,即便在社會流動的大背景下,具體到不同時代、地域、家族與個人,具體情形依然懸殊很大。
所謂登科者的“寒門出身”,主要是指其直系父祖不是貴族或高官。畢竟,培育一個子弟及第中舉所需要的各種成本,真正窮困的家庭還是難以負擔的,偏遠地區更是如此,這當中可能涉及所謂的“公平”議題。比如明清科舉史上,貴州只出了兩個文科狀元(有些省份甚至沒有狀元),一是1886年丙戌科狀元趙以炯,一是1898年戊戌科狀元夏同龢,他們其實都來自頗有勢力的官宦之家。即便如此,他們從貴州山區到金殿奪魁的“成功階梯”,也極為不易。所以當他們奪魁的消息傳出,中外震動。要是換作直隸或江浙出了個狀元,當然也是大喜事,但就不會那么轟動。
趙以炯(1857—1907),又字鶴林,貴陽花溪青巖人。貴州省第一位狀元。澎湃新聞:剛才提到公平問題,這也是古今社會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科舉既然作為帝制后期千余年間人才選拔的重要機制,如何保證公平?實際效果如何?
李林:是的,對于考試制度的設計者和執行者而言,公平問題應當成為重要考量。你去看很多地方的貢院,當中總有一座主體建筑,就叫“至公堂”,是考試時外簾考官辦公的地方。對于科舉的公平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首先從設計理念上來說,應該指出這種公平是相對的。說科舉制度設計相對進步,是基于與前代的選士制度縱向比較而來。如果要用今天的標準來衡量,科舉的設計還是有諸多“不公平”。比如除了少數特殊時期和個案,從制度上就不允許女性應試,很多時候也完全剝奪或嚴格限制了商人、娼妓、優伶、皂役、胥吏及其他“賤民”及其子弟的應試權。我們只能說,科舉制度極大地擴大了傳統選士的社會來源,也盡量兼顧了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差異。
其次是執行程序,為了保證公平,嚴防作弊,古代科場已發展出一整套防弊體系。我們今天考場的各種防弊措施,除了在技術手段上進步之外,其中的設計程序和方法,大多可以從科場防弊條例中找到對應雛形。
這當中有些措施頗為有趣,比如為了防止“冒籍”——類似今天的“高考移民”,為了追逐較高的考中機會而假冒籍貫應試。除了審查文件之外,還會安排專人“審音”,就是看考生能否熟練說本地方言。今天的考場大多禁帶通信工具,并屏蔽無線信號。以前比較“先進”的大概也只有“飛鴿傳書”,為了防弊,考前就要預買老鷹、鷂子等猛禽,如果信鴿飛起,立馬拿下,也算切斷了信號源。甚至今天通用的指紋識別身份的方法,乾隆年間貴州的一名巡撫就已研究過,并建議用來防止武科考試中槍手替考。不過皇帝認為這樣太過瑣碎,不成體統,最后沒有采用。
當然,盡管科舉防弊制度設計嚴密,對舞弊案也嚴加懲處,舞弊問題還是層出不窮,地方層面的考試尤其如此。歸根到底,科舉制度只是政治體制的一環,背后涉及的是更深層的政治權力內部制衡和外部監督的問題。防弊和舞弊,正如貓與老鼠、警察與小偷、醫學與病毒,對立雙方都不斷在相互較量中提升“水平”。結果,防弊措施越嚴密,舞弊手段就越高超,相互促進,惡性循環。
科舉考試中作弊夾帶用的馬甲,密密麻麻寫滿了字。談內容:八股文罪大惡極嗎?
澎湃新聞:科舉考試的本意既是選拔人才,可我們今天提到科舉,印象卻大多是負面的,甚至覺得科舉考試摧殘人才,為何如此?如何看待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像范進、孔乙己這類科舉人物形象?在您看來,科舉考試的最大缺陷在哪里?
李林:科舉考試的缺陷,不在考試掄才這種方式本身,而在考試內容。原本科舉考試的設計,也要求士子博通經史、熟悉典章、精于文學、長于治事,但現實中,真正做到通經致用的不多。很多人只是為了應試,背誦節本,尋求捷徑。從經典中斷章取義得到的教條,對處理實際政務裨益不多。這種弊病,唐初趙匡就已一針見血地指出,叫“所習非所用,所用非所習”。直到晚清議論革廢科舉,這仍然是最為有力的指控。
科舉考試的本意確實是選拔人才,準確來說是網羅人才。至于為何有摧殘人才的負面印象,剛才說到科舉考試的內容,的確局限太多,很難獲得現代知識語境中的理解。此外,在傳統的社會觀念及流動分層中,讀書人除了做官、入幕、教學,可能的體面選擇不多。而要成功中舉,競爭極為激烈,所以不少人終身困頓潦倒,不得一第。一部科舉史,書寫的雖然大多是成功者的光輝史,但背后其實是絕大多數落第者的辛酸史。
此外,這種負面印象也與時代變遷對“人才”的理解和要求變化有關。在傳統中國、儒家主導的體系中,科舉遴選出來的無疑都是文化精英,受到優待尊崇。但近代以來的歷次劇變,徹底顛覆了既有的文化基礎、政治模式、社會結構和知識范疇,也改變了我們對“人才”的要求和理解。
至于范進、孔乙己這類文學形象,我想除了要從中讀到對科舉制度及人性丑陋的批判,也可以看到科舉功名在傳統乃至近代中國的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想想看,為什么范進中舉前后,家人、鄰居、鄉紳對他的態度即刻逆轉,而打折孔乙己腿的丁舉人,何來如此的權威?
而且,成功塑造了這兩個人物形象的吳敬梓和魯迅,其實都考過科舉。安徽全椒的吳家在清代雖然科舉人才輩出,但吳敬梓只是個久試不第的秀才。當然,也不能單憑這些案例就徹底否定科舉拔擢人才的功效。考試有考試的規則,古今都一樣,總有遺漏的人才。
魯迅和弟弟周作人其實都習作八股、考過科舉,而且都曾通過會稽縣的縣試和紹興府的府試,如果再通過院試,就是正兒八經的秀才了。不過魯迅后來進了南京的礦路學堂,沒再繼續考科舉,周作人又接著考了幾年,好像也沒考到功名,后來也去了日本留學。知道這層,就容易明白為什么周家兄弟雖然都以新文學聞名,但舊學功底都很好,而且寫到與科舉有關的問題都很深刻在行。
吳敬梓銅像(左)、魯迅銅像(右)。二人都考過科舉。澎湃新聞:說到科舉考試的內容,最飽受詬病和非議的自然是八股文,您對此如何看?在制度設計上,八股取士有何利弊?
李林:是的,說起科舉,不少人很容易聯想到八股文,并大加批判。其實八股文真正作為考試文體,主要是在明、清兩代,而且除了八股文之外,還考策論及試帖詩。不過八股文考試放在頭場,在考官閱卷和排名中占的權重很大,考生也主要鉆營于此。因此,今天的人大多有八股文獨霸明清科場的刻板印象。很多人說起科舉,幾乎必罵八股。不過很多時候,“八股”已經蛻變為一個代名詞,甚至形容詞。就像啟功先生說他曾遇到有人用“八股”二字為貶義詞,但竟不知這原本是一種文體的名稱。
對于八股文的撻伐,歷來可謂史不絕書,有些指控是很嚴重的。比如明末有人寫此儀狀,貼于朝堂:“謹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禎夫妻兩口,奉申贄敬。晚生文八股頓首。”言下之意,是要將大明王朝覆亡的罪責歸到八股文身上。1898年康有為奉召應對,更說出“臺、遼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萬萬之款,不賠于朝廷,而賠于八股”這類的話。國家危難之際,反思和批判人才選拔體制理所當然,但如上言論無疑還是有些過激。反過來想想,康有為若非熟讀經史、精于八股,恐怕也難有機會進京應試,參與上書,得見皇帝。
如果我們不只糾纏于對八股文的價值判斷,可以轉而思考:為什么很多人激烈批評八股,它卻仍然作為一種主要的考試文體不斷沿用?這當中其實存在著一個利益均衡的“三角關系”:對朝廷而言,八股考試的內容、形式和語氣,無疑有助于意識形態的統一;對考官而言,八股是規范的標準化作文,在閱卷任務重、時間緊的條件下,有利于快速閱卷定等,按時發榜;對考生而言,有相對固定的考試范圍、作文格式和優秀范文來準備應試,自然是無任歡迎,古今考生都一樣。既然八股考試有這么好的可操作性,而且沿用中環環相扣,陳陳相因,就不容易廢除了,這有點像制度經濟學所說的“路徑依賴”。除非有重大沖擊,打破均衡。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八股文只是科場的“敲門磚”——門敲開了,磚自然就扔掉了,不用太過當真。所以我們翻看明清文人的集子,絕少看到他們將八股文章收入其中。
清代八股文范文小楷抄本談影響:廢科舉導致了清朝滅亡?
澎湃新聞:晚清科舉由“改”到“停”,經歷了持續的爭論、探索和嘗試。期間出現過不少改革方案,比如保留形式、更新內容,但為什么最終還是將科舉永久停廢了?
李林:對于科舉制度、八股選士的改革嘗試,之前曾有過多次,但最終都照舊沿用。在當時的條件下,科舉掄才、八股選士還是被證明為行之有效、相對公平的制度。晚清情形不同,所謂“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不僅是接連不斷的戰場失敗、談判失利、割地賠款,更在于對傳統經濟基礎、政治秩序、文化自信和社會結構所受到的根本沖擊。這時候來反思和批判掄才體制,對科舉“學非所用,用非所學”的指控,就更加有力。
除了主張徹底廢除科舉的激進派,較為溫和的改革方案,就是在科考內容中加入西學、西政、西藝,在不改變根本體制的前提下來改革科舉。此外,也有提議建立新式學堂,革新課程,但允許學生參加科舉考試,或畢業考試合格,授予相應的科舉功名。這種方案,試圖將學堂培育人才的功能和科舉選拔人才的功能結合。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減少科舉的錄取名額,達到逐步過渡和緩停的目的。
1905年正式停科前的兩屆鄉試和會試,其實已在文體上廢除了八股,全考策論;內容上加入了西學和時務,淡化經學。不過,這些改革不能在短期內看到實效,難以救急。雖然就像關曉紅教授所說,1905年停廢科舉并不是“瓜熟蒂落”的自然過程。但新政改革迫不得已的疾風驟雨節奏,推廣學校教育的迫切需要,以及內外重臣的聯合推動,最終還是促成了科舉改革從“緩停”到“立停”的轉變。其實當時的停科準備尚不充分,以致停科后立即出現很多棘手問題。
光緒三十一年廢除科舉的詔書澎湃新聞:說到停科后的問題,有人提出,科舉廢除后士人叩官無路,轉而拋棄皇權,甚至投奔革命,因此廢科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潰,確實如此嗎?廢科后傳統士子還有哪些出路?從長遠來看,停廢科舉對中國文化和社會有何影響?
李林:廢除科舉固然加大了朝廷與士人、尤其是正在形成的新興知識階層之間的離心傾向,有人因此而拋棄皇權,轉向革命。這在廢科前后出洋留學的年輕學生群體中間,表現得更為明顯。
不過,要在科舉廢除和清朝崩潰之間找到更直接的因果關系鏈,恐怕還需要做更多考察。因為革廢科舉只是晚清教育改革的一環,而教育改革又只是晚清新政改革的其中一環。清政府在廢科前后,確有一些針對傳統士人的安置措施,比如揀選入官、入讀新式學堂、派遣留學、充當教習等。但由于時間緊迫,而且晚清官場本已嚴重人浮于事,要安置數量龐大的士人群體,絕非易事。
關于廢科后士人的出路,有一組學界研究較多的個案:劉大鵬和朱峙三。一個在山西太原,相對閉塞,固守經典;一個在湖北武昌,九省通衢,留意新學。一個是舉人,年紀偏大;一個是秀才,正當盛年。前者較為悲觀,幾乎覺得天崩地陷;后者則頗為淡定,可以較好調適。可見傳統士人在這種劇變中的升降沉浮,既受時代大勢、制度變遷影響,也有個人的學識、能力及際遇等因素摻雜。
山西舉人劉大鵬(1857—1942)故居匾額科舉的廢除,雖然表面上看來只是一種人才選拔體制的改革,但背后其實是整套教育體制和知識結構的換血。此后,傳統儒學再也無法回到絕對權威的中心地位,制度的儒家因此宣告終結。科舉的廢除,也切斷了“士”的制度性來源通道,最終導致傳統“四民社會”解體。新興的知識階層不再像傳統士人一樣,受到功令、朝政及鄉里的束縛,他們自由流動的空間范圍和職業選擇更為廣闊。而且他們為了追求更有利的資源優勢和發展機遇,大多向新興的文化中心和商業中心聚集。這種劇變的后果之一,就是鄉村社會的進一步凋零、殘破和失序。傳統依靠詩書傳家、科舉功名來主導地方社會的縉紳階層逐步消失,而憑借武力和經濟為后盾的地方新豪強逐步興起。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后來的動亂和革命預埋了引線。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